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林网

《活出意义来》读后感摘抄

《活出意义来》读后感摘抄

《活出意义来》是一本由埃米利·伊斯法哈尼·史密斯著作,中信出版集团出版的平装图书,本书定价:48,页数:2021-10,特精心收集的读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活出意义来》读后感(一):《活出意义来》:寻找意义的苦,换来活着的甜

90年代庾澄庆的一首热歌叫《快乐颂》,里面的歌词是:

你快乐吗?我很快乐.....快乐其实也没有什么道理......快乐就是这么容易的东西, don’t worry be happy。

如果有人问你:希望有一个什么样的生活?可能大部分的人都会说是“快乐”。至于是不是有意义,可能是太难定义标准,不容易让人脱口而出。相对而言,就像歌里写得“快乐就是这么容易”,没有烦恼就是快乐。

那么我们活着,到底如何理解“快乐”和“意义”?《活出意义来》这本书带给读者的并不是一种答案,而是在人生路上的思考和选择。其实,人生的意义就是活着。

《活出意义来》的作者是埃米利·法哈尼·史密斯,毕业于宾夕法尼亚大学,获得了正向心理学硕士学位。她擅长心理学、文化、人际关系等方面的写作,作品经常被刊登在美国的几大主流报刊上。她还擅长演讲,其中《人生不只是要快乐》在TED自媒体平台上被翻译成36种语言。

《活出意义来》这本书里穿插了大量的生活故事,历史典故,心理研究,宗教理念,还有名人明鉴,从各个方面和角度来探讨着生命的意义。作者把一个高度深化的人生课题,带入读书的思考中,引导读者的自省和心灵的升华。

作者认为活出意义,是营造生活的艺术。我们可以从三个方面获得精神食粮,跟随《活出意义来》思考自己的人生方向:

首先,活着的意义就是好好活着,尊重生命;其次,营造生活的艺术就是意义;最后,追寻活着的意义,才是最高境界的快乐。

01、活着的意义就是好好活着,尊重生命

说到活,我们必须先面对死。《活出来的意义》的结语中,作者谈到了死。在我们面对死亡的时候,我们的生活将会停止并且归零。那么,我们活出来的意义会归零吗?什么才是真正意义上的善始善终。

作者介绍了精神病学和行为科学权威威廉·布莱特巴特的研究成果,回答了活着的意义和死亡之间的关系和影响。布赖特巴特医生毕生的研究是癌症病人末期的临终看护,以及如何化解死亡对生命意义的威胁。

布赖特巴特医生认为,绝症末期的病人多数是因为放弃了活的意义,而没有活的希望和愿望。当病人接受了心理治疗,不再想提前放弃,甚至终结生命,因为他们体会到了生命的意义是活着,而活着的意义就在生活里,随处可见。

布赖特巴特医生最终研发出了意义疗法,不仅治愈患者,也同样可以治愈普通人。人在死亡面前都是一样的,只有看到了活着的意义,才能鄙视死亡。

活着的意义就是好好地活着,这是对生命的尊重。留得青山在,不怕没柴烧。

02、营造生活的艺术就是意义

在死亡面前,才知道最深层次的意义是活着。而对于很多活着的人们却很茫然,如果我们一无所有,那么生活还有什么意义?看不到活着的意义,是因为我们不懂得营造生活的艺术。

有这样一个富人和乞丐的故事:乞丐祈求富人行行好,施舍一片面包,可是富人认为即使是一片面包也是自己的,没有意义和义务施舍给乞丐。这个乞丐实在太饿了,饿得要死。

他无奈向另一个乞丐祈求。看着唯一的一片面包,那个有面包的乞丐掰了一半给饿得快要死了的乞丐,因为在他们的眼里,这片面包是活下去的希望。

这个故事告诉我们:富人目的是不失去一片属于自己的面包,可是在人性上是卑微的。两个乞丐可能因为分享了唯一的一片面包,都没吃饱,但是他们拥有了彼此的友谊。

富人不一定懂得和拥有生活的意义,更可能是生活中的贫穷者;而穷人不一定真的是一无所有,更可能珍惜生命的价值。

营造生活的艺术,不是肤浅意义上的及时行乐,而是在生活的点滴中获得活着的意义。友情和关爱都是生活中一种无私的艺术和意义。

03、追寻活着的意义,才是最高境界的快乐

在当今快速发展的大数据信息时代中,人和人之间的社会关系也变得数字化。作者在书里用冰冷的调研数据揭示了人们正在失去对于意义的追求。

在20世纪60年代,86%的被普查的大学生的优先目标是”发展有意义的人生哲学“,到了21世纪,只有40%的受访者把追求意义作为自己首要的生活目标。作者认为大学的教育受大环境的影响,淡化了提升道德和获得智慧的治学意义。

我们狂热地追求快乐,甚至提升到”想得到生命中一切事物的捷径,是此时此刻就快乐起来”的极端快乐意识形态的高度。然而,可悲的是人们越追捧及时行乐,社会比以前更痛苦。

但是随着物质生活的满足,人们意识到出现的”意义危机“。作者在《活出意义来》引用了社会学家们的讽刺性研究:追求快乐,反而让人更不快乐,再次强调了活着的意义。

作者在研究中把意义的源泉归类为归属、目标、叙事、和超然。意义来源于人与人之间用爱建立的社会关系;来源于服务他人,让他人过得更好;还来源于奉献自我的精神。

这样的意义在90后朱铭骏的生活经历中得到了充分的体现。他曾经是一位消防员,2013年在一次训练中意外受伤,高位截瘫。失去了活着的意义,他曾经咬舌寻死。2016年他在网上得到一位心理咨询师的帮助,重新找到了生命的价值。

2018他在获得了心理咨询师的资格证后,克服了身体上的障碍,勇敢地在大庭广众之下练习和不同人的对话和沟通。到了2021年,他已经帮助过一百多位来访者。

朱铭骏的视频在网上一夜爆红,成为大众眼里的楷模。对于朱铭骏来说,他只想好好地活着,在帮助他人的同时,获得自己的快乐。

04、写在最后

《活出意义来》这本书带给我们的是心灵上的冲击,让读者去思考自己的人生意义;在生命的价值观上,懂得如何营造生活的艺术。

心理学家毕淑敏说过:一个人活着一定钥匙自己幸福化,而且,也要让别人因为你的存在,幸福会更多一点。

《活出意义来》读后感(二):人生是为了找快乐,还是找意义?

朋友,你是否经常会产生一系列的灵魂之问:我是谁?我为什么是我?我为什么身在此地?我活着,究竟是为了什么?

对人生价值、美好生活的探寻,可以说贯穿了每个人的一生。

哲学史上认为有两种途径可以通向美好生活。

一种叫 “欢乐” (hedonia), 就是今天我们所说的 “快乐”, 与西格蒙德·弗洛伊德看法一致。“人类追求快乐并希望保持快乐。” 弗洛伊德写道, 并称之为 “快乐原则”。他认为 “快乐原则” 决定着大多数人的生命意义。

希腊哲学家亚里斯提卜, 苏格拉底的学生, 认为欢乐是美好生活的关键。亚里斯提卜说: “生活的艺术, 在于及时行乐, 真正的快乐并不是理智的, 有时候甚至是不道德的。” 几十年后, 伊壁鸠鲁提出了相似的观点, 认为美好人生存在于快乐之中。根据他的定义, 快乐意味着不存在肉体和精神的痛苦 (譬如焦虑)。

这种主张在中世纪时遭到冷落, 但 18 世纪又因为实用主义创始人杰里米·边沁而重新受到追捧。边沁坚信追求快乐是我们的核心动力。“天性把心灵置于两大统治者的管辖范围内, 即快乐和痛苦。它们指出了我们应该做的事情, 也决定了我们将要做的事情。”

与此传统观点一致, 今天许多心理学家将快乐定义为一种积极的精神和情感状态。例如, 在社会科学研究中, 常用来评估快乐的方法是请受访者比较自己感到积极情绪 (如自豪、 热情和专注) 的频率和感到消极情绪 (如恐惧、 紧张和羞耻) 的频率。积极情绪的比例越高, 人们越感到快乐。

积极心理学是由宾夕法尼亚大学的马丁·塞利格曼教授创立的学科。

塞利格曼教授在当了几十年的研究心理学家后, 最终承认自己的研究领域已出现危机。他和他的同事可以治疗抑郁、 压抑和焦虑,但他意识到帮助人们战胜心魔和帮助他们过好日子是两码事。

虽然心理学家承担着关心和研究人类精神世界的责任, 但他们对人类的繁荣几乎一无所知。因此, 塞利格曼教授于 1998 年召集他的同事一起研究, 是什么让生活充满意义, 是什么让我们感到值得生活下去。

社会学家们响应了塞利格曼教授的号召, 但他们中很多人把研究方向转移到了一个既简单又貌似容易衡量的课题上: 快乐。一些人研究快乐的好处, 一些人研究影响快乐的因素, 还有一些人研究如何提高我们日常生活的幸福感。

概括地说, 积极心理学创立的最初目的是研究如何拥有好的生活, 但现在它已经变成了对快乐的实证性研究。关于快乐的学术研究遍地开花, 并化身积极心理学领域的 “代言人”, 出现在大众面前。

在 20 世纪 80 年代末、90 年代初, 每年都有数百篇关于快乐的学术研究出版;截至2014 年, 每年有超过一万篇相关的报告问世。对心理学来说, 这是个令人振奋的转变, 引起了全社会的积极回应。

主流媒体争相报道新的研究成果, 企业家开始通过创办公司和开发应用程序把这种成果变现, 一大波名人、 私人教练和励志讲师争先恐后地分享获得快乐的福音, 而普通人被这种潮流彻底洗脑。据 《今日心理学》 报道, 2000 年出版的关于快乐的书籍只有 50 多本; 到 2008 年, 已飙升至 4000 多本。

当然人们一直以来都热衷于追求快乐, 但研究者的努力和公众的关注对快乐的探索有深远影响: 据谷歌搜索显示, 自 2005 年至今, 公众对快乐的关注增加了两倍。朗达·拜恩在她 2006 年的畅销书 《秘密》 中写道: “想得到生命中一切事物的捷径, 是此时此刻就快乐起来!”

但对快乐的狂热有一个很大的问题: 它没能履行承诺。虽然关于快乐的市场依旧增长, 但整个社会却比以前更加痛苦了。实际上, 社会学家揭示了一个可悲的具有讽刺意味的现象: 追求快乐, 反而让人更不快乐。

无望和痛苦不仅在增多,更成了传染性的疾病。自 1960 年起, 美国患抑郁症的人数激增;在 1988 年至 2008 年间, 服用抗抑郁药物的人数增加了 400%。精神健康医疗的完善和普及不能完全解释这些激增的数字。2016 年, 普通人群自杀率达到了近三十年来的至高点。自 1999 年起, 中年人群体自杀率上升超过了 40%。每年有近 4 万美国人结束自己的生命, 全球接近 100 万人自杀。

弗吉尼亚大学的大石茂弘和盖洛普民意调查中心的埃德·迪纳 2014 年合作的研究对此给出了答案。

虽然该研究样本庞大, 包含了 32 个国家的 14 万参与者, 但研究内容简单明了。几年前, 盖洛普的研究者访问参与者是否对自己的生活感到满意, 是否觉得自己的生活拥有重要的目的或意义。大石茂弘和迪纳以国家为维度, 基于所收集的数据, 分析快乐程度和人生的意义感与财富、自杀率和其他社会因素等变量之间的关系。

研究结果令人惊讶。生活在发达地区的人 (如斯堪的纳维亚半岛地区) 比生活在贫困地区的人 (如撒哈拉以南非洲地区) 感到更快乐, 但在意义方面的结果却完全相反。生活在发达地区的人 (如法国和中国香港) 认为生活没有意义, 而生活在贫困国家的人 (如多哥和尼日尔) 更能感受到生活中的意义, 尽管他们的

快乐指数并不高。

最令人感到不安的是自杀率与快乐程度和意义感之间的关系。发达国家的自杀率远远高于非发达国家。例如,日本这个人均 GDP 达 34000 美元的国家, 自杀率是人均 GDP 只有400 美元的非洲国家塞拉利昂的两倍。

表面来看, 这个趋势并不合理。生活在发达地区的人更加快乐, 他们的生活环境和有些地方比起来, 简直如同置身天堂。要知道, 在塞拉利昂这样的国家,到处充斥着疾病和极度的贫困, 还经历过毁灭性的内战。那么,是什么原因让生活在发达地区的人放弃了自己的生命呢?

快乐和自杀率之间诡异的关系在其他研究中也得以证实。在快乐程度高的国家 (如丹麦、 芬兰) 同样存在较高的自杀率。一些社会学家认为, 在大多数人都过得很快乐的地方, 不快乐的人会变得更加抑郁。也有观点认为, 这些国家的快乐程度持续攀高是因为不快乐的人结束了自己的生命, 被从人口基数中剔除了出去。

但大石茂弘和迪纳的研究给出了另一种解释。当把一堆数据拆分后, 他们惊讶地发现: 快乐与否并不能预测自杀率的高低。能够预测自杀率的变量是意义, 或者更准确地说, 是 “意义的缺失”。意义缺失程度高的国家 (如日本) 拥有较高的自杀率。

困扰着这些自杀者的问题是:有什么值得让我们继续生活下去? 虽然生活条件优渥, 但很多人就是觉得活不下去了。每 10 个美国人中就有 4 个找不到令自己满意的生活目标。接近四分之一的美国人 (大约一亿人) 不知道生活的意义何在。

意义或许才是通往美好生活的真正道路。

哲学家们一直以来都对快乐本身的价值存疑。我们可以通过希腊哲学家亚里士多德和他的“Eudaimonia” 概念 (这个词在古希腊文中意为 “内心圆满” ) 理解这点。

“Eudaimonia” 经常被翻译成“快乐”, 因此人们常把 “快乐是人生至高至善的目标” 这句话算到亚里士多德头上。但实际上亚里士多德对那些追求快乐和 “享乐生活” 的人给予刻薄的评论, 称他们为 “奴性的” 和 “粗鄙的” 人。亚里士多德宣称, 大多数人那种以追求快感为人生目标的生活方式更适合野兽, 而非人类。

对于亚里士多德来说, “Eudaimonia” 不是转瞬即逝的积极情绪, 而是你所做的事情。亚里士多德认为, 过上内心圆满的生活需要在道德和智力上有足够的修养, 并发挥我们自身最大的潜能。那是一种积极活跃的状态。在这种状态下, 我们努力工作, 对社会有贡献, 积极融入社群, 清楚地知道自己的潜质, 而非虚掷我们的才华。

19 世纪的哲学家约翰·斯图尔特·密尔也是“意义”的追随者,他写道: “做一个不满足的人类胜于做一只满足的猪; 做不满足的苏格拉底胜于做一个愚人。”对此哈佛哲学家罗伯特·诺奇克补充道: “即使能做一个同时拥有快乐和深度的苏格拉底, 我们也应该放弃一些快乐以获得深度。”

诺奇克对 “快乐” 持怀疑态度, 他设计了一个思想实验来验证自己的观点。

“想象一下,” 诺奇克说道, “假如你可以住在一个罐子里, 且可以在里面尝试任何一种你想要的体验。” 这听起来有点像 《黑客帝国》 里的情景: “极其能干的神经心理专家用电极刺激你的大脑, 让你感觉自己在写一本出色的小说, 在认识新朋友,或者在看一本有趣的书。” 随后, 诺奇克问道, “你们愿意在大脑中植入这种芯片, 预先编程好你们的人生经历吗?”

如果快乐真的是人生的终极目标, 那大多数人就应该选择在罐子里快乐地生活。在那里, 生活会十分容易, 创伤、 悲伤、 损失都将永远关闭。你可以随时感到舒适, 甚至感到自己很重要。你可以偶尔走出罐子, 选择一些新体验植入大脑中。你不需要对是否植入某些体验感到犹豫不决或痛苦。“相比一辈子的快乐, 几个不快的瞬间算得了什么呢?” 诺奇克问道, “况且如果你觉得这是最好的选择, 为什么还要因此而感到悲伤呢?”

如果你选择在罐子里度过一生, 时时刻刻感觉到快乐, 这代表你生活得很好吗? 你会为自己和孩子选择这种生活吗? 如果我们和多数人一样, 认为快乐是我们的毕生追求, 那罐子里的生活岂不是正好能够满足所有人的愿望?

理论上看这样做没错。但事实上大多数人拒绝在一个装满美好生活的罐子里生活。为什么呢? 诺奇克认为, 人们拒绝在 “蜜罐” 里生活的理由, 是罐子里的快乐是不劳而获的, 是空洞乏味的。

在罐子里你可能会感到快乐, 但你没有任何应该感到快乐的理由。你可能感觉良好, 但实际上你的生活并不好。一个 “漂浮在罐子里的人”, 就像一团难以名状的物体, 没有身份、 事业、 目标来为自己的生命带来价值。“我们更加在意内心如何感知事物,”诺奇克总结道, “与感到快乐相比, 生命中还有更多值得追求的东西。”

问题是,每个人都需要寻找自己的意义吗? 还是说我们可以依赖于某些普世的意义来源? 为什么某些国家或群体的人比其他人更容易觉得自己的人生有意义? 过有意义的生活对我们的健康有何影响? 在死亡面前, 我们应该如何寻找人生的意义?

为了了解如何开创有意义的人生,本书作者埃米利·伊斯法哈尼·史密斯综合了当代心理学家、社会学家、哲学家、神经学家,以及文学、历史人物的多元见解(诸如乔治·艾略特、维克多·弗兰克尔、亚里士多德和佛陀),并分享了一些人们寻找意义的真实故事,试图运用这些文献和研究,找到上述疑问的答案。

《活出意义来》读后感(三):天堂没有玫瑰路,更无来世可选择:你我皆是鹿道森

“无需为他立碑,只愿玫瑰年年为他盛放。”

这是摄影创作人鹿道森,在25岁生日当天写下的一句话。

当人们发现他的那封5000字遗书时,这个年轻的生命早就以最决绝、最不容挽留的方式,纵身大海。从此,告别了让他心力交瘁的世界。

无独有偶。

差不多在去年的同时期,大连理工研三学生(网名:红烧土豆叶,时年25岁)因饱受长久以来的课题压力,最终在留下一封千字遗书后,选择上吊自杀。

信中的一句“希望下辈子做只猫”更是戳中了无数网友的心。

人们在惋惜生命,替逝者感到痛心的同时也发现:相似事件数不胜数,悲剧一直在上演。

虽然,这些人告别世界时的态度一样决绝,但原因却各不相同。

原生家庭影响、校园暴力阴影、生活学习压力巨大、长久以来的不被理解、敏感抑郁看不到希望......

透过各种错综复杂的现象,窥探事件的本质。所有的这一切,归结起来就是:生命天平的失衡(无论是哪一种失衡),导致生命中“意义感”的缺失。

“缺乏意义是这个时代的普遍感受”。然而,寻找、确定人生的意义,却是我们战胜消极心理,让人生“活好”的必选之路。

那么,人生的意义是什么?我们又该如何找到他?

埃米利·伊斯法哈尼·史密斯在《活出意义来》一书指出:归属、目标、叙事和超然,是意义主题的四大支柱。

通过这些支柱的介绍,你将会明白“世界为何这样”以及“如何找到生命的意义”等问题。

文学博士梁永安评价说:“这是一本击中所有年轻人精神中枢的发问之书”。并且,同主题的TED演讲超千万点击量。

如果,你也时而感觉生命缺少意义,更不知该如何找到生活的意义。那么,这本书会给出你明确的答案。

01 归属感:找到心灵归宿,结束精神流浪

有人说:若心灵没有归宿,到哪里都是在流浪。

埃米利指出,人生意义的确定,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我们的归属感。

就像身处社会的我们,都需要朋友家人的关注、理解;需要接受来自他处的情感信息;需要找到能让我们心安的群体。简言之,我们都需要找到归属。

归属感,是为人生带来意义的最重要动力。

为了研究归属感对于一个人的重要性,科学家做过这样一个实验:他们将两组年龄相仿的婴儿,分别放在有母亲看守的监狱中,和没有母亲照顾的孤儿院。

在监狱中的孩子,可以和其他伙伴自由玩耍,母亲也可以进入保育室安抚、陪伴孩子。

而孤儿院的孩子则被单独隔开,不允许融入其他群体,就连保育员也不能和他们有任何接触。

研究结束后,孤儿院的88个孩子,死了23个,而监狱里的婴儿则全部存活。

实验表明了孩子的存活率明显依仗于他们内心的“归属感”,换句话说:是归属感的寄托,让他们觉得活着充满希望。

而身处孤儿院的孩子就没那么幸运了。

因在他们的成长过程中,缺少了能够与之建立长期、亲密关系的成员,使得这些孩子的内心深处一直处于孤独、不安的状态。

他们没法感知幸福、安心、被关怀这一切美好的事物。

相比之下,他们就像被世界遗弃在孤岛上的弃子,与世隔绝的感觉,使得他们获得归属感的途径被割裂。

即便他们吃穿不愁,却依旧会因日复一日、重复而无意义的生活折磨着。直到绝望、心碎而死。

并且,即便其中的某些孩子勉强存活了下来,这种灵魂漂泊无依的状态也会伴随他的一生。

所以,想要找到人生的意义,就需要我们在相互关怀和愉悦的互动中,找到属于自己的“落脚地”。结束心的流浪,进而建立属于自己的成长部落。

02 使命感:在满是废墟的生活中,倔强地种下玫瑰花

“使命”一词乍听宏大,他总是让我们禁不住想起“世界和平”或是“拯救人类”这样的伟大理想。

但事实并非如此。

他也可以是培养好自己的孩子,保护好我们身边的小动物,或是打理好花园的玫瑰花。

拥有使命感的人会对自己的人生状态感到更满意,也更容易找到人生的意义。

2019年的冬天,我到一座山上对某寺庙僧侣们的生活进行跟拍。就是在这,我遇到了小白。

小白是这里最年轻的师傅,研究生刚一毕业没多久,突然有一天就“想开”了。随后,没做过多犹豫,他便处理自己身边的东西,来到这个寺庙出家为僧。

年纪轻轻,还没经历过世俗,便戒掉红尘出家为僧。这到底是“想开”了,还是“想不开”?

这个疑问久久盘桓在我心里。

之后的几天,我一直跟随小白的脚步,晨钟暮鼓,诵读经文。熟络后提及此事,他也只是淡然一笑说到:世间需有人敲钟诵文,祈求福祉。

短短几个字,却道出了人生“使命感”的重要性。

它不是谁给我们下的人生定义,而是自我选择的结果。

阿什莉从小就对动物感兴趣。所以,长大后,她成为了一名动物园管理者。并且,一生都在为动物们的生存环境谋福利。

有人问起,跟动物在一起会不会很无聊,或是会不会嫌弃这里的脏乱。但她却以“动物至上”的理念,向人们展示着她对动物的爱。

因为,在她看来,自己有义务让被圈养脆弱生物过得更好。

别人认为的微不足道,对阿什莉来说却意义非凡。她沉迷其中,并且过得非常充实。这就是使命感给人生带来的意义。

所以,每个人生来都有自己的使命。它无关大小,也无需刻意给予它特定涵义。

毕竟生活中,总是需要有人冲锋陷阵,也需要有人呆在家里,一次一次、不厌其烦地守护被生活的废墟,掩埋起来的玫瑰花。

03 叙事感:改变叙事策略,逆转故事结局

有人说:人生路上有些事,是无法逃避的,比如命运的排演;有些是无法更改的,比如生命的长短;有些是必须承受的,比如漂泊的尘烟。

诚然如此。

然而,即便这样,人生中也依旧有很多可以改变和供我们选择的东西,比如:叙事方式。

对于意义感缺失的人来说,叙事方式可以帮我们重新厘清过去和自己的关系,也能帮我们放下执念,继续自己的生活。

埃米利称之为:叙事感。

在鹿道森的遗书中我们可以发现,他对自己人生的定义一直都有些消极:留守儿童、被校园霸凌者、原生家庭受害者......

对于我们每个人来说,看到这样的标签都会不自觉地将他与“孤独”“不幸”联系在一起。任一标签放在谁身上,恐怕都是生命中不能承受之重。

也正因如此,鹿道森久久沉淀在自己过去的标签中,无数个夜晚都独自浸泡在往事的苦水中。无人知晓,无人同情,最终自我葬送。

剖开悲剧的内核,剖析遗憾的本质。

从他留给世界的遗书中我们可以发现,鹿道森对世界的叙事方式是:把重心过多地放在了挽回父母、世界的爱上面,而缺少对自己未来的思考和诉求。

这种略显消极的叙事方法,使他难以在往事中得到新的人生启示,也就更加无法走出过去的阴影。

埃米利讲到,每个人都是自己生活的导演,而生活就是场即兴演讲。在这个过程中,难免会存在一些我们无法控制的变量。

所以,我们能做的不是罢演,也不是喋喋不休地抱怨生活对自己的刁难。更不必为自己没有表现好而陷入无端的自责中,并试图去挽回已经无力回天的事。

想要让演出继续,我们就要放弃去挽回已成定局的事的念头,把重心放在调整自己的“作品”,以及叙事方式上。

让故事结局逆转,才能更快找到人生的意义。

写在最后:

有人说,生活本就不易,“寻找生命的意义”这一课题未免有些虚无,活得开心不就完了?

然而,我们所追寻的“活得开心”,却往往是一种短暂、失衡、非健康的生活方式。

缺少归属感、没有使命感、不会叙事的人生,终究会在短暂的欢愉过后,遇到人生最残酷的命题——无尽的空虚感。

如何在这空虚中,找到自己的人生课题,进而重拾战胜空虚、抑郁、焦虑的信心?学会寻找和利用“人生的意义”就显得格外重要。

正如张爱玲所说:生命是一袭华美的袍,里面爬满了虱子。

生活并非总是充满希望,但也绝非毫无生机。美好的东西终究需要自己塑造,种下自己的玫瑰花,就在此生,而非他世。

本文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或网友转载),绿林网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文章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未经作者许可,不可转载。
点击查看全文
相关推荐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