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林网

范仲淹传读后感1000字

范仲淹传读后感1000字

《范仲淹传》是一本由周宗奇著作,华中科技大学出版社出版的平装图书,本书定价:59.8,页数:2021-8,特精心收集的读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范仲淹传》读后感(一):绝对满分,强烈推荐

此书强烈推荐,绝对满分,果然历史上谥文正且被后世广泛认可的名臣绝不简单。

范文正公性子极稳,建五百八十多里的范公堤,四处兴学,广游名山大川,交友广泛,且朋友各式各样,推荐数十人入仕,其中不乏屡试不第但有大才,深远影响后世的人,极具军事才华,自少年时对多种兵书熟读掌握,多处实地考察,构建了完整的防御西夏体系,在韩琦夏竦宋仁宗一力主张攻夏大败三次前就绝不盲从,也不care被攻击怂,最终证明是唯一正确的人,其构建的防御体系在后世仍帮助力挫李元昊之孙。

范文正公次子官拜宰相,另有两子分别为尚书和侍郎,全家从不忘用举家财力补充他各处兴办的义庄,救济穷困人群,兴办教育,难怪范家兴旺八百年。他跟苏东坡不太一样的是哪怕不如意,失望,至变法被废后哪怕被冤枉也不发一言,谪贬后也不寄情山水,继续兴学和造福一方,性子是真的稳。他授狄青以史,推动来投军的张载(横渠先生)学文,后来张载留下了横渠四句。

范文正公极具人格魅力,与同时代的同侪(比如韩琦,王安石,欧阳修)以及隐士,其他各类学者交游甚深,甚至他们与他同进同退。

范公之风,山高水长,本后世读者膜拜

《范仲淹传》读后感(二):读周宗奇《范仲淹传》

多有考证,笔触老实,没有那些网间行文惯见的油腔滑调。则有一种老辈中常有的口述体之感觉(读过唐德刚著作的朋友应该会对此很有感受)。一些口语的阑入的确能够有一种有娓娓道来之感。但是也会带来芜杂之感。对此辩证看待为好,本书在这一点上做的还是比较不错的。

对其心迹的解读为此书一大亮点。末章从一个全新的角度解读《岳阳楼记》的价值,不取“先天下之忧而忧”,而独拈出“然则何时而乐耶”为范希文之“天问”,尤其令人生思。

一阅过后,稍觉此书有两不足。

一则苦于行文之冗。不知是凑字之由,或是考虑读者之可接受性,往往醉心于琐事之阐述,一些不必要的阐释占据了极大的篇幅。如为了说明范文正天穿节与民同乐之一事,竟用三四倍之篇幅叙述此节日之由来风俗,繁琐之叙述亦影响行文之连贯。

二则稍有支离之弊。作者似乎刻意在回避传统立传的平铺直叙,而试图以串讲之形式剖析范文正之生平、心迹。虽用心颇苦,然有时则不免如软文拼凑,死似非立传之正体。

此外,对范文正公的诗文,作者时有大篇幅的引用。而解读虽然十分详细,但是却缺乏细腻而有条理的解读结构。比如有时甚至引用一篇长文,在后面竟附上了全部的翻译,有时则但引不译,等等。这一点,王水照先生所著《苏轼传》等作品中以解代注的方式结构堪称典范。或者如朱东润先生的传统引法也很可观。本书的引用与解读结构则时时显得突兀或支离。这是古代文人传记中必须做好的一环,也是本书稍有欠缺的地方。

设使去芜存菁,缩字数为10-15万,本书应当可以评为四星左右。

《范仲淹传》读后感(三):为官一心忧黎元,越职建言修海堰

周宗奇所著的《范仲淹传》已经读了些时日了,在第一章中“朱说种种”,他所叙述的范仲淹青春苦读二十年,究竟学到了什么,其中所持见解说不上特别新颖别致,但其论证的逻辑严密确实让人心服口服,说儒学经典之“旨”:“政治原理必须为社会人群着想,为天下所有人服务的,要顺天理,从人情,此之谓‘天道’‘人道’‘天人合一’。”一语中的,儒家思想能广播于天下而历两千年不衰,正因其宗旨之闳大。作者认为范仲淹是宋代士君子文化的重新阐释者,语出惊人,震聋发聩,依据是重提“内圣外王”,新创“道统”一说,“一成为士君子文化独立精神的最新、最高体现,影响极为深远”。

也请各位恕我孤陋寡闻,我只知道西湖三堤是苏堤、白堤、杨公堤,如若不是读了《范仲淹传》,还真的不知道中国还有一条称之为“范公堤”的捍海堰。不得不佩服作者周宗奇能从量海的史料里钩稽梳理还原“范公堤”的来龙去脉与真实面目,这样的考证值得我们学习。

这一条称之为“范公堤”的捍海堰,也并非是范仲淹一个人的功劳,35岁的范仲淹任职泰州西溪镇盐仓盐监,当时他看到旧堰久废不治,田园荒芜,经过一番勘探思考后,将自己的建议越职越权呈报给江淮制置发运副使张纶,张纶觉得范仲淹建议很好,于是具报给朝廷,并举荐范仲淹知兴化县主持修堰工程。然而在修堰过程中,遭遇雨雪灾害,淹死百余名民夫,反对者乘机中伤范仲淹,谣传死伤者超过千数,海堰不可修论甚嚣尘上。朝廷命令淮南转运使胡令仪调查此事,胡令仪亲到现场勘访后,和张纶联名上奏朝廷,全力支持范仲淹修堰。恰在此时,范仲淹因母亲去世丁忧离职。张纶请命出任泰州知州,与胡令仪两人齐心协力修筑好捍海堰。这段捍海堰实际长达142里余,后世又有所增修延至582里,人们“以范之功业,常昭于天下后世,范公今人易记耳”,才统称“范公堤”。

《范仲淹传》读后感(四):士大夫的楷模---范文正公

断断续续,写写划划翻阅了一个多月的周宗奇老师写的《范仲淹传》,在重点章节《书生秋点兵》和《闪电新政》不断踌躇徘徊,现在终于算是合上书本。

这部传记是我今年阅读以来,感觉最为舒畅痛快的。虽然文中也大量穿插古文作为印证,但整体而言,不知是最近阅读尚多的原因,竟然没遇到什么特别大的阅读阻碍。其次,作者通过大量实地走访,以较为主观的形式来论述,文字平实贴切,容易让人代入其中。相对于张居正和曾国藩,范仲淹的一生不是那么波澜壮阔,但范公一生剑胆琴心,追逐尧舜,成为继往开来士大夫光辉的榜样。

陈寅恪说:华夏民族之文化,历数千载之演进,造极于赵宋之世。宋太祖和宋太宗这两位老祖宗,杯酒释兵权,重文轻武,重视文化和科举,为真宗和仁宗创造出历代无与伦比的宽松时期。该时期,虽边事频仍,但内部社会安详稳定,老百姓安居乐业,士人谈书论道,学院风气蒸蒸日上。范仲淹有幸成长于该时期,年轻时大胆追逐理想,进士后为了百姓勇往直前,到了朝廷中枢为了仁政三次碰撞,刘太后、仁宗和宰相吕夷简得罪个遍,最后也能安然退居州郡,为政一方。真宗仁宗朝外无大战,内无变法,趋向于无为而治的稳定社会,矛盾和斗争整体缓和。为范仲淹一干君子们塑造了一个和谐的成长和施政环境。

我发现凡创造不世之功者,均有带兵打仗的经历。范公也不例外,历史选择了他。范公本历任地方长官,治理基层,政绩斐然,但毫无军事经验。北宋初重文轻武的风气,让一批批儒生不仅学习儒家经典,还对军事战争评头论足。一大批边疆塞外的军事长官越来越多由文官担任,产生了一个能文能武的角色——儒将。

范公被韩琦举荐,担任边塞一路——鄜延路的长官,统领地方治理和军事职能。毫无经验的他,吸纳历代先贤战争精华,走遍边疆,

《范仲淹传》读后感(五):【须叔试读】细品范仲淹,就读周宗奇

认识北宋文学家、政治家范仲淹,还是从初中语文课本上的《岳阳楼记》开始的。北宋前期国泰民安、人才辈出,浏览后世学者对该时期的相关著作,便会发现,值得人们可歌可颂地人物实在太多!但范公有他独特的一面,可以说他是中国古代士人为官的典范,他写的《岳阳楼记》是中国古代知识分子精神境界的最高写照。

范公为官一生,贡献重要,影响深远。要写出令侦探一般明察秋毫地读者们信服的传记,实在不容易。何况是写范仲淹呢!稍有偏颇,也许会引来责备之声。在这一点上,我看得出作者周宗奇老师下笔严密谨慎,从参阅前人的研究成果,到自己实地探访范公遗迹,采访同行、交换意见,不仅把史实再现到文字情节里,而且要在回放范公平生经历的过程中,加入作者的思考,正如作者所言,“正是在这样的心灵碰撞之中……瞬间盘活你的所有案头资料,化作奇思妙想,造出佳构丽篇……创作顿时变成难得的精神享受。”同样的,精神享受也是带给读者的,是双向的,现在还有多少作者,能够在中国古人传记中穿插讲述有关国学、易学的大量表述呢!写范公更是离不开作者对中国古代哲学思想的透彻理解。我在阅读时,就非常喜欢读作者的思考内容,例如,讨论“中国宗法社会”的形成原因,是长期与世隔绝、聚族而居的小农自然经济生活方式,保留着血缘家族的社会组织形式。宗法制度是我国封邦建国制、嫡长子继承制、宗庙祭祀制等种种制度的基础,它决定着帝王、士族、平民等不同群体及个体的命运。

单就阅读范公青年求学一章,足见周宗奇先生为了写实、写真而下的功夫。因范仲淹自幼追随继父朱文翰,在成长、读书、立志的年月里,游历各地。然而异地山河、别样风光,儿时的他触景生情、感受万千。逐步形成了豁达、包容的心态,在未来的为官之路上,做成了后世榜样。作者随着范公当年求学足迹,踏访了安徽青阳长山、山东淄博颜神镇等地,也拜访了其它范仲淹的研究者。虽然那时那物,已释然而去,但将真实感受写在这部传记中,难能可贵!

因此,周宗奇先生用脚踏访、用心梳理、用情落笔,在这部传记中,把范公曲折跌宕地人生经历及精神世界进行文学再现,值得每一位对范公感兴趣的读者细细品味。

本文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或网友转载),绿林网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文章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未经作者许可,不可转载。
点击查看全文
相关推荐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