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林网

隈研吾谈建筑读后感1000字

隈研吾谈建筑读后感1000字

《隈研吾谈建筑》是一本由[日]隈研吾著作,文汇出版社出版的精装图书,本书定价:68,页数:208,特精心收集的读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隈研吾谈建筑》读后感(一):隈研吾谈建筑,谈的不是建筑,而是工匠精神

为了去看他的展,特地来翻他写的书。

书里分析了同一时期其他建筑师的风格,有很多他自己的观点,也正是这些观点,把他和其他建筑师区分开来,个人感觉他的匠人精神和对一个认定的事情的坚持,要胜其他人一筹,更有情怀,更关注生态、自然、人之间的可持续发展,思考的维度更高,而不是为了趋利而且迎合当下资本的喜好。

另外关于北京的描述跟他有同感,我们都不喜欢历史建筑穿插高楼大厦的感觉,当时就是觉得很怪,但也说不上来。 他还说:21世纪是人和人之间通过屋檐相连的时代,是人类和自然通过屋檐相连的时代,是各种自然、各种场所、各种人群以各种方式相连的时代。

《隈研吾谈建筑》读后感(二):道法自然的建筑名家

第一次听到隈研吾这个名字,自然是他在中国的成名作——长城脚下公社。当年落成,很多人慕名而至,一些节目组、广告人、艺术工作者,对那座网红“竹屋”,实在青睐有加。这也的确算得上隈研吾的得意之作。

最近看了不少跟建筑、建筑名家、建筑美学相关的作品,自然不能遗漏这位成名于中国的日本建筑大师级人物。

隈研吾算是建筑科班出身,但他也坦言,自己曾多年“坐冷板凳”接不到活儿,以及屡屡参赛都败给扎哈。

在这本小书中,隈研吾描述了自己的成长经历以及走上建筑设计之路以后,一些自己的设计理念,以及一些重要的建筑作品幕后故事。

看得出来,他更有意识地亲近自然,融入自然,无论是内心,还是建筑设计作品。他擅用竹子、木材等这些取之自然的材料,比起安藤忠雄的厚重坚硬的混凝土风格,隈研吾的作品,显得更柔和,更内敛,更贴近东方美学。

隈研吾多次提到自己的建筑启蒙前辈丹下健三和他设计代代木竞技场。那座1964年承办东京奥运的建筑已经年代久远,但到了2020东京奥运,他接棒/捡漏设计的新国立竞技场,算得上他心目中的一部可以向前辈致敬的作品。

只不过,扎哈因作品中选后遭弃用,遗憾离世,这一点会让屡战屡败却意外运气好的隈研吾心情相当复杂吧

《隈研吾谈建筑》读后感(三):隈研吾谈建筑日本建筑50年变化读书感悟之二

这是一本2021年出的书,是作者谈论日本五十年来重大建筑的变化过程

这次我读到了大阪博会和作者参加各地的考察的阶段感悟。

“因为地方不同,遇见的人不同,所以我的作品自然也就各不相同。所谓工业,就是反复制造同样的东西,不这样的话就没有利润。而我则想通过建筑来证明,所有的地方都是各具特色的,所有的人都是各不相同的。”

地方不一样,有着独特的个性,那么建筑就要有地方特色,不能像工业的共性,成为复制品,不要单纯为了利润而建筑,需要建筑表现出各不相同。

酷暑中的大阪世博会,盼望着能够看到黑川设计的场馆。面对工厂厂房使用的那种庸俗的钢筋搭建起来的既无趣,又大而无当的屋顶。感觉不到原来设计的光芒。

新的建筑落成之后,许多人感到的兴奋很快过去,带来的是对建筑的无比失望。社会氛围也逐渐发生了变化,人们开始反思清一色的经济增长的建筑之下变为整齐划一的模样。

黑川可不是因为一顿斥责就会气馁的人。他的思维方式远比丹下有逻辑性。丹下是依靠直觉进行造型的“艺术家”,而黑川则属于“逻辑先行,造型后至”的那一类人。丹下是把时代需求翻译成建筑形态的天才,而黑川则靠预测时代走向吸引了一大批人。

对于建筑的设计理念又发生转变和分歧,这也影响了人们对于建筑设计的思考。

一直以来接受的教育都是:拥有许多物品就是富裕。但物品多了之后,人反而会变得不自由。

自由不是拥有更多,而是什么?比起被物质束缚、为了物质而活着,抛弃物质、悠闲散漫地生活要酷得多,也是当时对于建筑和工业设计的反思。

读书也是在寻找答案,在《欧洲的世纪末》一书中,吉田健一对两种欧洲进行了对比:一种是“制造”时期的欧洲,即通过工业革命和榨取殖民地财富而不顾后果地变得富裕起来的欧洲;另一种是其后到来的无聊、颓废的欧洲,即“世纪末”。

对经济高速增长的价值观抱有疑问,并在寻找能够替代“1964年”的价值观,读了《欧洲的世纪末》之后,有茅塞顿开之感。

虽然建筑不可能是时代的引擎。作者还是认为建筑很有趣,值得为之奉献一生。

建筑摄影家二川幸夫把他四处拍摄的日本村落的黑白照片汇集起来,于1963年出版了名为《民宅的生命力》的摄影集。原广司(生于1936年)这位古怪的建筑师遍访一些边远的村落,想要从中发现未来建筑的理想形态。有一天,作者被突然被召集到原广司设计的千叶县一座山里的小型住宅施工现场,没有报酬的协力继续施工,起早贪黑的完成这处住宅施工。作者深切地体会到施工是一件多么辛苦的事。与之相比,熬夜画图纸这种事情简直让人觉得如同身在天堂一般轻松。

作者初中时读民族学家梅棹忠夫的《稀树草原的记录》(1965年),到那时必须直接接触与日本社会形成鲜明对照的热带稀树草原的生活成为向往和可能。如今回首往事,可以说“南方”之旅、撒哈拉之旅拯救了我、改变了作者一些设计理念。

即使是陌生的地方,陌生的人,也一定有一些东西是可以共享的。

作者通过这一系列的考察,写了论文,主题是想终结设计时只看建筑,只考虑建筑布局和形态的时代。觉得应该让建筑及其周边的植物联动起来,创造出一种和谐、顺畅的环境。

从机械的模仿,到要展现个性;从工业化的建筑,转变为融入自然,和自然结合,才是建筑思想的另一个高度。

本文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或网友转载),绿林网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文章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未经作者许可,不可转载。
点击查看全文
相关推荐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