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林网

情感与制度读后感100字

情感与制度读后感100字

《情感与制度》是一本由郑雅如著作,凤凰出版社出版的精装图书,本书定价:58,页数:212,特精心收集的读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情感与制度》读后感(一):“螟蛉有子,蜾蠃负之"——生母和养母的极限拉扯

何为情感?——母子亲情。

何为制度?——父权制度。

“伏惟圣朝以孝治天下”。晋朝礼法实在森严,门阀士族间壁垒重重,等级分明,各类家事稍有不妥动辄得咎,引起朝廷讨论,牵连亲友,酿成政治风暴。但物极必反,名教越是令人窒息,人们越是要“越名教而任自然”。余英时即指出,“缘情入礼”是魏晋礼学发展的趋势。 “父系制度”与“母子情感”是社会的一体两面。

郑雅如继承其师李贞德的研究方法,以女性研究者特有的身份体认和敏感细腻,观察传统历史话语体系中被忽视的女性权益的损伤,以丧服礼制为突破口探索在父权社会中女性的生存困境。

全书共分六章:

第一章为绪论,以“东晋于氏失子”作为楔子引入话题;

第二章主要以母子服丧规范为研究对象,厘清丧服制度的脉络;

第三章的焦点放在魏晋时期孝子逾越礼制为母服丧的一些案例上,突出人情对礼制的渗透;

第四章探讨母子荣辱与共、命运相连的现象;

第五章利用史传记载、笔记小说、佛教故事、僧传等材料,探讨儒家文化所强调的母子关系与互动情况;

第六章综合讨论女性为母的经验对“父系制度”的挑战。

楔子中于氏的故事作为分析案例贯穿全书始终。于氏作为贺乔的嫡妻,因为不孕犯了七出之过。贺乔的二哥叫贺群,他的妻子陶氏正有身孕,贺群便主张将自己的儿子一出生就过继给于氏。可惜的是,这个孩子早夭。贺群又将陶氏的另一个儿子贺率送给于氏。一年后,贺乔的小妾生了儿子贺纂,这样一来,于氏和贺率的地位就变得尴尬起来。贺乔死后,养子贺率便被归还给生母陶氏,于氏养育贺率二十多年,感情深厚,悲愤之余上书陈情,但最终请求被驳回。

于氏因为不孕面临被夫家休弃的下场,而生育多子的陶氏却要失去自己的两个儿子。她们在丈夫面前显得极度无力,对孩子的生育权与抚养权被父系大家长随意剥夺、丢弃和给予,承担生育重任的女子竟然无法成为母亲,俨然是生育工具和抚养工具。

贺率对于于氏来说是唯一的儿子,非常很重要;但是对于贺乔来说,是哥哥的儿子,与自己没有血缘关系,也无深厚的养育之情,且自己已有亲生儿子贺纂,贺率便是一个多余的人。在父权社会中,贺率的存在甚至威胁到贺纂的继承权,因此他作为于氏的嫡子身份是不被认可的。

于氏的上表抗争最终失败了,审判者都是男性,他们都是“贺乔”,是父系制度的制定者和维护者,他们在乎的是血缘的纯粹、家族的延续和礼法的权威,至于母亲无子的艰难处境,恕他们无法感同身受。

于氏面临的生育困境的根本原因是男女地位的不平等,一夫多妻制度扩大了男性获得后代的概率,而缩减了女性获得后代的概率,并且正因如此,母子关系比父子关系更加紧密,真实的母子亲情常常挑战礼制的束缚。 作者最后指出:

史料记载,字字可泣。过去的苦痛已为陈迹,而当下在未来也将成为历史,那些魏晋时代的残酷亲情又是否给以我们启迪和警示呢?

《情感与制度》读后感(二):缘情入礼:母子真情如何冲击父权藩篱?

01 /于氏之诉

故事要从一份陈情说起。

东晋成帝咸和五年(公元330年),一位中年妇人向朝廷上表陈情,她是已故散骑侍郎贺乔之妻于氏。在经历了日日夜夜的辗转难眠之后,她依然想不明白,为什么自己二十余年的养育之情,到头来落得个老而见弃的下场,她想要的只是儿子能回到自己身边……

初入贺府的于氏不是没有幻想过生儿育女成为母亲,但此后种种却证明,这些幻想只能是泡影。由于于氏一直没有生育子嗣,娘家担心她受委屈,就以其无子为由,请求贺家遣还于氏。

但婆母薄氏站在家族的立场,认为婚姻合二姓之好,不可解除,令贺乔纳妾来解决绵延子嗣的问题。

《女史箴图》(局部) 东晋·顾恺之

二伯贺群同情于氏无子,将其妻陶氏新生之男婴给于氏抚养,却不幸百日夭折。后来陶氏又生一子,贺群又将新生儿给于氏,取名贺率。

贺率的到来给了于氏极大的安慰,她推燥居湿,分肌损气,抚养幼子,但“好景不长”,贺率刚满周岁,贺乔之妾张氏就诞下一子,贺乔给这个真正的至亲骨肉取名为“纂”,是继承的意思。

而年幼的贺率并不知道这意味着什么,直到他发现自己并非于氏亲生,无以自处。贺乔既然已经有了亲生儿子,贺率是否可以做于氏之子就引起非议。原来贺率是作为继承人被交由于氏抚养,可贺乔有了亲生血胤,贺率只能还本。

人物关系图

二十年的母职付出、母子的朝夕真情终究敌不过父系礼法维系的“家族公义”。

可这是她含辛茹苦养育二十余年的孩子啊,她只能怀着最后一丝希望向朝廷陈情,立“六不解”、“十疑”,声嘶力辩自己为母的权利。

然而,等待她的结果却是……

于氏的陈情从自身的母职经历出发,全力着墨养恩之重,无意中“建构”了一个以养育之恩为判准的母子关系,这超逸了其时父系礼法的框架,成为中国历史上少见的、女性为自己伸张为母权利的一页。

于氏试图打破什么?与谁协商?

正是根植久矣的父系礼法制度。

从这一则稀见又极具开创性的材料出发,对魏晋时期母子关系的考察便颇具意味了。正是在这样的问题关照下,郑雅如老师写成了《情感与制度》这部细致考察魏晋时期父系制度下的母子关系的女性史大作。

郑雅如

只是,时代久远,如何通观呢?

切入点的选择就显得尤为重要。

一方面,从《仪礼》框定的丧服制度出发,郑老师以小见大地观察整个父、母、子互动的制度框架;另一方面,辅以各类史料,郑老师对各种超逸制度的实践进行考察。

结合制度与经验双重视角,郑老师勾画出了母子关系与父系礼法的互动关系。

“古人借助丧服的轻重与丧期的久暂,表现生者与死者的情分与人伦关系”,丧服制度既划定同居共财的现实生活,也明确“五世则迁”的宗法范围。

最关键的是,借由丧服制度所表现的人际关系并非直接私己的亲属关系,抑或现实生活的人际互动实态,而是“考量了整个人伦体系相对的身份尊卑,与他人的身份相互牵动调节后的、社会性的网络关系”。

而鲜活的经验材料则将母亲的育养实践、“母以子贵”“子以母贵”的关系牵连、为母尽孝的人伦真情,及其背后缘于家庭结构、社会文化与日常互动实态的母子关系勾画出来。

从制度与经验的双重关照出发,思路就逐渐清晰起来:

魏晋以降儒家家庭理念正逐步与礼律结合,规范母子关系与父系家庭的建构息息相关。但从丧服礼制、文化理念、家庭结构等面向具体考察魏晋时期母子关系的诸多现象,可以发现“父至尊”的观念并未占稳优势,“母至亲”的情感诉求亦不容忽视。

人伦真情遭遇不留情面的礼法制度,势必产生冲突。某种“违礼”的冲突一再发生之所,就是理想秩序与现实人伦不对称的纽结。而礼法规范在相当程度上仍保留弹性,调和接纳各种人伦诉求,动荡的魏晋时期则为制度变通提供了空间。

从“情礼冲突”到“缘情入礼”,缘于人伦真情的母子关系试图冲击父系礼法的制度藩篱。

贵妇出游画像砖 南北朝 河南邓州出土

母职既是父系家庭延续的保证,也是改变女性自身的处境的中介。从孕生、教养到成人,母与子建立亲密情感与权力关系;社会文化对孝道的提倡,佛教悲苦的母恩论述,更强化人子回报母亲的压力。

“母凭子贵”,通过儿子,母亲的影响力才有可能由内而外、一定程度上挑弄性别权力的藩篱,母子的亲密关系对强化母亲在父系家族中的地位、甚至突破父系礼法对女性压抑提供了可能性;“子以母贵”,同父所生、一姓之子,命运和处境随亲生母亲贵贱而变迁。

正如郑老师所言:“母职犹如一把双刃之剑,既护卫父系家庭,也挑战父系制度。以母亲为核心的家庭认同,虽然缺乏世代绵延的系谱,却可能存在于母与子的情感意识中。”

从孕生、教养到成人,“母子一体”的关系因情感认同和利益集合结成“母子集团”,在父系礼法制度中“为己套利”。

在与父系礼法融合、对抗的关系中,魏晋时期的母子关系逐渐鲜活起来。

当然,魏晋母与子对父系礼制的对抗,仍是在坚固的父系制度背景下的局部突破和变革。而过分超逸的努力,甚至包括于氏伸张养恩这类在今人看来的合理欲求,最终只能以失败告终,这是“活人对抗制度”在何时何地都概莫能免的状况。

“不了解现在肯定是因为对过去的无知”,法国历史学家马克·布洛赫(Marc Bloch)如是说。发见历史中微弱但坚韧的女性声音,是妇女史研究的重要意义;而超越复现“缺席的声音”之外,书写制度与情感的互动关系,思考时间中具体的人改变制度的可能性,则是意外之喜。

《情感与制度:魏晋时代的母子关系》正是这样一部考掘魏晋时期女性声音、复现制度与情感互动关系的力作。

《情感与制度:魏晋时代的母子关系》 郑雅如 著

组稿:林鑫

排版:林鑫

豆瓣编辑:林鑫

统筹:凤凰君

图片来自网络,侵删

《情感与制度》读后感(三):【段落节选】楔子——于氏的故事

现存史传记载中,女性上表向朝廷陈情的例子,并不多见,较为人熟知的,仅有西汉淳于意之女缇萦,以及明朝杨继盛之妻张氏。前者为了赎父罪刑,后者则欲救夫性命。而为了女性本人的困境上表发言者,就现存史料来看,东晋于氏当为第一人。让我们从于氏的故事说起。

时间是在东晋成帝咸和五年(330),一位妇女向朝廷上表陈情,她是已故散骑侍郎贺乔之妻于氏。于氏嫁给贺乔为妻,一直没有生育子息,于氏本家以于氏无子为理由,请求贺家遣还于氏。但贺乔的母亲薄氏站在家族的立场,认为婚姻合二姓之好,不可解除,不答应于氏本家之请,而令贺乔以纳妾的方式来解决无子的问题。二伯贺群同情于氏无子,将其妻陶氏新生之男婴给于氏抚养,不幸百日夭折。后来陶氏又生一子,贺群续将新生儿给予于氏,名为贺率。于氏养育贺率,“推燥居湿,分肌损气,二十余年,已至成人”。但另一方面,贺乔之妾张氏,顺利地完成为家庭诞育子嗣的任务,产下一子,名贺纂。贺乔既有了亲生骨血,贺率是否可为于氏之子便引起了质疑,争议多年,在于氏上表的前一年,贺率归还其生母陶氏。于氏养育贺率二十 余年,“少讫心力,老而见弃”,“妇人之情,能无怨结”,故上表向朝廷陈情,自述养育贺率之始末。

在表文中于氏除了自述陈情缘由,并针对贺率的身份是“为人后”的说法,“备论其所不解六条,其所疑十事”进行反驳,从自己担任母亲之职、养育贺率的经验出发,认为贺率应该是自己的儿子。朝廷将于氏所陈,交付群臣讨论。四位发表意见的朝臣,只有博士杜瑗站在同情于氏的立场,认为养育之情不可抹杀,贺率应为于氏之子;其余以尚书张闿为首的朝臣,皆从父系继嗣制度的角度评论此事,认为于氏养贺率是为贺乔之后嗣,贺乔既有亲生血胤,则贺率当还本,即主张以贺乔为主体来判定亲属关系,完全忽视于氏为母的经验事实。 最后,事件依旧以贺率归还本生定案。

于氏上表的经过与内容,在现存史料中,仅见于《通典·礼典》,杜佑辑录这篇上表以及时人的议论,题名为“养兄弟子为后后自生子议”。由此可见,后世男性史家对这个母亲争取养子为己子的事件,是站在父系继嗣制度的立场拍板定案。于氏力辩“养率以为己子,非所谓人后也”,以女性自己为母的经验来认定母子关系,逸出了父系继嗣制度的规范,而被制度的维护者斥责“博引非类之物为喻”,凸显了在女性经验与父系制度冲突的情况下,女性的情感与经验受到严重的忽视、扭曲。从东晋至现代,一千六百多年来,于氏与贺率的关系,一直以于氏最不愿接受的角度被后人诠释。在二十一世纪的今日,我们是否已有“能力”,从于氏的角度理解她的声嘶力辩?女性“无子”的文化压力是否依然存在?社会对母职的看法是否依然充满父权观念?值得我们深思。

于氏的表文中,一共出现了四位母亲,依出现的先后次序,分别是于氏(贺辉、贺率的养母,贺纂的嫡母)、薄氏(贺群、贺乔兄弟的母亲)、陶氏(贺辉、贺率的生母)、张氏(贺纂的生母)。从故事所见,这四位母亲在同一家族中的地位和处境显然很不一样。

人物关系图

在于氏的表文中,我们看到贺群、贺乔的母亲薄氏作为母亲所享有的威严和权力,其地位俨然如贺家的女家长,在许多家族事务的决策上,拥有最高的决定权。于氏无子不孕,承受庞大的家族压力;养育贺率为子,又因为无法在父系继嗣制度中找到依据,而终不被承认;但于氏身为贺乔的妻子,又得以依据礼法自动拥有母亲身份,成为贺纂的嫡母。于氏与贺率母子关系的解除,于氏与贺纂母子关系的成立,在父系制度下,皆不是于氏所能自主。贺辉、贺率的生母陶氏,在丈夫做主的情况下,被迫连续与所生二子割断亲恩,扮演宛如生育工具的角色;夫亡后,陶氏终究又依恃父系家族的礼法夺回亲子。贺纂的生母张氏,为妾的身份低贱,在家内必须敬事嫡妻,但由于于氏无子,贺纂成为贺乔的嗣子,继承门户,张氏有可能母以子贵,提高在家内的地位。这四位母亲中,陶氏为贺率的生母,于氏为贺率的养母,一生一养,两人皆自认是贺率的母亲,彼此有争夺贺率为子的冲突。对于于氏、陶氏两人的母职经验,有必要更详细地讨论。

于氏虽然不能生育自己的骨肉,但仍足以担任养育的母职。二伯贺群承诺将自己的儿子给于氏抚养,在陶氏怀胎期间,于氏就开始准备做母亲,先将婴儿的小衣准备妥当,一心等待胎儿出生。陶氏生下男婴贺辉,洗浴断脐后,贺辉就被抱到于氏这边抚养。于氏“服药下乳”,亲自哺乳贺辉;除了怀胎十月以外,于氏完全承担了母亲应当担任的母职。但是贺辉却百日早夭,于氏养育自己子嗣的希望再次破灭。贺家上下同情于氏,贺群后来又将陶氏所生的贺率交给于氏抚养。于氏养育贺率,一如养育贺辉般的慎重尽心,做足了身体上、物质上的准备,希望能让贺率在“未有识”的情况下,自然建立起与于氏的母子亲情,将于氏当作亲生母亲。于氏以母亲的心情、母亲的行动、母亲的身份养育贺率,于氏是贺率的母亲,就于氏的母职经验而言,实为理所当然。

于氏抚养贺率不过一年,贺乔之妾张氏就生了儿子贺纂。为人妾在嫡妻不孕的情况下为家庭诞育一子,对张氏这位母亲而言,无疑是幸运的;而对于氏来说,虽因为嫡妻的身份自动成为贺纂的嫡母,但张氏的生子有成,恰好凸显自己肚子“不争气”的事实,养育贺率对于氏而言,可能更成为一种寄托和慰藉。据于氏的自述,贺纂出生后,在贺群的维护下,于氏养育贺率为子并没有引起争议,所以于氏仍以贺率为己子抚养,贺纂则可能由生母张氏照料。所以虽然就嫡庶制度而言,于氏是贺纂的嫡母,但从于氏的母职经验来看,贺率才是于氏亲手拉拔长大的儿子。

贺群一再将自己的儿子送给于氏抚养,并且禁止婢女说东道西,也不让陶氏抱取自己所生的婴孩。贺群的行为,于氏固然恩感五内,但另一位母亲——孩子的生母陶氏,又是怎样的感受?陶氏是否愿意割断亲恩,让孩子认他人为母? 于氏表中并未提到陶氏个人的意见,但从“陶氏时取孩抱”的行为,及尚书张闿议曰“贺乔妻于氏表与 群妻陶氏所称不同”,可推测陶氏对自己亲生的儿子亲情难断。然 而在姑认可、夫做主的情况下,陶氏的意见似乎是被忽略的。为了了解陶氏可能的想法和心情,我们试着推想一下陶氏的母职经验。

贺辉与贺率皆是一出生就被带离陶氏身边,因此陶氏仅担任了生育的母职。试推想,婴孩在出生之前,在母亲体内孕育数月,其间,母亲与腹中骨肉一体相连,以自己的血肉哺育胎儿成长,为母的甜蜜与辛苦、母子在怀孕期间产生的亲密联系,实非他人所能了解。妇人从怀孕开始,就已经成为母亲,扮演母职,而男子往往在胎儿出生后,才逐渐有了当父亲的感受。因此母亲与婴儿的感情,极可能和父亲与婴儿大不相同。贺辉与贺率一出生,就在贺群的决定下被抱走,贺群之能舍与陶氏之不舍,或可由彼此的父职、母职经验推想而知。

对比于氏的“胤嗣不殖”,陶氏则频频生子;但相同的是,两人的生育能力皆受父权制度控制。于氏的无子,不见容于父系家族对妇职的期望,为此,于氏承受危及婚姻的压力及丈夫纳妾的难堪,在夫家孤零无依。陶氏频频生育儿子,圆满完成“广继嗣”的职责。然而 自己的身体和生育能力却在丈夫的意志下,变成生育工具。陶氏连续两个怀胎十月所生的儿子,甫出生就被带离身边,在丈夫的威权下,被迫割断母子亲情。陶氏对儿子的情感不断受到丈夫的压抑,儿子虽是陶氏所生,陶氏却完全无法维护她做母亲的权利。

于氏养育贺率,推燥居湿二十余年,贺率为于氏之子,就于氏而言,固属理所当然,但依据父系继嗣制度,贺乔与贺率的人伦关系如何定位才是判定贺率身份的关键,因此我们必须讨论贺乔在此事件中的角色。于氏自叙养子的经过,显示于氏养贺群之子,主要获得了贺群的支持,且取得姑薄氏的同意,然而于氏的丈夫贺乔在这个过程中的态度和扮演的角色,于氏却几乎只字未提,这是一个十分奇特的地方。妇人在父系礼法的规范中必须 “出嫁从夫”,贺乔身为于氏的丈夫,对于氏能否抚养自己兄弟的小孩,应该具有决定的权力。于氏没有明确地写出贺乔的意见,为自己的处境辩护,或许贺乔的意见对于氏不一定有利,这是一个无法证实的关键。试推想贺乔对此事件的态度,也许贺乔在尚未有子嗣的情况下,并不反对于氏抚养二兄之子作为自己的嗣子,但是当妾张氏生育了自己的亲子之后,贺乔如何界定于氏所抚养的贺率与自己的关系? 于氏养贺率不过一年,贺纂即诞生,对贺乔而言,纂是与他有血缘的亲骨肉,而率既非他亲生,抚育幼儿又是母亲的职责,贺乔与贺率的感情可能并不深厚。据于氏引述,贺乔在临亡之前对贺率的事有所交代,但其言仍然没有明确表示贺乔是否将贺率认作己子。或许贺乔是有意模糊自己的立场:基 于与妻子的情分,不能明白主张去率,而又私心于己子贺纂,不愿承认贺率的身份为嫡长。在父权家族中,贺乔身为人夫、人父,暧昧不明的态度,或许是于氏终究失去贺率的关键,如果贺乔以家父长的身份,明确地向族人表示贺率为己子,就像贺群当初尽力维护于氏与贺率一般,也许于氏与贺率的母子关系便能够维持;但是,贺乔显然没有这么做。

于氏身为女性,出嫁从夫,婚姻转变了她的生活空间和生命经验,广继嗣,是为人妇重要的职责,于氏不幸无子,有亏妇职。无子的难堪,第一便是“出妻”的威胁,即使不被出,或是失却翁姑疼爱,或是影响夫妻情感,或是面对妻妾之争,人生的前景总是蒙上一层阴影。 对于氏个人而言,得以抚养贺率也许是她生命最大的寄托与安慰。然而在母子相依二十余年后,仍因“(贺)乔既有(贺)纂……(贺率)若不去则是与为人后”,于氏自婴幼抚养至成人的儿子终被夺去。于氏 的丈夫不为自己伸志,让于氏有苦难言;夫殁后,于氏养育二十余年的儿子又被认定不是于氏之子;于氏的陈情不被朝廷接受,其上表又被后世男性史家题为“养兄弟子为后后自生子议”,以贺乔为主体来定论此事。夫已亡,养育成人的儿子又被迫脱离母子关系,“少讫心力,老而见弃”,于氏的处境,实在堪怜。

于氏故事中四位母亲的处境,呈现女性为父系家族承担生养子嗣的重责大任时,可能面对的种种情境和人伦关系。在文化压力下,成为母亲,应是古代中国妇女普遍的愿望,而生男、生贵男,更是母亲最大的期望。原来是自然的生物繁衍行为,却在文化制度、观念中,构筑成复杂的人伦关系。传统中国父系家族,如何认定母子关系? 有何性别文化意义? 对母亲而言,谁可为子? 对儿子而言,谁是母亲? 母亲与儿子的情感互动有何特色、如何联系? 历史书写如何描述母职、塑造理想的母亲形象? 母子关系对于女性在父系家族中的处境有何影响? 女性自己的为母经验又是如何牵动父系家族? 都是值得讨论的问题。

于氏的表文呈现不同世代、身份的母亲围绕在母子关系下的不同处境,引发笔者研究魏晋时期母子关系的动机,而父系礼制与母子的情感经验对母子关系的形塑,以及三者的交融与冲突,更引起笔者的好奇。本书即以魏晋时期的母子关系为主题,以“制度”与“情感” 这两个面向为主轴,分析父系礼制如何定位母名及母子关系;魏晋时 期孝子为母亲的服丧,如何修正父系礼制对母子关系的限制,礼制在落实的过程中又是如何发展变化;一妻多妾家庭中,各种母亲与子的认同如何建立,母子荣辱与共的现象对母子关系有何影响;历史书写 塑造何种样貌的母子人伦,文化价值如何影响母子之间的互动;最后,综合魏晋时期母子关系在制度与实态的相辅与冲突,讨论母职对父系家族的贡献与威胁,借由于氏据礼(理)抗争的例子,揭露女性自身的母职经验对女性的特殊意义,并可能如何引发对父系制度的挑战。

情感与制度

评价人数不足

郑雅如 / 2021 / 凤凰出版社

本文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或网友转载),绿林网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文章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未经作者许可,不可转载。
点击查看全文
相关推荐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