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林网

《园丁的一年》读后感锦集

《园丁的一年》读后感锦集

《园丁的一年》是一本由[捷克]卡雷尔·恰佩克 / [捷克]约瑟夫·恰佩克 绘著作,北京科学技术出版社出版的精装图书,本书定价:45.00元,页数:196,特精心收集的读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园丁的一年》读后感(一):好的园丁就像7岁的孩子

人们说,是时间造就了玫瑰,是的,园丁就是那位时间的见证者,一朵花,一株草,一棵树,园丁就是那个最坚定的时间守护者,做好一切准备,然后年复一年,日复一日地等待,不过恰好,他会乐在其中。

这是怎样的等待?满手泥土,嗅着浓重的肥料气,有时是满眼腐朽,有时又不得不面对黯淡,见过新芽萌发的喜悦,见过花朵盛开的繁华,凝视过泥土下根系长时间的积淀,也常常面对生命的凋零。

这半年也种了些花花草草,慢慢明白了那些不曾理解的生命的本质,每一天充满了希望,也懂得了如何安于等待,开始执着于大自然的神奇与多样,也在完善实践和理论的道路上追逐,耐心,是这一切的前提。

一年,说长不长,说短不短,可对于一个认真的园丁来说,一年的每一个日子,都有新鲜的话题可以讲,植物周期的关键词是变化,而园丁却甘于做一个配角,去打造些植物生命周期的舞台。

我说,好的园丁就像一个孩子,会哭,会笑,会惊讶,会沉默,像孩子一样沉浸在自己的世界,像孩子一样活在当下。

《园丁的一年》读后感(二):如非热爱,不要轻易触碰现实

看之前非常想有一片花园,不过最终还是被过于繁杂的园丁日常劝退了,哈哈哈。

我相信以我的三分热度,很快就会被这些事情打败的。这么多种植物,这么多项工作,口头上嚷着要热爱日常生活的各种琐事,不过我知道这些事如非不是非常热爱,最好还是不要勉强自己。如果真的想去尝试做一个园丁,不如先从一盆盆栽,一小片地开始自己的园丁生活。 看完还挺治愈的,如果不能拥有过这样的生活,起码跟着作者体验了一把当园丁的快乐。 随处可见作者对园艺的热爱,真羡慕有自己所爱并努力实现的人。

“是的,美好就在我们眼前。日日成长,年年更新。感谢老天,我们一直向前!”

《园丁的一年》读后感(三):一个人开始转运的最大征兆

“今早通勤,地铁里再次挤满了中小学生。才恍然发觉,2023年已经来到了9月份了啊……时间可真快。”

早上刚出门,手机弹出来自一位朋友的留言。

朋友感慨地说,每天的工作、生活,忙到让她有些感受不到时间的流逝了。

而且今年的“忙”,似乎都在瞎忙:

工作方面吧,领导一直让做各种投标ppt,但项目一个跟着一个黄;不仅如此,因为公司业务调整,她手上多了很多零零碎碎的活。

生活方面吧,原本和男朋友规划好,国庆见双方家长,把婚事提上日程;但没想到,他们3月就分手了,这半年来,也没再遇到合适或者喜欢的对象……

“2023年,真是倒大霉的一年!被搞累了,好想逆风翻盘!”

想对朋友说:

人和时间赛跑,永远都是输家。

我们手里唯一的制胜法宝,是耐心。

所以,想要逆风翻盘,实现转运,一定得学会“慢下来”。

关于“慢”的生活哲学,相信大家已经接收过不少的信息。

想用一本很特别、很美的书,来让大家换个不同的身份,来感受“耐心”的重要性。

这本书是:《园丁的一年》。

这本书来头可不小,它是被米兰·昆德拉、阿瑟·弥勒高度赞许的「自然文学的永恒经典」。

书的作者,是与卡夫卡比肩的捷克文学大师:卡雷尔·恰佩克。他先后四次获捷克国家将,1936年获诺贝尔文学奖提名。

《园丁的一年》是他创作的自然文学经典,通过二十多篇灵动的短小散文,描绘了一个园丁在十二个月里收拾花园的故事——

他时而跟水管“较劲”,时而跟蚜虫“战斗”,时而跟假山“为友”……既展现了捷克四季的变化,同时又处处体现对自然、美丑、等待和人生的思考。

除此之外,最重要的,是这本书里所传达出的“慢”与“不容易”。

我们会发现,其实真正的园丁并不是过着一种“闲云野鹤”的生活,而是将心思全部投入这场追求美的“战役”之中。

我们会发现,原来万事万物都是慢的,养育一个小孩是慢的,培育一颗种子是慢的,照顾一朵花是慢的……

而我们作为自然中的一员,也应该是慢的。

篇幅有限,挑选出几个有代表性的月份:一月、三月、七月、十二月;

分享园丁在该月份所要忙碌的事,以及他们的心情变化。

希望大家在阅读的过程中,也能试着把自己当作一株植物,而自己是自己的园丁:

对自己有爱一点,耐心一点……

01、园丁在一月

“即使在一月,园丁也不能睡大觉。”

一月里,园丁最关心的就是——与“培育”息息相关的天气。

没有什么比变化无常的天气更让人头疼的了,老天爷总是爱跟人开玩笑:

温度从来没有正常过,不是高5度,就是低5度;

降水也是,要么比平均降水量多10毫米,要么少20毫米;

不是干得冒火,就是太潮湿。

对于靠天吃饭的园丁来说,这些细微的天气变化,对应着非常具象的担忧:

如果只是下了一丁点儿雪,他会抱怨,这也算下雪呀;

如果雪下得太大,他又担心,针叶林和冬青树不会被压坏吧?

那不下雪总该没事了吧?还有那该死的霜冻,也弄得他忧心忡忡。

终于等到冰雪消融,可恼人的狂风又来了,它肆意横行,把花园里的小树和做暖棚用的塑料布刮得到处乱飞,席卷过后一片狼藉;

如果太阳急忙忙地在一月就普照大地,那会让园丁提心吊胆,生怕新苗过早发芽;

阴雨连绵也不行,娇嫩的阿尔卑斯小花该受不了了;

久旱不雨,杜鹃花又会被活活渴死……

除了难以捉摸的天气之外,园丁还不能“急”。

一月份时,严寒把大地冻出裂缝来时,对于园丁来说,正是平整土地的好时机。

所以呀,新年刚过,园丁就急匆匆跑进花园,准备松土了——

他举起铁锹,铆足了劲才把它插进冻得硬邦邦的土里,但是铁锹把咔嚓断成了两截。

没辙,只好换成锄头,但一使劲,把手又会折断。

他又抓起镐来,这一回总算成功了——可一不小心把整株秋天刚种的郁金香从地里连根给刨了出来。

其实,一月松土的唯一办法就是用锤子和凿子。

当然,使用这两种工具那是又慢又费劲儿。

“算了算了,还是等天气转暖一些吧。”

可是天气一转暖,热情的园丁又迫不及待地冲进花园,可想而知,他拖着疲惫的身体,带着满身的泥点儿回来了。

但尽管如此,他还是高兴地宣布:“大地开始苏醒了!”

同时,他也紧锣密鼓地为下个季节做着准备……

其实对待自己也是,有时铆足了劲,却发现毫无进展;

但成长这件事儿,本来就是又慢又费劲的。要允许自己慢慢来。

“生命的奇迹是复杂而不可预测的。”

一月份,还是培育“种子”的季节。

首先第一要事,就是为种子配制土壤。

而配制土壤这件事,又十分神秘,甚至有点像巫术——

可以把木炭搅和进土壤里,可以往里面掺点黄沙、牛粪、泥炭、锯末等等等。

然后把它们搅拌均匀,放进花盆里……

当按部就班完成这百十来个步骤,播种才真正开始。

于是,园丁开始了漫长的等待:

第一天,花盆里什么动静都没有,园丁在床上辗转反侧,彻夜未眠,眼巴巴盼着天赶紧亮。

第二天,好像有一些团装的“霉菌”从神秘的土壤中稍稍拱出头来,这下可把园丁高兴坏了。

第三天,有东西近乎疯狂地生长,园丁高兴得都要跳起来了,他像保护自己的孩子一样小心翼翼地呵护这刚刚长起来的家伙。

到了第四天,原来不起眼的幼苗已经蹿到一指多高了,守在一旁的园丁又开始不安起来:“这会不会是一棵杂草?”

很快,事实证明,这并非杞人忧天——杂草总是先长出来的。这是一种自然选择。

大约到了第八天或是更晚一些的时候,在一个所有人都预想不到的时间,它们神不知鬼不觉地钻出了土壤。

“生命的奇迹是复杂而不可预测的。”

而我们每个人,就是复杂而不可预测的;

耐下心来,或许奇迹会不经意发生。

02、园丁在三月

“耐心是一种智慧。”

三月是园丁最忙碌的一个月,因为在这个月,他要为即将到来的春天做准备。

天气,依旧是决定园丁顺不顺心的关键。

以至于,每个园丁都喜欢找上了年纪的人聊天,因为这些老人大多都有些健忘,每年都对别人说:“我这一辈子没碰到过这么糟糕的春天!”

如果气温偏低,他们会说:“我可从来没有见过这么冷的春天!”

如果天气比较热,他们又会马上改口:“从来没有遇上过这么热的春天!”

听到这些老人的话,园丁心里总是会有些慰藉:

天气总是变化多端,令人难以捉摸,而我们拿它毫无办法。

园丁对于天气的无奈到了什么境地呢?

书中是这么描述的:

如果手表走不动了,可以把它摘下来拿到钟表匠那儿修理;

如果汽车在半路上抛锚了,可以动手修理一番,不行就叫个修理工。

总之,凡事都可以被修理,唯独天气不行。

无论用热情还是自信,或者多么先进的科技,抑或是带着乞求的咒骂,对天气都起不到任何作用。

但是,也别忘了——

花蕾会自然而然地开放,新芽会自然而然地成长。

而只有当我们每一个人都感受到自己的无助和渺小之后,才会真正明白一个道理——耐心是一种智慧。

03、园丁在七月

“有些花开,就有些花落。”

在七月,园丁碰到的最大的难题要算给花草浇水了。

如果用喷壶,那他一定会像记录里程那样记录了自己用了多少壶。

“啊,不错,”他骄傲地宣布着自己的新纪录,“今天我一共浇了四十五壶水!”

而这四十五壶水,会让久旱的花草重现活力。

如果用高压水枪或是水管子浇花,结果自然会事半功倍。

一眨眼,不仅浇了花园和草坪,还顺带把正在喝下午茶的邻居、路过的行人,甚至连家人和自己都痛痛快快地浇了个透!

但是,当阳光让温度计里的水银柱“呼呼”只蹿到五十摄氏度的时候,草叶开始打蔫儿,树叶被热浪烤得有些泛黄,刚刚钻出头来的幼苗在闷热里差点窒息,土地被晒得裂开了一条条缝,用手一捏就碎成了土渣儿……

即使如此,玫瑰、福禄考、土木香、金鸡菊,还有剑兰、萱草、风铃草和雏菊能在酷热中顽强地开放,真要感谢老天爷!

但,有些花开,就有些花落,你得在一边修剪掉枯枝,一边对它们轻声说一句:“该你了!”

正如我们对自己的期待一样,总是希望能够“花开”;

但是,我们要允许自己有“花落”的时刻——

不那么好也没关系,没那么完美也没关系。花开花落终有时。

04、园丁在十二月

“停下来好好看看花园吧。”

好了,到了十二月,一切都做完了。

但是园丁呐,也和所有普通人一样,总是为未来而活:今年玫瑰花开,期待明年花开更盛。

所以,即使一切都做完了,园丁的担心却未停止:

担心来年春天,植物会不会遭受霜害、病菌、干旱或暴晒,准备开始想对策。

“我说园丁啊,你能不能停下来好好看看你的花园呢?”

是的,美好就在眼前。日日成长,年年更新。

同样的,和园丁一样,我们对自己也总是有未来的期待和担忧:

“九月份的自己要更好。”

“来年的自己要更优秀。”

……

但其实,眼前的自己,就很美好。我们要学会好好欣赏。

每到九月,我们总是会抱有一丝遗憾的心情:

“感觉什么都没做,夏天就过完了。”

而这本书中的九月,是这么被描述的——

从园艺学角度来看,九月是一个让人满意的月份。

九月意味着秋天到了,盛开的紫菀已经在歌唱秋天,毫不张扬地绽放,低调却沁人心脾!

秋日之花比春日之花更有魅力,饱满热烈却不狂妄自大,内敛又不失优雅成熟;

而蝴蝶、蜜蜂都倾倒在这片美好秋色之中。

在这百花争艳的季节里落下的一两片枯叶,又是怎么回事?

难道大家忘了?是因为——

万物一直都在,且生生不息。

是啊,夏天留下的,或许是遗憾,但也或许是美好;美好的东西或许在逝去,但或许也正在新生。

与大家共勉!

本文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或网友转载),绿林网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文章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未经作者许可,不可转载。
点击查看全文
相关推荐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