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林网

书香农家作文

书香农家作文

作文是通过文字来表达一个主题意义的记叙方法。那么你有了解过作文吗?书香农家作文,欢迎阅读与收藏。

第一篇

我在家静静地掩在大山脚下,在冬日暖阳的沐浴下,散发着醉人的书香。

因为老村改造,家乡的一些房屋被拆除了,变成了峰环水抱的下青畈小区,一排排洁白的徽事房屋鳞次栉比,在古老的乡村中形成一道亮丽的风景线,我的家就在其中。

卧室很简单,一床,一灯,我慵懒地半卧在温暖的床上,手执一本《简爱》,让和煦的阳光透过明净的玻璃窗洒在身上,沐浴着暖流,满心都是感动和满足,思绪仿佛回到百年前的桑菲尔德庄园,来到那个简爱与罗切斯特倾吐衷肠的夜晚。情感似乎与主人公相融了,感受到心灵深处传来的强烈共鸣。我觉得这大概是冬日里最顶级的享受了吧!用这般诗意的方式来消磨这脱离了网络的美好时光,没有沉重的课业负担,却令人感到充实而不空虚。只一本好书,一杯香茗,就仿佛回到了那个垂手而天下治的上古时代。自然地沉醉在这浓郁、悠远的书香中,诗意地享受。

作为农家妇女,又恰逢新年,母亲大概是家中的第一大忙人了吧,料理一家人的早饭,洗衣,购买年货,打扫屋子,一个上午便这么从母亲一刻不停的双手间溜走了,想抓也抓不住。或许连书也心疼母亲带着一缕淡淡的书香,送给母亲一个“偷得浮生半日闲”的机会,在有阳光的时候,母亲便会半倚在阳台上那张躺椅上,拿上一本菜谱,摇摇晃晃地进入了那千滋百哎的书的世界,那夹杂着若有若无的菜香的淡淡书香和着融融暖阳,轻柔地包裹着母亲,温暖,安逸,让人有种岁月静好的感慨。

书香似乎无处不在,往常书不沾手的父亲最近也变得手不释卷了。因为刚落成的新房还未装修,卧宝也只是简单地放了张床,装了盏灯,勉勉强强能住人罢了。所以一有空,父亲便捧着那本关于室内装修的书津津有味地看了起来,还时不时地在一旁的稿纸上涂涂画画,嘴里嘀嘀咕咕的估算着价格,力求在能承担得起的范围内给家人一小完美的家。这实用的书虽然没有令父亲拥有多少书香气质,却让我感受到了可靠与信赖。

小弟大概是最不爱看书的,被拘在我身边完成“看书”这一任务,是极不情愿的,更别提静心凝神、浑然忘我了,起先他焦躁地反反复复地看表,可渐渐地,似乎被感染了,他那颗浮躁的心慢慢的静了下来,进入了书的世界中,慢慢地融入我的世界,融入到这充满书香的农家中。

阳光笼罩下的农家,一缕缕醉人的书香静静的散发出来,与这美丽的流金交识在一起,流露出无限的温馨与祥和……

第二篇

我的家乡是孔子第三大圣地,有着深厚的文化底蕴,儒家思想深深熔铸在一户户古朴的农家。

如今,我所熟悉的那个三合院也成了旅游景点,常常有人参观、游玩。这个三合院名为“九思堂”,“九思堂”这个名称也得益于孔子的语录,《论语季氏》中:孔子曰:“君子有就思:视思明,听思聪,色思温,貌思恭,言思忠,事思敬,疑思问,忿思难,见得思义。”

不仅从名字中可以看出,走进砖砌的门,踏着石子砌成的门堂,往前看去,是旧得有些发黑的木柱,木柱上方有着十分精细的雕刻,踏上台阶,走入正堂,正前方挂着一幅画,挺拔正直的竹若在眼前,画的两边,是一副对联,上面道:“高风亮节立天地,虚怀若谷居人间。”这写的不正是孔子的风骨么?

而在正堂的两边木墙上,是四条孔子的名言,都取自《论语》。两边还放着两个木柜,四面嵌着玻璃,里面放着许多有关孔子、儒家学说的书籍,如,阎韬的《孔子与儒家》,赵建华的《真是的孔子》,林语堂的《孔子的智慧》,仔细地一本一本看过去,还有适合小孩子阅读的《孔子的故事》。这不仅仅使游客们能深入地了解孔子,也能让我们这些身为孔子后代更加深入地了解自己的祖先。

我也常常被那飘来的墨香所吸引,被那遒劲有力的字所吸引,被那文采四溢又独具特色的对联所吸引。村子里较为年长且德高望重的老人来露一手,搬出八仙桌,放在门堂里,买来红纸、笔墨,将墨倒进砚台里,将红纸铺在桌子上,四边用东西压住,握着毛笔,蘸一下墨汁,在砚台边滤一下墨,然后挥动毛笔,用有力的笔锋写出一个个遒劲有力的字。我常常会趴在桌边,看老人写字,写好一张就将那一张铺在长长的方凳上,等着墨汁被风吹干,沉醉在浓浓的墨香中,心也沉静了。然后几个大人将写好的春联贴到床的两旁、门上。有几幅对联至今还在脑海中挥之不去,如“至圣无域泽天下,盛德有范垂人间”还有人将孔氏家庙中柱子上的对联写了下来“脉有真传尼山发祥燕山毓秀,支无异派泗水源深桂水长流”,让人一看,就意识到自己身上肩负的使命。看着每户人家门前的春联,一下子就有了年味儿,喜庆的气氛不用鞭炮声就油然而生。

每每走进古朴的“九思堂”,每每闻到浓郁的墨香,每每看到观赏的书法,每每品味独特的对联,我的身心都沉浸在浓浓的书香中。

本文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或网友转载),绿林网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文章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未经作者许可,不可转载。
点击查看全文
相关推荐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