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林网

岩语:莲羊岩彩精选作品集(精装版)(全彩)读后感锦集

岩语:莲羊岩彩精选作品集(精装版)(全彩)读后感锦集

《岩语:莲羊岩彩精选作品集(精装版)(全彩)》是一本由莲羊著作,电子工业出版社出版的精装图书,本书定价:168,页数:172,特精心收集的读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岩语:莲羊岩彩精选作品集(精装版)(全彩)》读后感(一):岩彩,永不凋谢的艺术梦想

人的骨子里,是排斥变化的。变化是世界永恒的主题,即使春夏秋冬,在有限的循环中,但我永远没有超越的能量。活得久,才知道有些事是可为,有些是不可为,可为的就要抓牢抓好,不可为的宁可抛弃失去。

每当走过一段山路,就会站在不同的高度。高度之下,可以欣赏,高度之上,尚可欲望。不停歇、不止步,永远向上,只能是一厢情愿,哪有那么多山,高于我们的头顶,登山路总有尽头,下山路还在等待。 原来,我们并不知道,山的那一边是什么,就像我们并不是保证一醒来,还能见到明天的太阳。也许,你生命的最后一刻就消失在黎明,心不甘、情不愿,也许,乌云与暴雨会隐藏在太阳的背后,不提防的时候就会跃在前面。

只要你觉得是对的,我们就支持你。莲羊的父母是豁达的,孩子一经长大,就有了自己的思想,即使在某种程度上与“母体”还有关联,但若有若无的关联,已经无法安放一颗躁动的心。世界屋脊,与岩画结缘,从此就一往情深,不复犹豫。 莲羊的作品,最多的不是恢宏大气的龙,不是丰富多彩的神佛,而是顾盼生辉的小仙。顶着肥咚咚的乌纱帽,插着明晃晃的鲜花,身着喜洋洋的官袍,脚履黑乎乎的高靴。如果说尘世中有太多的无用与无趣,岩画中就有太多的有用与有趣。

文字与图画是通感的。作家以文字来记录生命,画家以图画来描绘生命,定格在或喜或悲的瞬间,不相信来日方长,只祝愿岁月静好。小仙游走于一幅幅意味深长的色彩与形状中,不正如我们面对世界的无所畏惧、无所依恋。 眼睛是心灵的窗户,透露着你的世界观、人生观与方法论。小仙闭目时,你与他不在同一个频道;小仙开眸时,你与他出现在同一个现场。

所有的经历,都有你所思所盼的痕迹,哪怕你已经走过了千山万水,还仍有万水千山。小仙之于岩羊,不可说的成份越来越浓,幸运与悲痛、成功与失败、清醒与迷糊,都是不得不接受的现实。以岩彩为工具,在意识与潜意识之间构成结界,过滤外在污秽繁杂的一切,存留内在清新空静的灵魂。 岩彩或许最初是画在岩石上的,但现代人的创作时不太可能随时随地都有岩石可用。岩彩画在纸上,不是偷工减料,而是真材实料。岩彩对于纸张的要求并不简单,需要纤维长且有一定厚度,多由专业的职人手工制作,工艺复杂且成品少,故而价格不菲。于是,将边角余料再利用,体现了画者的思维深度与艺术高度。或堆砌、或挥墨,或施彩,或拼贴,放纵的是艺术,遵循的是内心。

莲羊说,在岩彩的世界中,中毒而无解。其实,人总是要有追求的,你逃得过此毒,未必避得过彼毒。艺术的追求不仅仅是钱财的消耗,更多的是对心灵的煎熬。岩彩不是无所不能的,对于细节的刻划总是欠缺的。岩彩的优势是色彩瑰丽、质感丰富且有立体的表达效果,缺陷在于很难在小尺幅中刻画细节。然而,取他山之石,攻我心之玉,终究能圆满地对时间与汗水有所交待,以美妙的虚幻去拯救污浊的现实。 正如世上没有两片相同的树叶,我们也不可能同时踏入一条河流。莲羊能够做到脱俗超凡,你我即是不是画者,不也是在生活中以自我体验去镌刻岁月吗?相比于岩画的“无中生有”,我们不需要掌握精妙的绘画技艺,就敢拍着胸脯说,我读懂了你的画,岩羊作何认知?

《岩语:莲羊岩彩精选作品集(精装版)(全彩)》读后感(二):跳出自己的舒适圈,莲羊的岩彩艺术人生

我是一个深度的漫画爱好者,所以关注国内的插画师挺久了。莲羊是我很早就关注的一个插画师。在十年前,莲羊给我的感觉就是画中国风插画非常漂亮。

结果突然有一天,她跑去了日本学习岩彩。我当时并不知道岩彩是一种什么画种,只是觉得有些遗憾,因为她是我挺喜欢的一个画师。

在这本《岩语》中,莲羊讲述了那时候的心路历程。莲羊大学毕业的时候被冠以“新锐画师”,“最年轻的造龙师”,“中国风代表插画师”等等。因为赶上了游戏和出版业大发展的春风,她的日子过得非常的滋润。但是一个行业一旦有了红利,就会有更多人快速涌入。

这一点我是深有体会的,在二十几年前略画的平头正脸一些的插画师,就被无数人追捧,国内几个画得好的,那是如数家珍。在十年前大量插画师涌现,画得好的人真的是太多了,好多人都不认识。

在行业外的人看上去如此,在行业内的从业者,自然就会感觉到内卷的压力。于是莲羊选择了跳出舒适圈,去学习岩彩。

现在回过头去看她的选择可谓是破釜沉舟,但结果还是不错的。莲羊现在已经是国内岩彩第一人,开创自己的风格。从一个插画师变成了一个艺术家。

莲羊在开篇的插画说明中有一个小例子,我印象非常深刻。她说在刚学习岩彩的时候绘制了一幅《拉萨之秋》,结果受到了网友们的嘲讽,当时她换了环境,压力很大,一怒之下将整幅作品涂掉,几个月之后稳定了情绪才重新开始修复。短短的几个字,让人体会到人追求变化的一种心酸吧。每个人的日子都过得不容易。

第二页之后专门介绍了“岩彩”这个画种。在我的印象中,“岩彩”顾名思义就是用岩石磨成的颜料,是一种天然的颜料。这其实是一种中国传统的颜料制作手段。我们可以看到常见的雄黄石、孔雀石、玛瑙、电气石都可以作为岩彩的颜料来源。在我的印象中,画岩彩画还是比较贵的事情。

前面介绍的部分不多,我很喜欢这样简洁的介绍,因为我更有兴趣的是莲羊的画。

画是莲羊在学习岩彩中的部分作品,我们可以看到,莲羊虽然说部分作品,但实际上收入的画作非常的多,包括“小仙篇”“神佛篇”“龙篇”“高尾闲生篇”和“团扇篇”。相信这些都是莲羊自己比较满意的作品。

作品不用多说,可以看我拍的图,能够看出来莲羊的题材是比较倾向于妖怪或者传说中的生物。这些题材更容易发挥作者的想象力,而且传统的神话故事能够和中国风的画风融合得更加的完美。

作者把“小仙篇”放在开头,很明显说明这一题材是莲羊最钟爱的题材。莲羊自己也说,小仙是她内心的缩影。这些小仙官充满了童真和仙气,自由自在,毫无压力,这应该是作者比较想达到的一种状态吧。

画中的小仙官与现实中的植物动物相结合,创造出一种天地灵秀的小精灵形象。而这个小仙官穿着传统的服饰,更显得娇憨可爱。

“神佛篇”中莲羊把女财神扎基拉姆像放在开头。能看出来,扎基拉姆像的演变象征着作者的心路演变,每一 张扎基拉姆像都有明显的变化,这也是作者风格的改变史。由开始的插画风转为扎实的传统写实风格。

如果是十年前,我一定更喜欢插画风格的,但是换到现在呢,我觉得传统的写实风格,现在的莲羊画的东西更让我觉得喜欢。能从他的画中感觉到一个人的成长,渐渐从青涩到成熟的状态。

而作者的景物部分也让人觉得欣喜。莲羊的风景画明显融合了现代艺术与古典风格,尤其是青蓝山水画的一种再创造,让人感觉到古典绘画新的魅力。再看细节,初始觉得朴拙,细看有一种意蕴悠长。

如果你喜欢莲羊的岩彩的话,这本书是一本很好的画集,开本大,印刷好,细节清晰,值得收藏。

《岩语:莲羊岩彩精选作品集(精装版)(全彩)》读后感(三):《岩语》,岩彩不会说话,但是如果岩彩会说话?

桃山蝶海

瓶子里,是一位小仙,他在干嘛呢?

你还记得童年时背诵的那句古诗“儿童急走追黄蝶”吗?童年时,你有没有在田间捉过蝴蝶呢?然后将它放在玻璃罐里看它们扑腾呀?

这幅画是反过来的,蝴蝶在外面飞,小仙躲在瓶子里不敢出来,通过钓鱼竿和钓鱼线感受外面的世界。

这是《 岩语:莲羊岩彩精选作品集(精装版)(全彩)》,这是莲羊的画,这是岩彩画。

这是岩语。

岩彩画是中国传统文化,它沉积于中华文明河床之底许久,在我国,它没有被好好的保护,但是,在日本它却得到了很好的保护和发展,所以,后来,人们把它带回了中国。我觉得它有一个特点,那就是 “泯中西之界限,跨新旧之门户”,它既是古老的,又是现代的。

我对岩彩画知道的不多,但是看完这本书后,我却深深的喜欢上了莲羊的岩彩画。

在这本书中,展示了许多岩彩画,或是小仙(就是莲羊笔下的一群小娃娃),或是神佛,或是龙,或是 高尾闲生(就是随生活而感) ,或是团扇,均由莲羊绘制。

我觉得这本书最大的特点就是这些岩彩画都在“说话”,都在讲故事,也正是因为如此,我们才能感受到岩彩画的魅力。你且听:

莲羊说:“上山,下山,再上山”、“我怕失败,怕平庸一生,怕负了如来负了卿”。

看懂这些句子背后的意思,就会知道,对于莲羊来说,选择“岩彩”这条路是需要勇气的,因为下山容易,上山很难。2005年到2015年,十年的时间,她才终于上了山,但是她发现越来越多的人登上了和她一样的山顶,她知道,她必须再爬另外一座山。她选择了岩彩,她不知这山有多高,路上会有什么事,但是她决定了。而她在学习岩彩这条路上的一点一滴都在她的画作里了,比如开篇提到的“桃山蝶海”这幅画,便是她触景生情时所绘制。在这幅画中,还能看到看出莲羊自己从“插画”下山,上山到“岩彩”时的茫然,无助,初次接触,她也不敢自己去到外面的世界好好感受岩彩,只能缩在自己的世界里,但是,她又想认识外面的世界,所以只能小心翼翼的,用自己的方式感受这个岩彩的世界。

帝王花

在这幅小仙画里,他头上的花冠便是她看到的这花。

有人说,读这本书时,吸引他的不仅是画,还有莲羊在画作中展示出来的故事。由此可见在这本书中莲羊的故事有多么吸引人。

或许你和我一样,以前不知道莲羊,但是看完这本书后,你也会爱上她的岩彩画。

据说这是莲羊小仙最多的一幅岩彩

趴在大猫猫身上午睡的小仙

酒神

花半鲤半

美食大冒险

穿蓝衣的观音,书封就是他

夜樱

同时,在这本书里,有一个很长的系列,也几乎能看出莲羊的努力。那就是扎基拉姆——中国的女财神。她本尊长什么模样呢?“黝黑的皮肤,奇长的舌头”。几年时间里,她画了五幅。从最开始,(我觉得有点美化)的只有脸部,到后来第二次,第三次,第四次,第五次终于慢慢的有了藏族少女的味道——团状的高原红。五幅扎基拉姆,就是五年。

我想,这本书想要传递的也许不只是莲羊的岩彩,更是中国的岩彩吧。

它沉寂了许久,如今是该“化其旧虽旧亦新,泥其新虽新亦旧”了。而莲羊也在大力推广岩彩画,希望这颗中化文化的遗珠终能被拾起。

(写在最后:这本书真的超级精装,画超美的,而且细节都很好看

本文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或网友转载),绿林网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文章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未经作者许可,不可转载。
点击查看全文
相关推荐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