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林网

《何以为父:影响彼此一生的父子关系 迈克尔·J.戴蒙德》读后感摘抄

《何以为父:影响彼此一生的父子关系 迈克尔·J.戴蒙德》是一本由迈克尔·J.戴蒙德(Michael J. Diamond)著作,机械工业出版社出版的图书,本书定价:212,页数:,特精心收集的读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何以为父:影响彼此一生的父子关系 迈克尔·J.戴蒙德》读后感(一):《何以为父》——希望爸爸们来读一读这本书

《何以为父》是美国杰出精神分析师迈克尔·J.戴蒙德的作品,作者在30年父子关系研究的基础上,结合许多实际案例,对父子关系进行了深刻的分析与描述,旨在帮助男性好好抚育自己的儿子,成为“足够好的父亲”。

随着作者的描述,我们很容易就能想象出那样的一系列场景,儿子出生时,父亲的大手握着孩子的小手;然后父亲看着他姗姗学步;领着他的手送他去幼儿园;看着他在足球场上和小伙伴们你争我夺;看着他握着行李箱,踏上开往远方的火车;看着他建立自己的事业;看着他拥有自己的家庭;看着抱着自己的孩子,幸福地微笑;看着他一点点成熟……这所有的一切都像是电影的画面在眼前一一闪现,也让我们跟随着作者的思路去思考,在儿子的一生成长过程中,父亲都承担着怎样的角色。

看到引言的时候就被作者的回忆打动了,作者讲述了发生在自己青春期的故事,因为要保持自己的独立性,他拒绝父亲前来观看自己的棒球比赛,而父亲却透过球场护栏的灌木丛缺口观看了那次的比赛。当作者成为父亲的时候,他才深刻体会到父亲那时充满爱的努力,他既尊重了儿子的隐私,又见证了儿子的成就。是啊,这样的矛盾也只有身临其境的时候才能感同身受,那种作为父亲的为难,原因正是因为爱。

在这本书中,作者提出了“足够好的父亲”这个概念,即“一个能够培养自己的情感,全身心投入孩子的内心世界,促进孩子成长的人”。那么,父亲在孩子的成长过程中要做些什么呢?在孩子小时候,父亲要积极参与孩子的生活,要把儿子带入一个更广阔的世界,不断拓展孩子内在生命,尤其是孩子的个人情绪体验,帮助孩子逐渐发展为独立自主的个体……一个高度参与孩子成长的父亲,就是这样影响和充盈孩子的一生的。

“学习从来都不是单向的”,父亲和儿子是相互影响和扶持的,父亲积极参与养育,不但推动孩子健康成长,父亲自己也将获得成长。那么,父亲可以从儿子那里学到什么?可以从孩子那里学到对事物的掌控力、情绪调控力等,并逐渐成长为一个大写的男人。 孩子造就了父亲,所有的父亲都将与自己的孩子一同开启全新的旅程,两人也将相互成全,共同成长。

《何以为父:影响彼此一生的父子关系 迈克尔·J.戴蒙德》读后感(二):愿父职不再缺席孩子的成长

近几年来,我们常常看到互联网上对“丧偶式育儿”的激烈讨论。疲倦到濒临崩溃的母亲声泪俱下地抱怨丈夫不照顾孩子的生活,不关心孩子的学习,不知道孩子今年要穿多大码的鞋子,也不知道孩子今年在哪个学校上几年级。

纵然父亲需要挣钱养家,但是如今很多女性又何尝不曾是职场女强人?似乎母亲为了孩子牺牲生活和工作是天经地义,甚至如果一位母亲因为工作未能按时出席孩子的家长会都要被指责,但父亲偶尔去一次学校接孩子都会被当模范爸爸被夸赞。

所以,父职为何会常常缺席?父亲要怎样才能积极参与到孩子的成长,与母亲发挥同等重要作用呢?迈克尔·J.戴蒙德的这本《何以为父》也许可以给我们答案和启发。

全书按照时间顺序,从孩子即将出生到老年期这9个时期为我们分析了父亲在各个阶段在育儿方面应做的事情和应有的心态。

例如在第1章中,戴蒙德会告诉即将成为父亲的男性如何调整生活的节奏和方式,如何帮助妻子缓解孕期的疲倦感和情绪波动。他让他们明白,家庭即将到来的新生命不仅仅意味着他们需要更加努力地挣钱工作,他们也需要学会分担育儿的情绪,和妻子一同积极做出改变,迎接新生命的到来。

全书给出的意见和建议都极具可操作性,戴蒙德不仅告诉父亲们如何与孩子相处,更教会了他们积极与妻子分担家庭事务和育儿工作,而后者我个人感觉是全书的一大亮点,因为很多传统有关育儿的书籍都仅仅侧重于父亲对于孩子应该做什么,而忽略了指导父亲与母亲的合作。我们要知道完整的家庭教育是应该父亲和母亲两者都积极参与的呢!

《何以为父:影响彼此一生的父子关系 迈克尔·J.戴蒙德》读后感(三):写给父亲的书

何以为父:影响彼此一生的父子关系 . 作者[美]迈克尔. J .戴蒙德著,孙平译 . 在办公室里每每谈论到育儿这个话题时,各位母亲得出一致的结论:丧偶式育苗。不得不说这些当爹的在家多半是个甩手掌柜。 . 在书里作者讲述了在养育孩子的过程中,父亲扮演着重要角色,父亲并不单单是帮母亲打打下手,做个替补那么简单,他是一个男人这个简单的事实和他所怀揣的父爱,将影响孩子一生。 . 记得大宝小时候,我曾经对她说过:妈妈是第一次当妈妈,好多的事情也得通过学习才能知道,有些地方妈妈也有做得不对的地方,也要请你原谅。其实爸爸也是如此,只是平时只是他基本不咋管事。常言道常在河边走,哪有不湿鞋?也是这个道理。而爸爸则是基本不在河边走。 . 所以"成为父亲"则是一个相当漫长(在我看来他的成长则比妈妈要缓慢得多,至少在我们家是这样)、微妙且十分复杂的发展过程。 . 书里作者作为一个精神分析师和心理治疗师,通过对他的病人的倾听,及与其他分析师同事以及相关研究者的交流、观察到的普通父子的互动,得出在做儿子、做丈夫以及做父亲的过程中,他们对这些生命角色所产生的宝贵的理解和体验。 . 为人父是一种召唤,他们需要听从这种召唤,从而开启一段全新的内在旅程。他们将与自己的孩子一同开启这段旅程,最终两人也将共同成长。 . 父性也称之为"父性本能",男人将来建立父子联结,成为家庭需求供应者,就基于这种本能。 . 一个父亲在随着孩子出生、长大,到自己慢慢的在衰老时,还得面对接踵而至的疾病、而他的态度也将会影响到孩子,这便是父爱的传承。非常有意思的书,也非常适合爸爸们来阅读。

本文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或网友转载),绿林网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文章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未经作者许可,不可转载。
点击查看全文
相关推荐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