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林网

《萧红经典作品选》读后感1000字

《萧红经典作品选》读后感1000字

《萧红经典作品选》是一本由萧红著作,当代世界出版社出版的410图书,本书定价:20.00元,页数:2004-9,特精心收集的读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萧红经典作品选》读后感(一):像蒿草生长一样的小说

蓝瓦瓦的天空,沉睡的破犁,以及安静的院落,不同于以往的所谓旧时期小说的描述,萧红一样地把过去的岁月清晰明快地呈现在我们的面前,有过静怡,也同样不乏噪杂。就像呼兰河传描述的蒿草一样,一如既往地生长,作者以一个女性的细腻情感将这些画面加以记录

《萧红经典作品选》读后感(二):小城三月

萧红《小城三月》

萧红写这篇小说的时候是在1941年的香港,是她生命快到尽头的时候,但文字里仍然是自己心心念念的家乡(客死他乡,战乱流离,患病死亡,遭人离弃……想回故土却回不去了,想念单纯的无忧无虑的小时候,……真是心疼她……她的家世也不错,倘若按照家人的安排嫁了,也许这一世不会如此颠沛流离。但是,如果那样,说不定也就没有文学史上的萧红了)以及年青时的种种回忆。

故乡以及以往的回忆是一个作家永不衰竭的创作源泉。

主人公叫翠姨。这个翠姨是什么人呢,天才的作者只用了几个字就将一个家庭的关系概括出了。翠姨不是我的亲姨,是我继母的继母的女儿。我读到这卡了一下,停下来脑子里转了几个圈,在纸上画了个图。

略。

用语言表述出来就是外祖母是个寡妇,在原来的家庭里生了翠姨后又嫁给外祖父。外祖父死了原配留下了一个女儿,即“我”的继母。“我”的亲身母亲过世了,父亲又娶了继母。(翠姨和继母是名义上的姐妹。翠姨爱上了我伯父家的哥哥)

我从“继母的继母的女儿”打了个磕,想清楚了之后整个故事也就明白了。

我总觉得作者笔下的“我”是萧红自己。剖开故事本身不说,可以一窥萧红的家庭,家境和较自由宽松优裕的生活。坐马车去城里买各种流行的绸缎和呢绒、披肩、首饰及高跟鞋。同族的兄弟姐妹都在哈尔滨城里接受西式教育。全家聚会一起喝茶聊天演奏乐器,家庭气氛可谓民主而融洽。翠姨的悲剧只能是因为……

《萧红经典作品选》读后感(三):我读过的萧红的几篇小说

这两天在图书馆借了本时代文艺出版社的萧红小说经典全集,内有《孤独的生活》《朦胧的期待》《狂野的呼喊》《北中国》《小城三月》《红玻璃的故事》《生死场》《呼兰河传》八篇。

这篇文字其实不能算作书评,只能算作我个人的读书纪录,我权且用最最简陋的文字重新概括一下这几个故事的梗概吧。《朦胧》女佣李妈的卫兵情人要去打仗卫国,女佣不理解但无力阻拦,只好怀着对胜利的朦胧的美好期待。(从女佣的角度写普通百姓对国难的感受)《旷野 》陈家儿子为了弄翻日本人的火车,去帮日本人修轨道,但却向父母隐瞒了其真实目的。其父母先是忧虑儿子的去向,在得到儿子每天上缴的工钱后,其态度由担心转至惊喜转至骄傲并鼓励儿子的行为,之后父亲终于得知真相并张皇失措。(主要从父母的角度来写)《北中国》东三省被日据也就是满洲国时期一户普通地主家庭的命运,父辈对日本势力的妥协和子辈对日本势力的抗争。在这片文章里,日本政府的统治方针,沦陷区人民的生活,可以从细微处看到。《小城三月》小城中的一位传统女子翠姨,生活婚姻皆无自主权利,偏偏在订婚之后接触到五四新风尚,并喜欢上风采卓然的新时代学生,但她自己依然被旧时代的绳索缚住,她亦深知命运亦不可扭转,于是在消沉和绝望中香消玉殒。另:翠姨的性格本就十分压抑,她被旧时礼仪和家庭教育所束缚,无论喜好还是厌恶都尽量压抑自己,从不直接坦荡的显露出来,以致后来有了一种人也不肯有丝毫显露,拜拜压抑自己,束缚自己,我想,她的悲惨命运不仅是社会的束缚,更有她自己对自己的压抑和束缚。为什么我这么有共鸣呢,因为我也是这样的人呐!我希望自己可以无拘无束的或者,但是到目前为止,物质的欲望可以一步步满足,情感的需求还是一次次被自己压抑着,束缚着,我讨厌一个人要憋着,我喜欢一个人更是要绷着,ZD,我很喜欢你,喜欢的紧。可是你已经有女朋友啦,我只能熬着。其实,即使你没有女朋友,我也很可能会压抑自己吧,我不够自信,我怕自己配不上你,我怕你对我失望,我怕你觉得我无聊,我最怕有幸拥有你但很快就失去你。《红玻璃的故事》王大妈在外孙女生日这天去走亲,无意中看到孙女在玩红玻璃万花筒—那是自己童年时代的玩具—也是女儿的,如今成了外孙女儿的,而自己和女儿的老公都去黑河挖了金矿,王大妈在那一刻感受到宿命的无情捉弄,她对代代重复的命运感到绝望,继而失去了对生活的全部热情和希冀,然后王大妈在绝望中死去。

《生死场》和《呼兰河传》是比较长的两篇,这两篇更像是对整个中国乡村社会的日常画卷的描绘,基友乡村的平和宁静,也有乡村的愚昧腐朽,有作者童年时的烂漫生活,也有透过小孩子的视角描绘的愚昧的民众、残忍的民俗。

人之所以能日复一日、想安了发条的闹钟那样规律的生活着,要么是因为对未来和命运全无思考、只是单纯像摆钟一样重复着机械的程序,要么是因为对未来有着朦胧的、笼统的期待和希冀。一旦一个人发现自己的生活其实乏善可陈、毫无新意,或者发现子子孙孙竟然全都重复着同样的毫无希望的命运,那个人就会感到死心和绝望,继而失去对生活和生命的全部热情、希冀和支撑。之后这个人要么日益消沉,要么即刻陨落,总之再也无法像之前一样混沌去正常的生活下去。——这就是我从这本书的前六个故事中感受到的理念。

《萧红经典作品选》读后感(四):素描萧红

读书时代,现当代的作家,读了很多很多。但是不知道为什么错过了萧红。对我来说,读什么书大概是最自由的选择,但有时候也要看机缘。读萧红的机缘是电影《黄金时代》。

一直很喜欢民国的文人,那时的氛围、作品甚至轶事。所以当看到《黄金时代》的电影宣传,很文艺的海报,自然会被吸引。那是战火纷飞满目疮痍的乱世,但那也真的曾经是现代文学的黄金时代。那些名字、那些作品和那些真真假假的故事流传至今。

搬到洛杉矶以后,最开心和最方便的就是靠近华人中心。随时可以吃到地道的中国菜,偶尔可以看到中文话剧,而且有个影院一直同步上映中文电影。我在美国电影院看的第一部中文电影就是《黄金时代》。去的时候很激动,看的时候却很痛苦。导演是好的,演员是好的,服装摄影都是好的,难道仅仅是片长的问题?还是电影的表现形式?我能理解导演许鞍华想要到达的客观和真实。但是碎片式的叙述,演员直面镜头的讲述和评价真的很突兀,让人时时出戏。而电影不像看书,是最怕出戏的。短短的时间段里能把人牢牢捆绑在一个特定的时空和故事甚至是梦境里,这才是我认为的好电影。我知道要还原一个历史人物,一个女作家的人生有多难。许鞍华选择了陌生化,她做到了,这个在国内影视圈还很新鲜的尝试。在这个意义上,这部电影是先锋的。但于我而言,不好看就是不好看。而且我想从导演编剧的个人角度去判断和解读萧红固然会片面,然而从当年文人众说纷纭的回忆中就能拼凑出一个完整的萧红和她的人生轨迹吗?

也许理解萧红,最好的方式永远是读她的作品吧。目前我也只读了《呼兰河传》,《小城三月》,几个短篇小说和《回忆鲁迅先生》。抛开她斑驳的情感经历和萧索的人生旅程,萧红作为一个作家是很有灵气的。在那个战火硝烟、颠沛流离的年代,所有人都在忙着政治上站队、社会上批判、破旧立新。她却在遥远的异乡慢悠悠地讲起童年往事和记忆里的故乡。当然萧红不是唯一的一个,比如我极爱的沈从文也写跳脱时代感的湘西的人与事。我一直喜欢的文学作品都是可以穿越时代直指人心的。

如果把写作比作画画。萧红写人物的手法像素描,黑白勾勒,没有浓墨重彩却依然轮廓鲜明。她一点点地画,一点点地清晰,但从不做任何判断,道德上的甚至是情感上的。于是小团圆媳妇,有二伯,冯歪嘴子、翠姨是鲜活的曾在这世间苦过活过的人,而不是一种符号,一个标签或者是一种典型。正是这样的真实的素描,才让这些人物的悲剧格外动人。包括萧红回忆中的鲁迅先生,也是那样清淡的日常。于是没有刻意的抬高,反而亲近到让人心酸。萧红写景物的方法像水彩,淡淡的,细致的,绵远的。一季一季的热闹,一季一季的荒凉,在她的笔下铺陈,浸润,点染开。正是这样的淡,有了古意的美感。

在《呼兰河传》里,萧红选择了童年的自己这个天真的视角作为讲述者。于是一切是新鲜的,一切是自然的,一切都是不需要大道理的。我一直很喜欢儿童视角的小说。当年读大学的时候就很喜欢那本《米格尔大街》。作者把一个成熟思考的自己藏在一个天真孩童的背后,去书写记忆里的故事,于是顺理成章避开了说教和批判。天真的眼睛里看到的人性才更真实,更残忍,悲剧的力量也更强烈。

在结构上,萧红用到了音乐里的复调。“我家的院子是很荒凉的。”一章一章的循环往复,像乐曲一步步走向高潮,再重归平静。这样的写法使故事里的悲凉感如同涟漪一圈圈荡进读者的心里。

《呼兰河传》最打动的我还是和祖父的感情。因为爷爷也曾是我全部的童年。那样的爱与陪伴成为一生最重要的养料。同样与父母疏离,同样远走他乡,同样为爱痴狂,但我比萧红幸运。她停在了31岁,留下那样不甘心的话。而如今33岁的我,即使只是出版了一本没什么人看的小说集,却还是安然地活着,写着。也许此生也无法迎来黄金时代,但已然满足这些微的幸福。

《萧红经典作品选》读后感(五):呼兰河传:一首忧郁的叙事诗

《呼兰河传》是著名女作家萧红后期的重要作品,在这部饱含忧郁深情的作品的序言中,茅盾先生这样写道:“如果有使我愤怒也不是,悲痛也不是,沉甸甸地压在心上,因而愿意忘却,但又不忍轻易忘却的,莫过于太早的死和寂寞的死。”这样苍凉的序言很使我惊讶,也勾起了我阅读的兴趣。

在这部温婉如诗的小说里,萧红笔下的“我”是一个不谙世事的孩童,满怀着对于广阔世界的好奇和烂漫的童真,用一双清澈的眼打量着四周的一切。祖父、后园和她自己,就成了全部的天地。在小说的开篇,作者细细的描绘了小城呼兰河的风俗人情,在她的眼里,这个小小的县城里,有着心智未开的居民和乡村应有的纯净生活,虽然不如大城市的繁华,但也别有一番风味。

饶是作者极力想表现孩童眼中未知而灿烂的世界,她在字里行间流露的却是刻骨的忧伤,笔下的人物和风景无不带着一种忧郁的美。她这样写请神的鼓声:“那鼓声就好像故意招惹那般不幸的人,打得有急有慢,好像一个迷路的人在夜里诉说着他的迷惘,又好像不幸的老人在回想着他幸福的短短的幼年。又好像慈爱的母亲送着她的儿子远行,又好像是生离死别,万分的难舍。”而她眼里秋天的后园是这样一番景象:“每到秋天,在蒿草的当中,也往往开了蓼花,所以引来了不少的蜻蜓和蝴蝶在那荒凉的一片蒿草上闹着。这样一来,不但不觉得繁华,反而更显得荒凉寂寞。”

在我心目中三岛由纪夫是写景的好手,笔下的金阁寺有种让人愕然的绝美,但是看了萧红的手笔,才知道世界上还有这样凄美的笔触,将景物赋予了一种哀叹的气息。原来这世界也不缺乏忧伤,只缺乏一双发现忧伤的眼睛。

作者笔下的人物有着凄哀的命运,原本天真活泼的小团圆媳妇被婆家狠心的折磨致死,而围观的人都抱着猎奇的心态,从未有人对她抱以同情和拯救的念头;有二伯一个人孤独的生活着,害怕死后没有人为他送行,成为孤魂野鬼;冯歪嘴好不容易成了家,而媳妇却早早的离去,剩下他一个人拉扯两个孩子。

萧红静静的叙述着这些人物的故事,正是这种平静带给人不安和绝望的心态,故意去压抑,故意去冷漠,反倒给人无尽的伤感。其实令人伤心的不仅仅是这些社会最底层小人物的悲惨命运,更让人苦闷的是他们周围那些人的冷酷无情,在这些人的举动中我们看不到怜悯的存在。小团圆媳妇被热水浇头,浇一次昏一次,却没有人去阻止这种暴行,而是围在旁边看热闹。这场景让我不自觉的想起那让鲁迅先生弃医从文的一幕:一群中国人在木然的观看自己同胞被处死的电影。可怕的不是暴力,而是暴力下的臣服和麻木。呼兰河城里的人早已见惯了贫苦百姓们颠沛流离的命运,于是他们的同情心也在不知不觉中丧失殆尽了。关于冯歪嘴子的故事就更令人伤心,大家得知他成家之后,不但不关心他如何养活一家人,反而热衷于寻觅他自杀的蛛丝马迹,在他床上发现一根绳头,便有人传言他要上吊,他新买了一把菜刀,很快他要自刎的消息就传开了。看到这里我非常怀念沈从文笔下温暖的湘西风情,那里的人们似乎充满了人性的光辉,而不像萧红笔下的人们如此的冷漠和残忍。

我想是萧红本身的命运造就了她作品中的这些人物,一部优秀的作品总能够体现作者的心怀,一个历经艰难困苦的人,即使写欢乐也必然将其镀上一层沧桑。萧红一生经历的尽是破碎的感情,来到香港的时候,心中大概还在介怀那些悲苦无依的年年岁岁。这样的一个人,这样的一种心绪,写出的当然是苍凉的作品。

萧红借着这些人物写出了自己的悲惨身世,她含着眼泪在唱属于自己的歌。她用这样一句话来表达自己孤寂的心境:“逆来顺受,你说我的生命可惜,我自己却不在乎。你看着很危险,我却自己以为得意。不得意怎么样?人生是苦多乐少。”这句话暗合李后主“人生长恨水长东”的感慨,一个是漂泊女子,一个是亡国之君,这悲凉千载不灭。

在小说中,萧红说了一句话:“大人总喜欢在孩子的身上去触时间。”在香港的时候她已经疾病缠身,大概也意识到自己时日无多,所以才想要用一个孩童的口吻来触碰那被时光的洪流冲得老远的童年岁月,尽管并不美满,但比起飘零的壮年时代,总还是有那么些值得回味的东西。她笔下的“我”是纯真可爱的,有那么一段让人至今难忘,就是祖父将落井的鸭子烤来吃,“我”以为只有落井的鸭子才能裹在黄泥里,于是费尽力气想要把鸭子赶到井里去,即使祖父同意烧活鸭子来吃“我”也不愿意。一个心智未开,天真可爱的小女孩的形象跃然纸上,让人禁不住想抱起来亲一下那粉扑扑的脸蛋。

这部《呼兰河传》很容易让人联想起林海音的《城南旧事》,同样是回忆童年,同样是出自女作家之手,它们有着许许多多的共同点,但是萧红的文字更显凄凉,给人一种孤独幻灭的痛楚,这种带着一点病态的艺术美感,是《城南旧事》所无法比拟的。

读完这部小说,我又想起了茅盾先生的序言,他用他的文字祭奠了年仅30岁便孤独在异乡逝去的萧红。据说萧红的遗言是:“半生尽遭白眼冷遇,身先死,不甘,不甘。”想想她的生平,我们就不难理解漂泊者萧红在文字中透出的凄凉和幽怨。作为读者的我们别无他法,只有长叹一声,向那沉睡已久的女作家遥寄一声珍重了。

本文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或网友转载),绿林网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文章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未经作者许可,不可转载。
点击查看全文
相关推荐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