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林网

《洗澡》读后感锦集

《洗澡》读后感锦集

《洗澡》是一本由杨绛著作,人民文学出版社出版的平装图书,本书定价:33.00,页数:2019-10,特精心收集的读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洗澡》读后感(一):淡中知真味

前两部几乎用白描的写法,描绘了一个研究机构的知识分子众生相。第三部则写了那个特殊的“洗澡”过程。都是写知识分子的小说,读者免不了一边读着杨绛先生的作品,一边暗自将其跟钱钟书先生的作品进行比较,有评论说两人书写风格很像,我却觉得迥然。两相对比,《围城》像是一杯鸡尾酒,色香味俱全,明里暗里各种机关巧语,读来饶有趣味,不过也觉得有点尖酸刻薄;《洗澡》好似一杯白开水,尤其前两部,平淡无奇,直至看完最后一部,方知淡中知真味。不管是怎样的写法,都真实地再现了知识分子的生活和世界。

封底一句话抄录下来:“人生一世,无非是认识自己,洗练自己,自觉自愿地改造自己,除非甘心与禽兽无异。但是这又谈何容易呢。”

《洗澡》读后感(二):读《洗澡》

读了《杨绛传》,刚好小程序里有这本《洗澡》,便读了。 杨绛写的真好,好到甚至让我怀疑,她与钱钟书的爱情佳话到底几分真几分假。处在一个美满的婚姻关系当中,却能如此敏锐的洞悉貌合神离的夫妻之间细微的情感、情绪和各种肢体语言的细节。所以她除了是一位勤奋的读者,也一定拥有一双极其敏锐的眼睛。 她笔下的丽琳真是剔透。游香山事件之后。她的敏感源自她非常清楚丈夫根本不爱而时刻保有的警觉。当妻子完全猜透了丈夫的全部心思,丈夫却觉得妻子“不给他一点自由”,比不上那个人的娴静深沉也就罢了,怎么会如此“生硬狰狞”,“一个人怎么会这样没趣?”这让我想起了一个老生常谈的话题,精神出轨到底算不算出轨?如果不算的话,谁能忍耐每天出双入对的人却同床异梦,心心念念的都是别人呢。可是这种状态,想来应该也并不罕见吧。丽琳清醒、克制、有头脑,受到如此伤害和侮辱,却还处处维护丈夫。每次彦成自知理亏,躲入“狗窝”之后,有谁想过丽琳的痛还要自己慢慢消化呢。所以,千万不要和一个心里没有你的人谈感情。 姚许二人“游香山”、书信往来以及同在姚家书屋的伏笔埋下了。“洗澡”开始了。正当我准备好要看二人怎么被扒的体无完肤的时候,故事却草草结束了。有一种没写完的感觉。正如我现在的这篇读后感。

《洗澡》读后感(三):给自己洗澡

杨绛先生这本长篇小说语言质朴,却生动刻画出一批不同性格的知识分子,一边读一边在脑海中构想他们的形象,这大概就是阅读小说时的乐趣吧。读到第二部分时,兴起翻到了第一页的封面,思考封面设计师为什么对“洗澡”有那样一种画面的描述,本来是没太懂,但读完之后似乎又有些明白了。上方波动的水面代表着有生机的“活水”,中间有一个箭头指向下,箭头指向的地方是规规矩矩、相互平行的线条,那是毫无波澜的“死水”,这不能不说是一种暗讽。

小说第一部分是“采葑采菲”,出自《诗经·邶风·谷风》:“采葑采菲,无以下体”,指的是不因其所短而舍其所长,这正是余楠不会为了胡小姐而放弃自己的名利;第二部分“如匪浣衣”,出自《诗经》:“心之忧矣,如匪浣衣”,指的是不尽忧愁在心中,好似脏衣未洗洁,这正是第二部分着重展现了许彦成和姚宓之间爱而不得的地下恋情;第三部分“沧浪之水清兮”,出自《楚辞》中渔夫对屈原所说的一句话,“沧浪之水清兮,可以濯吾缨;沧浪之水浊兮,可以濯吾足”,意思就是沧浪之水清又清啊,可以用来洗我的帽缨,沧浪之水浊又浊啊,可以用来洗我的脚。似乎小说里的大部分知识分子都选择了用“沧浪之水”来清洗自己的帽缨(地位象征),这是追逐名利,还是时代的裹挟,后人的评判稍显不公。

不得不佩服杨绛先生对整篇小说的结构布局,故事的高潮在于小说最后一部分,主要人物群体都开始“洗澡”,他们的故事由他们之口倾泻而出,让人不睹不快,如果在小说一开始就先说他们的过往,在按照时间顺序写下来,估计会让小说大大失色。

这短短一句话不得不让人唏嘘

杨绛先生说:

现实世界往往比小说更加残酷。

本文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或网友转载),绿林网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文章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未经作者许可,不可转载。
点击查看全文
相关推荐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