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林网

《漫长的告别》读后感锦集

《漫长的告别》读后感锦集

《漫长的告别》是一本由[美] 雷蒙德·钱德勒著作,人民文学出版社出版的平装图书,本书定价:69.00元,页数:412,特精心收集的读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漫长的告别》读后感(一):硬汉派推理小说天花板 | 《漫长的告别》

一个佛系的私家侦探

无意中帮助了一个从豪车上下来的酒鬼

侦探x酒鬼的奇奇怪怪の友谊开始了

酒鬼有一天说 我可能

《漫长的告别》读后感(二):再漫长的告别,也总有终点

君子之交淡如水,这是我看罢全书后对马洛的第一感受。但转念一想, 君子之交的另一方并不适合这一句。春秋战国时的游侠儿之风或许更加能概括主人公马洛的历程。

乘兴而来,尽兴而归。顺眼即引为知己,虽然职业为侦探,但做的事情却并不总以利益为先。虽然并无嘱托, 但内心之中为友人尽责的一股使命感促使其选择了纠察真相到底的坎坷路线。途中迷雾重重, 进监狱, 被殴打,受死亡威胁, 但正如《大宋少年志》中的那句话,“世间万物阻我, 不死便不屈。”↵ 虽然主人公身份是侦探, 往前曾听过的其它版本的此书宣发也曾宣传过‘侦探小说’的噱头。但真正读过这本书的故事, 发现其实并非如此。侦探身份只是主人公入局的工具, 前提设定条件而已。侦探小说其实也谈不上我们平常认知的侦探破案,其中的推理桥段少得可怜, 且文末的推理, 也谈不上多么出色, 不过并不妨碍结尾揭开真相时的精彩。

其实这也是侦探小说的一个流派——硬汉派。较为不注重场景描绘及人物心理描写。而在于用简洁叙述与机智隽永的对话取胜。举例来说的话,颇有些类似于古龙先生的《陆小凤传奇》系列。武侠的身份只是个设定条件, 在伴随着主人公脚步一览扑朔迷离的故事背景后,揭开真相的答案却总是让人意外, 且这沉重的真相对主人公而言并非好事。 如果对这类型的侦探小说对胃口的话,倒是可以一阅。不过译本的选择得注重。正如古龙小说中人物的对话总是让人觉得意味深长, 这也是硬汉派侦探小说的一大特点,但原著为外国小说,翻译而来的意味能否还能精准且信达雅的传达于读者,就很考验功力了。不好的译本能毁掉一个人对一本书的印象, 大家自行斟酌。

《漫长的告别》读后感(三):坚守内心,赴一场漫长的告别——《漫长的告别》

小说《漫长的告别》开篇就是醉醺醺的纸醉金迷,作者雷蒙德·钱德勒用一连串色彩鲜明的物象描写——酒吧露台外;豪车;灰白头发的年轻男子;暗红色头发、蓝色貂皮大衣的美人,使得读者迅速在脑海中描绘出花开荼蘼的浮世一角。

基于这样的调性,《漫长的告别》不像常规推理小说一样节奏紧张、抓人眼球,反而更像一部需要细细品味的文艺老电影,连名字也别有意味。 在剧情的推进中,“真相”不再是牵引我们孜孜不倦追寻的重点,探讨人物的深刻内心、体味人与人之间的复杂纠葛才是阅读的动力。

我很喜欢小说里的侦探马洛,看似活得潦潦草草、随波逐流,但心里却有义气坚持,而这种坚持并不是头脑发热的一时之气,而是经过反复衡量而后做出的取舍。很明显后一种内心的坚持远比前一种一时上头更加可贵。

作为一名初涉推理小说的读者,侦探马洛构建了我对“硬汉派”推理的认知,能力卓绝的侦探们不再轻松写意地解开谜团。 ——在孤立的环境中,哪怕潦倒窘迫,但面对重重阻力仍然坚守立场,这才是“硬汉派”。

作者雷蒙德·钱德勒很喜欢在每一小节结束时,采用具有深意的概括性语句,亦或者是描绘景色,并赋予景色一些主观的感情色彩,如同电影每一幕结尾场景转换时的“转场特效”。 再加上极具特色的社会结构、放纵至有几分癫狂意味的角色人物,以及或明或暗的利益“交换”,尤其故事还发生在戏剧性十足的“好莱坞”,使得我在阅读小说《漫长的告别》时总在脑海中闪现出胶片滚动播放,人物各自演绎,最终友人对马洛说“再见”,这一场“漫长的告别”终结,马洛的坚守没有被辜负,于是幕布暗去,剧终人散。

本文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或网友转载),绿林网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文章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未经作者许可,不可转载。
点击查看全文
相关推荐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