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林网

《洗牌年代》经典读后感有感

《洗牌年代》经典读后感有感

《洗牌年代》是一本由金宇澄著作,上海三联书店出版的软精装图书,本书定价:69,页数:360,特精心收集的读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洗牌年代》读后感(一):老上海的光影碎片

去年《繁花》沪语版话剧上映,被身边一个上海姐姐好一波推荐,就知道了金宇澄。直到疫情在家云逛书店的时候,找到金宇澄这本书。我个人又一个不太好的阅读习惯,就是一定要对书名感兴趣才会去读,其实这样一来会读到书名噱头大而内容一般的书,也会因为书名平平无奇而错失好书。

《洗牌年代》书名蛮生动的,牌桌上哗啦哗啦一响起,改变就来了。作为一个在上海才呆了几年的人来说,上海的如今我审视了解,而上海的曾经,只能在餐过博物馆、路过一些小弄堂时进行猜想,更不提感情了。

这本书里都是一些短篇,我蛮喜欢的,就像记忆往往都是碎片般记起一样。第一篇就是一副老上海旧风貌的描述,都是熟悉的地名,但风貌完全让我这个沪漂惊讶世事变化之大。之后的短篇里我个人还是偏向喜欢涉及小市民的生活的,让我能接触到老阿姨,爷叔的青春。

最后,我也没读过太多金老师的书,所以只能凭借这一本去说自己主观的感受。因为身在上海,我很习惯也有点喜欢作品中的上海方言,这才是地域作家啊,方言中包含的生活情感哪是普通话能替代的呢,所以推荐。不过在书里描述环境,风貌啊,看不见摸不着的情绪的时候,可能没有踩在我的点上,不能时刻专注。

《洗牌年代》读后感(二):单调的岁月,记忆就更丰富

书 籍:洗牌年代(35/107) 作 者:金宇澄 出版社:上海三联书店 · 读这本书也是因为太爱《繁花》了,说不清道不明的感觉,就是那股劲那个味。也许是作者乐道上海小市民阶层中那些不为人知的谈闻而我端起小板凳认真听八卦,当聊到都市男女间时而拧巴时而含蓄时而奔放的暧昧场景,我能迅速心领神会到可以与作者相视一笑。这本书的腰封“《繁花》的素材本,一万个好故事于次萌发”,本书上辑即是《繁花》的素材本。 · 本书的下辑是作者的日常碎碎念,也可以说是随笔杂记。遇见猫猫狗狗就把自己所见所闻所经历的事加之以想象融成一篇有趣的短文。似乎不是在写作,而是在讲故事,不会考虑内容时宜不时宜,他在猎奇的同时我也在猎奇,也许如他所言“只有非常耐人琢磨的、有想象力的东西能激起兴奋点”。每晚津津有味地看着这些个异想天开渲染过度的奇闻异事,时不时捧腹大笑。 · “人生无所得,只有记忆,是人人可以安分守己不劳而获的。那是生活对人生惟一真实的礼物,你该什袭珍藏吧!”当下现前,倏忽急逝,无法控抟,无法凝滞。唯有在忙碌中不断系念过去,在迷茫中找到用以回忆的当下的亮点。就个人而言,看书算一个,购物算一个,当然,要兼顾数量和质量。

《洗牌年代》读后感(三):属于南方的归属感

在金宇澄的散文中,偶有几笔,是那么像张爱玲。但是繁花是金宇澄的。

在我未结束的一生的绝大部分时间都在南方,生于斯,长于斯。小时候说着南方话,吃着南方的米饭。后来我走到了很多地方。直到最近我才深刻地意识到我是一个南方人。

前段时间去内蒙古和河南出差,感受到了前所未有的干燥。清晨的咽喉,涩得紧张。忙忙灌下一大口水,润润嗓子。北方的阳光也很刺眼。北方不常常下雨。北方有风沙。北方不太吃米饭。连续几天吃面食以后,我和同行的另外几个人,都想疯了想吃米饭。那个时候,我意识到了,原来这就是一个南方人的感受。

但是在我们的日常流行文化中,是很难感受到非常具体的南方意象的。因为我们的文化中心在北方,我们的语言,中原的文明,甚至于剧作家们,制片人们,总给人一种北方文化一统天下的感觉。

金宇澄之流的大概是传承了海派文学,讲点儿都市男女的烦恼。按照百度百科的说法,充满了对病态审美的追求。(是一句很愚蠢的话)

尽管南方在搞经济上非常出色,但是我们的文化并没有随着我们开在全国的工厂、企业而得到发扬光大。我们江浙这一小片地方的人啊,很少能在主流文化中掌握一些话语权。

所以我觉得,这才是为什么,我能够在金宇澄的书里面找到共鸣。只要看到那些文字,家乡氤氲的湿气就会逐渐弥漫开来。所有的文字都会有了声音。时不时就会在心里和金宇澄击掌,yes,我家也是这样子的。

鉴于我和上海有那么一丝丝的缘分,我非常期待王家卫的繁花。

《洗牌年代》读后感(四):洗牌年代的上海

本来以为这是一本完全关于上海的书,也本来以为在上海能看完这本书,都不能如愿。 还没看「繁花」,买这本书完全是被一个推送里的这张信息可视化图吸引。当时在沪,总想从别人的文字里熟悉一下身处的城市。

几年前采访梁鸿的时候,她说「神圣家族」里写的街道确实和当时的吴镇完全一致。我当时就在想,生活在那里的人读这本书会是什么奇妙的感觉,会否有一种辨不清虚实的恍惚感。 几乎是怀着体验这种感觉、怀着能直面历史与现实的缝隙的想法买下这本书的。 当然最后阅读体验并非这样(或许有很大程度,也因为自己根本没逛太多的地方)。 这本书一半是东北的故事,一半是上海的故事;一半是人的故事,一半是物的故事。 但写东北说到底还是在写上海,写物说到底还是在写人。 对那段知青时光的描绘,个人觉得是透露着不接纳的态度。 「多米诺1969」给我带来极大的震撼:一群原初不事生产的知青割不好麦子,军队押解着各式犯人(包括政治犯)到来,然后人弯腰,麦子倒下,如多米诺骨牌一样迅猛地向前推进。 怎么说呢,规训。 而关于上海的篇章,印象最深的是书的同名文章「洗牌年代」:时期财富以各种匪夷所思的手段重新流转。富人的贵价大床被卫兵收缴,流浪汉可以从垃圾桶捡到大师的真迹。好似在说财物的变动,其实在很细致地描述一段的空白时期。 当然,过于细腻的文字,有时会走到阴冷的地步。「雪泥银灯」这样美的名字,写的是家居之物如何存留人的气息,而旧主的这一丝魂灵悄无声息地侵入新人的生活。 最后,一本写六七十年代的上海的随笔,想讲什么。肯定有苦难,肯定觉得魔幻,也在控诉,但最后金宇澄选择这样作结: 人像敏感又顽强的海底生物,上海像能把一切污秽吸收得不留痕迹的海绵。

《洗牌年代》读后感(五):洗牌年代:不响

《洗牌年代》看完了。很喜欢书的结尾他写家养鲷鱼的那段,极富隐喻,回味无穷:我们都是时代大潮下的鱼,既无法冲破牢笼,也无法真正看清自己,可能只有跃出鱼缸的一瞬一窥外面的世界,然后继续被吞没包围。这种感觉在书的后半部分越发明显,甚至让人有一点窒息的感觉。但这种窒息让阅读具有了呼吸感,可以更好的进入到故事之中。另外,书中扑面而来的滚滚红尘让人大开眼界,那些残酷的,疯狂的,怪异的,悲哀的,磨人的,窃喜的,会心的,活色生香的人和事居然在他平静的,克制的描写中和谐的共存,如同生活给我们的感觉一样:没有滤镜,没有美颜,没有理由,没有意义,但却又格外真实合理,不容辩驳。 在后面的访谈中作者曾说是匮乏让他们那一代人生存能力特别强,不过想来格外讽刺的是正是这种强悍的生活能力反而衬托出了他们的丰富。比如在我看来金宇澄是很懂得享受生活,懂得欣赏女性和女性有关事物的美的那一类上海男人:世故但不奸滑,念旧却不古板,懂得却不点透只是不疾不徐,慢条斯理的细细看着,在清淡平润的笔调却描写出了万种风情!你看他描写蓝棠皮鞋店作坊制作女鞋的过程,看他如何用寥寥数语就把这一过程描写的极具诱惑和触感,那一地的蛇皮和工匠的手在蛇皮间的细腻摩挲,还有鞋楦慢慢把蛇皮撑起来的过程。。。。真是。。。绝了!仿佛把脚穿在里面的触感也写了出来。 而作者对精致生活描写的有多细腻入微,他描写“我们那边”时的情景就有多深入骨髓,他不动声色的就把劳改营中犯人不同的出身,衣着,表情巧妙的联系在一起,道理也是显而易见的:无论怎样趋同一致,人终归是不一样的,即使是犯人,他们的绑腿会泄露出他们的身份经历,甚至是地域!而最让我震撼的还是他在描写死亡时的毫不含糊,在残酷中还包含着一种古怪的美感,他笔下的死亡是如此的奇异,甚至有些邪性,关键在于这些都是真的!仅此一点,就使得他那形似明清笔记小说的传统笔法,极具说服力,戏剧张力,故事清浅的开始,戛然的结束,不会让人有任何突然之感,反而格外的妥帖,舒服,有韵律,有余味。 《洗牌年代》里描写的年代和如今相比已经今非昔比,作者就像是在时代大潮褪去后,站在沙滩边捡拾遗物的人,在沙粒中寻找着世界,寻找上海更为复杂的身影。历史,或者说一座城市的历史从来都不是单一叙事的铁板一块,而是有着很多缝隙,纹路,侧面,就像蛛网般彼此之间相互关联映照,它离我们可能并不遥远,它就在我们身边,脚下,呼吸的空气中,而我们正在经历可能就是逐渐远去的历史。在一点点拆除我们记忆中的历史的同时,新的“历史”也在不断建构,在这新旧之间我们经历着前所未有的冲击和打磨,直到这新旧完全融合,成为我们的一部分,而在这个过程里,我们能做的就像作者说的一样:不响。

本文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或网友转载),绿林网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文章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未经作者许可,不可转载。
点击查看全文
相关推荐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