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林网

如魔偶攜來之物读后感精选

《如魔偶攜來之物》是一本由三津田信三著作,瑞昇文化出版的平装图书,本书定价:NT$480.00,页数:336,特精心收集的读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如魔偶攜來之物》读后感(一):只有一句城会玩

四篇短篇,有诡计流,两个密室,一个建筑诡计。好看程度魔偶>巫死>兽死=妖服。 想说说第四篇魔偶,看到前面作者埋伏笔的时候,对于看了三三老师这么多作品的读者一下看出了不对劲,最后果然也猜对了(这里让我不要脸的装一下)。在言耶说伪解答时,说到警察是犯人时我还以为前面的几篇要被收束了,差点卧槽!而且三三老师在这篇揭示了刀城言耶与祖父江偲的相遇,算是有点粉丝向的短篇,越是看过三三老师别的作品的粉丝越会被三三老师这个心理盲点骗到吧。只能说城会玩,套路深。

《如魔偶攜來之物》读后感(二):最差的刀城

上个月发忌名的时候就说不知何时可以看到这本刀城系列唯一未读之物,不想很快就在某大佬的热心下有幸一阅。不过此书给在下的感觉是完全辱没了刀城言耶系列的名头,当然这又是另一个故事了...... 作品包括四个故事,时间段似乎是在《生灵》那本书的故事之后,总之应该在长篇故事之前。个人怀疑是33试图调整故事风格,然而一昧求变也不是件好事。 《如妖服割裂之物》:两个有钱的老哥俩都厌恶自己的儿子,却莫名奇妙的觉得侄子更有出息。于是形成了伯父、叔叔分别于自己侄子共居的奇怪景象。某日,伯父和叔叔均遭到利刃割喉,嫌疑人自然是这两个丧人伦的侄子,然而J方却找不到相关证据,只能求助于初出茅庐不久的刀城言耶......老实说也就是堂兄弟二人传递凶器的手法有点意思,要不是小说最后非要加个余韵可以说完全没见到妖怪登场,这么看此作与一般的本格推理有啥区别!(怒) 《如巫死苏生之物》:某女生在警察推荐下求助于刀城,其兄长自战场返回后,非但没有继承大地主的家业,反而自创了独立自主的村落,然而一切在其得知自己患上绝症后急转而下,待刀城会同该女来到村落时,兄长却已消失不见..... 这篇多少有些猎奇风格,X教真是害人不浅,不过话说回来妖怪在哪里? 《如兽家吸魂之物》:故事主体是几篇手记,某背工(搬运工)在工作中在荒山的恐怖遭遇,某大学主修建筑学生寻访建筑遭遇的怪异之事,某人曾经加入X教被教主欺骗目睹的不思议之事......此篇刀城只是扮演了一个角落老人似的安乐椅侦探,至于真相如何,无人知晓。个人强烈怀疑33抄袭自己的《迷家》,未免有些太不用心了吧。 《如魔偶携来之物》:描述刀城言耶和祖父江偲初会的一作,看在这个的面子上可以稍微加点好评。刀城言耶与新来的美女编辑一起拜访据说持有魔偶的收藏家,其他的现场人员还有对魔偶感兴趣的古董店老板、渴望继承家产的侄子、前两篇登过场的警察。在刀城和收藏家聊天之时,收藏家照顾的少年在收藏室被人击昏,而凶手自然是企图得到魔偶的某人,而刀城又使出了其擅长的反复推理大法......核心是一个XXX诡计,不注意文字的人很容易被骗到,另外刀城你把登场的所有人都当面质疑了一个遍,就这还没被大家围殴,不知道是别人涵养高,还是刀城运气好。

《如魔偶攜來之物》读后感(三):颖悟绝伦的刀城言耶

《如妖服割裂之物》:从故事中的人物关系与案发状况来出发,一开始就告知了读者这是通过交换杀人所完成的双重杀人,嫌疑人很明显,互相协作杀死自己的父亲。但问题在于两位死者被害的时间差很短,凶器都为同一件,而嫌疑人还有完美的不正常证明。当然,还有系列里一如既往出现的怪谈现象。 故事就对这些问题进行多重推理,占了整个故事的三分之二,比起对于真相的解答,推导过程更让人津津乐道,不过真相就如所有人所预料的那样,没有什么惊人的反转。结尾也再次以那真假难辨的怪谈来营造神秘氛围。 《如巫死复甦之物》:带有浓厚宗教元素(也可以说是邪教)的失踪事件,是神秘力量导致的神隐,亦或是精心策划的骗局。故事的调查方式主要从人来出发,通过对事件关系人的细致观察,来分析她们的行为逻辑,还有对当事人的经历状况与心理侧写,继而推导出最可能的真相。 对于事件来说,还加入了些推理故事里常见的桥段,来进行逆向思维,打破读者对故事的先入看法。所以对于真相的解答,不仅超出大部分人的预料,可能还会让有些人极其失望。因为这个故事严格来说不算犯罪推理故事,更偏向于心理学领域的邪教狂热悲剧。 《如兽家吸魂之物》:怪谈故事,比起刀城言耶系列,风格更偏向于三三的作家系列。倒叙式推理,或者说是解析吧,通过对三个遭遇怪谈经历的故事进行讲诉,分析其中的矛盾点与相似点,继而推导出合理的真相。最后的解答很精彩,自圆其说地把前面三个故事暗藏的玄机都结合起来了,前面三个故事分开写还以为最后收尾处理会很扯谈或草率,结果没想到是欲扬先抑。

《如魔偶携来之物》:严格来说算中篇,讲诉了刀城言耶与祖父江偲初次相遇所经历的事件,两个角色间的互动挺有意思,无论是开头还是结尾。故事内容有点像是三三版的卍字馆事件,案发场所的建筑构造是案件解答过程的关键核心,同样是多重推理,并且把两个从读者思维来说,一开始就被排除在嫌疑人范围之外的角色进行怀疑,并且还实现了角色设定的反转,从这点来看就像是三三玩恶趣味,故意想通过欺骗读者的方式来讽刺系列作品里对常驻角色处理的固有想法,而对于真相的解答,没想到伏笔在故事的开头。 不过比起剧情与故事设定来说,案件诡计的解析就有些让人失望,仿佛整个案件只是三三为了对角色进行的布局所强行添加的配菜。无论是建筑构造、角色关系、怪谈传说、象征元素,以及氛围营造都写得非常平庸。故事最精彩的角色身份反转也和案件本身扯不上太大关系,其实如果把各部分写得更加深入些,核心诡计再构思得巧妙些,这个故事完全可以单独作为一本长篇问世的。

本文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或网友转载),绿林网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文章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未经作者许可,不可转载。
点击查看全文
相关推荐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