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林网

我们都是有歌的人的读后感大全

我们都是有歌的人的读后感大全

《我们都是有歌的人》是一本由姚谦著作,中信出版集团出版的平装图书,本书定价:49.8,页数:2019-4,特精心收集的读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我们都是有歌的人》读后感(一):一些印象深刻的书中语句

《陪伴者》:陪伴最大的原因是爱,而爱不因该有所求,甚至不应该刻意在对方的生活与生命里留下痕迹,陪伴最大的收获来自自己,而非对方的给予。

《试着了解》:恋爱中的两人,最害怕情绪落差,当其中一方对另一方的情绪不再有感受时,彼此间情感的传递也就中断了。在旋律起伏较大的副歌,歌词试图向对方发问,想要将心比心,引起对方相应的感受,两人关系的答案则交由对方回应。

《我们之间》:先写词后谱曲的作品,词作者写词的语态,会影响曲作者对曲子的旋律创作。语态首先指的是词作者的创作风格和语言习惯,还指创作者对情境的考量,比如说话场合是私密还是正式、对象是个人还是众人等。

《听一千遍后》:除了自我描述,尝试站在别人的立场,用别人的观点来审视自己,这种对照是一种常用的创作方法(对位创作方法)。除了转换身份,还可以转换性别视角(《她来听我的演唱会》)

《自转公转》:当旋律起伏度低、节奏感强时,平仄变得更为重要。越是错开短句,越要坚持韵脚,当旋律没有固定起伏时就必须强化歌词的平仄,否则可能无法形成有记忆点的歌词。创作要先懂韵脚,再决定要不要守着韵脚。

《我们都是有歌的人》读后感(二):As Song,As Life。

偶然原因,遇到这本书。很厚。一杯咖啡的时间是读不完的。

感动于姚谦老师在书中收录的作品之多,不仅有自己的作品,还有华语乐坛跨度愈三十年的优秀词作。原来《鲁冰花》的词是出自姚谦老师之手,原来特别喜欢的《秋天的海》也是他的作品,原来陈粒的《当我在这里》也是他的作品。才发觉原来陈绮贞《旅行的意义》歌词之中,差不多80%的句子开头的字都是“你”。

翻过几页,被“不论什么年纪,迎向爱情时我们都是新手”这句话击中,刚好看一个朋友微博猜是因为感情心情低落,把这一页拍照发过去作为安慰。

因为有磁带、CD、MD、MP3到在线音乐等音乐介质都有使用经验,而我至今仍保持对喜欢的音乐作品要购买实体唱片的习惯。当音乐响起,你翻开词谱,那一首歌的时间,在你翻阅词谱的时间,是你与歌者以及音乐人之间建立的一段不被打扰的时间的联结,看着词谱上的歌词,听着歌,会对歌词的印象更为深刻。

姚谦老师的这本书,犹如词谱的一个高解析版本,讲述一首音乐作品歌词创作背后的故事,道出某个句子,某个词击中听者心灵的原由。愈350页的认真、耐心和诚恳,是一个文字工作者对文字最大的敬意。

喜欢《当我在这里》中:

“闻到 秋光

沐浴 蝉鸣

枕着 白雪

听见 杨絮”

每个人心中不仅有一首李宗盛,也一定还有一首姚谦,听姚谦老师解析《家2》罗大佑的词也好厉害。这本书也很适合放在枕边,每天“读”两三首,会让你想起那首歌陪伴你的日子,遇见的人,生活过的城市,还有自己的样子,然后就会有一个很好的睡眠。

《我们都是有歌的人》读后感(三):有歌的人最幸福

作为一个热爱华语流行音乐有小二十年光景的乐迷,初次听闻姚谦老师出版了一本与流行音乐有关的书,感到既惊讶又激动。惊讶是因为最近活跃在大众面前的姚谦老师,更多的是以美术收藏家的身份出现,仿佛已经远离流行乐坛中心许久。激动则是因为姚谦这个“存活在歌词本上的”名字在乐迷心目中一直都是传说般的存在,他创作的许多歌词作品成为了经典被无数乐迷铭记,由他亲自讲述与流行音乐有关的故事,想必会非常引人入胜。

书名《我们都是有歌的人》开门见山揭示了本书的主题,即“人”与“歌”的联结。姚谦老师在书中选取了对他的不同人生阶段有重大影响的别人的歌以及部分自己创作的歌,通过剖析歌曲的创作手法以及个人对歌曲的情感映射,来探讨这些歌与自己、与听众的关系,既有感性的情绪抒发,也有理性的分析讲解,力求让读者更加了解流行歌曲的意义与价值。听歌本是件很私密的事情,但这种私密的感情也有可能形成集体回忆,既记录个人小天地的喜怒哀乐,也记载整个社会环境的变迁发展。姚谦老师通过本书的写作,能够让读者重拾往日听到某首歌曲时的感动,进而在喧嚣的今日找寻到一段与过去的自己平和对话的时间,“悟已往之不谏,知来者之可追。实迷途其未远,觉今是而昨非。”姚谦老师自己也坦言,虽然远离音乐行业许久,但他一直都在思考当今时代的流行音乐到底应该如何创作如何出彩,这一本书的诞生,可以看作是对过去成就的总结、怀念,也可以当作一次探索和尝试。

从姚谦老师的字里行间,既能触摸到他文字创作上的细腻心思,也能感受到他对待人事物的理性思考,从而能够理解他当年作为唱片公司的高层管理人员之所以能取得成功的关键所在,一言以蔽之,就是既要有投入感情的真诚创作,也要根据市场需求有针对性的量体裁衣。此外,在某些他自己创作的歌曲最后,姚谦老师还分享了一些有趣的花絮,讲述了一些不为人熟知的歌曲创作上的或者歌手的故事,也能满足乐迷们的猎奇心理。

流行音乐看似并非必需品,但它们在不知不觉间贯穿了许多人的人生,对生命的影响不显山不露水但却实实在在的存在。拥有流行音乐的人都是幸福的,姚谦老师用这本书再次确认了这一点。用老师自己的话来总结再恰当不过:“我们都是有歌的人。我们都用一首一首的歌,累积出了自己生命的痕迹。那些歌渐渐成为我们生命中一道道色彩,这些色彩进而构成了我们的人生。用歌记录生命的记忆方式仍然是我们生活里不可或缺的。”

有歌的人最幸福,感谢姚谦老师用文字做记载,用本书给乐迷无穷的回味及感动。

《我们都是有歌的人》读后感(四):时光悠悠,青春渐老

今天的芥末辣得不多不少。

……………………………………………………………………………………………………………………

翻开这本书,仿佛在读一本诗词鉴赏。看似平凡无奇的遣词造句,内里原来有这么多心思和考量。

翻开这本书,也仿佛按下了复读机的播放键,看着滚轮悠悠旋转,磁条由白到黑,然后声乐飘飘。

……………………………………………………………………………………………………………………

一本书将我带回了千禧年初那段零花钱都用来买磁带的时光。

那时候,许巍的《每一刻都是崭新的》里面说:“ 曾经的你,以为只要带着那把青春的长剑和赤子的良心,就可以说服自己不出卖理想的灵魂,在寂寞和不得不流泪的晚上,即使,连自己都在笑自己傻时,依然拔出怀中的长剑,刺痛自己,提醒自己,勇往直前,直到现在。 ”

那时候,陶喆在《太平盛世》里叩问:“ 历史到底会不会把我们导入正途呢? ”

当然,那时候少不了维京唱片的女歌手们。忘不了萧亚轩的“ 在人群中我们擦肩而过/在城市的呼吸里沉默游走/探索/一份自己渴望已久的温柔 ”和“ 当过尽了千帆你还在身旁/仿佛是一道曙光”,也忘不了刘若英的“ 有多少四季能浪费在思念和犹豫后/来此恨绵绵无尽期”和“ 想失去的/也想起了曾经错过的/和可能永远得不到的”。

偷偷爱上了一个男孩子,自己爱的死去活来,白天和他谈笑风生,晚上却一个人在宿舍被窝里偷偷哭泣。那时候阳光照在他的耳朵上透明到能看到血管的排布,而他的笑在阳光下显得特别的灿烂。后来实在承受不住暗恋,认认真真给他写了封情书,内心忐忑得放到了他的抽屉里。他约我聊天,对那封信的态度模棱两可,而我由于太过于在意自己的感受,早早逃离了现场。

之后很久,听着《那年的情书》时常会想,很久以后,他会不会还保留着那封情书?读了之后还会不会脸红心跳?是否还能记得我们的那段美好?

……………………………………………………………………………………………………………………

当”之后很久“变成了很久以前,我也到了人生的30岁。偶尔想起曾经的自己,曾经的我们,还是会忍不住微笑,忍不住怀念那年的美好。

我也是有歌的人。在不同的人生阶段,我曾有过不同的歌曲。它们像一本本书,安静的排列在记忆的书架上,表面落着时光的浮土。但当我触动回忆的机关,they are back again, just like a long lost friend, yesterday once more.

《我们都是有歌的人》读后感(五):我们都是爱歌的人

已经不记得有多少年没有读过实体书了,这次有机会用了两个中午的午休时间拜读了华语音乐作词大师姚谦的新作《我们都是有歌的人》,本以为全本都是老师的个人创作解析,没想到,老师对其他歌词创作者的赏析占了绝大部分篇章。读着每一篇词作心语,听着那首歌,比单纯来听歌,是会有不一样的感受的,包括在不同的年龄,不同的境遇下,听着同一首歌也会有不一样的心情。

从小就喜欢音乐,尤其是华语音乐。在我还没有出生的时候,家里就有一张完整的专辑,杨林的《玻璃心》,后来长大了再听这张专辑,依然不觉得过时,而且是好听的。小学时期不懂得个人专辑这个概念,买的磁带很多都是当时的大红金曲拼盘,而且清一色的来自滚石唱片,相信很多乐迷都买过这样的盗版磁带。人生中的第一盘盗版个人专辑是刘德华的《忘情水》,貌似是三四年级买的吧,第一盘正版个人专辑是范晓萱的《小魔女的魔法书》,现在依然记得是六年级的暑假购于上海的书店,9.8元。

我们都是有歌的人,姚谦连书名都用的是给江美琪的创作,可见姚老师对小美的爱有多深。不得不说,姚谦在维京唱片的那几年,打造了很多优质的好歌手,萧亚轩、江美琪、侯湘婷、刘若英、赵薇、林忆莲、本多RuRu……似乎台湾乐坛的词人无论男女,都很擅长从女性视角写出动人的歌曲。

书中姚谦除了对曾淑勤、林慧萍、黄莺莺等等这样的乐坛前辈表示绝对的欣赏之外,还提到了很多内地歌坛民谣流行的新人,钟立风、陈粒、好妹妹乐队……现在越来越多的港台音乐人参与到内地歌手的专辑创作,也有很多优质的内地创作人为港台歌手写下了经典的歌曲。总体而言,整个华语乐坛的辉煌不再,还是很怀念九十年代至新千年的那些年华语乐坛欣欣向荣的繁盛景象,歌手们的专辑都有拿得出手的好歌曲,或传唱至今,或成为经典。现在,听完一整张专辑,要找到一首深入人心的歌曲已经变得很难。

辉煌时期的台湾乐坛,有着太多的幕后功臣,姚谦、陈小霞、姚若龙、许常德、季忠平、小虫、陈志远、王文清、刘天健、潘协庆、丁晓雯、邬裕康、郭子、李宗盛、屠颖、黄怡、涂惠源……我也很庆幸在成长的过程中有这么多好的创作歌曲陪伴。

今年之前,我在豆瓣添加了十来年的华语音乐条目,初衷是想让自己听过的专辑和单曲有一个可以被记录的地方,慢慢地,我发现连这样一个动作也会被人猜忌,而且是不相干不认识的人。于是,今年我渐渐停止了在豆瓣添加华语音乐条目,但这并不代表我会停止听歌,停止在豆瓣标记,听歌已然变成了我的习惯,一个很偏执的习惯。无论快乐或者难过,都能找到一首歌可以作伴。也许,这就是音乐的力量吧。

我们都是有歌的人。

我们都是爱歌的人。

本文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或网友转载),绿林网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文章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未经作者许可,不可转载。
点击查看全文
相关推荐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