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林网

隐形墨水经典读后感有感

隐形墨水经典读后感有感

《隐形墨水》是一本由[法] 帕特里克·莫迪亚诺著作,人民文学出版社出版的精装图书,本书定价:58.00元,页数:134,特精心收集的读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隐形墨水》读后感(一):答案藏在空白页里

喜欢,想起第一次读莫迪亚诺的那个早春,图书馆窗边暖洋洋的风。

依然是没多少剧情的故事,像约翰·伯格的《我们在此相遇》,借由物件和行踪承载记忆,飘忽不定、扑朔迷离,才显出致命的吸引力,在已知和未知的边缘,引人不自觉地想要一探究竟。

生命是穿插着空白页的档案,答案藏在尚未显影的隐形墨水里。我们以为遗忘的、丢弃的、失去的,都有可能以无法预料的形式再一起回到身边,作为人生的副歌,出其不意地在身后响起来。

“她的人生从此成为一个长长的,过于冗长的故事,如果她信任某一个人,就会把人生讲给他听。但会是谁呢?又是为什么?于是她只剩下带着参照点的现在,几个固定的、无法撼动的画面:她从窗口望见的毕达哥拉广场的松树,每年秋天台伯河滨路上梧桐的枯叶。”

——读到这段有种福至心灵之感,和另一个人讲述自己也看不到全貌的人生,大概是一生中少有的伟大冒险。

《隐形墨水》读后感(二):一本让人看完浑身难受的书

既然如此大费周折地去铺设各种线索,又为何让失踪之人突然从天而降。既然决定直接给出答案,又何必设置如此繁琐杂乱的题干。既然想要从隐匿的空白之中探讨时间和记忆的意义,又为何要在最后让记忆直接遁形。

不是不可以如此书写,而是在前面给出这么多过于扑朔飘忽的细节和线索之后,读者很难从不加推理就直接显现的结局之中获取本应有的释然与快意。

所以说这本书给人的感觉是失落的、错乱的、词不达意的,没有所谓的真相大白,没有所谓的层层迷雾层层探,像是你被告知要执行一件艰巨的任务,到最后发现这个任务是让你去超市买一块豆腐。

读到最后,我浑身积攒的力气都溃落了,像一架没有好好弹奏就断掉弦的吉他。总感觉什么地方缺了一些,就像书里的白页——它本应承载一些故事的吧。

于是再次拿起这本书,反复琢磨,仔细推敲。翻来翻去最终还是接受了它的缺失、飘忽和错乱。就像书里说的,“人生之中总有空白,但有时,我们称它为人生的副歌”。精疲力竭之后,竟然心生了一丝若隐若现的宽宥和释然。

《隐形墨水》读后感(三):《隐形墨水》

《隐形墨水》读后感 看完《隐形墨水》,让我想起安妮.埃尔诺的小说《一个女孩的记忆》。这两本书都是关于记忆与寻找,都有多个物理意义上地点的变更,但开展故事的方式完全不太一样。 安妮.埃尔诺的小说大多由记忆深处未处理的一个苦痛出发,借用照片或者记忆重新追溯当时的心路历程。回溯的过程中,因时间的推移,经历变得越来越丰富,“我”具备的观察社会与自我的知识变得越来越有体系化和哲思,即使“我”可以借由照片追忆起当时发生的事件,可“我”再也无法真正回到那个女孩当时的思绪。安妮.埃尔诺常常借回忆过去审视当下,又借用当下来返回过去。安妮的回忆写作来源于她的性别身份和阶级视角,当回忆以叠影的方式回顾和再现当下时,“我”谅解了当时的羞辱也深刻明白成长的重要性。 《隐形墨水》以侦探小说家悬疑探案的风格开展故事,主人公受人委托来调查某个消失的女人。在这个找寻陌生女人的过程中,主人公神似侦探却更像写《包法利夫人》的福楼拜,企图了解并理解这个消失女人的真相。在找寻的最后,主人公在特殊的物质作用下看到了隐藏在笔记本里的特殊墨迹,女人的拼图画像又得以完善。故事的第二部分是以在巴黎的偶遇展开,消失的女人隐姓埋名,像会遁形之术一样消失在熟悉她的人身边。来博物馆参观的陌生人通过相册里的一张照片抖落出女人古早的记忆和经历。 《隐形墨水》以向外探寻的方式,在追寻某个消失的人和消失的回忆。人是社群生物,自我的存在,有身份标签的铆定,我们受困于它们,同时似乎我们借由身份标签来让他人认出我们来,进而确认自己的存在。找寻消失之人和消失之物,与消失的物质有关,也与找寻之人有关。找寻之人通过寻找在探究个人与经历的关系,自身与存在的关系,自身逝去的时间与消失之人的拼图之间的关系。 如果说安妮.埃尔诺的写作是一种对记忆与当下的复写,那么莫迪亚诺的写作就是记忆的暗房。

本文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或网友转载),绿林网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文章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未经作者许可,不可转载。
点击查看全文
相关推荐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