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林网

不必向长安读后感精选

不必向长安读后感精选

《不必向长安》是一本由金哲为著作,江苏凤凰美术出版社出版的精装图书,本书定价:98,页数:260,特精心收集的读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不必向长安》读后感(一):未信长安春似海,归人不及去人多《不必向长安》

未信长安春似海,归人不及去人多《不必向长安》

很喜欢画家的气质,清雅脱俗,而且人生志趣很高。闲时画几笔,看自己的作品堆积下来,是人生的另一种成就。我一直想学画,不知如何学起,也找不到性情相投的导师。于是退而求其次,就多看看书画,偶尔去逛逛博物馆,鉴赏文化作品的同时,也想提升一下自己的艺术修养。《不必向长安》这本书中有很多画作,每天翻几页,可以美目美心美情操吧。

《不必向长安》是金哲为精心编织的一部关于沈周的艺术与生活传记,通过独特的叙述手法,将读者带入了明代这位吴门画派宗师的内心世界。从晚年《卧游图册》写沈周一生,立意巧妙。

《不必向长安》读后感(二):《不必向长安》:走近明四家之首沈周的隐逸生活,感悟书画人生

《不必向长安》以其独特的体例和新颖的视角,为我们展现了明四家之首沈周的一生。这本书不仅仅是对一个艺术家的传记,更是对一种生活态度和哲学观念的深入探讨。

沈周的隐逸哲学

沈周,作为吴门画派的宗师,他的艺术成就早已为世人所公认。但在这本书中,我们看到了一个不同于传统印象的沈周。他选择远离繁华的长安,沉浸在自己的艺术世界中,从日常生活中汲取灵感。这种隐逸的哲学,使得他能够更加深入地观察和理解生活,从而将其转化为艺术创作中的独特元素。

生活的艺术

书中所描述的沈周,是一个清醒却多情、细腻又旷达的人。他善于从日常生活中发现美,将那些看似微不足道的主题转化为妙趣横生、暗含哲理的艺术作品。这种对生活的艺术化处理方式,使得我们能够在他的作品中感受到古今共通的情感,体会到平淡日常中的趣味横生。

古今的情感共鸣

《不必向长安》不仅仅是一本艺术家的传记,更是一本能够引发读者情感共鸣的作品。通过这本书,我们能够深入了解沈周的艺术创作过程和他对生活的独特感悟。同时,我们也能够在阅读过程中,找到与自己生活经历相契合的部分,从而得到短暂的休憩与治愈。

珍贵的书画资料

特别值得推荐的是,本书珍藏着沈周的众多书画杰作,仿佛一座艺术的殿堂。这些画作笔触细腻,构图巧妙,展现出了沈周深厚的艺术造诣,它的作品如同历史的见证者,静静地诉说着那段辉煌的岁月,让人沉醉其中。

总的来说,《不必向长安》是一本值得一读的好书。它不仅为我们展现了一个艺术家的真实生活与艺术探索历程,更让我们在品味其高超艺术造诣与创意的同时,感受到了生活的美好与哲理。

对于喜欢艺术、历史或哲学的读者来说,这本书非常值得推荐。

《不必向长安》读后感(三):长安从不属于任何人,但我们也都《不必向长安》

本书《后记》:

西周初至唐末的两千多年间,长安十三度成为中原王朝的首都。虽然后代皆未定都于此,人们却早已习惯以长安之名指代京城。比如,中年苏轼回忆起同弟弟苏辙第一次来到汴京时的情景,便说:“当时共客长安,似二陆初来俱少年。”(《沁园春 · 孤馆灯青》) 实际上,“二陆初来”的晋朝都城也非长安,而是洛阳。曾经的长安是繁华和秩序的象征,承载了关于功名与富贵的梦想。当它失去往日地理的重要性,便化身为一个精神的地名附身于每一代的都城之上,依旧释放出令所有人难以抗拒的引力,辐射着整片中华大地。在沈周生活的明代,亦不例外。

成化十七年(1481),吴江沈庠(字尚伦)高中进士。兴奋的他找到隐居相城乡下的当世画圣沈周,请其为己所藏之画作题。向来慷慨的沈周没有拒绝,于是就有了下面这首诗: 盖头漫有三间草,涂足都无十亩禾。 未信长安春似海,归人不及去人多。 ——沈周《为沈尚伦进士题画》 此图今已不传,从诗中描述来看应是《竹林茅屋图》一类表现隐士田园生活的内容,属于沈画中常见的主题之一。特别之处在于,沈周的题诗里并没有表示恭贺或预祝大展宏图的客套话,而是暗含规劝:三间茅屋,十亩稻田,便足以安生立命。常听人说起长安种种的好,难道连那里的春天也比江南更美些吗?五十多年里“我”闻见离开长安回到家乡的人,比去往那里的人还要多。

沈周以这样一首诗相赠沈庠,用意在何?“酸葡萄心理”是可以最早排除的。因为一年前明宪宗颁布《征聘诏》点名要沈周出山赴用,被其拒绝。而在沈周二十八岁时,他就卜筮《周易》得《遁》卦第九十五爻“嘉遁贞吉”,婉拒了时任苏州知府汪浒的举荐。如果心向长安,他早就该去了。 客死京城的太医刘溥,没赶上母丧的刑部主事刘珏,在政治斗争中险些丧命、于成化初年侥幸归老的武功伯徐有贞,都是沈周前半生的知交。过去的五十多年里,不曾远离家乡的沈周反而成为一个固定坐标,一个无法真正置身事外的旁观者,像诗中所说的那样,见证了无数人的远游与归来。或者再也没有归来。

东汉马少游常哀叹其从兄马援慷慨有大志,劝他:“士生一世,但取衣食裁足,乘下泽车,御款段马,为郡掾吏,守坟墓,乡里称善人,斯可矣。致求盈余,但自苦耳。”(《后汉书 · 马援传》)后来,马援封伏波将军,远击交趾(今越南),于“下潦上雾,毒气熏蒸,仰视飞鸢砧砧堕水中”,心中念起当年弟弟少游口中的平淡生活,已不可复得(沈庠入仕后按察贵州,亦奉旨出使越南,大部分时间实际并未在京城度过)。 不想沈庠重蹈马援晚年那样的经历,当是沈周规劝沈庠的一个重要原因,也即本书书名的来由之一。但相信全书阅读至此处,你或许也和我一样看到了“不必向长安”的另一层含义: 沈周做了一辈子的隐士,足迹未出“江浙沪”,却也有过相濡以沫的爱情,刻骨铭心的旅行,曾喜极而泣,亦曾痛彻肺腑。他和亲友在虎丘畅饮,亦在虎丘泪别;于西山杖游,亦在西山作奠;于祖宅秋轩内与父辈们举觞为寿,又在亲营的有竹庄内陪儿孙赏月。沉浮乡里的快乐,自是奔波车马间者所无法领略的。至于那世间的悲欢离合,宠辱得丧,青春白发,更是去不去长安都无法逃脱的命中注定。

历来人们写沈周,粗识者爱其风雅而难具其深致,得其深致者又易染其暮气。这是因为沈周诗画优美的笔触下,时常流露出一种淡淡的伤逝的幽情。殊不知,沈周的忧伤源自他的清醒,他的潇洒和温情亦然。清醒地认识到今花之鲜不及昨日,今夜共话之人明日或许天各一方,所以对当下的生活投入特别的关注,细细体会看似寻常的日常,尽情于每一刻的欢愉,珍重每一次的相聚与别离。 对后人来说尤为难得可贵的是,所有这些珍贵的记忆都被沈周形之于画图,记之以诗文,而得以大大超越个人的寿命,历百年而不朽。如果借我的“抽丝剥茧”,能让读者感受到那一缕存留笔墨间的温度,就是这本书最大的意义。 (完)

本文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或网友转载),绿林网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文章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未经作者许可,不可转载。
点击查看全文
相关推荐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