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林网

《拳》读后感锦集

《拳》读后感锦集

《拳》是一本由何大草著作,北京联合出版公司出版的平装图书,本书定价:38.00,页数:256,特精心收集的读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拳》读后感(一):一本成都旧事

《拳》去年发表在小说月刊的第八期,和《春山》不同的是,它讲了一个完整的故事。是一本成都的往事之书。

《春山》更多的是字里行间,处处涌动着说不清道不明的情绪,看似清淡,底下藏着的情感却是浓烈的。《拳》多了一个勾着你往前走的念头,被这个念头牵引,弯弯转转,站在出口已是隔世。回头再看,恍然发现身后留下一条清晰的印记。那印记叫过往,也叫时间。 我在这条小路上,看着一个人倔强地行走,有些事和人,像荒芜小路上的杂草和藤蔓一样,悄悄缠绕过来,最终都还是被拨开了。拨开的,好像也不是那个人,而是命运,或者就是时间。

《拳》读后感(二):一个时代的逝去

写武,却处处透着文意,字句简约,细品则有大气象,空间留得很足。古意绰约,像一碗新茶那样盘旋出清香。写的是七八十年代的事,按说是慢节奏的,但又挡不住意气风发的劲头。一句“归于无影无踪”就算是结尾,看似戛然而止,实则余味悠长。总之,看得很尽兴。

这本书是去年看的《春山》的作者的新书。《春山》写王维,是文人对一个美好时代的挽留和追忆。《拳》写武林,是对漫无目的的青春式的追逐。两本书所写不同,但在我看来,也有相通之处,用书中的话说就是“春山藏千山,千山归一山”。

《拳》读后感(三):武林高手在人间

这本书应该是应了这句话。武林,是李小龙还是张三丰?我不清楚。作为一名中国人,中国功夫到底是什么,竟也不知道怎么解释。何大草的这本书,跟他的名字一样的神秘。一开始还以为是纪实类内容,竟然是一部小说。主人公叫老七,因为马王堆汉墓而对考古入迷进而读了历史系。同宿舍的同学老王会武功,并在招数不清的情况下打败了武林世家的夏晓冬,这激起了老七寻找武林高手,探究武功奥秘的决心。最终,武林高手问海禅师没寻到,但找到了文海写在胖姑娘宝珠家墙壁上的一首诗:“一指见明月,一月见春山,春山藏千山,千山归一山。”所以没读过书的宝珠武功高强的事,饱读诗书的叶雨天没看出来,学了西洋拳胜了很多比赛的夏晓冬也没有看出来。老七也是在宝珠和夏晓冬对决之后才明白问海的诗。

中国武术,不是花拳绣腿,是有防身功能的攻击战术。所以是住在市井,不在山中。

《拳》读后感(四):武术和青春都喂狗了

八十年代的年轻人追求的东西不太一样,那是一个武侠小说纵横,武打片最恢宏的时代,尤其中国武术,不管在拳脚身法,还是十八般兵器,气和势,实用和观赏性俱佳。

这是一本开始以为是现代武侠小说,后面也是青春小说,校园小说等等,总之是一本致青春,致回忆的小说。故事背景发生在成都,里面有很多成都熟悉的场景和味道,读起来也是颇有情调和特色。

行文挺流畅,文字很平静,拳这个主题,是新旧时代交替的一个碰撞点,武侠梦始终只能出现在特定年代。中国武术和西洋拳在这里,只能沦为市井游戏。夏晓东苦学西洋拳,约战无数传统中国武术门派,打遍一众名流,证明西洋拳更有实战作用而非绣花拳脚。这个片段跟之前的某热门事件如出一辙。当然后面宝珠姑娘的一拳超人体术,有点强反转。但都不为过,武术毕竟还是传说,不是这个时代的事,当然也没有追究真正的输赢,反而,八十年代的回忆,也跟传说一样,过了就成了回忆。

《拳》读后感(五):武林梦

最近四岁多的儿子喜欢跟我比武打拳,小小的个头还蛮有志气,任我气势汹汹的拳头(虽然是轻轻地)落在他身上,他就是挺着不倒下去,回过神来等我打完,感觉他用尽全身的力气,小粉拳一拳一拳的落在我身上,非得把我打趴下才罢休。就如一起顶牛牛时候的那股倔强劲,非得把老爸顶赢。也许,小男孩天生就有个武林梦吧?

这本书不是很长,读起来也很轻快。如同在成都的茶馆里边喝茶边听别人讲故事,冬日下午的阳光照在周围,从略有些暖和到渐渐起风,正好把故事讲完。空气中飘着茉莉花茶的香味,故事犹如茶的味道在嘴里喉咙中慢慢回甘回味。

用现实的题材来写武林,大部分都会有个暗淡收尾、光环褪色的结局,因为武林只存在小说、影视和人们的口口相传中。在本书欢快的文字中,开始时我已经做好了接受落差的心理准备,作者却给了我超出期待的故事。市场上正中眉心的西红柿、高手之间瞬间即分胜负的对决……作家并不是在用现实来把武林梦写成黑白灰,而是在“现实生活”中让我们又一次回味了武林的梦想和故事,忘却了这也是一本小说。

本文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或网友转载),绿林网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文章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未经作者许可,不可转载。
点击查看全文
相关推荐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