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林网

范仲淹传读后感100字

范仲淹传读后感100字

《范仲淹传》是一本由周宗奇著作,华中科技大学出版社出版的平装图书,本书定价:59.8,页数:2021-8,特精心收集的读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范仲淹传》读后感(一):读周宗奇《范仲淹传》

多有考证,笔触老实,没有那些网间行文惯见的油腔滑调。则有一种老辈中常有的口述体之感觉(读过唐德刚著作的朋友应该会对此很有感受)。一些口语的阑入的确能够有一种有娓娓道来之感。但是也会带来芜杂之感。对此辩证看待为好,本书在这一点上做的还是比较不错的。

对其心迹的解读为此书一大亮点。末章从一个全新的角度解读《岳阳楼记》的价值,不取“先天下之忧而忧”,而独拈出“然则何时而乐耶”为范希文之“天问”,尤其令人生思。

一阅过后,稍觉此书有两不足。

一则苦于行文之冗。不知是凑字之由,或是考虑读者之可接受性,往往醉心于琐事之阐述,一些不必要的阐释占据了极大的篇幅。如为了说明范文正天穿节与民同乐之一事,竟用三四倍之篇幅叙述此节日之由来风俗,繁琐之叙述亦影响行文之连贯。

二则稍有支离之弊。作者似乎刻意在回避传统立传的平铺直叙,而试图以串讲之形式剖析范文正之生平、心迹。虽用心颇苦,然有时则不免如软文拼凑,死似非立传之正体。

此外,对范文正公的诗文,作者时有大篇幅的引用。而解读虽然十分详细,但是却缺乏细腻而有条理的解读结构。比如有时甚至引用一篇长文,在后面竟附上了全部的翻译,有时则但引不译,等等。这一点,王水照先生所著《苏轼传》等作品中以解代注的方式结构堪称典范。或者如朱东润先生的传统引法也很可观。本书的引用与解读结构则时时显得突兀或支离。这是古代文人传记中必须做好的一环,也是本书稍有欠缺的地方。

设使去芜存菁,缩字数为10-15万,本书应当可以评为四星左右。

《范仲淹传》读后感(二):为官一心忧黎元,越职建言修海堰

周宗奇所著的《范仲淹传》已经读了些时日了,在第一章中“朱说种种”,他所叙述的范仲淹青春苦读二十年,究竟学到了什么,其中所持见解说不上特别新颖别致,但其论证的逻辑严密确实让人心服口服,说儒学经典之“旨”:“政治原理必须为社会人群着想,为天下所有人服务的,要顺天理,从人情,此之谓‘天道’‘人道’‘天人合一’。”一语中的,儒家思想能广播于天下而历两千年不衰,正因其宗旨之闳大。作者认为范仲淹是宋代士君子文化的重新阐释者,语出惊人,震聋发聩,依据是重提“内圣外王”,新创“道统”一说,“一成为士君子文化独立精神的最新、最高体现,影响极为深远”。

也请各位恕我孤陋寡闻,我只知道西湖三堤是苏堤、白堤、杨公堤,如若不是读了《范仲淹传》,还真的不知道中国还有一条称之为“范公堤”的捍海堰。不得不佩服作者周宗奇能从量海的史料里钩稽梳理还原“范公堤”的来龙去脉与真实面目,这样的考证值得我们学习。

这一条称之为“范公堤”的捍海堰,也并非是范仲淹一个人的功劳,35岁的范仲淹任职泰州西溪镇盐仓盐监,当时他看到旧堰久废不治,田园荒芜,经过一番勘探思考后,将自己的建议越职越权呈报给江淮制置发运副使张纶,张纶觉得范仲淹建议很好,于是具报给朝廷,并举荐范仲淹知兴化县主持修堰工程。然而在修堰过程中,遭遇雨雪灾害,淹死百余名民夫,反对者乘机中伤范仲淹,谣传死伤者超过千数,海堰不可修论甚嚣尘上。朝廷命令淮南转运使胡令仪调查此事,胡令仪亲到现场勘访后,和张纶联名上奏朝廷,全力支持范仲淹修堰。恰在此时,范仲淹因母亲去世丁忧离职。张纶请命出任泰州知州,与胡令仪两人齐心协力修筑好捍海堰。这段捍海堰实际长达142里余,后世又有所增修延至582里,人们“以范之功业,常昭于天下后世,范公今人易记耳”,才统称“范公堤”。

《范仲淹传》读后感(三):【须叔试读】细品范仲淹,就读周宗奇

认识北宋文学家、政治家范仲淹,还是从初中语文课本上的《岳阳楼记》开始的。北宋前期国泰民安、人才辈出,浏览后世学者对该时期的相关著作,便会发现,值得人们可歌可颂地人物实在太多!但范公有他独特的一面,可以说他是中国古代士人为官的典范,他写的《岳阳楼记》是中国古代知识分子精神境界的最高写照。

范公为官一生,贡献重要,影响深远。要写出令侦探一般明察秋毫地读者们信服的传记,实在不容易。何况是写范仲淹呢!稍有偏颇,也许会引来责备之声。在这一点上,我看得出作者周宗奇老师下笔严密谨慎,从参阅前人的研究成果,到自己实地探访范公遗迹,采访同行、交换意见,不仅把史实再现到文字情节里,而且要在回放范公平生经历的过程中,加入作者的思考,正如作者所言,“正是在这样的心灵碰撞之中……瞬间盘活你的所有案头资料,化作奇思妙想,造出佳构丽篇……创作顿时变成难得的精神享受。”同样的,精神享受也是带给读者的,是双向的,现在还有多少作者,能够在中国古人传记中穿插讲述有关国学、易学的大量表述呢!写范公更是离不开作者对中国古代哲学思想的透彻理解。我在阅读时,就非常喜欢读作者的思考内容,例如,讨论“中国宗法社会”的形成原因,是长期与世隔绝、聚族而居的小农自然经济生活方式,保留着血缘家族的社会组织形式。宗法制度是我国封邦建国制、嫡长子继承制、宗庙祭祀制等种种制度的基础,它决定着帝王、士族、平民等不同群体及个体的命运。

单就阅读范公青年求学一章,足见周宗奇先生为了写实、写真而下的功夫。因范仲淹自幼追随继父朱文翰,在成长、读书、立志的年月里,游历各地。然而异地山河、别样风光,儿时的他触景生情、感受万千。逐步形成了豁达、包容的心态,在未来的为官之路上,做成了后世榜样。作者随着范公当年求学足迹,踏访了安徽青阳长山、山东淄博颜神镇等地,也拜访了其它范仲淹的研究者。虽然那时那物,已释然而去,但将真实感受写在这部传记中,难能可贵!

因此,周宗奇先生用脚踏访、用心梳理、用情落笔,在这部传记中,把范公曲折跌宕地人生经历及精神世界进行文学再现,值得每一位对范公感兴趣的读者细细品味。

《范仲淹传》读后感(四):【须叔试读】解读先忧后乐思想成形的原因

我们在语文课本上学过范仲淹的《岳阳楼记》,那句: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一诵成为经典。 范仲淹通过岳阳楼,向我们倡导了他的一种新思想—先忧后乐。从中不难看出他这种时刻心系国之安危。

今天要读的书就和范仲淹有关,因为这是一本关于他的人物传记——《范仲淹传》。

这是著名作家周宗奇继之前的《忧乐天下,范仲淹传》又一部解读范仲淹的作品。

这本《范仲淹传》是作者周宗奇从范仲淹的《岳阳楼记》来分析范仲淹的精神世界,看作者如何从一首诗带我们重新认识范仲淹!

整本书共分了八章,以时间为顺序,以范仲淹身上所发生的重要事件为主,串联起他的一生。

端拱二年,朱文翰高中进士,而这一年范仲淹出生。后来范仲淹在四岁的时候,随母改嫁到了朱家,朱文翰成为他的继父。朱文翰一生为官,不管在哪里工作,都带着继子,这也得以让范仲淹游历祖国各地。

我们都知道学习不仅仅局限于书本,一切经历都可以是学习。那么范仲淹的这些经历也让他学习到书本以外的知识。正是心中有国,长大后的范仲淹才能有刻心系国之安危。

范仲淹求学苦读的时候,最苦的时候能:惟煮粟米二合,作粥一器,经宿遂凝,以刀划为四块,早晚取二块,断薤十数茎,酢汁半盂,入少盐,煖而啖之,如此者三年。穷苦学生竟然这样坚持了三年。

细细数了一下,范仲淹的书读了二十年,最终从普通人打入北宋文学圈,然后华丽转身进入政治圈,跨界成为大佬。这真是:吃得苦中苦,方为人上人。要不然别人读书怎么没有成为名相呢,这就是差距。

《范仲淹传》穿插了许多历史资料,比如《山东通志》《长山县志》《朱氏族谱》等等,引用了《青阳县志》上的范仲淹所作的《滕待制宗谅墓志铭》、《章丘县志》中关于范仲淹“见窑金不发,及为西帅,乃与僧出金缯寺”、范仲淹的《上执政书》等等,甚至还有关于范公堤的导游词等等。

像范公堤,作者还附上许多关于它的诗词。比如崔润的《捍海堰》、高岑的《范堤烟雨》等等。

像《上执政书》,作者不仅附以原文的开头和结尾,同时还进行了注解,特别是这里面重点强调了明知不应该却仍是做了的原因:此所以冒哀上书,言国家事,不以一心之戚,而忘天下之忧。那是范仲淹把国家的利益,把百姓的利益放在最重要的位置上。这个时期,已经能看出来范仲淹所倡导的“先忧后乐”思想。

这也就是说明一个事情,必有起因,一个人的思想成形,其过程中必可见端倪。

作家周宗奇笔下,范仲俺这个人物鲜活了起来,通过各方资料的考证,力求最为公正、详实地讲述这个人。

而这本书的写作风格,更偏向史记资料。因为作者更多的是站在历史资料的基础上进行真实的人物介绍,不仅涉及人物本身,还有人物呆过的地方古今风貌。唯有以详实,精准来概括。

范仲淹的四处游历,他的刻苦求学,与他的新思想的成形都有着莫大的关系。随着作者周宗奇一起来重新认识范仲淹吧!

《范仲淹传》读后感(五):【须叔试读】范仲淹一生作文无数,为何独推《岳阳楼记》

范仲淹,字希文,北宋著名政治家、文学家,谥号文正,世称范文正公。他的名篇《岳阳楼记》中所倡导的“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思想和精神境界一直为中国士人所推崇。

周宗奇在走访七个省市二十九个地方的基础上,结合现有史料,写下了这部人物传记《范仲淹传》,回顾了范仲淹跌宕起伏、为国为民的一生。作者不仅细述了与范仲淹有关的今人耳熟能详的故事,比如划粥断齑、窖金苦读,而且重在分析范仲淹一生的心路历程。

范仲淹出身疾苦,自幼丧父,随继父长大,这让他从小经历坎坷,体验到世间冷暖,也为他日后身居高位时依然能为国为民鞠躬尽瘁、哪怕丢官丧命也在所不惜的行为,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初入官场之时,范仲淹像所有血性青年一样,直言敢谏,针砭时弊,毫不留情。这样的性格,在任何一个时代的官场,都是不讨喜的,遇上政治清明、掌权者胸怀宽大之时,还能侥幸保住性命,遇上政治腐败、掌权者昏庸之时,难逃杀身之祸。

范仲淹便是因为这公正执拗的性格,在八年里三次遭贬,可以说其贬官生涯比在京城时间更长,而且长得多。尽管得志之时不多,但他依然坚持为官一任造福一方,做出了一件又一件值得人称道的业绩。

主持兴办应天书院,培养、举荐了一大批德才兼备的人才;兴办义庄义学,济贫济学,服务社会、减轻国家负担;与权相吕夷简斗智斗勇,奏《百官图》,任开封府尹,釜底抽薪、整顿吏治,有力反击;出任西北战事前敌指挥,拟定积极防御战略,与韩琦共同抵御西夏骑兵进犯;主持庆历新政,关注民生福祉,被誉为“真正的变法”。

传世名篇《岳阳楼记》写于庆历新政失败之后,范仲淹已年近花甲,在宦海几度沉浮的命运让他深刻认识到君王的反复犹疑和官场的掣肘,青春已不再,复兴朝政已无可能,为官几十年,依旧逃不出进亦忧、退亦忧的心态纠葛,恰恰正是因为他士君子的本性。

周宗奇的《范仲淹传》,考据严谨丰富,注重旁征博引,书后所附的主要参考书目多达16本。除了大量的文献阅读之外,作者还实地走访范仲淹生活过的地方,采访范氏后人和各地的历史研究者,可以说,作者的考据细致审慎,比如对其何时复姓归宗的分析,对范公堤导游词的细究等等,都可以看出,作者资深的专业素养和严谨治学的精神。

另一方面,作者结合考据的基础,合理地分析,提出自己独到的见解和合理的推测,比如,对范仲淹青少年时代生活困苦的原因的探究,对《岳阳楼记》的解读,对以范仲淹为首的古代士君子心理的解读等等,无一不是本书的亮点。

然而,瑕不掩瑜,本书依然有其不够完美的地方:重点不够突出,文笔过于啰嗦,花费太多笔墨章节在其它与主人公范仲淹关系不大的人和事上,让读者阅读时很难抓住重点和跳读感兴趣的内容。比如第三章兴学与育人,用了三页的篇幅写应天书院的历史,第五章用了十三页篇幅讲述隐逸文化。

作者几乎将与范仲淹同时代的人物、范仲淹的亲属朋友师生,甚至仅有有些微关联的人物逐一介绍,故而显得篇幅较长。而且引用与作者的正文常常混杂在一起,对于考据派来说,自然是有理有据、让人信服,但是如果读者只是一般以消遣和增长知识为目的的一般读者来说,过于冗长繁琐。

本文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或网友转载),绿林网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文章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未经作者许可,不可转载。
点击查看全文
相关推荐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