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林网

思维是平的读后感摘抄

思维是平的读后感摘抄

《思维是平的》是一本由[英]尼克·查特著作,中信出版集团出版的精装图书,本书定价:59,页数:268,特精心收集的读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思维是平的》读后感(一):新观点的价值

提出一个新颖的观点,却没有很好的论证。整个结构不怎么清晰,就像一开始看了指示牌,“前方:新大陆”,并陈列了风景示意图。结果顺着道路走了半天,却是原地踏步只看到了风景示意图。

可能作者是先有了这么一个吓人一跳的想法,再找各类心理学大脑神经性实验来支撑。

但也不是毫无可读性。那些实验很多已经在别处看到过,这次再看,温习的同时又有新的思考。

人是善变的,没啥一以贯之的处事原则,情绪一上来,总会说出意料之外的话语。广义的谎言无时无刻,糊弄自己也糊弄别人。

可能行为疗法比较切合作者观点,不要管童年阴影家庭影响,不要追溯性格成因,重点放在调整当下的反应模式,用“好”的形式重塑性格。

至于是否存在潜意识,悬置,想保持一点儿超越思维意识之外的玄幻。

《思维是平的》读后感(二):思维是平的

本书不能当成严谨的科研读物,最多就是有心理学观点(第一、七、九、十章);带心理学实验(第二、三、四、六、八章)的心灵鸡汤(第五、十一、十二章)

可算作意识解释的科普读物,从人的口头描述、视知觉、心理成像、情绪感受乃至行为解释中的虚构性,尝试得出意识的虚构性,意识的虚构意指”意识是平的“,不存在确定无疑的信念在大脑中起作用,大脑无时无刻都在根据情景与过去的记忆痕迹在构建新的内容。而在解释意义问题上,鼓励人们停止去寻找思维的内在,而是从行为,事件在大叙事下的因果联系,来断定事件的意义性。并且更为关注自己创造新故事的瞬间,而非旧故事的痕迹。

实际上,《意识是平的》没有提出什么有说服力内容,对,我知道意识里可以虚构任何事情,也可以容忍内容的不一致;对,我也知道研究知觉与大脑协同无时无刻不在欺骗我;也知道大脑形成虚假的错觉以维持系统稳定;就算是心内部可以直接的纯粹世界,心理成像都是假的(至少不够清晰),真真切切的情绪体验看起来也只是环境下的自我解释;以为自己坚定的信仰下做出的独特选择,都是后续编造的自我解释,这都是心理学的老生常谈,但我为什么要接受“意识是平的”这个否定信念存在;认为意识只是存粹面临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而不做任何提炼和储存。有这么多可能的思想,没理由要接受“意识是平的”,何况,除了一句“你可以创造无限,而不用管过去的约束”这种无畏的鸡汤,我看不出这个观点有什么作用。意识是平的所带来的不存在人的信念,也就认为人不存在垂直方向由上至下的意识系统支配,这种解释完全无助于理解人的行为,如果理解为记忆痕迹,总会由稳固且难以去除的记忆痕迹,也总会由过了就忘的,而根据权重进行分级,跟重述信念系统没太大区别。查特坚称是“惯例”而非是原则在支配你的行为,这种名词替换毫无意义,无论是惯例还是原则,都会在概率上支配行为。

最后,他的某些观点倒是可圈可点,关于意义,他讲明了“几乎所有的意义都不是俩字与内部,而是在更大的关系和因果网络中确立的”。这种论点有些“君子论迹,不论心”,也是行为主义,功用主义对意义的能做出的较好的诠释。但查特不太明白这一点,他有时候写行为主义,有时候又搬出类似意识本体论的观点,、

还有一段是对自我和社会的描述,“孤立的“自我”,就像轻描淡写的文学形象一样,是局部、零碎而脆弱的,但集体中的我们,却以异乎寻常的稳定性和连贯性创造了生活、组织和社会。....在一个自由社会中,我们不只在做着自己的梦或写着自己的故事,也在不断努力把我们的故事整合成一个单一的连贯整体”,这段也很精彩。,但可惜他没有详细阐述,也只在后记里出现。、

总之,很普通的科普读物,对浅显理解意识的即使会会有一定帮助,有突破,但不大,推荐直接读《意识解释》算了。

《思维是平的》读后感(三):弘毅读书 | 《思维是平的》(2020,尼克·查特,中信出版社)

作者:尼克·查特

领读:纪安琪、李梦源、颜嘉雨

弘毅学堂汉语言文学专业2019级本科生

第一部分

纪安琪

大家好!很荣幸能为同学们领读《思维是平的》这本探究人类行为与思维的真正动机的著作,作者是英国华威商学院行为科学教授尼克·查特(Nick Chater),译者是杨旭老师。

首先我们对本书目录进行分析,全书分为:

前言:文学布线与心理真相;

第一部分

心理深度错觉。包含6个主题:1.虚构的智慧;2.从“不可能物体”到21点错觉;3.大脑的骗术;4.赫伯特·格拉夫警示录;5.高桥上的爱情;6.操纵选择。

第二部分

即兴思维。包含6个主题:7.思维循环;8.狭窄的意识通道;9.无意识思维的神话;10.意识的界限;11.惯例而非原则;12.智能的秘密。

后记:重新创造自我。

就全书主要部分而言,第一部分旨在重新阐释人们对于思维本质的直觉认识,澄清人们对于“思维有深度错觉”的夸大误解,提出“思维是平的”这一观点。第二部分旨在解释我们如何通过即兴思维来进行思想和行动,作者揭示:我们的大脑会借助过去的记忆痕迹来创造瞬间思维和体验。

……

第一部分

第二部分

第三部分

来源:武大汉教

本文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或网友转载),绿林网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文章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未经作者许可,不可转载。
点击查看全文
相关推荐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