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林网

密林寻踪——野生动物观察笔记经典读后感有感

《密林寻踪——野生动物观察笔记》是一本由朴正吉著作,出版的图书,本书定价:,页数:,特精心收集的读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密林寻踪——野生动物观察笔记》读后感(一):密林寻踪

别的书作者简介照片,都是优雅知性的简约背景照。

这本书一打开的作者简介照片,背景是好几棵树。

可以说很真实了,我认真的阅读了一下本书的作者简介,他从1977年起就在长白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工作了,在2016退休后,又被原工作单位回聘,这不仅说明了他的工作能力是极被认可的,也说明了他对野生动物保护项目研究对热爱,说实话我从心底里尊敬和敬佩这种人。

《密林寻踪》这本书写的是野生动物观察笔记,作者通过他多年的工作经验,记录了野生动物的真实生活,在书中的内容提要理有说——“本书适合青少年及喜爱动物的读者阅读。”

这本书里共分为了四个章节,分别是肉食性动物、草食性动物、杂食性动物、温带森林—野生动物的家园。

在每个章节里,作者通过图片像我展示这些动物们的生活习性,很生动。

有一说一,翻开这本书我才深刻地认识到了自己是真的头发长见识短(猫猫落泪),好多动物我真的听都没听说过……

比如伶鼬,这个小别致…(不是)这个小东西体长才18cm,可它居然是个食肉目动物!而它最喜欢的栖息环境,是我们人类平房庭院里堆积的柴火堆…我承认我的固化印象使我觉得这一类生物都爱往潮湿的地方钻,我有错,我改正。

然而这本书并不是一本简单的动物行为图鉴,它更多的或许是一种对生态环境的警示与反思。

比如书中提到的由于20世纪90年代后期大剂量投放农用除草剂盒杀虫剂的灭绝性捕捞使长白山区水生动物生物量急剧下降甚至消失,这严重影响到了水栖兽类的生存。

还有比如没有东北虎的森林会导致什么样的后果,有蹄类动物的泛滥会导致森林被破坏,甚至带疾病的动物由于 天敌会携带病原体生活,最后威胁到人类。

看似仿佛只是一个物种之间的小事,实际上是牵一发而动全身的大事,这点其实在我们中学时代的生物课本里面就有学过,只不过被人们遗忘了。

或许不是遗忘了,而是有意无意的忽视了,现代人越来越追求利益至上了,对于很多在短时期内不会产生明显影响的潜在威胁,人们大多抱有侥幸心理,或许就不会走到最坏的地步呢?

恰好我最近也刚看完《切尔诺贝利》,很多灾难,其实原本可以避免发生,可它依旧发生了。

就像我们其实都知道,保护大自然就是保护我们自己,可人们依旧不为所动。

就好像一句很著名吐槽的话“人类从历史中吸取的唯一教训,就是人类不会从历史中吸取教训”“你让历史重来十次,希特勒还会是法西斯”。

或许我也是个悲观主义者?

但不管怎么说,我是真心的推荐这本书给大朋友和小朋友们看,尤其是给小朋友们,在了解丰富多彩的动物世界的同时,从娃娃抓起提高保护自然的意识,我大概率不会赶上“末世”,但依旧希望末世晚点到来。

《密林寻踪——野生动物观察笔记》读后感(二):阅读这本书,我居然发现了什么,与yi情有关。《密林寻踪》

曾经在中俄边境待过半年时间,对草原与森林的动物与植物都是充满了好奇。所有阅读起该书会有比较多的基础铺垫。

黄喉貂的别称很接东北的地气-“蜜狗子“。”黄喉貂喜欢或者说适应了又人类活动的地方。“读到书里这段,不禁唏嘘不已,世界上的动物与植物或多或少的都因为人类的过度活动而改变了自己的生活习惯来适用。长白山的野生蜂资源居然有30多种,惊叹,要好好保护它们啊,而不是吃光他们啊!

作者将黄鼬称为会跳舞的捕鼠高手,实在在生动了,很多动漫形象里黄鼬就是非常活泼与多动。作者说它有时会非常灵巧地原地左跳右跳,有时原地跳高,翻身落地,重复多次。我觉得要是给黄鼬做一个动作捕捉,应该非常有趣。我记得我们这里的平原地区是经常有黄鼬出现的,没想到在森林里,它们的活跃度也这么高。

因为猎貂的暴利,让紫貂几乎处于灭绝的地步,这时候,觉得还是印度人在与动物相处这方面的思路是真的难得。

猞猁居然能够在长白山地区生存下来,说明其生命力有多顽强和没有被人类盯上的地方。

到了“东北虎和远东豹的传说“就十分尴尬,都只能用传说来定义它们的存在了,我只能在往事中想象它们是如何生存,虽然它们几千年来因为体格巨大而成为霸主,没想到因为体格巨大,无法隐藏,快速被人类清理出历史舞台。

那东北虎的消亡会给我们的生存带来什么影响呢?作者也给出了答案:东北虎没有了,有蹄类动物的数量就不能很好的被控制了。可怕是,有蹄类的泛滥会导致森林被破坏,带疾病的动物由于缺乏天敌会携带病原体生活,最后威胁到人类。再好好想想2019年12月开始发生的事情,是否有所启思?很多事情确定有它的内在联系,千百年来的循环体系一旦破坏,所有的走向就变得不可控,不可知。

“假如森林里没有野猪“没想到野猪在整个森林生态里也扮演者什么重要的角色,属于维持森林生态体系稳定性中不可替代的一环。如果没有野猪不辞辛苦的翻土,土壤板结硬化,影响许多树种不能顺利完成自然的更新。

如果不断侵犯它们的自由,我们可能会被这种冒犯反作用。

《密林寻踪——野生动物观察笔记》读后感(三):《密林寻踪》:揭秘长白山野生动物的世界

小时候喜欢看《动物世界》。赵忠祥老师声情并茂的配音和一幅幅经典的动物画面,常常将我带入一个奇妙的世界。在读《密林寻踪》时,记忆里《动物世界》的片段便一一浮现。

《密林寻踪》的作者朴正吉是1977年在长白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从事森林观察动物这一职业,1980年从事动物生态研究工作,并参与了中国人与生物圈国家委员会资助的“长白山自然保护区珍稀濒危动物种类及保护途径”研究项目。在几十年如一日的漫长观察,记录,研究野生动物的过程中,他克服了在长白山森林野外考察工作的种种危险和困难,将真实的野生动物,真实的观察故事,真实的情感以书面笔记,手绘草图或照片的形式保存下来,编写出版了这本《密林寻踪》。

在长白山这个亚洲最古老的原始森林中,不仅有着天然生态的美丽风景,还居住着国家级Ⅰ级保护动物10种,国家Ⅱ级保护动物48种:其中含有食肉性动物,草食性动物,杂食性动物。以20世纪80年代与今天而言,自然环境的不断变化,促成了这些野生动物种群及数量也发生了变化,而造成这一切的变化的,则是人类的直接或间接的干预:土地开发,扑杀野生动物,环境污染等等原因。

紫貂是长白山森林中最为伶俐美丽的鼬科动物。它身上有着黑褐色漂亮的厚绒,是制作高档皮衣和饰品的高贵材料,因而,早在几百年前,紫貂就成了人类捕杀的对象。如今,森林的过度采伐,各种污染的破坏,紫貂已经处于濒危状态。由于紫貂数量的日益减少 ,它所捕获的鼠类便日益猖獗起来,由此造成的严重树木危害又为人类带了无限困扰。还有很多野生动物因为自身具有的特殊价值而被人们猎杀、捕获。例如:原麝,是珍贵中药材,因此遭受人们的捕杀。狗獾的毛可制笔,皮可制革,肉可做菜,脂肪能做药,也成为人们捕杀对象。

野猪在森林生态链中占有重要的位置。它的长嘴能掘地会增加土壤的透气性,也能破坏鼠类地下通道,粮仓等,野猪的存在间接调节了鼠类种群规模;野猪常为筑窝而啃断灌木,这样可适度控制森林过密的枝条,适度增加其他树种的营养摄入。森林鼠类小飞鼠,松鼠,花鼠,大仓鼠…也是森林生态物资循环中占有重要的位置,它们食取一切可食的东西,并将这些物质转换成肉食性动物必不可少的蛋白质和脂肪 。它们还是种子的传播者。

认识野生动物,才能更好的保护野生动物。黄喉貂、黄鼬、紫貂,原麝、高山鼠兔、野猪,貉,小飞鼠…这些野生动物们不会说话,但它们留下的生活痕迹是可以通过科学技术来解读的。这本野生动物观察笔记图文并茂,印刷精美,专业性及趣味极强,适合想了解长白山森林生态和野生动物的读者阅读。如何有效保护动物,珍爱自然,促进和谐共存,这是一个值得深思的重要问题。

《密林寻踪——野生动物观察笔记》读后感(四):真实的野生动物观察笔记,记录长白山生态环境变化

一个人把自己的时间用在什么地方,就会在什么地方有所收获。1977年,毕业于东北林业大学的朴正吉,开始从事长白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工作,他的生活就与茂密的森林有了紧密的联系。

对于朴正吉来说,每天背上摄影机去追寻动物的踪迹,并观察它们的真实生活状态,是一件有趣且充满冒险的事情。渐渐地,他爱上了自己的职业,也爱上生活在森林里的鸟类和兽类。

为了让更多人了解长白山的野生动物和生态环境,朴正吉将自己多年的观察笔记整理成册,进而又有了这部科普著作——《密林寻踪》。整体来看,书籍的内容可以分为四部分,即肉食性动物、草食性动物、杂食性动物以及野生动物的家园。

走进真实的大自然,就能领略各种奇妙的野生动物趣闻。远东豹生活在我国东部地区,它的身体细长,四肢粗短有力,体毛呈棕黄色或者黄色,当地人也称其为“土豹子”。究其原因,是由于这种豹是最早生活在这片土地上的猫科动物。

在长白山分布的熊类有两种,一种是棕熊,一种则是黑熊。而黑熊还有一个东北土名,叫“黑瞎子”。据猎人说,它们的眼睛很小,颈部两侧的毛特别长,两侧长毛遮盖它们的眼睛,影响了视力,故得此名。

狍子很喜欢呆在开阔的沼泽草地和阔叶地,它们身姿优美,不过却非常胆小。尤其是在遭受猛兽或者是人的袭击后,容易受惊而失去敏锐的感知力,甚至在跑动不足百米的距离后,停下来张望。因此,猎人们都称它们为“傻狍子”。

伴随着作者精彩的野生动物观察笔记和一些科普知识描写,书中还有大量生动的高清照片。这些照片都是动物们在自然状态下真实的图像记录,能够展现出它们的生活状态,也可以作为重要的科普研究资料。

比如,33页因捕食或者逃避危险,正在迅速爬树的紫貂照片;比如,65页驻足观望的东北虎照片;比如,124页雌雄两种狍子的外形对比;又比如,222页长白山的特色风景照片等。

这些照片反映的是近50年来的野生动物变化和生态环境的改变,无疑可以从细节处加深对长白山以及长白山野生动物的认识。当读者看到照片,就会瞬间明白:“哦,原来是这样的!”

虽然人和动物共同生活在同一片天空下,但是很多时候两者往往做不到和平共处。是动物太过贪婪吗?不,不是的!当看到书中那些关于野生动物的悲惨命运描写时,很容易发现:是人类在侵蚀动物的家园。

本来适合野生动物的自然环境就很有限,而某一部分人还在不停地驱赶、破坏、设置陷阱。而一旦动物们的生活环境发生改变,它们几乎都面临着失去生命的威胁。因此,如今才会有那么多动物逐渐消失在人类的视线里。

作为一部真实的野生动物观察笔记,《密林寻踪》用写实性的语言,讲述了解更多关于自然的科普知识,既可以唤醒人们的环境保护意识,也能让更多人爱上鲜活的动物世界!

《密林寻踪——野生动物观察笔记》读后感(五):揭开长白山森林及野生动物的一层神秘面纱

平日里,关于野生动物和大自然的探索节目往往能轻易抓住不同年龄段人们的眼球。人类总是对大自然的原生态以及生存其间的各种动物充满着好奇,而近距离观察野生动物的世界,甚至是与它们共处更是为不少人在繁杂的社会生活中所向往的。

人类似乎是地球上的主宰,但我们也深知在我们周边有着不计其数的野生动物与我们共存。我们对其它物种了解几何?它们有着怎样的神秘的活动方式?你不妨带着类似这样疑问看看《密林寻踪》这本野生动物观察笔记能否给我们揭开一层面纱。

本书作者朴正吉长期从事野生动物生态学和动物保护学研究,对长白山国家自然保护区和野生动物有着40多年的观察和研究。得益于深厚的理论研究功底、得天独厚的自然环境和丰富的野外调查工作经历,他在《密林寻踪》一书中通过他的奇遇给我们展现了野生动物在他眼中最真实的一面。

这本书分为肉食性动物、草食性动物、杂食性动物和温带森林四章,以图文并茂的形式给我们还原出长白山的野生动物的真实细节和大自然的独特风貌。作者在书中讲解了他所观察到的动物的活动路线、活动范围,它们的习性、天敌,它们的生存策略以及长白山温带森林食物链随着生态环境的变化产生的改变,并探讨了动物生活环境与人类居住环境的关系。

这本观察笔记可以按章节顺序阅读,也可以随手翻阅,其具有亲和力的文字能将我们代入长白山森林当中。虽谈不上感受雨露的沐浴,但娓娓道来的文字以及高清实拍图,能让我们在增进对野生动物了解的同时,在脑海中构建一幅幅生灵们在山林间活动的景象。

作者的文字中不仅是对野生动物的观察、调查、试验和记录,他对其它文献的描述、民间传说故事、森林中猎人的捕猎经历和传统的猎捕技术的变化、作者所用的拍摄技术等方面都有所提及,同时也融入了许多自己的思考。除了喜爱动物的读者,对青少年朋友也是具有很强的亲和力。

我们在动物园观时看能直接面对动物,观看影视节目时的视角会更显多样化,但阅读书籍的过程中更能引发我们长久的思考。朴正吉带来的这本观察笔记是动物们更为真实的活动的一种记录。在长白山观察野生动物的几十年里,他见证了动物的兴衰,或许这种经历不是每个人的梦想,但这却是无数人曾有过的向往。

野生动物身上还有许多奥秘需要探索。在《密林寻踪》中给我们介绍了长白山森林地理气候、生态环境和价值,探明了许多动物所具有的本领及对环境适应能力,有助于我们加深对生物的理解,了解动物的生存技能和在森林生态系统中所起的作用。它揭了开长白山森林和生活其间的野生动物的神秘面纱,让我们了解动物的生存技能和在森林生态系统中所起的作用。书中内容也是对长白山温带森林动物的过去、现在和未来的一种探究。

在地球上,人类与动物之间、动物与动物之间以一种亦敌亦友的关系长期存在着。与此同时,我们也注意到人类的活动,对野生动物带来的不良影响也越来越大。我们无法想象地球上仅存人类的状态。

现如今,人类对动物的关注越来越多。与此同时,人类的贪婪、凶残和人类活动对自然环境造成的破坏已导致许多生灵走向灭亡,甚至有些与动物的接触变成一种商业化行为。作者在书中提出,人类应该很好地认识动物,改变观念和态度,增加宽容,促进和谐共存。

彻底改变人们的观念将是一种艰难的挑战,作者在书中给我们分析了动物对自然环境的依赖性和适应性,以及它们对生态系统和生态功能调节所发挥的作用。在阅读过程中,随之而来是如何保持生物多样性?如何与其他生物和谐共生?值得我们深思。同时外来物种对本地物种产生的影响,也是值得人们进一步研究的话题。

本文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或网友转载),绿林网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文章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未经作者许可,不可转载。
点击查看全文
相关推荐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