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林网

心读后感精选

心读后感精选

《心》是一本由[日] 夏目漱石著作,河北教育出版社出版的平装图书,本书定价:39.00元,页数:243,特精心收集的读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心》读后感(一):对镜内观

前面关于不想入世的心情其实可以理解,甚至有很多共鸣。

后面好友K自杀的描述按说是本书的高潮部分,前面铺垫,按说在最终揭开真相的时候,应该是酣畅淋漓的,但我却在最终这封长长的信这里开始失去耐心。

但转念一想,我理解不了是因为我们经历的人生不同,生长的时代不同,受到的教育熏陶不同,所以不能理解是非常正常的现象。作为读者又何须理解书中人物呢?

先生的少时经历——失去双亲,被叔父养大而后被叔父算计夺走家产。当时的他还是个少年,经历这一切会有怎样的创伤,对于没有经历的或者没有在那个年纪经历类似的人来说,很难体会吧。

我书看的不多,人到四十才有这样的领悟,其实看一本书,有共鸣的地方,也有理解不了的地方,这正是人性的复杂,人和人的不同之处。不必因为无法理解就否定,也不必因为有共鸣就效仿,读书更像是对着镜子看自己,通过对人物的理解,你更了解自己,更加明白你对事情的理解和判断,更加明白你会做出何种选择,看见自己的善、自己的自私、自己的三观。

《心》读后感(二):憎恶先生,致敬K

53页百无“卿”赖,217页“我只好王顾左右而言他”,需仔细检查。还有一些语句不甚通畅。 先生死前的自白的确提供了人类观察的案例,有学术价值,但依然让我憎恶,懦弱狡猾阴郁自以为是,至死还以“隐瞒夫人是为了给她幸福”为借口自我麻痹自欺欺人。先生只对陌生和没有利害关系的我才有些许坦诚,当然和被叔父算计的经历有关,但这不是作恶的理由(我认为在整个故事中,不坦诚就等同于恶)。先生总说“曾经在他人膝前下跪的记忆会让你在这次想把对方踩在脚下”,他不去努力克服人性的弱点,而只是无奈并顺从于人性的恶,还依此来教导我在父亲病危时尽早清算财产(这件事后续也没交代,过早算计到底是带来了财产的公正分配还是亲戚间的冷漠隔阂?哪个重要?)。先生利用挚友的弱点故意说“精神上没有上进心之人便是蠢货”来击退情敌,使其自我否定,最终致其自杀。因一时的胜负欲和嫉妒心瞒着挚友开口提亲,隐瞒k的真实死因和夫人结婚,婚后又沉溺于罪恶感中混混度日忽略夫人的感受。在夫人苦苦恳求真相时自以为是地以“维护夫人记忆的美好”为由拒绝沟通,让夫人活在猜测、自责和小心翼翼中。我真的非常愤怒恶心这样的先生!为夫人感到悲哀!而“我”只是因为他的沉默寡言神秘莫测的厌世气质就尊敬有加,一口一个先生!我理解孤独落寞之人惺惺相惜的感觉,但正如先生所说“我这样的人没资格在社会做事”,对精神洁癖来讲,他说的没错!他无法原谅自己,我也不能!我太理解他的抑郁和绝望了,对自己对人类的厌恶,自杀是唯一出路。但我恨他没有对夫人负责!没有问问夫人真正需要什么!留她一人如何生活啊!!多么自私!

超我总是对自我和本我进行蔑视,人活着光是应对自心就已足够痛苦。无法自洽只能自杀。自杀的人是幸福的,苟活的人才是不幸。憎恶先生。致敬K。

《心》读后感(三):《心》

这就是我说的可以反复品味细嚼慢咽的作品。

第一章实在太闷,完全不知道其中细节时读来简直晦涩生硬,云里雾里不知所云。读完后重读第一章才发现一切都有迹可循。这就是重读的意义和趣味。

夏目漱石很擅长描绘人最细微的感受,一层一层给你剥开让你直面这些最容易被忽略的感受。这也是我最喜欢读的部分。有时候一长篇读下来似乎全都是碎碎念没什么具体内容,可却倍感畅快,仿佛自己的心理活动。很喜欢这本书的笔风,我和书中的“我”刚好年纪相仿,对许多事情的观点惊人相似,所面对的现实也有所重合,这让我读起来更加身临其境更有参与感,似乎就是平行时空的我。最近真的很喜欢用到平行时空这个词。

外国作品读起来费劲之处就在于翻译的点。在译后记中了解了译者翻译的艰辛,有所感同身受,便更加宽容了些。不过以后还是选择最经典的翻译会更顺畅更贴近原作者吧。

先生因青年时期被亲近信任之人欺骗玩弄而生出多疑的性格。初到小姐家也有所防备和警觉,总是认为她们的某些行事亦有所图。逐渐爱慕小姐却一直踌躇不前埋在心里。对学业生活兼顾的好友k伸出援助之手想减轻他的负担,自己把他带到夫人家最后也是自己带走了他。单纯善良坚韧固执的k爱上小姐苦思不得寻求我的帮助却被我算计。只因为我的自私害他走上了绝路。果然一涉及利害关系最能检验人心啊。

小姐和夫人自始至终的行为和话语都是先生的口述,甚至先生也不知晓其中的真相。小姐究竟喜不喜欢k?为何夫人的态度忽冷忽热?为何答应把小姐嫁给我时如此果断?这些都需要我们自己去揣摩。

最终先生,被我一直尊敬和爱戴的学生揭露了自己不堪的过去。其实是成为了自己最厌恶的人。

所以他说自己厌恶这世间的所有人,无差别的。这也的确是人性的弱点。

父亲的命运如何?最终财产分配是怎样?我看完先生的遗书会对先生如何评价?故事到遗书戛然而止,剩下的部分交给我们自行描绘了。

对k的愧疚笼罩了先生的一生,直到先生自己造成的生命的终止。

要一直审视自己,要保持俯瞰,千万千万不要做出悔恨一生的事情。

和《追风筝的人》一样,都是在寻求救赎啊。

可造成的伤痛是永远无法弥补的。

所以,一定不要有开始啊。

这种感情其实我阅读时很难体会,也许是幸事,希望一辈子不要有这样说体验。

一点一点穷尽自己的感觉很好。

《心》读后感(四):博弈

高中时代某个平淡无常的午自习,窗外蝉鸣络绎不绝,我从枯燥的地理图册里抬起头盯着墙上的时钟走到下课时间。注意力却被吸引到别处——他手里捧着一本小小的书,我视力好,看清了那是夏目漱石的《心》。 封尘在书单好多年,却一直搁浅到了昨天。 在我的阅读书目里,日本文学有意无意地占据很大一部分,起初我自己都没太在意,还是有次豆瓣认识的网友打趣说:“大数据显示你喜欢日本文学,难怪和你聊天,有时候会觉得像在看日本文学的中文翻译。”说来惭愧,其实并没有读过很多经典深刻的作品,只好淡淡地同她解释——不过是初高中时太过迷恋东野圭吾。 看完《心》后整个人心情沉重又复杂,此书以第一人称讲述了“我”与“先生”之间,从萍水相逢的陌生人,相识相知,最后成为对方生命中极其重要的挚友的故事。 深居简出,自称寂寥默然,从不与人深交的“先生”最终把“我”视为后半生中唯一能再次信任的人;“我”将表面无所事事,终日游手好闲,与世俗规定格格不入的“先生”视为莫逆之交。 “我”是东京求学的一名普通学生,在暑假旅行中偶然间认识了先生。冥冥之中的缘分将两个原本不可能有交集的人联系在了一起。他身上一系列独特的处世之道吸引着“我”去深入了解他的生活。“我”总是好奇:究竟是怎样的过去才让他总是抱着悲观消极的心态生活?究竟是怎样的经历才让他总是自我否定?一门心思避世独行? 那些尘封在他心中,所谓“不足为外人道也”的人生,牵动着“我”的情绪,不知不觉中影响着我对世事的决定和评判。终于“我”的热烈和赤诚击碎了“先生”固若金汤的心,收到了他生前寄过来的长信。 彼时的“我”待在乡村照顾父亲,周围世俗又喧杂的环境总是让我不自觉地想起和“先生”待在一起的时光。总是不自觉地把他与父亲作比较。很遗憾“我”最终还是错过了和“先生”的最后一次交谈,在赶往东京的列车上读着信泪流满面。 “先生”把他充满悔恨的前半生讲与我听。看似是“先生”与“我”的交流,看似只是将那些做人的经验告知于“我”。其实是一场人性的自我剖析和审视。我们逃不过人性中不可避免的黑暗面,也总有正义没有战胜邪恶的瞬间,而那些只遵循自我利益驱使之下做出的选择最后是幸得圆满还是令人唏嘘? 书中或许只是将一个故事平淡而真实地的展现在读者面前,看似只是“先生”一个人站在人生的岔路口与道德,伦理进行博弈,可做选择的何止只是他一个,难道不也是我们每一个人?

《心》读后感(五):心是复杂的精密仪器吗?

读这本书花了三个晚上。 这是彻彻底底的晚上,十二点半之后,凌晨三点之前,空气凝滞,夜色深重,很适合读日本小说的时候。 说起来读这本书并不太使我愉快。 行文节奏慢,但又慢得不是那么难以忍受,故事情节简单,但细致入微的心理描写又很是用心,语言呢,平滑顺畅,但说实在的,很难让人一下子想到这是大文豪之作。 总之,小说读是很顺利读完了,但那股淡淡的忧伤如阴霾般始终盘桓在我心头。 K是因为自己的理想与现实落差过大自杀的吗?是友人的背叛,是暗恋的死亡?先生是因为自己"不道德"地"抢"了小姐,因为自认为自己沦为了与叔父一类的人自杀的吗?小姐呢?她好可怜,敏锐的女人天性让她朦朦胧知道些什么,命运又捉弄般将一切掩得死死的,再说到“我”,“我”作为一个旁观叙述者,就能从这本书的悲哀基调中聪明地逃脱吗? 若深入追究,先生给“我”写这封遗书,在述说一个深藏于心的秘密之外,是否也想告诫“我”一些处世的道理呢? 问题好多,像很多枝丫分叉出去,触及一些更抽象的事物,不论对错,权且记录下来,树才长得茂一些。 先说孤独。先生的生活是实打实的离群索居,但这种几近社交绝缘化的生活就是孤独吗? 这只是寂寞吧。 因为对友人的死抱着难以言明的歉疚与自责,他独自承受着巨大的痛苦,读书不行,灌酒不行,哪怕心爱的妻就在身旁也难以摆脱梦魇,这造就的一切,是被迫的,是强制性的,称不上孤独,这只能算是用寂寞对自己进行惩戒吧? 很难评判书中人物的对错。 毕竟时代不同环境不同经历不同,“并不是所有人都拥有你拥有的优势”,先生愿意用后半辈子反复鞭挞自我,k愿意用自杀逃避式解决现实的难题,“我”愿意在父亲垂危之时踏上去东京的列车…我可以从这些事情中一窥夏目漱石想要塑造的人物品性,但我做不到十足的揣摩透彻。 我觉得这好矫情好敏感,会吐槽明治的文人心思弯弯绕绕的不会打结吗?看着看着甚至觉得自己好笨蛋,看别人在无聊的我不是更无聊吗? 但毕竟是一些人啊,我怀着这样的心思看下去。我不能理解,但正是这样,我才如此努力联系上下文,想在这阴霾中拨雾,看见些什么。 话说回来,正因为人性太复杂才会有那一句, “人类胸中安放的复杂仪器,能够如钟表指针般明确而毫不虚伪地指出表盘上的数字吗?” 我觉得不能,人心不是看得出构造的仪器。所以这误会,这悲剧,这言语背后的隔阂,这病,这羁绊才会形成深夜的故事送到我的枕边。

本文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或网友转载),绿林网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文章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未经作者许可,不可转载。
点击查看全文
相关推荐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