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林网

《极点没有时差》读后感100字

《极点没有时差》读后感100字

《极点没有时差》是一本由曾良君著作,清华大学出版社出版的平装图书,本书定价:49.80,页数:2019-8-1,特精心收集的读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极点没有时差》读后感(一):别样青春

1. 我觉得自己好像在北极。-在北极,你觉得冷吗?-不是冷,而是觉得自己和所有人都有时差,无法互相理解而产生的疲惫与焦虑。-如果真是这样的话,你为什么不再往北走几步呢?等你走到极点上的时候,就和全世界都没有时差了。

你明白太过美好的事物,反而让你不敢伸手去触碰的心情吗?-人们就是这样,有勇气去承受不幸却没有勇气去抓住美好。

很接地气的作者,期待他更多的新作出现。

《极点没有时差》读后感(二):95后少女的野蛮生长史

有社交障碍的周芝龄独自留学海外,学业、文化、友谊、爱情, 95后少女在跌跌撞撞中野蛮生长。

周芝龄仓促的留学生活中麻烦不断,她那略显糟糕的意大利语水平,总是无法与他人打成一片的性格问题,沉重又令人焦虑的课业,以及过往那并未随着时间而消逝的纷纷扰扰,让她独自在大洋的另一端饱受困扰。就在这时她误打误撞结识了为人刻薄油滑的中国男生张颖程和冷漠聪慧却又总是拒人于千里之外的德国男生 Rolf Kademann,三个素不相识又性格迥异的人,因为接连不断发生的事情,以及在张颖程强烈想要组成一个小团体的心愿下,勉为其难临时成为朋友……

《极点没有时差》读后感(三):极点没有时差

这篇文章写了有社交障碍的周芝龄独自留学海外,在跌跌撞撞中野蛮生长的故事。

这本事的讲的故事的大概剧情是周芝龄仓促的留学生活中麻烦不断,她那略显糟糕的意大利语水平,总是无法与他人打成一片的性格问题,令人焦虑的课业,以及那并未随着时间而消逝的纷纷扰扰,让她独自在大洋的另一端饱受困扰。就在这时她误打误撞结识了为人刻薄油滑的中国男生张颖程和冷漠聪慧德国男生 Rolf Kademann,三个素不相识又性格迥异的人,因为接连不断发生的事情,以及在张颖程强烈想要组成一个小团体的心愿下,勉为其难临时成为朋友。

我觉得周芝龄的性格是内向的,不愿意与别人交流,但最后,她结识了两个非常要好的朋友。

《极点没有时差》读后感(四):我们何时能见到地中海上金色而开阔的海面

在我的青少年时期,中国正在经历第三波留学热潮,那时刚刚开放因私出国留学,市面上涌现出了一批有关涉外留学的书籍,一部分是半实用半分享性质的个人游记/经历,另一部分是小说,那时候真正能够出国留学的人在比例上来说还不算太多,大家普遍处在一种继续睁眼看世界的阶段,时时感慨原来欧美国家是这样的,他们的传统、他们的文化是如此这般…而在以留学为背景的小说故事中,校园生活本身反而成了一种真正的背景,主人公们孤身一人来到异国他乡,迅速通过种种事端被挤压入当地社会中,最常见的是打黑工赚钱,其次是卷入当地人的纷争,他们慢慢熟练了语言、学会了在当地社会生存的处世法则,用自己的勇气与决心获得了成功的人生,明白了一些生活的哲理,自然也获得了生活的馈赠。

然而时过境迁,待到我自己出国时,又已经进入了另一个阶段,由于科技和网络的迅猛发展,世界被极大地拉平了,我们早已能够互相看见对方,再也不需要通过自己的留学经历出版一本工具书,指导人们如何过海关、怎样收拾自己的行李、必须准备的物品有哪些之类的,各类信息、论坛俯拾皆是,真正的问题不再是资讯的匮乏而是实在太多了,分辨不出何种信息才是真正有用和重要的。

现如今即便是一个人出国的,除开学业需要独自经历和面对的事情也很有限,各个城市中,留学这个产业本身已经成熟,到处都是留学生,你走在哪里都算不上真正的孤家寡人,可以很快认识到新的朋友,打开网络,哪里都是信息和攻略。当地留学生团体的形成反而成了一个需要的去面对的问题,当你来到一个新的城市,你不再需要被挤压入当地社会,你完全可以选择融入当地社会或停留在校园中,反而是同乡会与留学生团体是绕不开的问题,如何处理与留学生团体之间的问题,成为了新的困扰,如何面对学业上的困境、生活上的不顺利和心灵上的孤独感,重要程度远远超过了经济问题。

于是我写了这样的一个留学故事,故事的舞台重新回到了校园,围绕着三位主人公平凡普通的校园生活展开,他们之间不再对彼此充满好奇,也不需要经历太多的culture shock,他们成长起来的年代让他们之间有了些许共通之处,一样是伴随着智能手机和平板电脑成长起来的一代,接受着差不多的通识教育,看着一样的热门电影和电视剧长大,他们并不遥遥相望,他们仅仅只是不同背景下成长起来的不同的人,经历过一些不同的事情。

然而性格上的差异与隔阂却永恒存在,Rolf是个冷漠严肃又聪颖的德国青年,张颖程是个油嘴滑舌、虚荣刻薄的语言达人,周芝龄是个胆怯迟钝却又直率天真的人,他们之前的人生毫无交集,在命运之神的捉弄下,三人各自的人生轨迹被拨乱,猝不及防在一个北意大利的山间小城汇集到一起彼此相撞。

他们由于各种原因没有被各自的留学生团体所接纳,成为了校园中落单的那个人,想出门短途旅行找不到旅伴,要组队写作业了,才发现除了自己别人早早就组好了队,在这样的处境下三人不得不变成一个临时小队,在热衷搞小团体的张颖程的热切拉扯下维持着塑料花友谊。

三人平凡的人生中也背负着各自的小秘密,他们白日里插科打诨,嘻嘻哈哈地把时间和课业打发过去,内心却没有一刻不被这些秘密所困扰和伤害着。

在戏剧故事中,人物总有属于自己的高光时刻,聚光灯聚焦在他的身上,大家都安静下来听他讲,他将会鼓足勇气、冲破藩篱、打破偏见、创造新的奇迹…可现实生活中呢,固然自己是自己的人生这幕戏的主角,剧情却往往不会这样发展,只是一个烦恼叠加着另一个烦恼而已。可并非拯救世界才能成为英雄,并非拥有超能力才能影响和救赎他人,有的时候,你仅仅只需要踏出一步,率先伸出友谊之手就能把另一个人从困境中拉出,有的时候你仅仅只是颤抖着鼓足勇气去面对人生中的困境,就能激励和鼓舞到身边的另一个人,平凡和看似平静的生活中也有属于自己的英雄时刻、自己的高光时刻,尽管发生时悄无声息,但却无可否认地真实地发生过。

这固然是个关于异国、青春、爱情、校园与友谊的轻喜剧,但也是一个关于青少年成长的故事。

《尼采:在世纪的转折点》中写道“许多人所谓的成熟,不过是被世俗磨去了棱角,变得世故而实际了。那不是成熟,而是精神的早衰和个性的夭亡。真正的成熟,应当是独特个性的形成,真实自我发现,精神上的结果和丰收。”三位主角在故事的开端都年少气盛,因为或轻率或天真或傲慢的个性惹下了祸端,他们都以为随着自己的远走他乡,自然而然可以远离这一切烦恼的根源,却低估了人与人之间联结的重要性,物理上的距离被拉远了,心灵却时刻饱受折磨,他们一再审问着自己、拷问着自己,自己究竟做错了什么。

所有被掩藏的问题终会再次面对,在留学之旅中三个人又依次遇见了同样的困境、同样的问题,这一次周芝龄率先对心灰意冷的Rolf伸出了手友谊之手,冷漠的德国青年回应了她温暖的友谊和蛋糕,惯常油嘴滑舌用戏虐消解一切的张颖程选择跑回威尼斯去寻找周芝龄和Rolf,坦诚自己也是想要真正的朋友的,周芝龄要替K仔出头,Rolf用自己的经历拦住了她,同时面对和承认了自己过往的错误,惯常为人圆滑的张颖程反而站出来大喊,我就要骂他们!

起起伏伏,几经风浪的友谊之船驶过了风暴,迎来了金色而开阔的海面。

我们的生活倒也没有什么真正的不同,异国却放大了我们的孤独,放大了我们的困境,我们要如何面对这种孤独呢?是像Rolf那样觉得孤独会让自己更强大,主动选择孤独,还是像张颖程那样,靠插科打诨熬过这些时光,亦或是索性如同周芝龄那般不去想这件事,如同鸵鸟埋头沙地,忙的时候写作业,不忙的时候烤蛋糕,把时间都填满以此来逃避真正的思考。

人生会有各种各样的际遇,遇见不同的人,发生不同的事,产生意料之外的状况,我们会有真正需要说再见的那一刻,但在此之前,要学会珍惜彼此之间的联结,这样,当真正的告别来临时,我们会明白,这就是告别真正的意义,我们也已经收获到了真正的成长。

本文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或网友转载),绿林网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文章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未经作者许可,不可转载。
点击查看全文
相关推荐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