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林网

北方有棵树的读后感大全

北方有棵树的读后感大全

《北方有棵树》是一本由欧阳婷著作,商务印书馆出版的精装图书,本书定价:75.00元,页数:443,特精心收集的读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北方有棵树》读后感(一):漫游大自然的四季

我姑且有着不短的一段北京经历,书中所描述的场景也去过大半,回乡之后,描述在京的生活时,我却经常吐槽“没有在北京的实感”。究其原因又要落到什么俗套的互联网原子化手机器官 balabala 这种众人皆知的事情上,这并不是重点,但本书所描绘的自然的生活方式无疑是这种悬浮状态的某种解药。

本书的副标题为“追随大自然的四季”,在我看来用“追随”这个词未免太过刻意,就像书中描述的“打鸟”的摄影爱好者一样,拍到了好的照片就足够了。书中描述的生活方式显然不仅如此,用“漫游”来形容我觉得再恰当不过了,打开感官,独自漫无目的的游荡,去看见、理解自然,随后便有了深爱这片土地的能力。如同“人是大地与天空的过度”,在意识沉迷于星空与道德律中时,感觉使人依旧保持与大地的连接。

虽然我同作者一样理解“漫游”的意义,但自然对于我来说还是一个相对比较新的事物,走马观花漫游一遍,其中趣味不求全都理解,只需慢慢品味了。

P.S. 这本书本来计划着一个月读一章,种种缘故空了大半年都没怎么读,在这一周算突击完了,也让我最爱的书签自由了。许多感受翻涌,落到指尖却又不知道从何写起,不妨今日先就这样,节日快乐。

《北方有棵树》读后感(二):【共振书评周】北方有棵树读后感

记得在我很小的时候,自己总是喜欢在吃过晚饭后,缠着妈妈和自己一起去散步,而无论妈妈有多忙,她也总是愿意抽出时间来陪伴自己。曾经散过的路很短,短的一眼就可以望见尽头,记忆中的场景永远是自己在前面蹦蹦跳跳、说些不着边际的傻话,身后的妈妈永远都是嘴角溢着温柔宠溺的笑意,亦或者是大手牵小手,让一小时悄悄地溜走。

日子一长,我已长大,有了属于自己的观念和私密空间,心中一下子就能装下许多事。妈妈提出的散步,我都是勉强的陪伴她。与之前不同的,现在变成她在一边唠叨着身边的琐事,我却一直沉默不语。而如今,我喜欢上了独自散步,不拘去哪,不拘时间长短,尽兴而来。

就像北方有棵树这本书,第25小节里写的一样:当身边无人作伴时,我们能更好地沉思自然,人们也只有在宁静的时候,心灵的深度才能显示出来。

有时候,愉快的事情并不是来自崭新的场所和崭新的事业,而是屡次走到的地方,藏着一些小小的隐秘和惊喜。虽然在同一个地方,但日夜交替,四季的轮转变化使得景色不尽相同。

在这本书中,虽然只是简简单单的将所去每地,所看每物都简简单单地罗列出来,但带着纯粹旁观者的眼光,全然的接纳吸收的状态,都能让步性变成一种精神上的享受,很放松的阅读。突然想到了陶渊明的《归去来兮辞》中的“园日涉以成趣,门虽设而常关。策扶老以流憩,时矫首而遐观。云无心以出岫,鸟倦飞而知还。景翳翳以将入,抚孤松而盘桓。”似乎便就是在散步,是在散步中发现了美景,且在散步中体会到把人生融入自然之意趣。

同时,在散步中也可以静静想着一些自己的事情。霍尔姆斯罗尔斯顿也说过同样的意思,他在《哲学走向荒野》里写:当身边无人作伴时,我们更能,我们能更好地沉思自然,人们也只有在宁静的时候,心灵的深度才能显现出来。如果有同伴,你就不得不会聊天,大笑,就失去了对心中事情的思考。

这本书是一本很安静的书,很适合一个人静静地阅读,特别是在黄昏以后。逐渐安静下来的时候,远离白天庸碌和繁忙,更有一种特别的心情,能够将心洗荡的如一眼清泉,不惹尘埃。

《北方有棵树》读后感(三):把热爱变成诗

欧阳婷的世界与我的并无不同,她在外溜达的时光我也没闲着,她看的书我也大部分看过,她说的我都懂。所以事情就尴尬了,为什么她写的如此辽阔、如此深情、如此美丽,而我的短小单薄,不堪一读?

是专业吧。稍看几页就知道这个人有专业功底,文章架构完整,法理老道,每一篇都骨架立得起,肌肉丰满。而且,专业的人掌握的是吸星大法,她的阅读与阅历,她的周边与自身,无不被一一吸走用于修炼。我的看书是消遣,她所感受到的我都感受到,但她用书里的话来说明自己的通感,一句恰当的引用顶得过几百句描述。行走山水,路过万物,都是过客,有的是镜子,有的是相机,有的是画笔——这印记的深浅自不必说了。观于外,纳于心,也内敛也发散,吸星大法,得收发自如才算是真练成了。所以她写云好看,写鸟好看,写树写花写风写月,都有一种由外入内又自内而外的好看。

是专注吧。知道一个名字,就打开一个世界,一个世界一个世界渐次打开,一条河一条路就变得不同,跟兔子洞一样神奇。从开始的认知,这菜鸟程度跟我有得一拼,但到后来就深远得多了。我们都好奇,却用心不一,流于表面与深耕细挖不一样。云彩么,好看就行了,风来了就走了,雨下了就流了,云彩的分类,风的方向,雨天味道的构成,都是学问。知道了以后,分辨的过程就很有趣,试错试着试着就学会了。还有声音,鸟儿的身份证,所有的暴露都是不小心出了声音。听声辨鸟是小孩子的好奇啊,东张西望,探头探脑,好幼稚!

是热爱吧。时间易逝,惟有热爱不会辜负。从想知道一朵花开始,最终知道了一片森林,从植物开始,最终知道了天上的飞鸟和水里的游鱼——风吹日晒的,图的个什么?看也看不够啊!时间过得飞快,天这么快就黑了。还没有赶上花开,春天就要走了。还没有细看,鸟儿就要迁徙了——自然的步子又快又稳,人怎么能跟得上呢,也只是惊鸿一瞥,却也惊艳于心啊。没有热爱,一切都是敷衍,一切都是漠然,这么草率如何能感知到爱到深处的幸福呢。《游隼》也好,《冬日的世界》也好,《秋野拾零》也好,是热爱变成的诗篇,是写给自然的情书啊。

行走在四季轮转,行走在时间里,行走在明知有限却无所畏惧的生命里,把热爱变成诗,奉献给自然,奉献给万物,是用生命的行走留下的印记。最美的印记。

《北方有棵树》读后感(四):为什么说这本书是平庸的

按照优秀自然文学该有的样子来评判,这本书是让人失望的,理由如下。

自然文学的创作模式通常有三种:一为描写景物层次多变、词汇丰富、意象绵密。比如梭罗,通常人们会说“树林里有很多鸟”,但梭罗会写出各种各样具体的鸟,一些鸟的词汇,母语为英语者也需要查字典才能认识。这就好比爱斯基摩人描写雪的词汇要远比其他地方生活的人关于雪的词汇更丰富,他们眼中的雪也不是只有“白”这一种颜色,而是有丰富的感觉体验。再如汉赋,观物摹象都努力挣脱一般汉语的词汇量限制,“于是乎崇山矗矗,巃嵷崔巍,深林巨木,崭岩参嵳,九嵕嶻嶭。南山峨峨,岩陁甗崎,摧崣崛崎。振溪通谷,蹇产沟渎,谽呀豁閕”。一般作品的遣词造句自然不用这样冷僻拗口,但的确应在词汇之变化或描写之细腻上超出寻常水准。

如若不能,则有自然文学的第二类创作模式:感悟乃至思辨之深刻。梭罗笔下的瓦尔登湖,苇岸写大地上的事情,李娟生活其中的新疆牧场,刘亮程的农村生活,这些作者看到的景色固然也都很多可看的地方,但也都不是什么人间仙境,他们的作品之所以优秀,主要由于作者对景物对生活的感悟和思辨有独到之处。这时读者并不是在阅读景区指南,而是在欣赏作者的哲思和才力。叔本华有段话说得十分通透:“有的人羡慕别人生逢其时,遇到了种种趣事,实际上,他更应该羡慕别人智慧超群,能把意义赋予他们清楚叙述的事件。同一个事件,在聪明智慧的头脑中妙趣横生,在平凡庸碌的脑袋里平淡无奇,不过是平凡世界的平凡一幕……于是愚蠢的读者嫉妒诗人有奇遇,而不是羡慕诗人想象力丰富,能把平凡小事点化成奇妙壮举。”比如刘亮程能把一个蚂蚁窝写得兴味盎然,显然并不是他那里的蚂蚁窝有什么了不起的地方。

在文笔和感悟之外,自然文学的第三种写法是“学问感”,把古往今来文人墨客对自然景观的见解和论述剪取缝合,能掉得一手好书袋,也是很不错的,比如梁实秋、钱钟书等人的文化小品,读来也十分熨帖。

如果照此评判有一些道理,窃以为,《北方有棵树》三种模式都涉及到了一点点,但一头也没占上。

首先,作者的汉语词汇量是平庸的,描写景物上也没有让人印象十分深刻的地方,反倒屡屡显出语言能力的窘迫不足,比如“当密集的蔷薇科花朵来了,就是措手不及,措手不及,来不及咏叹,单是看就有些看不过来,赶上了这个,错过了那个”,(p84)再如“这就是我们猜了无数个名字的木瓜,树干太美了,美到令人语无伦次”。这就很尴尬了。古人云:“言语之不足,故嗟叹之,嗟叹之不足,故咏歌之,咏歌之不足,故不知手之舞之、足之蹈之也”,面对壮观的美景,人们都容易一时失语,找不到合适的词汇表达内心的狂喜,只能陷入嗟叹呼喊的状态,“卧槽,这太牛逼了”“长城,你可真的长啊”之类就是这样。但是,谁都可以语无伦次,惟独写作者不能。写作者是要完成“说不可说”的任务的,情感的浓烈不能自动转化成文字的传神。托尔斯泰说,婴儿的哭声情感最真挚,但那不是文学。人人心中皆有,每每笔下皆无。从心头到笔头,往往间隔千山万水,优秀的作家也常常半途而废。如果遇到了美景就只能“措手不及,措手不及”“语无伦次”,那么,写作者的意义在哪里?

其次,感悟的能力。同样没有让人眼前一亮的段落,虽然作者感悟的文字很多,但大概只能从中得到一个印象:作者看到的景象很美,作者喜欢这些景象。好像仅此而已。

第三,学问感。作者笔下的确出现了很多文人学者的诗歌、散文以至于思辨的文字,可并没有和作者的叙述水乳交融,基本还是孤零零的存在。

一言以蔽之,从“优秀”的自然文学的角度来要求,作者没有形成自己独有的叙述腔调,对于景色物象只是做到了一份热情的纪录,但却不是卓越的再现。

《北方有棵树》读后感(五):一切我见过的细微的事物

我对大自然的了解非常少,但是我身边的朋友几乎都是喜欢自然的朋友。我自己在写小说时,要想细节更丰富一点,一定要写到植物,比如主人公路过的地方长了什么书,阳台上种了什么花,为了避免常识性错误,我常会把写的段落给专业的朋友确认一下。

最近我在欧阳婷的《北方有棵树》,其中有一句印象很深刻,她说“一切我见过的细微的事物,只要我见到了就都不会消失”。——这个真的让我羡慕不已。她在书中写到去深圳或者去奥森公园,我也去过深圳,也去过奥森公园,但即便是同样走一条路,她就能发现各种鸟、各种花、各种树,我几乎完全跟文盲一样地走过去了。我就像一个乞丐一样,钱就在我边上,但是我拿不到,就是那种感觉。而这种感觉特别让人妒忌。

另外一个就是读她的书你会觉得:哇,我错失了多少东西!而如果有一棵树在我面前,风来了,一只鸟儿在那儿鸣叫,然后飞走了,我也不知道是什么树,也不知道是什么鸟,也不知道风吹的是什么风。这本书里有一种非常热烈的感情,她去凝望一棵树,这棵树发芽,包括开花,包括落叶,包括停落在这棵树上的鸟儿,包括鸟儿的鸣声,还有风吹过树的这种感觉,都描述得非常的好,让我沉浸其中。我每回看到这样的文字,就会想她写到一个事物时怎么细腻地去写。这种细腻必须第一要有专业的知识,你要了解这个东西,第二要有丰富、敏锐的感受力,第三还要有非常好的表达能力,我觉得这三点她结合得非常棒,这是我读这本书的总体感觉。

书里还提到了很多自然文学名著,其中一本书叫《游隼》。作者叫贝克,他一直观察游隼,在河畔,在山中,在树林边,一直在持续观察这种鸟:它是怎么飞的,怎么从天空中突然落下来,然后怎么去捕捉猎物。他用的词是非常精准的,其草稿上相当多怎么去精准描写这些东西的记录。还有一本书也非常重要,就是《海鸟的哭泣》。鸟从空气中怎么飞的,怎么利用风的,怎么去钻到海里捕鱼的……其描述也相当精彩。在此,我们可以发现两种描写一定要结合在一起才好看:一个是功能性的,就是鸟的结构是怎样的,空气是怎么产生作用,变成一张弓,然后它怎么飞,这是一种科学性的描述;还有一种描述:文学性的描述。也就是说,好的自然文学,不仅要准确,还要美。

这个文学性跟科学性怎么融合在一起?我每次看到这样的自然文学会非常的惊叹,我觉得一种极致的美感往往产生于精确。比如说我写小说,我要写人物的动作、人物的神态,我也要精确的。假设编造几个人,“我牵着她的手”“我拉着她的手”“我拽着她的手”等等,每个动词都是我的手跟他的手的一个连接,但是用的动词都不一样:我拉着她的手,可能是我心中对她有无限的温柔;我拽着她手,她不想吃饭,我想吃饭,那不行,你得听我的,我就拽着你的手;还有“我捞起你的手”,可能我心里特别高兴,走,我请你喝咖啡,从下往上捞起你的手。每个动词所所体会的情感力度是不一样,情形也是不一样的。

其实我读自然文学最大的享受就来自于此。那些我们习以为常的东西,举个例子,一棵,树冠怎么样,长的树叶是什么样……但是如果换个角度,树中间的空呢?假设树的背景是白的,树是黑的,你现在不看黑的,你去看白的,就是树之间的白是什么样子?罗斯金曾经提到这样一种观察,他是在说绘画的时候讲的。所以怎么去精确,是非常有意思的。在我自己的写作,包括自然写作中,大家都在追求一种精确性。这种精确在文学中是要贴切,我觉得这是需要长期的训练和长期的观察才能得到的。

我是一个非常普通的、对大自然不那么了解的人。就像刚才提到的,如果需要更深地认识自然,我们需要专业的知识,但我们没有。但我觉得我们可以建立一种心理预设:这个东西我不了解,我就不要任意用人类自大的观念去评判它,说它是低级的,或者说它是低能的。不能这样。包括树、动物,它们有自己的进化策略和生存智慧,有智慧在里面,这个智慧我们不了解,但我们要尊重。比如说鸟停在那里,蹦两下,然后突然跳走了,我们不理解它的行为,但它一定有它的生存策略和行为方式。

我不懂,但我尊重。所谓共情,我觉得阅读,尤其多读自然文学作品,是让你对周遭我们所忽略的东西,有更深入的了解和更深刻的理解:这棵树为什么会落叶,为什么这边开花那边没开花,或者鸟是不是有痛的感觉,或者猫为什么会突然摊开肚皮让你去摸?越深入了解,你对这个世界的体会会越丰富,这种丰富反而会让人变得非常宽容,产生一种非常柔和的心境。你共情别人,其实共情也反馈给你,让你的内心变得更丰富,更柔软。我觉得这个是非常重要的。

本文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或网友转载),绿林网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文章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未经作者许可,不可转载。
点击查看全文
相关推荐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