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林网

《隈研吾谈建筑》经典读后感有感

《隈研吾谈建筑》经典读后感有感

《隈研吾谈建筑》是一本由[日]隈研吾著作,文汇出版社出版的精装图书,本书定价:68,页数:208,特精心收集的读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隈研吾谈建筑》读后感(一):隈研吾谈建筑,谈的不是建筑,而是工匠精神

为了去看他的展,特地来翻他写的书。

书里分析了同一时期其他建筑师的风格,有很多他自己的观点,也正是这些观点,把他和其他建筑师区分开来,个人感觉他的匠人精神和对一个认定的事情的坚持,要胜其他人一筹,更有情怀,更关注生态、自然、人之间的可持续发展,思考的维度更高,而不是为了趋利而且迎合当下资本的喜好。

另外关于北京的描述跟他有同感,我们都不喜欢历史建筑穿插高楼大厦的感觉,当时就是觉得很怪,但也说不上来。 他还说:21世纪是人和人之间通过屋檐相连的时代,是人类和自然通过屋檐相连的时代,是各种自然、各种场所、各种人群以各种方式相连的时代。

《隈研吾谈建筑》读后感(二):未来建筑的洞察

通过四个时代性事件,隈研武娓娓讲述着他的建筑设计,回顾着建筑人生的历程,阐述着对世界和社会的思考,以及对未来建筑的洞察。

1960年代东京奥运会。他心仪使大地与建筑成为有机连续体的建筑设计,因而崇拜丹下健三,继而也成为建筑设计师。

1970年代大阪世博会。他与恩师原广司等,去撒哈拉开展村落调查,奠定其在地性的建筑设计底层语言。

1980年代纽约广场协议。他从美国求学归来,不断实践其建筑设计方法论,构建其建筑设计体系。他对日本建筑设计风格的“武士美学”给予毫不留情的批评,甚至捎上了安藤忠雄。

2020年代东京奥运会。他反思并讽刺代表产业资本主义、金融资本主义时代的建筑设计,包括后者的“代言人”雷姆.库哈斯,以及扎哈。

《隈研吾谈建筑》读后感(三):第一章

在西欧,要想发现这种大地与建筑的关系是极其困难的。因为那里的大地是大地,建筑是建筑,二者分属不同的范畴。甚至可以说,建筑师的任务之一就是表现出二者的差别。墩座和底层架空柱都是用来展现这种对比的工具。建筑必须与野蛮、杂乱的自然形成鲜明对照,必须是精妙的人工构筑物。

但是,亚洲人并不认为自然与建筑是对照、对比的关系。中国的园林史就是一部建筑与自然进行充满紧张感的对话的历史。通过回廊(比如苏州园林的代表——拙政园的回廊)这一人工元素,在自然中画出一条辅助线,就仿佛植入了一个画框,自然与人工之间就会发生各种对话。自然与建筑不是被加以对比,而是通过辅助线连接在一起。

日本的庭园从中国园林那里学到了很多东西,并对其进行了深化。后来,日本庭园以增加自然的分量和降低人工构筑物的比例为目标,发生了变化。国家很小,预算规模不同可能也是发生这种变化的原因之一。所以日本的做法不是大量使用回廊,而是改变大地本身的造型,对风景重新进行定义。修学院离宫的大型植篱,西本愿寺飞云阁可以停靠小船的巧妙设计,桂离宫用仍在生长的竹子编织成的桂垣,这些都是试图扩大自然的领域,重新划定自然与人工界线的野心勃勃的尝试。

《隈研吾谈建筑》读后感(四):建筑

在杭州的时候我去看了安藤忠雄设计的良渚文化艺术中心和隈研吾设计的国美民艺博物馆,反差很大,但每个建筑都与它周围的环境和它所承载的精神是吻合的,可能这就是设计强调的“在地性”吧,“所有的地方都是各具特色的,所有的人都是各不相同的”,安藤的清水混凝土铸成的建筑看上去是厚重的,阳刚的,感觉它能够接住 良渚 这个词代表的五千年的文化积淀;而隈研吾的民艺博物馆外墙用了瓦片这一材料,远看就像翻飞的鸟儿的翅膀,它是轻盈的,与国美的诗意和庭院的韵味达成了一种和谐。 “安藤的建筑像磨得无比锋利的日本刀,凡是妨碍日本刀之美的杂物都被彻底清除了”,安藤是追求完美主义到严苛程度的人,在隈研吾眼中安藤是追求武士道精神的冠军,而他本人更追求一种多元性,就像别人对他的评价“他对材料的使用并非在解决功能,而是在构建一种情感”,在我眼里隈研吾是个有温度的人,就像他说他的灵感有时来自家里猫的视角,远在英国的朋友跟我分享了一张照片,他说这个建筑是隈研吾设计的,用的材料是木料,他最擅长的材质,那些逐级下沉的木板一看就很有猫趴在木屋顶上的感觉啊啊!真是可爱。

另外就是,我好像能明白为什么日本大师和匠人频出,也许跟日本的社会需求这些外力驱动有一定关系,但不可忽略另一种强大的内在驱力——追求完美主义的武士道精神,这个国家的精神信仰之力总是让我为之震撼,就像书里说的“日本的建筑设计把武士的美学发扬到了极致,从而获得世界的瞩目”。

《隈研吾谈建筑》读后感(五):道法自然的建筑名家

第一次听到隈研吾这个名字,自然是他在中国的成名作——长城脚下公社。当年落成,很多人慕名而至,一些节目组、广告人、艺术工作者,对那座网红“竹屋”,实在青睐有加。这也的确算得上隈研吾的得意之作。

最近看了不少跟建筑、建筑名家、建筑美学相关的作品,自然不能遗漏这位成名于中国的日本建筑大师级人物。

隈研吾算是建筑科班出身,但他也坦言,自己曾多年“坐冷板凳”接不到活儿,以及屡屡参赛都败给扎哈。

在这本小书中,隈研吾描述了自己的成长经历以及走上建筑设计之路以后,一些自己的设计理念,以及一些重要的建筑作品幕后故事。

看得出来,他更有意识地亲近自然,融入自然,无论是内心,还是建筑设计作品。他擅用竹子、木材等这些取之自然的材料,比起安藤忠雄的厚重坚硬的混凝土风格,隈研吾的作品,显得更柔和,更内敛,更贴近东方美学。

隈研吾多次提到自己的建筑启蒙前辈丹下健三和他设计代代木竞技场。那座1964年承办东京奥运的建筑已经年代久远,但到了2020东京奥运,他接棒/捡漏设计的新国立竞技场,算得上他心目中的一部可以向前辈致敬的作品。

只不过,扎哈因作品中选后遭弃用,遗憾离世,这一点会让屡战屡败却意外运气好的隈研吾心情相当复杂吧

本文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或网友转载),绿林网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文章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未经作者许可,不可转载。
点击查看全文
相关推荐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