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林网

我与《西游记》的故事 作文600字

我与《西游记》的故事 作文600字

作文是通过文字来表达一个主题意义的记叙方法。那么你有了解过作文吗?我与《西游记》的故事 作文600字,欢迎阅读与收藏。

第一篇

《西游记》是我最喜欢的书,也是一段长长的故事。

我的书架上有五本《西游记》。第一本是在我五岁时,妈妈给我买的。书的里面花花绿绿的,有着各种各样的图画,都是些孙悟空打妖魔鬼怪的片段,与连环画差不多,但又不相同,里面的字都注了拼音,现在看起来幼稚了许多,但又难以忘记。第五本是别人送来的,书厚了,内容也详细的多,里面没有了图画,也没有了拼音,倒是因为文言文的原因,多了些注释,但内容大致没变,留给我的记忆也没变。

小时候读书,总会读掉一些细节,也没有用笔随时做记录的习惯。也是,那时候读书读得浅,但像一些一直反复出现的人物,可忘不了,比如孙悟空、唐僧,可一些细节就记得不是那么清了。到了初中,听到考试会考《西游记》,我又高兴又害怕,高兴的是我从小就读《西游记》,考试不用怕;害怕是因为我确实会把某些情节弄混,害怕牛头不对马嘴。悲喜交加的我开始专攻《西游记》,在那一个月,白天我看电视剧《西游记》,晚上我读《西游记》,偶尔停电了,我也用妈妈的手机听书。听妈妈说,有几天,我睡觉都在喊“孙悟空,孙悟空……”我既辛苦,又快乐。

还记得那一次在班上讲《西游记》故事时,潘老师让我上去讲,我有点紧张,但我又迅速冷静下来,选了我最喜欢的西游记片段“车迟国斗法”。我大步走上讲台,在黑板上写下了题目,便开始了滔滔不绝的讲述。慢慢的,我仿佛身临其境,回到了一个个电视片段,回到了一页页书码中,当讲完时,博得了同学们的一阵阵掌声,我开心极了!

期末考试时,《西游记》也帮了我大忙。发下语文试卷时,我便先看了看名著阅读,太好了!太好了!我心里暗自发笑,居然考《西游记》,这下我就不用担心了!不出所料,这次我终于取得了满意的成绩。

《西游记》对于我来说,不仅仅是一本书,它是一个个故事,一份份美好的回忆……

第二篇

“书中自有黄金屋,书中自有颜如玉。”与书为友,自可受益无穷,这不仅是知识的积累,文化素养的提升,更是思想的升华。名著《西游记》就是一本使我受益无穷的书,一位陪伴我至今的朋友。

小时候,外婆这种没受过多少教育的人,都能生动形象,把《西游记》向我徐徐道来,就在这时,我沉迷于书中精彩的神魔世界,那些拥有大神通,大造化的神让我敬佩;我担心于书中那些精彩绝伦,充满转折的故事情节;也欣喜于取经团队最后的成功。

到了小学,当我第一次拿起那本《西游记》阅读时,心中是有些激动却又觉得无聊的,激动的是自己第一次阅读名著,又觉得《西游记》中的那些故事早已听过。

可当我翻开这本书时,却不再仅仅为书中的精彩情节所吸引,更多地为取经团队的优秀品质所折服,他们一路历经九九八十一难,每次都惊险无比,那可怜的唐僧,更是几乎每回都被妖怪抓了去。尽管如此,他们仍团结一心,不畏艰难险阻,坚持不懈地取到了真经。我不仅为他们所欣喜,更多对他们有了敬佩之情。在学习品质时,我总是在观察人物的形象。

到了初中,我开始阅读文言文版的《西游记》。那通俗易懂,却又精妙绝伦的一首首诗,让你不禁沉醉其中了。但更让我欣赏的,是《西游记》细腻生动的人物描写:有猪八戒的好吃懒做、又不缺善心和机智;沙僧的心善良、踏实能干,任劳任怨;悟空的神性与人性的完美结合;唐僧一心求佛,不畏死亡的高僧品质……

在柔和的月光下,我总是在梦里与唐僧师徒一起取经去了。在梦里取经时,我总是在与取经团队学习优秀品质。《西游记》是一本好书,也是我的朋友,我与他的故事十分简单:我们自幼为友,渐交渐深。

我的朋友,你确实是个宝藏。我每次与你交往,都有新的收获。

本文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或网友转载),绿林网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文章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未经作者许可,不可转载。
点击查看全文
相关推荐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