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林网

致命爱人读后感1000字

致命爱人读后感1000字

《致命爱人》是一本由[英] 简·蒙克顿·史密斯著作,上海译文出版社出版的平装图书,本书定价:48,页数:190,特精心收集的读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致命爱人》读后感(一):如果爱,请不要再以爱的名义进行伤害

绝大多数的凶杀案分为两种,一种是暴力冲突中的死亡,另一种就是伴侣间的故意杀害。然而“亲密伴侣凶杀案”中被伤害的大多数都是女性。在2019年调查中,2017年就有87000名女性死于故意杀害,其中又有一半是来自于伴侣或家庭成员。

但是家庭伴侣间的伤害往往容易被忽略,在未发生人命时,容易被认为是家庭内部的矛盾,仅仅是一场家庭暴力(说到这里我想到了当年看过的电视剧,不要和陌生人说话,家暴的场景至今难忘)外人不方便插手。只有当家庭成员被伴侣蓄意谋杀时,才会发现这不仅仅是一个小家庭的事情,但悔之晚矣。人已经不再了。

《致命爱人》就是作者简•蒙克顿•史密斯在这样的背景下,通过研究400多起亲密伴侣凶杀案,发现其实任何死亡都不是单独存在的,都有其蛛丝马迹。

凶手对亲人、孩子的伤害都有其独特的逻辑和动机,他的行为也有其一套模式——情感操纵模式。

作者把情感操纵模式分为八个阶段——“凶杀时间轴”:

第一阶段 历史:操纵和跟踪的历史

第二阶段 早期关系:旋风般的承诺

第三阶段 关系:生活在操纵之中

第四阶段 触发:一庄挑战操纵的事件

第五阶段 升级:逐渐升级的操纵或出现跟踪骚扰的情形

第六阶段 想法的改变:(犯罪者)焦点的变动

第七阶段 计划:谋划一场凶杀案

第八阶段 凶杀和/或自杀

在作者的阐述中,由于社会历史或者文化的影响下,男性对女性有个某种优势。在多数家庭暴力的事件中,当亲密关系确认后,男性更容易对女性产生占用的想法,觉得对女性有某种支配的地位,从而更进一步产生情感操纵。

当然我们也应该要知道,其实我们任何人都可能落入情感操纵的陷阱。情感操纵的形式也往往难以察觉、令人费解,或隐蔽至深。我们也要学会辨别到底是情感操纵还是爱的其他表现。

在这里,我们稍微简单阐述一下情感操纵的形式。

1、通过暴力来操纵对方,假如反抗,可能会进行更进一步的暴力伤害,以至于受害者不敢逃离对方。

2、以爱的名义对受害者进行妒忌和占用。其实爱与占有之间存在交叉,占有是情感操纵的一个重要其实阶段,嫉妒每个人都有,但是我们一定要分清楚两者的区别。

3、断绝受害者的社会关系网,以至于受害者难以逃离。

其实在此时,受害者还有机会逃离凶手,只要发现的及时,一切都还来的急。

就怕事态进一步升级,当情感操纵难以维系的时候,凶手为了维护其自己地位或者说面子,产生了最严重的的后果,即谋杀对方。然后凶手还会站在自身角度,觉得这一切还都是对方的错。

当生命逝去,这样,一切也都晚了。

当受害者遭受肉体或精神的伤害时,哪怕只有一点点,也要勇敢的站出来反抗。这也防止事态的进一步发展,让操纵达到不可挽回的时候。

在此,我们需要思考,我们在面对家庭暴力,面对伤害时,我们究竟应该做些什么?

《致命爱人》读后感(二):他差点杀了我,还好我没死……

拿到《致命爱人》这本书时,我脑海浮现的是多年前发生在我身上的一幕。

他双手掐着我脖子,几近窒息,最后他松开了手,如果晚几秒钟,我想我早就不在这个世界上了。这个人,竟然是我爱了十几年的人。

如今想来,自然是庆幸,他以决绝的方式逼我离开。虽然当时痛不欲生,可时间是最伟大的治愈师,我慢慢从痛苦中走出来,感谢他当年不娶之恩。

今年年初,我们家附近就有活生生的例子,丈夫在凌晨四五点钟用锤子将妻子杀害,他试图自杀却没有死成。至于后续,丈夫被判刑,但据说又被认定精神以问题,很可能无罪释放……

亲密伴侣,无论是恋爱还是婚姻中,有许多人从亲密无间摇身一变成了致命爱人。这并非个例,全世界范围内都存在亲密伴侣凶杀案导致大量女性死亡的例子。

据统计:

英国犯罪模式学家简•蒙克顿•史密斯利用工作中搜集的真实个案创作出《致命爱人》一书,在本书中,他分析总结处了 “凶杀时间轴”的八个阶段,直观显示受害者、施暴者和杀人犯在每一个阶段的心路历程,戳破那些有关情感操纵、家庭暴力和激情杀人的“神话”。

阅读这本书,我才发现,亲密伴侣之间的凶杀案,并非所谓的激情犯罪,也并非突然失控,这是一个长期渐进的过程,正如作者所言,一共有“八个阶段”,而令人震惊的是,任何人都可能落入情感操纵的陷阱。

作者认为,杀害伴侣的人其实是一种“类型”,这种人是有控制欲的人,他们善于操纵别人,占有欲极强,善妒,这种操纵在每一段关系中都会如此,他们不会改变。因此,一个人过去的暴力、操纵和跟踪行为有很强的可预测性。遇到这种人,赶紧逃离!

当一个有操纵欲的人发现了一个他们想要交往的人,他们会试图非常非常迅疾地推进这段关系,很可能十分执着。之后似乎一切水到渠成,结婚。结婚是操纵者所期待的,毕竟这是对方给予自己的承诺,而且这种承诺是一辈子的。遇到这种情况,要谨慎!

在一段亲密关系中,操纵有两大柱石,它们往往会启动一切方法灵顺从者得以维持,这两大柱石为:嫉妒法则和忠诚法则。在亲密关系中,嫉妒是很正常的事,但试图用来改变别人行为和选择的嫉妒模式绝不是合情合理的,这相当于让对方按照自己的方式生活。忠诚法则一般体现在让某个人在两方之间做出选择,证明她们对操纵者的忠诚,比如爱人和亲人选哪一个。遇到这种人,即使结婚了也赶紧离了吧!

一般来说,分手是最为常见的导火索,除此之外,财务危机、破产、退休、裁员、疾病等等都可以是导火索。操纵者不喜欢变动,他们乐于维持现状。

操纵欲很强的人在面对一次触发时,他们会想方设法夺回控制权:跟踪、骚扰、监视、监听、打电话、发短信等等。这种情况发生后,亲密关系会有三个方向发展:其一,关系恢复如初,回到第三阶段;其二,关系破裂,操纵者最终接受分手,回到了第一阶段,寻找下一位受害者;其三,以上两种情况没有发生,矛盾升级。

矛盾一旦升级之后,操纵者想法改变,他们不再期望一切往好的方向发展,他们的目标变成了杀死对方,有时候,他们还会将自己的决定告诉朋友。如果有人这样说,不要以为他仅仅是吓唬人!

至于计划和行动,其实一切都是操纵者早就预谋好的。于是,最终悲剧上演。

——

令人唏嘘的是,对于凶手来说,杀死对方之后是一种如释重负的心理,仿佛再也不需要去费尽心思的操纵了。

他们并不会后悔,还会向外宣称:这不过是激情犯罪,用书中一句话就是“我就是啪地断了线”。更有可能,他们通过精神鉴定逃脱法律的制裁。

《致命爱人》这本书,作者分析“八个阶段”的目的并不是仅仅分析,他的目的是希望准确的描述和阐释这一类凶杀案,从而在今后阻止类似的潜在凶手。

我认为本书还有另外一个意义,对于两性中相对弱势的女性来说,阅读之后可以更好的观察亲密关系中对方是否存在“操纵者”潜质,从而能够避免悲剧的发生。

如果,我们家周围这位女性知道这些知识,或许她早已察觉了,毕竟在悲剧发生之前,她的丈夫几乎每天都跟踪她,应该每天都会家暴她(法医鉴定时,她身上很多伤),无论去哪里都跟着,这种情况已经很危险了。至于最终因什么导致的,我们也无从得知,我所知道的是,这位女性其实很早就有离婚的打算,她那几天还劝丈夫吃控制精神方面的药。

无论如何,一切都已经晚了。

希望每一位女性都能遇见这本书,无论是恋爱中,还是婚姻中,它或许在某一刻就成了你的救命稻草。

“未雨绸缪”总没有错!不要等悲剧发生,就再也没有挽回的可能。

《致命爱人》读后感(三):“病娇”与“情杀”

——“我就是啪地断了线。”——“他太爱她了,一时冲动才杀害了她。”

翻开这本书,你会不会觉得特别熟悉?每次打开那些草草被定义为“情杀”——有时甚至不管受害者与杀人犯是否为伴侣关系——的恶性社会新闻,总会看到有人如此轻飘飘地为凶手开脱:“冲动是魔鬼”,“多半是女方伤了他的心”,“把老实人逼急了才会这样”,让人讶异社会舆论对男性暴力的格外宽容,甚至其背后的歧视与双标。但当我读到犯罪模式学家简·蒙克顿·史密斯(Jane Monckton Smith)教授在采访凶手时所记录下的这些真实话语,内心冒出的熟悉感还不止于此。操纵欲、占有欲、嫉妒法则、忠诚法则以及失控的过激行为……当终于意识到我们的文化是如何美化这种病态扭曲心理时,我不禁大叫:“这不就是所谓病娇么!”

认识到这点之后,我既震撼又害怕,甚至还有一丝挫败之感。这个亚文化词语并不怎么新鲜,它描述的是一种被某事物强烈吸引无法自拔的人所表现出来的性格特征,以及偏向占有欲的极端思想或行为,但这些恐怖的行为却常被病娇爱好者认为是其爱之深的表现与佐证,一种危险而迷人的非主流“人设”。我自觉接触到这个词也有七八年,却从未探究过其文化属性背后的行为逻辑,只是不加思考地接受了它的解释,像网上的大多数人一样抱着“动画里看看就好,现实碰到赶紧跑”的避让心态。

其实仔细考量,所谓“病娇”和史密斯教授所说的“情感操纵”(coercive control)模式多少还是有些不同。“病娇”患者打着为你付出的旗号,实则只关心自己的感情有没有得到满足,擅长“情感操纵”的人更喜欢把他们的价值观大剌剌地摆出来,要求伴侣的妥协与顺从。但实际上,娱乐文化中的“病娇”概念与社会新闻中的“情杀”托词共享了相似的逻辑链条:社会文化孕育了他们的自我中心观念,而这种自我中心又导致了一系列的操纵,乃至偏执,暴力与凶杀。在这本《致命爱人:家庭凶杀案中的两性关系》(In Control: Dangerous Relationships and How They End in Murder)中,史密斯教授戳破了“激情犯罪”的神话,将读者从思维定式中解放出来。她认为亲密伴侣凶杀是一种有迹可循的,早有谋划的情感操纵模式的结果,只是在某个重要的节点,情感操纵面临着发展为暴力与杀害等更严重后果的可能性。

史密斯教授在前言中讲述了一个她刚踏入警察行业时遇见的真实故事:

一个被男友用重锤砸中头的年轻女孩不顾医护人员的反复劝说,即使鲜血横流也以自己的沉默表示拒绝接受治疗。

既视感再次浮现了。面对这些经历情感操纵的无助女子,我们通常无法理解她们为何选择沉默与忍耐,也不知道该如何帮助她们逃离控制。于是,恨铁不成钢的观众们做出大致如下的反应:质问受害者“为什么不跑?”,斥责她们“恋爱脑”,最后留下一句“尊重祝福”,扬长而去,仿佛这些苦痛的血与泪只是茶余饭后的消遣。但无论是美化“激情犯罪”的原因,还是背离受害者的痛苦根源,都无法挑战人们无意识维护凶手行为的,根深蒂固的观念,也无法帮助人们互相扶持,远离操纵,暴力乃至凶杀。

通过采访中讲述的真实故事,史密斯教授试图揭示情感操纵的原因,逻辑,发展,以及结果。她通过分析情感操纵模式的方法,追踪潜在受害者的风险如何逐渐升级,并将这一过程分成八个阶段:通过无数个相似而不同的真实故事,“凶杀时间轴”徐徐展开。

这八个阶段完整地展现了受害者、施暴者和杀人犯在每一个阶段的心路历程。要去理解凶手对他们的伴侣进行操纵,暴力甚至是杀害的原因,我们必须倾听他们单方面对犯罪原因的陈述,而其中不乏扭曲事实的表达。在第四阶段的叙述中,史密斯教授就记录了一场匪夷所思的访谈,这段双标至极的陈述简直可以荣登本书数十件凶杀案中的迷惑发言榜首:

但在其后的分析中,史密斯教授指出了这些看上去缺乏逻辑的话语展现了他们这些极端行为的背后拥有着怎样自我中心的道德准则,以及滋生出这些“理所当然”准则的,我们的文化脚本。她也解释了亲密伴侣凶杀案中男性凶手的比例远超女性的原因,以及为何女性更容易受到情感操纵的束缚与压抑。而我不能再透露更多了,因为这几乎构成了史密斯教授力图向我们讲述的,激情犯罪的真相。

无论是追捧“病娇”属性所代表的对情感操纵的美化,还是讥讽受害者真实痛苦所代表的对情感操纵的漠视,都从来不是阻止和预防“情杀”的有力范式。

所谓“情杀”,好像离我们的生活从不遥远。从过去,当下,延伸到未来,它是个永不过时的议题。然而大多数人,包括过去的我自己,都在不知不觉中接受了一种思维的定式,认为此类凶杀是突如其来的,“情绪化”的产物。

你也是这样想的吗?

那么打开这本《致命爱人》还不算迟,请史密斯教授来打破扎根在你思维深处的“情杀”神话吧。

本文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或网友转载),绿林网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文章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未经作者许可,不可转载。
点击查看全文
相关推荐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