绿林网

我的米海尔经典读后感有感

我的米海尔经典读后感有感

《我的米海尔》是一本由[以]阿摩司·奥兹著作,译林出版社出版的精装图书,本书定价:55,页数:330,特精心收集的读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我的米海尔》读后感(一):理智与情感

这本书的作者用敏锐的洞察力、丰富的情感、精确简洁的词语,为我们讲述了一个关于家庭生活的故事。书中的第一句话“我之所以写下这些是因为我爱的人已经死了。”已经预示了故事的结局。在一个将理智与情感的矛盾深刻化的故事中。理智杀掉了情感。在婚姻生活中有这么多的“为什么”吗?需要那么多的原因吗?两个人的结合是因为相互吸引而产生了热烈的感情,而不是某种理性的原因,原因在逐渐的杀死婚姻。“我想通过争吵战胜对方。他连这点满足都不肯给我”多么的绝望。平淡和乏味使得情感慢慢地消退,留下了满地的坑洼。我在阅读的时候,有时觉得自己是米海尔,有时觉得自己又变成汉娜,某些段落好像与我的生活重叠了。理智与情感并不是不可调和的死敌,傻子和疯子也许更可以幸福的生活在一起,“平静而聪明:多么乏味”,在婚姻生活中我们不需要那么精明、那么聪明,得有人甘愿做个“傻瓜”。

《我的米海尔》读后感(二):大海最终会重新淹没耶路撒冷

对一个人足够了解需要很长的时间。 初期的荷尔蒙多巴胺会产生很多幻想。产生很多不正确的情感。统称为:上头。 这股情绪彻底冷静的时候,就会产生很多同之前的上头情绪截然相反的想法。 在我看来,两个人真的相爱吗?我自己都不懂爱,如何来评论别人的爱情婚姻。 在我这眼里我看见了汉娜一步步进入了一场不对劲的婚姻。她并不了解他。可以说,了解的很片面。米海尔是理想中的人,却并不是可以爱一辈子,或者从一开始就不是爱。而是喜欢。这是两种不一样的情绪? 闪婚了。 在汉娜放弃学业的那一刻,我就想到后面会发生的一些事情,生活的拮据,进行不下去的对话…… 我最喜欢作者写汉娜的梦境。在梦里,她才是世界的主导。才不是现实里面的那个她。 后面的出轨我也想到了,也许是因为很多日剧都是这样的剧情,我已经觉得出轨是婚姻里一件稀疏平常的事情了。 最后,好在米海尔作为丈夫和父亲,脾气好,有耐心。还不算太糟糕…… 我还是心疼汉娜被婚姻家庭毁掉的文学天赋。本来可以一直读书深造的,却只能在家看着丈夫功成名就而自己只能天天柴米油盐酱醋茶。 婚姻到底能够女性带来什么呢? 我又回忆起来了杨本芬奶奶的故事,又回忆起来前几天看的《面纱》,婚姻的本质是什么呢?如果只是想要孩子,不用结婚也能有吧。如果是想要伴侣,可以有很多个不是吗?对男人来讲,是一个长期的家务劳动者。对女人来讲这是一把几十年的枷锁。

《我的米海尔》读后感(三):暂记

一开始,她即告诉我们这是一场悠久漫长的回忆。于是尽管我知道最终的结局是破裂与后退,却仍期待她能与这个错误达成宽容的和解,在文字的宣泄之后变得开怀。但显然,她没有。她的笔继续伸向了蔓延着的绝望。

要去讨论这份爱情何以终结,或许是一个伪命题。文学女生的想象总会给很多事情涂上温馨的色调,带来一种危险的愉悦。他们始初的相遇与结合即是如此的一厢情愿,你甚至不能确定其中是否存在真正的爱情。后来想象的不能落实,即产生了一种自殉的悲壮。这也是为什么读完整本书,只能体会到深重的压抑,甚至不能对他们曾经的浓情蜜意投去一丝羡慕——他们的确不曾拥有。

米海尔和汉娜,二人如同阿波罗与狄俄尼索斯。正确的,节制的,现实的,成熟的,平静的;热烈的,狂欲的,想象的,出离的。

书中的耶路撒冷因为人物情绪的充斥,或许已失掉其本来的模样。

非常意识流

“疯女人”的母题

女性主义?

汉娜的人物形象

喜欢那些明亮或阴郁的形容词

《我的米海尔》读后感(四):《我的米海尔》读后暂时感

"米海尔,你知道,直到现在我有时仍在想象,自己会嫁给一个注定要举世闻名的年轻学者。在台灯的灯光下,我丈夫埋头于成堆成摞的古旧德文经卷中,我蹑手蹑脚地走进去,往他的桌上放一杯茶,倒空烟灰缸,轻轻地关好百叶窗,趁他不注意时悄悄离开。现在你该笑话我了吧。”

这是汉娜对未来丈夫及婚姻生活情节的期望。对伴侣的描摹,这恐怕是女生都会做的事,但有人来告诫你或者现实的事件来击破你之前的种种想象。于是就会自己接受现实发生的状态,比如汉娜遇到的是作为地质学家的海米尔,而不是自己曾想象的那种浪漫。交流中的障碍,海米尔也仅报以微笑。汉娜,那个年轻时浑身充满着的爱的力量,无法给到对的人,那么这股力量会反噬。于她而言,不仅她爱的人已死,连自己也很危险。幸好结局汉娜没有在这段死亡的婚姻里僵持不前。

我在想,是不是汉娜一开始纠正欺骗自己,这段婚姻她就在欺骗自己,米海尔就不是自己的理想型,虽然说在经历这场婚姻前,无法判断这是场注定会死亡的婚姻,但也可以清楚这是场死亡可能性很大的婚姻。正如先父约瑟常说的“普通人不可能彻头彻尾地撒谎,欺骗总是要露出马脚的,就像一条极短的厚毛毯,你遮住脚就露出了头,盖住头又露出了脚。人们煞费苦心地寻找借口,目的是想隐瞒什么,但却未曾想到,借口本身就会暴露出某些令人不快的事实。”

看完《我的米海尔》,这段死亡的婚姻,一开始让我在想,是不是抉择的问题。选择了不合适的人,才导致了这场死亡的婚姻。所以重要的是抉择上。但后来一想,在当下那刻如何能检验自己是否做出了对的选择。而且那刻在自己的意识中,自然是认为选择的没错才会进入那段婚姻。所以不能过度纠缠于抉择那刻(我很反感我妈妈向我抱怨说她的前半生毁于我父亲这样的话),而难得的是,在明白它已死的时刻,要懂得抽身而出,拒绝同它一同死亡。

“我之所以写下这些是因为我爱的人已经死了。我之所以写下这些事因为我在年轻时浑身充满着爱的力量,而今那爱的力量正在死去。我不想死。”

《我的米海尔》读后感(五):不要和与自己不在一个世界的人结婚

耗时4小时读完了这本书。小说的文笔有如利刃,被包裹在看似温柔平静的生活碎片底下。

故事的内容很简单,希伯来大学文学系的女学生汉娜因一次意外邂逅与地质学博士米海尔坠入爱河,两人很快步入婚姻,汉娜的婚后生活很沉郁,但米海尔不解其意。两个人很快在婚姻中消磨了对彼此的爱意。

“我之所以写下这些是因为我爱的人已经死了。我之所以写下这些是因为我在年轻时浑身充满着爱的力量,而今那爱的力量正在死去。我不想死。“

作者没有正面回答“究竟是什么让这段爱情终结”这个命题,而这一命题恰好是理解全部文本的关键。实际上,汉娜和米海尔是完全对抗的两个个体,他们分别是两个对立的象征物。这场无形的抗争,折射出的是一个时代关于家庭,学术与社会的隐喻。

整本书从汉娜视角出发,看起来像是呓语或者琐碎的记录。其中毫不吝啬篇幅写了她做过的很多个的噩梦。其中具有典型意义的是在结婚前两天晚上的那一个。

“早晨,塔诺波拉太太进屋告诉我,我在睡梦中哭叫。倘若汉娜小姐在婚礼两天前的夜里大喊大叫,一定预示着大麻烦。梦告诉你该做什么,不该做什么。”

在结婚前的这个时候,汉娜的潜意识已经在告诉她这可能是一场错误的婚姻。

“少女碰到一个男人,不了解他是做什么的就和他海誓山盟,并定下婚期,似乎人生在世就是害怕孤单。”

汉娜在和米海尔互相不了解彼此的时候就在一起,在即将结婚的时候已经初窥出了米海尔身上那些和她对婚姻的期待完全不相符的品质,但还是糊里糊涂进入了这段婚姻。

两个人原本生活在完全不同的世界,没有交流的共同话题,无法进入彼此的内心,爱情的甜蜜足以让他们忽视了这一切,但在结婚之后,当两个完全不相似的人被婚姻捆绑在一起,便只能留下无法愈合的歇斯底里。

汉娜主观视角下对米海尔的爱让她对米海尔的评价有所保留,但是对于儿子亚伊尔——即自己丈夫的复刻版的不满则能够看出很多端倪:

第二天早晨,亚伊尔问:

“妈咪,爸爸要是国王,我就是公爵,这是真的吗?”

“要是奶奶长上翅膀能够飞翔,那么她就是天上的雄鹰。”我微笑着,哑着嗓子说。

孩子不吱声了。也许他是在努力想象着句子中节奏的效应。把它翻译成图画语言。勾勒出意象。最后他沉着地宣布:

“不。奶奶长上翅膀后也是奶奶,不是雄鹰。你说话的时候想都不想。就像你给我讲小红帽把老奶奶从狼肚子领出来一样。狼肚子又不是贮藏室。狼吃东西是要用嘴嚼的,对你来说任何事都有可能发生。爸爸讲话时总是很注意的。不是想起什么就说什么,而是要思考的。”

亚伊尔能够理解“爸爸是国王,我就是公爵”因为这件事情客观存在,具有逻辑性;而“奶奶会变成雄鹰”并非逻辑推演下能够得出的结果,因而亚伊尔反驳,认为“妈妈说话想都不想。”

由这个细节可以很明显看出米海尔以及同米海尔相像的亚伊尔的特征:他们臣服于客观世界,对于言语思想都严谨而克制,因此缺乏想象力。而这却正是汉娜所厌恶的——她因为被困在这个严谨的家庭里而失去了表达自我,谈论浪漫、文学和天马行空想象力的空间。

另一个典型情节是学校同学们对于亚伊尔的评价:

从老师那里我得知,小戈嫩具有敏锐系统的思考天赋,以及很强的记忆力和集中力,但他缺乏悟性。例如,班上讨论出埃及和十大灾难,其他孩子均对埃及人残酷无道及希伯来人的痛苦遭遇感到震惊。而戈嫩这个小家伙呢,却怀疑《旧约》中关于红海海水向两边劈裂的描述。他能合理地解释涨潮和落潮现象。仿佛对埃及人和希伯来人不感兴趣。

年轻老师使四周的一切充满了新鲜、轻松和快乐。谈到小扎尔曼的时候,她微笑着。微笑时,脸上神采奕奕。我突然产生一股憎恶之情,恨起自己身上穿的这条褐色裙子来了。

亚伊尔“仿佛对埃及人和希伯来人不感兴趣”却能够合理解释涨潮和落潮现象,足以见他对于自然物质规律运行的极大兴趣和敏锐特质,而与之相伴的,则是他对于共情力的匮乏以及人道主义的缺憾。

亚伊尔与米海尔的个性不成问题,他们以传统的理科视角认识这个世界,是富有天赋的思考者,真正的问题在于,与他们共同构成家庭的人:汉娜,是一个和他们完全相反的人。汉娜善良,热爱文学,对于文字和人类有着极高的敏感度与同情心,可以说,米海尔所缺乏的那些想象力,比喻力,对于人类关系的敏锐和关心,恰好是在汉娜的心中最为光辉,最不应该没有的东西。

因此不论米海尔怎么爱她,对她好,失去了希伯来文学课,没有工作的汉娜,永远会感到无穷的不满,因为她交流的欲望永远无法被满足,且少女时期那些关于可以交流思想,浪漫讨论的爱情与家庭的想象,因为这一段禁锢她的婚姻,已经永远地破灭了。

而随着婚姻的不幸加剧,自我压抑越来越严重乃至病态,汉娜对于丈夫和儿子的厌恶和“反胃”也就不难理解——她所厌恶的不是自己的丈夫和儿子本身,而是厌恶这个单调又让她无法脱身的理性世界。

小说中有一段耐人寻味的插曲,有一次汉娜和与自己儿子同龄的小男孩约拉姆同行,汉娜不断用言语挑逗这个温柔不知所措的小男孩,最终在分手后,小男孩破天荒写下了一首言语奔放的情诗并发表。

这件事情的后果是约拉姆的父母很快被学校叫去谈话,约拉姆没过多久就转了学,还挨了一顿毒打,在这里,汉娜写:

“我承认自己的失败。约拉姆将来要娶上大学。最终去教《圣经》和希伯来文。

而她希望实现的愿望在前面就已经写了出来:

“当我得到所向往的支配权之后,我打算劝使约拉姆选择一种冒险的生活。就是鼓励他去做,比如说一个诗人,而不要去做《圣经》老师。”

汉娜这么做,是希望能够改变他,改变这个还在成长,可能走上不同道路的男孩,让他能够感受到爱、热情和澎湃,从而避免他成为下一个“米海尔”。

在这个地方,“米海尔”已经变成了一个象征,他代表的是属于耶路撒冷这片土地传统的旧有秩序的守护者,是无法谈论“爱”,凡事严谨避免禁忌,捍卫权威的一份子,而不是大胆谈论自由热烈的破坏者。

到这个地方,这本书一个更为深远的主题已经很明晰:米海尔是秩序的维护者,而汉娜是秩序的破坏者。米海尔小心翼翼地希望维护家庭,也就是宗教世界的譬喻的外在平静,而汉娜对此感到不满,她受够了压抑,渴望真诚的交流,但单个人近乎自暴自弃的力量完全不足以与这个稳固运行的秩序抗衡,因此只能将不满撒到世界秩序的维护者身上。

这是一本地点背景感很强烈的书,在大段大段的景物描写中,作者都浓墨重彩地点出了耶路撒冷这个中心:耶路撒冷是个冷色调的城市,它在冬天有着寒彻的狂风,丛山、松树和明晃晃的日光。它是平淡而阴郁的,土地干涸,即便你身处其中,你仍然感觉它很遥远,就像米海尔明明睡在汉娜旁边,汉娜却觉得他是个陌生人一样。

我非常喜欢这一本书,我已经很久不看男女之间的爱情文学了,它让我重新燃起了对这个主题的兴趣。婚姻与爱情的不幸可以来自于两个人完全不相近,一个全心全意爱着文学与历史、将其视为生命所有的人很难与刻板克制的理科相和解。

本文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或网友转载),绿林网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文章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未经作者许可,不可转载。
点击查看全文
相关推荐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