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林网

我们八月见读后感锦集

我们八月见读后感锦集

《我们八月见》是一本由[哥伦比亚]加西亚·马尔克斯著作,南海出版公司出版的精装图书,本书定价:39.00元,页数:118,特精心收集的读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我们八月见》读后感(一):加西亚·马尔克斯作品中的“八月”

八月。这是加西亚·马尔克斯笔下最具代表性的月份——

观雨独白的伊莎贝尔总会想起炎热的月份,想起八月里那些使人昏昏沉沉的漫长的午睡时分,人们被沉重的时间折磨得半死不活。(短篇小说《伊莎贝尔在马孔多观雨时独白》)

弗洛伦蒂诺·阿里萨在八月的某天因忘情的演奏被投进监狱,宣称自己“不过是个可怜的恋人”。(《霍乱时期的爱情》)

上校在八月退伍的日子登记写下“本人有权”几个字,数十年来却再也没能等到那封装着退休金的来信。(《没有人给他写信的上校》)

八月是权力之日的凄凉朝霞,执政百年的族长承受着最原始的不安和返祖式的恐惧,惧怕一个新的黑暗世纪未经允许便在世界上耸立起来。(《族长的秋天》)

八月是个“恶时辰”,月里要有三天天昏地暗,日月无光。(《恶时辰》)

马孔多总是在下雨,而“八月下雨很正常”。(《百年孤独》)

每年八月,她都要重复这趟旅程:乘坐同一班渡轮,抵达同一座岛上,光顾同一家花摊,顶着同样的似火烈日,来到同一处破败的墓地,将一束新鲜的剑兰放到母亲的坟前。她将此行视作一种仪式,无论如何都要完成,且只能独自完成。(《我们八月见》)

命运已做好了安排。在每一部作品的八月里,我们终将与加西亚·马尔克斯再相见。

----

(不完全统计,欢迎补充。)

《我们八月见》读后感(二):不是书评,是发疯

(本文无剧透)

今天是个大日子,《我们八月见》简中版的消息终于要放出了。我一开始叫她宗编辑的吕编辑说她激动得五点才睡着,腿部遭受巨大查克拉侵袭正处于漫长复健期的梅编辑说她恨不得立刻站起来跑三圈,我感觉自己一开始还比较平静,但越来越激动,越来越激动,等到点开豆瓣封面图的时候,绷不住了。这是今天第二次抹眼泪,上一次是早晨,女儿第一天上幼儿园。

吕编辑藏了这个秘密335天,梅编辑从去年三月开始藏,一开始我也是受害者,因为她们也瞒了我三个月,我懒得查了,但我应该是六月得知这个消息的,现在好了,这本书不用八月见,三月就可以见了,如果非要再跟八月扯上点关系的话,那就是我憋了这个消息八个月。另外一个懒得查的消息是,我好像是22年认识两位编辑老师的,其实我不想叫她们老师,因为她们比我小,但是叫老师可以显得我年轻一点。当时梅找到我,问我有没有时间做翻译。我当时手头还有翻译任务,就把实情告诉了她,我说如果很厚或者不是我特别喜欢的书的话,就不敢接了。结果她说书不厚,是马尔克斯和略萨的对谈。我说有时间有时间。《两种孤独》就是这么来的。到了23年6月,梅又找到我,问我有没有时间做翻译。我说如果很厚或者不是我特别喜欢的书的话,就不敢接了。结果她说书不厚,是马尔克斯从未发表过的遗作小说。我说有时间有时间。《我们八月见》就是这么来的。

2024年3月6日,也就是马尔克斯诞辰那天,这本书要全球发行,这个消息是我们当时就知道的,她们自然知道得比我早,所以在聊这个任务的时候就提到了几个要求。一个是稿子要得急,一个是消息要保密,我当时没想到第二个要求做起来比第一个还要难。翻译这本书大概用了不到一个月的时间,七月就译完了,但是因为某种难以言说的仪式感,我一直等到8月1日0点才交稿,八月见嘛。

从那时开始,我们就陷入了漫长的保密期。年底的时候,吕去了法兰克福书展,发回来许多第一手资料,没想到卡门集团让我们保密,自己却抢先把西文版封面发布了,也预告了这本书的出版时间,似乎英文版的封面也是在那个时期放出的。我问还要保密吗?她们说要。我知道她们和我一样难受。

实际上1999年的时候老马就提到了这本书,没记错的话是在马德里的美洲之家朗读过第一章,网上也流传有第一章西语原文的内容,当时老马说书没有写完,不过还好,书最后是写完了,但是后来发生了太多事情,这本书没有在他生前出版,这一拖就是十年。十年了,十年前我刚工作不久,马尔克斯去世的消息传来时,我人在西班牙,过了一阵子塞维利亚举办书展,有向马尔克斯致敬的环节,我在马尔克斯的照片前照了张相,我那时从未想过自己会翻译他的书。

后来我们继续忍耐,憋着消息。在这期间,连台湾译本的封面都放出了,我们还是继续憋着。我们像对暗号一样,提到这本书时就说“八月”,“八月”这,“八月”那。前阵子吕说我们可以想想推荐语,要通俗一点的,饱含真情的,结果梅把我想说的先说了,我又想了半天,写了一段,里面有一句大意是:“前阵子略萨宣布封笔了,‘文学爆炸’的大门是马尔克斯和略萨一起打开的,现在又由他们一起关上了。”冥冥之中,似乎马尔克斯真的一直在等待,等待和略萨一起关上那扇门。吕当时回复说:“一定要磕吗?”磕,必须得磕,为什么这本书叫《我们八月见》?答案有很多,但我突然想到(也可能是梅先想到的),老马和略萨第一次见面,是1967年8月,当然这大概只是个巧合。

刚才坐在电脑前,情绪越来越激动,好像又回到了去年七月,译完最后一个字,画上这本书的最后一个句号时,我真的仿佛看到了马尔克斯写完这本书时的样子。大师写完了文学生涯中的最后一个单词,我似乎能感觉到他的心情,当然这种心情只是我想象出来的东西,可能是现实,可能是魔幻。

豆瓣条目出来后,我迫不及待地打了五星,我已经做好了挨骂的准备,因为给与自己有关系的书打五星是很有风险的事情。不过无所谓了,我们已经不必再憋着了,我想对马尔克斯说:“大师,我们三个没有辜负你。”

《我们八月见》读后感(三):《我们八月见》Q&A

Q1:新书为什么叫《我们八月见》?

A:书名为西班牙文直译,和英文版译名Until August(直到八月)有区别,讲述了一个发生在八月的故事。

马尔克斯多部作品中的重要事件都发生在八月,如“马孔多八月下雨很正常“,八月对应写作核心主题“宿命”。

Q2:书名叫《我们八月见》,为什么选择三月出版?

A:全球各语言同步约定三月首发,以纪念作家3.6的诞辰和随之而来4.17的逝世十周年。

(况且,若想等八月再出版,那时所有的外国编辑都会去度假)。

Q3:新作会是一本难读的大部头吗?

A:开本和篇幅与《没有人给他写信的上校》一样,是一部可以一口气读完的小长篇。

它的风格可能和老马其他作品都不太一样:这一次,没有时间,没有历史,没有地域,一切仿佛就发生在当下。

Q4:书里不会又有一长串难记的人名吧?

A:在这本书中只需要记住一个人名:她。

Q5:真的是马尔克斯的遗作吗?是完整版吗?为什么作家逝世十年才出版?

A:如假包换的马尔克斯亲笔作品,而且是完整的故事!老马将小说原稿增删五次,最终成书。

至于成书的故事,就更为艰辛坎坷啦,历经原稿被打包售卖、编辑和秘书的尽心整理以及马尔克斯家人应允,此书终于获得许可出版。

Q6:“全球同步首发”是噱头吗?

A:还真不是!《我们八月见》的多个语种版本(西班牙语、意大利语、德语、葡萄牙语等)将在3月6日同步上市,以纪念作家诞辰。而英语版、法语版的出版时间甚至会更晚。

考虑到时差因素,中文世界的读者们将有极大概率比西语区读者更早读到《我们八月见》,真正成为作品的全球首批读者!

Q7:封面的设计有何巧思?

A:与西班牙语首版手绘油画封面同步!并且展现了书中开篇颇具仪式感的场景。

我们八月见

暂无评分

[哥伦比亚]加西亚·马尔克斯 / 2024 / 南海出版公司

本文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或网友转载),绿林网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文章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未经作者许可,不可转载。
点击查看全文
相关推荐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