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林网

海的那一边读后感摘抄

海的那一边读后感摘抄

《海的那一边》是一本由张未兹著作,四川文艺出版社出版的平装图书,本书定价:35.00元,页数:336,特精心收集的读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海的那一边》读后感(一):又一种了解美国的途径

这本书我还没来得及看完,就被侄女拿走了。好吧,本来也是想看看之后指导侄女和我女儿的。这样也好,她先看吧。

我在侄女看的空隙,翻看了几眼,发现这个小姑娘很睿智的。不到坚强倔强,很有智慧。加上国内的教育方式,在很多方面,知识面都比美国同级学生广。比如一个分数,美国可以学上七年,而中国只学三年。美国知识是分散的,缺乏完整的教育体系。这一点国内做的还是很不错的。所以孩子在出国留学,还是高中毕业之后出去比较有优势。

而美国宽进严出的大学教育,还是比我国有优势的。这一点到大学随便转一转就知道了。我们自己也清楚,自己在大学的学习状态很差,往往抱着不挂科就好的心情得过且过。寒假去妈妈家时看完这本书再来评价吧。对于想送孩子留学的家长来说,这本书很实用的。

《海的那一边》读后感(二):90后好玩啊

开读之前看到袁岳写的序,袁岳这个光头居然给她写序?这个光头董事长两年前来我们学校做过讲座,我还去听了听,当时在推广他们零点咨询公司的黑苹果计划,大概就是鼓励和支持年轻人创业,提供创业相关的咨询和相关资源的接洽,具体的讲座内容已经忘记了,唯一留下的印象的是,这位一定是位业务繁忙的主,他讲座前刚从重庆还是哪里飞回北京,然后讲座完了还要去哪里哪里…袁董事长的序开头写的是:看书名以为又是一本鸡血书,结果出乎意料,惊喜不断,作者未兹娓娓道来,这更像是一本90后的自画像。OMG,90后都开始写书了!而事实也确实如袁岳所说的那样,这是一本日记书,是一本90后的自画像。

90后,一个我很欣赏的群体。虽然,很多人说他们任性、好吃懒做的片面评价,但我看到他们有自己的明确的兴趣爱好,能够坚持自己的原则,他们果敢而可爱,他们有为自己喜欢的东西、自己认为有价值的事情而付诸长期行动的执行力,即使所坚持的东西不被社会所理解甚至无法接纳,他们仍为止付出不懈的努力直至成功或失败。这是一群可爱的年轻人。

而张未兹就是这样一个90后,在这本描述她从休学准备SAT直到在美国读完大学本科,跨越4-5年生活、学习经历的书籍中,可以清晰的看到这位90后成长、发展自己的思路是如此的连贯。从书中可以了解到她如何从高三开始独立的准备SAT和选择申请就读的学校,如何与美国大学里的教授周旋获得更多的交流和提升机会,如何与美国的同学、中国的留学生神人们、各路食神们和平而有原则的相处和相互帮助,更有她自己丰富、善于观察的内心戏份,文字读来也欢快。

她写到菲利斯教授,只是简单原样一字不漏的广播了一下她的回答,就解决了她长久以来回答问题声音偏小的问题,不禁感慨,这真是以为伟大的教师!如此富有魅力!

她写到戈德教授讲授中国历史时,其中一篇小论文“巴黎和会上为什么巨头们不把胶东半岛的主权交还给中国”时,她的回答是标准的中学教科书答案“帝国主义欺负弱小的中国,不顾及弱国利益”,而教授给她两页的小论文写了四页的评语:我问的是为什么有那么个决定?你的回答中充满了感情抒发,有史料和历史事实作为依据吗?原来中西方思考问题的思路竟如此的不同!

她写到美国穷开心的凯西同学,自己穷得叮当叮当还要去做志愿者,每天穷乐呵,然后又写到“漂二代”露露的融入不了当地也回不来北京的“悲惨人生”的时候,我会想,文化对一个人的影响是如此之深,投胎需谨慎啊,亲!

她还写道,她如何努力的准备SAT、如何每个星期阅读N多材料和完成小论文,如何在最后选择大学,上研究生院时搜集信息和如何根据自己的状况做出最优的选择…

90后,我敬重你们是一条条有意思、善于观察的汉子。还有,估计家里不差钱这个张未兹是有想法、行动派的90后,而且,估计还未婚呢。

《海的那一边》读后感(三):那么远 这么近

“一本比留学指南、留学圣经更实用的读物!留学容易,毕业不易,GPA全a更不易!18个亲历故事,经验之谈,全方位了解美国大学学习和生活,真实,有趣,有用,励志!”这句推荐语便是我对这本《海的那一边》的最初认识,也许它就是一本留学的经历,一篇心灵的鸡汤,一个90后的自画像,一切的一切仿佛对于我这个早已离开象牙塔,没有走出过国门的80后显得是那么的遥远。

翻阅完全书,没有想象中像《小时代》一样的奢华,没有《绝望主妇》中的美国风情,它勾起了我最初对留学美国的映像,有点像那时的《哈弗女孩刘亦婷》,但又在新的时代下褪去了那层特殊的光环,仿佛是一部青春的奋斗曲,除开时间地点人物的不同,一切的一切就像是我们8090的写照,显得那么亲切那么现实,就像发生在你我的身边,显得那么的近。

时代的发展总是爱给每一代人贴上一个标签,我们80后接受新的思想,新的教育,新的机遇,曾经被誉为“小太阳”“垮掉的一代”却逐渐扛起社会和家庭的大梁。90后出现比80后更加的个性与新潮,更多批判从80后那里转移到他们身上,然而随着时光的推移,我们发其实每一代人都一样,都在为自己的梦想,为自己的未来,为自己的家庭而努力奋斗。

张未兹,一个为梦想努力奋斗的北京女孩,一个独在异国求学的留美学子,当留学已不再新颖,她却走出一条属于自己的路,求学美国不是目的,那只是人生的起点,海的那一边都在她的笔下跳跃起来,从高中地下党到GPA满分,从都教授到奇葩同学,从私人订制到“漂二代”。让我们全面的了解到一个普通的北京女孩在梦想的光辉下变得耀眼,在耀眼的留学光环下又重回朴实。

美国的教育不同于国内,无法去评判谁好谁坏,但前段时间六六的一篇网络博文仿佛给出了我们答案,其中有段说道她问到在异国的同学,那么苦那么难的选择出去有没有后悔过,如果她在国内获得的成就也许更大,她的朋友坚定的回答没有,因为她要的只是一个公平。“公平”这对追梦者是多么的重要,张未兹一个求学美国的北京女孩,褪去所有光环,在追梦的道路上她承受着文化的差异,却可以选择就业率低的英语系,因为她知道在追梦的路上,只要努力就能见到曙光。

各色的同学,各色的老师成就了张未兹一段平凡而又不普通的求学经历,当读完此书,那些被时代所贴上的标签已经消失,美国的留学之梦看似遥远,可未兹的奋斗就如同你我的经历那么的亲近,只是我们从小被教育为了读书而读书,当发现自己的梦想之时,未免感慨青春已逝,年华不在何谈梦想。只有看到《老男孩》时留下眼泪,回忆最初的梦想。可我相信如果未兹没有出国,那么她也会有自己新的梦想继续追寻,正如联想CEO杨元庆为此书所说的那句话一样“你不一定知道自己能走多远,但如果不启程,你一定不会知道。出发,永远不迟。”

留学不是目的,只是梦想的起航,我们常感慨他人的经历,觉得梦想已经远去,一切显得那么遥远,却不曾回头看看自己,重新出发,寻找属于自己的罗马大道,你会发现路就在脚下,梦想这么近!

留学那么远,我们只能阅读体会;梦想这么近,我们必须出发去追寻!

《海的那一边》读后感(四):值得一看的追梦故事

①这是一本好看的书

首先,这是一本好读、好看的书。结构上,作者拟出18个相对独立的章节,每一个章节集中讲述一段经历,清晰、简洁,避免了按时间顺序写作容易落入的记流水账的窠臼。内容上,把“学霸”出国、申请、学习上的种种顺利和挫折、感悟及体会竟书写得这般精彩!作者SAT高分出国,在文理学院选择冷门的英文专业苦读,进而遭遇各色人等,进而GPA拿到全A,进而转向法律,进而收获斯坦福、哥大、芝大等顶级名校的offer,进而自驾穷游,进而选择斯坦福,走向人生新阶段。没有矫饰和矫情,并不鸡血和狗血,满满的正能量从字里行间透射出来。更出彩的是,作者有意无意间,不只将自己上进奋斗的美好姿态记录下来,更以她为中心,辐射出一个留美“90后”学霸小圈子的生动群像。他们的故事在我这个同龄人看来,真的很励志,自愧弗如!语言上,也是我比较注意的地方。作者对于文字的运用拿捏得当,描述日常生活时活泼有趣,提及文艺研究时又有学术味,叙述游记时则文采飞扬、尽情尽兴。作为同为学习文学的人,书中关于外国文学、哲学等学科内容的论述让我读得很过瘾,也很佩服。

②抵达梦想,回头皆是风景

《海的那一边》确是一本讲述逐梦经历的纪念册。高一、高二时,作者只是朦胧地建立起关于考SAT、出国留美的目标;逐渐明晰自己的想法,与“地下党”们建立起坚定的“革命友情”。结果,一鼓作气之下,SAT获得高分。而在自我纠结和“郑妈妈”、“林老师”的左右忽悠中,作者遇到了留洋路上的第一个挫折:与常春藤名校失之交臂。

然而,选择MC文理学院对作者来说,应该是没错的。从作者的字里行间,都没有对此表示遗憾。相反,在MC的岁月已然成为其人生路上的宝贵财富,静谧的小镇、如画的山水、安逸的生活、性格异趣的校友,风格多变的教授,当作者需要温暖与慰藉、启发和动力时,它们就在记忆的路上,熠熠生辉,越酿越醇。

追逐梦想的历程中,肯定有苦有累,但也是有欢笑、有快乐的。像作者张未兹和她的留美朋友们这样的“90后”,从某种程度上诠释新新人类的奋斗观念和奋斗方法:追求梦想(事业梦、学术梦、财富梦……梦想也是多种多样)的艰辛并不影响其对于物质、精神愉悦的享受,即使生活再辛苦,总能找到放松发泄的途径,总要欢笑,总要蹦跳。所以,疯玩疯闹的大学生并不就是无脑的白痴,也许是一群揣满名校offer的学霸;自由放肆的冲动并不就是不肖,也许是新青年个性心理的诉求……

我相信,倘是问作者:“一路下来,你辛苦吗?”她该是会回答:“辛苦”;倘是问作者:“这一路下来,你快乐吗?”她一定会回答:“快乐!”怎么能不快乐?不快乐,那鲜活灵动的记忆怎会像要跃出纸面一般,五光十色?

也许奋斗之路对于追梦者就是这样吧,当年欢笑当年泪雨,披荆斩棘义无反顾。待到柳暗花明之际,一回头,便发现满眼风情,美不胜收。

③出国留美的参考书

对于那些准备敲开“美国梦”大门的青少年学子,功利地读、急切地读,你也能在这书里找到想要的东西。作者详述了自己考SAT,拿高分,忙申请,选学校,择专业,交朋友,跟导师、备面试、报JD的种种经历,对于成就,并不骄傲;对于遗憾,也不避讳,把自己的经验悉数分享,我想很多地方对于现在及以后有出国梦的朋友都有极大的启发意义和参考价值。

向那些凭借自己努力不停追寻梦想的“90后”致敬!

《海的那一边》读后感(五):天高地阔,彼岸花开

关于出国留学,恕我孤陋寡闻,在拜读过此书之前,我印象中总认为要出国留学的无外乎两种人:要么是天分太好的,就当下国内大学不能令人满意的教育现状,不能出国留学实在给耽误了;要么是学习太差的,在国内又上不了大学,不出国留学镀镀金,以后想找个好工作都困难的。

作者是个在当下的中国社会一切向钱看的大背景下被熏陶出来,活得很现实的小女生,但至少她还知道自己该如何去努力的对得起家里给她出的大笔留学费用。或许,她说过得最深刻的话大概就算是,“国内社会的流动性越来越差,飘族们能混出样儿来的,也越来越少,越来越难。而美国,也早已不是当年的玉米地了。”(P.200)

从决定留学的活动萌芽肇始,历经无头苍蝇似的四处给美国的大学投申请报名,最终远赴美国小镇上的文理学院,直至拿到了奖学金上了斯坦福JD戛然而止。宿舍、餐厅、健身房、同学、室友、老师、考试、学习方式、社团活动、独自穷游美国,行至远方的所见所闻,所思所想,记忆中那些令人难忘的同学老师亲人友伴,在作者的笔下再现我们的眼前。

要说这书写的不错,文字清新又不乏趣味,若是闲时读来消遣堪可玩味,更能给那些有志于赴美留学的莘莘学子们提供大量实用资讯。只是总觉得书里还差点什么,让人读完这本书也只是读完了;和喝汽水解渴一样,也只是喝过了。又有点像吃到掺了怪味豆的烤豆子,总有种不得劲的感觉。

从头至尾的又翻过了一遍该书,终于恍然大悟,不禁满头黑线(〃>皿<)话说,书是写的不错,但是、但是那两篇推荐序有没有必要吹得那么厉害啊!只是出国留学而已,并非是去参加国际红十字会,去非洲拯救饥饿儿童,去跨国拯救被贩卖的妇女,就算是那么去做了,作为个人的选择与行动,真的,也很不必拔高到整体90后,或者什么整个的中国教育的层次上去。

就像第二位作序者写道的,“准确地说,这是一本求学日记,虽然故事琐碎,却是心灵世界成长经历的真实记录。”除此之外,或者我们还能借着一双没太世故的眼睛中窥看到,中美两国的社会那光鲜亮丽的表面下某些不太为人知的一角。仅此而已。

怎么说呢,不知为啥作者写东西时多少会流露出一种,明明自己很得意自己的孩子,来客人的时候别人一夸孩子自己却马上找各种理由借口来贬低自己的孩子,说是怕自己的孩子不经夸翘尾巴,实际上只是在那假惺惺的客套的感觉。就算作者自己可能真的是那么认为,但大概是生活背景有差的关系,令多数人读来未免就有种“此人不诚”的意味在里了。

虽然我并不是一个狂热仇富的屌丝,但我总觉得,看完作者自述自家普通人的生活后,感觉有点不大好,……貌似也快要仇富了(。﹏。*)话说,作者的姥爷是个院士,爸爸大小也是个官,自家坐得上车,讲究得起品位,更关键的是出得起孩子留学生活的百来万。

其实大家想想就知道了,全国下来有多少的出国留学需求,就算剔除了那些语音实在不过关怕到了国外就没法生存的,但是真正能够出得起国的才有多少?剩下的根本就是没钱给卡那儿了不是!像我家这种吃喝不愁的真老百姓双职工家庭,真要是想送个孩子出国留学的话,简直就是逼人卖房都不够还得倾家荡产的去借贷的形势啊喂。

这种情况下,再看到作者的“自谦”实在让人感觉有点无语,如此的普通人生活,呵呵了,怕是大都数真正的普通的老百姓是想过也过不上的。所以喽,同学,你有些话不知该怎么说的时候,干脆就别说了,免得说了还不讨好,分分钟拉一票仇恨出来,不是更冤——

本文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或网友转载),绿林网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文章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未经作者许可,不可转载。
点击查看全文
相关推荐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