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林网

《回忆苏珊·桑塔格》读后感锦集

《回忆苏珊·桑塔格》读后感锦集

《回忆苏珊·桑塔格》是一本由[美]西格丽德·努涅斯著作,北京联合出版公司出版的152图书,本书定价:精装,页数:2022-9,特精心收集的读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回忆苏珊·桑塔格》读后感(一):“不再有波希米亚人了”

在阅读《回忆苏珊·桑塔格》之前先翻开了桑塔格广为人知的《反对阐释》,后者犀利、敏锐,甚至有时尖刻的论述与前者两相对照,颇为有趣,似乎揭开一位严肃的(这也正是苏珊常用的词之一)评论家的生活一角,瞥见无数碎片构成的侧面。

虽然本书采取了回忆录的形式,但我们不妨将其与一般的传记作品加以比对,相较于《传记文学理论》中提到的一众传记资料应有尽有,而传主个性了无踪影的作品,作者西格丽德没有掉入繁杂的事实堆砌之中,甚至并不着重于所谓的杰出成就,如普鲁塔克所论,其以细节作为打开性格之门的钥匙。

对于苏珊头发颜色的描写奠定了整部作品的意图,由此开始与人们对于桑塔格的惯常印象取另道而行,无论好的还是糟糕的。“我总困惑怎么那么多人以为她那一绺白发是漂白的,显而易见,那是她头发中唯一颜色真实的部分。”没有什么能比这更能一击即破大家以为的表面现象了。

如前所述,西格丽德在这部回忆录中选择的并非是那些引人注目的、华丽的事实,例如苏珊与癌症的抗争或是其出色的文学成就,甚至作者对桑塔格的一些文学作品,尤其是小说,并未给予一味的赞赏。相对的,逃避睡眠与童年、不想变老、害怕孤独、或许过于在意摒弃女性特质、对于“上流”的态度、与儿子的关系、暴躁的态度等等构成了回忆中苏珊·桑塔格的各面,充盈整部作品的是其形象的各个碎片,而并非被某一格外突出的特质占据全部。

我们可以从西格丽德的叙述中逐渐挖掘其与苏珊的关系,这一理解是随着细节的积累而不断深入的。我们可以探知作者与苏珊的关系并非完全融洽,没有谁与谁的关系是完全融洽的。而在西格丽德的讲述中去寻找所谓“真实”也是无意义的,毕竟于我们自身,也难以“真实”地去观望自己。

更重要的是在讲述背后,作者的形象得以凸显,因为说到底,这并不是苏珊·桑塔格的传记,而是西格丽德的回忆。也因此,西格丽德才是整部作品的主体,有着属于自己的认知与好恶,同时清晰地将这些与苏珊留给她的记忆一同传达给了读者。

最后,如西格丽德在谈到苏珊与约瑟夫·布罗茨基约会时提及的,“我有必要说聆听他俩是莫大的荣幸吗?追忆往昔,我只希望我当时能感受到更多的快乐——或者,至少我能找到一种让记忆不那么痛苦的方式”。事实是,无需以一种倍感荣幸的语气,当回忆起苏珊时,只是再也无法在一个个“即兴现场”看到她后的感伤,便已足够。

《回忆苏珊·桑塔格》读后感(二):字里行间,我将追忆你的曾经

提起苏珊▪桑塔格的名字,世人赋予她以作家、评论家、知识分子等等诸多标签与褒贬不一评价的同时,其实也将其置于了一个区别于当下任何作家的位置之上。关于对苏珊的追忆,作家西格丽德·努涅斯用一本厚度有限但又信息量巨大的回忆录告诉了我们一个不争的事实——苏珊的一生是富有意义的,也值得后人对她本人以及所留下诸多作品的尊崇。理解一位当代知名人物是一件不容易的事情,抛开国家、地域、文化等等方面的差异与不同,如何深入了解到目标人物的精神世界,将是对其全面认识了解的关键,这样的尝试或许是其身边人也不能够完全做到的,然而透过西格丽德这个曾经生活在苏珊身边的亲密友人,我们得以一窥这位影响了二十世纪的伟大作家,她不再是黑白照片之后那个记录的影像,也不是别人口中不同风格的形象,亦如平凡人与普通人的真实感无异,她是一个有着血肉与灵魂的苏珊。回忆苏珊,将是我们铭记她的最好方式。

西格丽德的文笔保持了质朴的简洁感,同时又不失对于细节的思考以及传递出对人物的感情,多年从事写作的经历使她在展开叙述自己所认识的苏珊时,能够细腻的还原一个我们所不曾见过的鲜活人物,从而带给我们“两个苏珊”的视觉差。公众所看到的苏珊是一个性格特立独行的典型代表,她的文学成就不同凡响,属于当时才华出众的一类作家,但也会因其言语行为方式造成一些负面影响,无论是持有肯定或者否定的态度,苏珊作为公众人物的表现是有着强烈现实性和社会性的,一个在镁光灯下曝光的人物注定会接收公众的评判,或许也不能被自己所左右。相较于出现在公众面前的那个苏珊,西格丽德笔下的桑塔格兼具了一位优秀作家、评论家的独有特质与灵魂,对于外部环境事物的敏锐观察以及对于个体的理解程度,造就了她自从事这项事业之后不拘一格的优点,时间的打磨赋予了她丰富的阅历,对于苏珊而言,写作是一个可以致力于一生的伟大工作,不是为了写作而付出,而是为了内心的需求与渴望持续坚持下去,无论时间经历许久,这份热爱使得苏珊面对风浪险阻的时候依旧能够站在文字的前线,成为一个内心坚定并怀有理想抱负的文字记录者。与公众视角不同的桑塔格,是一个相当值得了解的真实人物,现实生活中,她与各类人群接触,保持了不同的联系,与朋友而言,她遵从内心,与亲人而言,她有着自己的态度,与外界而言,她应对各种风声。在西格丽德的眼中,苏珊的个人魅力较之于她所取得的成就一样强大,她既有柔软脆弱的一面,也有着坚强不屈的韧性,对于那些来自外界的评述,西格丽德给出了自己的答案——一个基于那个认识的苏珊所能代表的答案。人的完美不在于没有任何缺点的纯洁,而在于矛盾统一、优劣并存的结合,不断地改进与完善自身缺点与不足,坚持继承与发扬优势与长处,才是足以感召他人的榜样与典范,而苏珊的存在恰恰是还原这一道理的真实写照。

读过苏珊作品的读者对于这位传奇作家是不陌生的,《疾病的隐喻》、《我们生活的方式》、《火山情人》等等一系列代表作品,是折射其内在思想与精神的凝聚浓缩,也离不开她复杂的生活经历,并且能够相互映衬、有迹可循。童年时期的苏珊原本拥有幸福的家庭,父亲的骤然离世,母亲的颓废缺位,对于苏珊本应在童年形成的心理产生了较大影响,也可以说是后来某些性格出现的根源所在。她渴望别人的尊重与认可,很有可能是来源于童年丧夫的不安全感,父亲高大的形象是她理想中的化身与存在,代表着一种能够给予内心坚实的力量,对于亲情的理解,她试图摆脱母亲长期以来的那种缺位失衡,但有些时刻又不可避免地陷入到了一种循环之中,苏珊曾经历过一段失败的婚姻,又独自抚养过儿子,还要兼顾写作事业,遭遇到疾病的折磨,这种种的事情摆在这个女人面前,无疑是对她从内到外的重重考验。一个内心强大之人也必将是有着属于自己坚定的人生态度,就像对儿子戴维一样,亲密与疏离的亲情关系,成为了牵制两人情感世界的桥梁,苏珊对于家庭、亲人(特别是儿子)有着自己的判断与理解,她认为按照这样的方式进行是最好的且可以坚持下去的,即便是遭遇到了外界的质疑与污蔑,这样的关系也是她内心深处捍卫与坚守的一项重要内容,然而,儿子戴维作为一个独立的个体,却与父母一辈的理念与情感截然不同,他们尽管生活在一起,但从心理上已然有着一条潜在的距离与界线,两代人的生活在日积月累中逐渐发生了变化,就好比作为外人的西格丽德曾经融入到苏珊与其家人、朋友的生活中,但最终又因为理念与情感上的原因走向了分别的道路,出现这样的结局其实并不是某一个人的问题,而且追究原因也毫无任何意义,个体的差异、时代的改变等等成就了他们在看待问题时的不同高度,无论是冲突还是融合,都在彼此的联系与互动中塑造了彼此的人生,对于这段难忘的经历,西格丽德是带着一份发自内心的感激与美好去致以追忆之情,也将会是她一生最美好的回忆。

苏珊▪桑塔格对于喜爱她的读者而言是一座巨大的精神宝库,而西格丽德这本关于苏珊▪桑塔格的回忆录是我们了解与打开这位作家的一把钥匙,借由作者温婉动人的笔触,我们得以真正走进文字背后的苏珊世界,每一举一动,每一言一行,都能够看出这位作家所肩负的使命感与蕴含的灵魂感,对于事业保持着孜孜不倦的追求,使她专注于其中不能自拔,推敲或者打磨,钻研或者积累,都赋予了她出色出众的文学魅力。关于其他作品以及作家的解读与评论,她不属于传统庸俗、人云亦云的那一类人群,而是以自己的态度与原则彰显着独立的观点,并不会轻易受外部影响,虽然秉持着这种“高傲”的态度容易产生一定程度的非议,但与内心而言是无愧于自己的人生态度准则的。她的要求或许苛刻或许不近人情(例如对西格丽德的写作指导),但细究起来是源自于一位作家敏锐的专业水平,是可以加以吸取的指导与帮助。无论是在文学还是艺术的领域内,苏珊▪桑塔格的成就是靠着自己的努力一点点建立起来的,她拥有着天赋与灵感,并将其化为真实可以流动的文字,依托其个人所独特的意识与思想,从而成为了许多人至今仍会推崇的代表人物。另外关于书中所透露出的一些感兴趣的话题,比如苏珊的社交圈(与布罗茨基的交往)、轶事小事,都将其本人形象进行了极大程度的充盈与丰富,尽管是一本以她为对象的回忆录,但却由始至终的表现了苏珊个人的林林种种与点点滴滴,成为了一个活灵活现在读者面前的真实人物,透过这些内容,我们将会对她的人生有进一步的了解,对她言谈举止背后的动机有更深刻的领悟,对她曲折不平凡的一生有全新的认识。

正如上面所说的那样,苏珊是一座承载着无限魅力的精神宝库,她将自己的一生认真地浓缩在了创作的作品中,汇聚在了聚光灯里外的世界中,她的离开并不代表了她褪去所擅长领域内的光环,反而因为留下了许多值得后人怀念的方方面面,成为了可以不断追忆与叙述的对象。假以时日,当你拿起这本由西格丽德所撰述的回忆录时,你依然会为书中的字句所感动,一个人物的强大精神魅力就是如此,她始终存在,不曾离开。

《回忆苏珊·桑塔格》读后感(三):《回忆苏珊.桑塔格》——房间里的苏珊

这本书的封面是我最喜欢的一张桑塔格的照片。黑白照,她穿着高领衫,舒展松弛的躺着,棱角分明的精致侧脸,思考而叛逆的眼睛,兼具美丽与理性,个性与反叛。那是一种令人无法忽视的独特魅力。

“什么事情以打破规则开始总是好的。”她说。典型的桑塔格腔调。

西格丽德清楚地记得去340号那天明媚的阳光。我想,当时25岁的她作为桑塔格的助手,应该不会想到后来会成为这本书的作者,以及,她差一点儿成了桑塔格的儿媳妇。

因为这段与桑塔格共同生活的经历,西格丽德笔下的桑塔格只是生活中的苏珊,也许除了那些文学成就与艺术造诣之外,离真正的她更近一点。

她们在卧室里工作,西格丽德在书桌旁打字,桑塔格口述,一边踱步,或者躺到床上。虽然桑塔格当时已经患病,但当时那本我们熟知的《疾病的隐喻》尚未面世。

其实,如果不是存在客观事实,真的很难把她和疾病联系起来。特立独行而且“毒舌”,她当然不会平易近人,但如果你愿意给自己一些时间想想的话,就会知道她是对的。

她当然会维护女性权益,但是她反对下定义,特别是来自女人自身的“自定义”。她当然很骄傲,也很有魅力,但她不会采取任何行动来让人们注意到这一点。

这些理性而无法反驳的观点,无论是在之前的时代里,还是在如今,都值得认同,值得思考,更值得学习。

就像皮特.哈米尔曾说的:”拥有她同时代人中最智慧的脸。”

而除了这些之外,当桑塔格作为苏珊的时候,或许我们还能了解点儿别的。

苏珊,一个听上去像是上了年纪会在公园里散步的名字。但你永远不会在公园里遇见这个苏珊,也许她正在房间里倚着窗户看风景,她始终认为”艺术优于自然“。她从未对自己的名字有过兴奋的感觉,她不喜欢简称,如果叫她“苏”,会被讽刺回去。

她会认为睡眠和她的童年一样毫无用处。苏珊常常会说到她有多迷恋中国,她甚至说过自己出生在中国,因为她的妈妈在中国时就已经怀着她了。但遗憾的是,1973年是她最后一次访问中国,却没能在后来好好书写中国。

她是个作家,一个勤奋的作家,但也是一个不喜欢独处的作家,比如吃饭这件事儿,她还是希望有人陪着她。她总是喜欢那些有幽默感的,让她大笑的人。

苏珊自称“恋美狂”,但她的审美总是与其他人不一样。她的文字冷静而克制,却也敏锐观察生活细节中的脆弱与美。在这本书中记录了西格丽德作为苏珊的助手及戴维的女友,与苏珊共同生活的点滴,这里记录着他们共同经历的一切。苏珊的脾气,她的习惯,她的情感和家庭,她喜欢的,讨厌的,好好珍惜的,与之抗衡的......关于生命,关于爱。

尽管已经70多岁了,但在所有熟悉苏珊的人眼中,她正值壮年。他们永远不会知道那一绺白发才是她头发中唯一颜色真实的部分。

两次战胜癌症,朋友这样形容她的离开:被击倒。仿佛结束她精彩绝伦生命走向结束是不可能的。除去属于桑塔格的滤镜和光环,这是一个只属于苏珊的故事。

特立独行也好,自由反叛也罢,毫无疑问,这是精彩绝伦的一生。这可能是我们知道的桑塔格,也是我们从未了解的苏珊。

除了她已拥有的生活,她不想要任何别样的人生。

本文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或网友转载),绿林网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文章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未经作者许可,不可转载。
点击查看全文
相关推荐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