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林网

月球读后感锦集

月球读后感锦集

《月球》是一本由郭爽著作,上海文艺出版社出版的平装图书,本书定价:49.00,页数:314,特精心收集的读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月球》读后感(一):Everything, Everywhere, Everyone, All at Once

主要的叙事时空是一个点,沿着两侧向过去和未来,不同的地理空间延伸,描绘出全球化、城市化、个体化的时代肖像。并通过压缩到这个具体的转折点而爆发出蓬勃的叙事力量。信息量大,节奏快,文字干净,修辞用得传神,要静下心来才能读进心里。 这是近两年读过的最有共鸣的虚构作品,甚至在写作习惯上都有些许相似(颗粒感重,价值判断多,相对不够精到的动词使用)。除了《巨人》一篇略逊,其余五篇以统一的笔调和结构摸索同一主题:现代化进程中的自我价值、身份认同和与他人的边界。《日界线》是题眼,密度最高,语言和结构也最自然。相比《瞬息全宇宙》,郭爽没有用更浓烈的情感(爱)去抵消焦虑和虚无,而是呼吁沟通,通过沟通理解自身,唤醒沉睡的过去。她仿佛在坦诚地告诉每一个有共鸣的读者:在现代化的历程中,我们就活在过去,我们是失败者。但没有关系,我最终守住了那些定义我是谁的价值。也因此,nothing’s gonna change my world:没有什么能改变我的世界。

《月球》读后感(二):人生是由各种关系编织的网

/离萧红八百米

离银河园里不曾完整的萧红直线距离是八百米。

什么是真实的,现在此刻、文字印刷出来的、相机取景器里的、又或是不存在。

梅芬翻阅思考旧照片缝补自己,我在靠什么慰籍,过去的时光一去不复返,我捕捉到湖面泛起的涟漪、阳光洒在水面上像打翻的玻璃渣,我正在发呆、正在生、正在死。

/挪威槭

父亲与我一同去莫斯科。

我嫉妒着老樊与父亲突如其来的熟络、克制着与他人建立真正意义上的联系。

人与人的关系,血缘意义建立起的、物质层面维系着的、偶然搭建的、用力挽留的,人们耗费时间和能量的去和另一个人相关,到底是为了什么,得到了什么。在这个无限熵增的世界里,关系不断的建立又消亡。

我丢掉了另一片挪威槭的叶子,叶子落下,回到了泥土里,这段旅程也随着叶子一同沉下去。

先写到这里吧

《月球》读后感(三):月相是最稳定的秩序

好友一个月前赠书,我带着它来回于单位与住所,但或是无暇或是疲于用脑,并未真正翻开。足够慵懒时幸好还带着它,终于在农历新年的前后,每天看完一个小故事。

第一个故事的第二行,“拟像”一词突兀却亲切地刺入眼帘,我想我会喜欢这本书了。果然,后面的法国理论元素也不加遮掩地冒出来。郭爽在小宇宙谈话类博客中的声音和她塑造的人物一样,冷静理性而带有细腻的情绪与体察。

书中每个主角都有自己的哲理宇宙(哪怕未成年的少年),问题都在理性的讨论中变得温柔轻巧,迂回只是增加了小资式的惆怅。郭爽描述这些稳定的关系是熟练的,如同《月球》中刘丽丽用月相来标记信件的往来时间。母与子、父与女、女性友谊、情人与夫妻,而稳定关系背后的隐秘情愫则需要一些“非日常”的事件来推动,比如疾病、旅行、命案。我们也正是在这样的日常与非日常的二元结构中把握住所有持续性的舒适或隐痛,读时的共感让我甚至心怀感激。

郭爽没有去触摸自己不熟悉关系的野心,一些生存的困境只作为被凝视的对象出来打个照面。唯独《消失的巨人》中的吴珍珠,作为真正的社会底层人物,突兀地出现又消失在中产阶级家庭中,一如突兀地出现在这本书中。

对当代作家了解不多,但读来一大感受是,能增强对于描写自我的信心,这样的故事应该是好故事。毕竟,如果不去捕捉与记忆,后神话/后英雄时代的生活就可以足够无趣。

《月球》读后感(四):个体亦是整体

“他们能看见彼此的局部,更大的部分却被淹没。就像一根笛子上的孔洞,他们各自敞开、闭合,却栖身于同一根笛管之上,由同一株竹子所造。”

最近妈妈推荐我看一本小说集,叫《月球》。一开始看到这个科学幻想味十足的题目,我以为这是一本科幻文学,没想到,却是描绘的人与人之间的关系。

其实我现在还没有把整本书读完,第一个古时我也有点囫囵吞枣、不求甚解,但《月球》这篇描写儿子与母亲的的确触动了我。

有可能是因为自己和男主人公的年龄相仿,亦有可能是因为那份爱。再小说快完的时候,有一段男孩的内心独白:

”如果妈妈不是我的妈妈,我会喜欢她吗?我想会的。她是我喜欢的人。“

曾经和同学也讨论过这个话题,有人说,他们对自己父母的爱是不得不做的一件事,是道德准则约束下诞生的情感。我当时听论我觉得很疑惑,因为我的答案和他们不同。但后来,在跳出了亲子关系以后,似乎我懂了,他们的爱与不爱是针对一个独立的个体,而不是爸爸或者妈妈。

男孩看到了母亲的痛苦,看到了这个优渥家庭中的压抑,于是他想带着妈妈逃离,去往自己所建造的,那个在月球背面的家,让妈妈忘掉往事,不要再深陷关系的蛛网中。

每个人是只有在社会中才能找到自己的价值,但不要忘了,我们也是独立且独特的个体。

《月球》读后感(五):这是一场冒险

这本书,是特别的。 一本短短的小说,本应该是两三个小时快乐的读完,然后奔赴向另一个快乐。 但,却在心里雕琢了十几个钟头。 从《离萧红八百米》开始,就嗅出了别样的气味,一切貌似都没那么简单。为了神往此中,暂时把这本书搁置在一旁,去看了萧红的纪录片以及她的《生死场》,直到看到了鲁迅为《生死场》写的序,砰的一声,脑子里有个地方炸出一片惊雷。 学生时代,老师总是不厌其烦的给我们讲述一篇课文的思想、寓意,以及种种隐喻;长大了我们看电影,当看到某种鲜为人知的隐喻时,觉得与导演都变得惺惺相惜起来;再后来,很多人喜欢将“过度解读”挂在嘴边。 但,萧红、鲁迅、生死场,与《离萧红八百米》,什么关系?读过之后,那种隐秘的关系呼之欲出,你就得承认,郭爽不必过度解读,她在用属于她的通关密语告诉你答案。 《挪威槭》和《峡谷边》,与其说是父女与父子的羁绊、释怀、找到自己,不如说是郭爽对父亲在人间最后4年的一份纪念,不论是故事,还是她自己,都达成了、愈合了。懂得用局部去解释全部,用纯粹代替纷繁。 《月球》是一种希望与重生,强弱之间,也许是一种相互保护,相互成为。当两个圈环绕时,别忘记,最重要的是自己和那个月球,可以让你为之努力的月球。 《换日线》是一种极致的细碎,与其说是两个闺蜜在互相存在的时光中陪伴、试探、成长,不如说是我们在与自己博弈,我们总在探索自己,探索身体、探索情绪、探索关系,但当沉溺时总忘记出口在哪里,是虚线与实线中的圆圈,也是换日线两端的低语。 《消失的巨人》是年少时的我们与成年的我们在碰撞,少时的巨人、保守的秘密、赋予的特殊关系,在完成使命后,也许就会消失不见。可就算巨人已经不在,我也还在。 这本书,是一场冒险,就像作者在《后记》中描写的三年级经历一样,我在角落里发现了一个个秘密,然后守住它。

本文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或网友转载),绿林网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文章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未经作者许可,不可转载。
点击查看全文
相关推荐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