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林网

情感机器经典读后感有感

情感机器经典读后感有感

《情感机器》是一本由[美] 马文•明斯基(Marvin Minsky)著作,浙江人民出版社出版的精装图书,本书定价:99.90元,页数:385,特精心收集的读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情感机器》读后感(一):翻译超级烂

翻译超级乱,p316中的丹尼尔语:是在1991年的《意识的解释》(北京理工大学出版社2008)p479第二段,这里的翻译没人能看懂。这个湛庐文化什么东西都喜欢拿来翻译,译得有超级烂,平克的思想本质、语言本能都给它搞乱额,还有本心智探奇,还好这本我看的是台湾的繁体版。在书的正文中经常插入什么书已经由湛庐文化翻译的插入广告,恶心至极

《情感机器》读后感(二):《机器之心》(摘抄)

习近平主席工业4.0的“机器人革命”到李克强总理的“万众创新”。

国务院《关于积极推进“互联网+”行动指导意见》

“自我” 它源于你所有的渴望和目标,并通过挖掘你的“智能”来解决所有问题。

《情感机器》读后感(三):思维是区分人和机器的真正标准吗

我们无时无刻不在思考怎么样管理我们的大脑:

· 为什么我浪费了这么多时间?

· 是什么因素决定我会爱上谁?

· 为什么我觉得数学这么难?

· 为什么我害怕跟陌生人说话?

· 是什么让我沉迷于游戏?

在尝试回答上述问题的时候,我们是不是应该先回答下面几个问题

· 情感和想法到底是什么类型的事物?

· 大脑如何形成新的想法?

· 如何从经验中学习?

· 如何推理和思考?

但是一旦开始思考这个问题,我们就会遇到更多的谜团:

· 意识的本质是什么?

· 情感是什么?它如何工作?

· 大脑如何进行想象?

· 人类的身体和思维是如何联系起来的?

每个都知道以下情绪是什么滋味:愤怒、快乐、悲伤、喜悦,但我们对这些情感过程的运行方式仍然一无所知。

我们对大脑的运行机制了解甚少,那我们又是怎么去学习那么多从粒子到宇宙的知识的呢?牛顿只用了三个定律就描述了各种物体的运动;麦克斯韦只用了4个定律就解释了所有的电瓷活动;爱因斯坦把这些公式变得更简单。可为什么在心理学领域,我们却找不到一个公式去描述人的情感活动?

情感是人类一种特殊的思维方式,也是人和机器最大的不同。也许,只有当我们能弄清楚情感的来源之后,我们才能造出真正的人工智能吧。

人工智能之父明斯基

在这个世界上,先知先觉者是极少的,明斯基就是其中杰出的一位。

最初听到这个人名是和1956年的达特茅斯会议绑在一起的,在没有互联网的时代,明斯基等人就已经提出了“人工智能”的概念,成为了名副其实的人工智能之父。他坚信人的思维过程可以用机器来模拟,机器也可以有智能。他说:The brain happens to be a meat machine.

1975年,明斯基首创了框架理论,用框架的形式表示信息。这样,框架里就可以包含各种各样的信息,例如描述事情的信息,如何使用框架的信息,对下一步发生什么和如果没有发生该怎么办的预期等等,这种方法大大缩短了机器语言和自然语言之间的隔阂。

接着,明斯基研发除了世界上最早能够模拟人类活动的机器人Robot C,并且创建了Thinking Machine公司,用来开发具有智能的计算机。20世纪80年代正是人工智能如火如荼的时期,日本投入了1000亿日元研发第五代计算机,希望在10年内让人工智能替代人。明斯基在这个时候第一次提出了“虚拟现实”,他用的词是“telepresense”,允许人体验某种事件,而不是真正参与这件事。比如感觉自己在开飞机,在水下游泳等等,这个idea也激发了一系列科幻电影的诞生。

1956年开始到今天,人工智能已经六十多年了,从乐观到悲观再到乐观……至少,我们现在可以肯定的一点是,人工智能并不是一个锦上添花的附加机器,而是有史以来能最大限度增强人类能力的东西。

什么是意识

上学的时候,老师反复强调。物质决定意识,意识对物质有反作用力。我一遍又一遍地默念,当做正确答案写在考卷上。可是,物质是如何具有意识的?意识是从什么地方开始,又是在什么地方消失呢?我和桌子都是由原子组成的,为什么我有意识桌子没有意识?

讲逻辑的人会说,在谈论意识之前,你应该先定义它。只有精确地描述意识是什么以后,才可能提出令人信服的论述。否则,一开始,争论的根基就不稳固。

可是,如何去定义意识,如何解释它,它是如何演变的,它的作用是什么等等很多问题都不值得去问,因为对任何一件事来说,这些问题的答案都不尽相同。相反,我们拥有很多细分的能力,这些能力的来源都是不同的。比如有的来自于感知,有的来自于学习,有的来自于基因等等。

有的甚至来自于错觉。比如我现在正坐在咖啡厅的桌子上打字,我只需要抬头瞥一眼,就会对整个咖啡厅的一切都尽收眼底。其实这是一种错觉,因为我并没有去识别物体的真实存在,比如我没有去往后看,来确认我身后真的有一堵墙,我也没有去辨别每一张桌子是不是有四条腿等等。所以,为什么我们的视觉几乎是瞬间的呢?

没有任何速度能超过光速(至少在我们生活着的这个维度中),这意味着没有特别的大脑区域能够在同样的瞬间知道发生了什么——无论是在外部世界还是在大脑的任何区域,只能对过去最近发生的事情略知一二而已。

所以,我们现在所有的判断都来自于对过去的推断,通过对记忆结构的重新组织。也就是说,在我进入这家星巴克之前,我的脑海里就已经有了以前对星巴克的描述,所以我认为自己观察到的多数景象其实只是基于我期望看到的景象的回忆。这就是内在性错觉:对于我将要问的大多数问题,在思维较高层次有足够时间询问之前,一些答案就已经悄然而至了。

这种错觉,动物不会有,机器更不可能会有,而这,只是意识回应物质生活的一种方式。

人类是独一无二的吗

我们都钦佩科技、艺术和人类学研究中取得的许多重大成就,却很少认可自己在日常生活中取得的成功。我们认识眼中看到的事物,理解耳中听到的词语,记得过去经历过的事情,因此可以利用这些经验应对以后将遇到的其他困难和机遇。

我们可以完成其他动物无法完成的非凡壮举:一旦无法采用常规思维方式进行思考,我们就会反思;假如反思显示我们出现了错误,那么我们就能重新塑造一些全新而有效的思维方式。任何其他动物都无法像人类这样拥有各种各样的思维方式。

我们的每一个正常个体都是一个自我,用大脑编织出了一套属于自己的语言和行为,在这种语言和行为的指导下思考并做决定。我们称之为“自我”和“同一性”,而且不管发生了什么,我们都认为它始终与我们共存亡。

我们似乎是独一无二的,我们似乎也是孤独的。

哲学家大卫·休漠说:“身随心动,这使得我们每一刻都具有意识,但是通过手段来影响意识,通过能量来执行如此非凡的操作,这是我们迄今为止所能立即意识到的一切,而意识永远在逃避我们最勤奋的查询。”

什么意思呢?就是说,我们永远不可能超越所有人。

我赞同休漠,他认为没有任何思维可以试图通过正视自己来彻底地理解自身。因此,如果人永远站在人的角度思考问题,人工智能就永远不会有发展的可能,机器是否能思维取决于人是否能接纳机器的思维也叫思维。人愿意向机器学习,变成拥有机器思维的人,才能做出能像人一样的机器人。

佩帕特曾经说:“人的思维方式显然不同于机器。人是生物。我们如果问机器能否会思维,就等于问我们自己是否愿意将思维这一概念的范围扩大,使它把机器可能做的事情都包括进去。只有在这一点上,我们问机器会思维吗?才有意义。当牛顿说地球受到太阳的作用,它在力学方面引进了一个新的技术概念。人工智能的情况也一样,它在思维方面同样引进了一个新技术概念。”

我期待有一天,对于思维的解释可以像对行星的解释一样,对原子的解释一样,简洁而又完美。

change log:

2018.1.21 整理书摘

2018.1.19 阅读完毕

本文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或网友转载),绿林网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文章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未经作者许可,不可转载。
点击查看全文
相关推荐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