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林网

《牛王》影评摘抄

《牛王》影评摘抄

《牛王》是一部由李墨言执导,张国强 / 王大治 / 居·单增尼玛主演的一部喜剧类型的电影,以下这些影评,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牛王》影评(一):忙里偷闲,回本了x

《牛王》是冲着七哥去的,整体观感不错。 我对国产片有种天然的包容和温柔,尤其是这种少数民族相关、题材冷门的,所以还是以欣赏为主。 剧情上,大城市待久了人就容易神经质,现在简直是有被迫害妄想症,看着一点小波折都觉得又躁又慌又烦。这矛盾又是戏剧的必备要素,电影埋线索埋的那叫一个懒惰,几乎是提前几分钟摆明了告诉你要发生什么,前半段几乎压不住火,但情况真正来临的时候,生活过得稀烂的混球又能把态度摆得惬意——就这么被带放松了。情节整体讲比较单薄,一眼望得到结局,而且有几段逻辑实在难受,扣分项。 演员大部分舒服,七哥和二哥的角色,小朋友,还有藏族同胞们都稳得住…就不挑剔工具人们的发挥了。 节奏吧,慢吞吞的,我这种爱好密集信息的不免觉得不适应、不习惯、没事可做,虽然看着,还忍不住分神想点别的,写点别的——比如这篇小想法。 镜头和画面挺朴实,没有刻意拉滤镜,找季节,找晴天,是飞沙季便黄扑扑地蒙尘,地面也没多美化,就是秋季的枯草和趴在地上什么也盖不全的几道雪…我是喜欢的。 总结来说,四星嫌多,三星嫌少。

《牛王》影评(二):《牛王》:和《无穷之路》一样探讨中国脱贫攻坚的意义

最近,来自TVB,历时3个月、辗转几千里、穿越6个省的纪录片《无穷之路》火出了圈,它的火爆是站在旁观人的角度,探寻国家的扶贫之路,见证中国的“脱贫攻坚”,没有什么戏剧性的煽情,只有娓娓道来的真实,却无时无刻不让人感动。而10月18日内地院线上映的剧情电影《牛王》,取材自山东对口支援青海“祁连千牛万羊进山东”的真实背景,也是一部讲述脱贫攻坚的优秀作品,叙事目的等同《无穷之路》,让观众看到真实的扶贫故事,从而更加理解中国社会转型与发展的真实状况。

电影《牛王》的故事可大致分三部分,前部分讲述有社会责任心的企业家张国强从山东滨州到青海祁连异地扶贫,拉开“千牛万羊进山东”的帷幕,从而引出陷入彩票而落魄的老赖卡车司机王大治、爱牛且倔强的藏族少年格桑等故事线;中部分是一场堪称精彩的公路短片,少年桑格因心爱的“牛魔王”白牦牛被拉走,千里夺牛,塌方、严寒、丢钱等一系列故事,原本水火不容的两个“仇敌”,一路走来建立深厚的如父如子情谊;后部分皆大欢喜,遭遇信任危机的王大治,经过这次经历幡然醒悟,赢回妻子与女儿的尊重。爱心企业家也带着格桑妈妈千里寻子团圆相聚,精准扶贫让两地人民心连心,牛魔王最终也如愿回到格桑怀抱。这些段落容易让人破防。至于演技不用多说,张国强、王大治都是好戏之人,我没想到的是格桑的小演员表现也异常出色!

《牛王》和《无穷之路》还有共同点的是独特的自然景观、人文环境又相似之处,前者雪山高原、荒漠公路,后者则崇山峻岭、幽深峡谷,不管大山深处还是高原之上,在经济上是贫困的,但“无限风光在险峰”,风光颇值得一看,而民风淳朴、爱心人士、良心企业,以及我党和政府组成了另一幅在中国土地上即轰轰烈烈的“脱贫攻坚”战美景。理解和了解一个真实的中国内地社会,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从这个意义上讲,《牛王》团队完成了自己的使命,用一部电影欣赏了壮美的风光,体会到贫困村民生活的不易,从而更加理解脱贫攻坚工作的价值。

中国是世界上人口最多的国家。中国的减贫进程和减贫成果,关系着人类减贫事业的成败。9899万农村贫困人口全部脱贫、832个贫困县全部摘帽、12.8万个贫困村全部出消除贫困……“脱贫攻坚”本身就是奇迹,我们确实也需要很多《牛王》这样的影视剧,来铭记我国人民创造了又一个彪炳史册的人间奇迹。而对于致力此题材的团队,尤其是艺人明星,值得做我们的榜样和偶像,除了学校和家庭教育之外,榜样的力量是非常重要的一环,这将对他们的人生观和价值观产生重大影响。

《牛王》影评(三):高原的牦牛很牛,和牛有关的这些人这些事更牛

电影《牛王》的主角,是一头名叫“牛魔王”的白色牦牛,虽然年岁已高,却能够年年拿到高原上的赛牛冠军,所以被称为“牛王”。而整部影片的故事,是从这头白色的牦牛,被装上了长途货运车,从青海运往两千里外的山东开始,一直守护着这头牦牛的藏族少年格桑,执意要将牛追回来,他的这一程长途跋涉的冒险,成为了整部影片剧情的矛盾爆发点。

少年格桑,从开始骑马奋起直追,到后来与拉牛的长途货车司机金城相遇,两人结伴同行,关系也渐渐得到缓和。金城的运牛任务与格桑的寻牛之旅,也都得以达成。他们的一路相伴,使得整部《牛王》颇有些公路电影的感觉。毕竟,这一大一小之间有着相互治愈的关系,特别是由王大治饰演的货车司机金武,也是有着许多人生故事的失意中年,此番的运牛之旅,让格桑开阔了眼界,更让金城悟到了许多的生活真谛。这一程,运的远远不止是牛,而是满格的人生历练。

但是问题又来了,为什么要从青藏高原往遥远的山东运牛呢?这事的缘由,要从“援青”说起,影片的故事发生在“山东援青海,滨州援祁连”的大背景之下,山东滨州的阳信县,正是中国第一“牛县”,是牛羊类养殖、深加工与外销的优势基地,而来自祁连的优质牛羊肉,也恰好需要外运外销,两个地方的供需有了许多的不谋而合,由此也促成了这次阳信派车到祁连收牛运牛的对口支援行动。对于观众而言,可以从中感受到东西部协作共进的真情实意,与东西部携手发展的热情洋溢。

所以,在整部《牛王》影片中,到处都是“牛”:不仅有格桑一路追随的“牛王”白牦牛,还有从高原源源不断运向山东的成批的牦牛,它们的外运外销,将为藏民们带来更多的收入。除了牛很“牛”,影片中的很多事情很多人,也都很“牛”:主导这一行动的“援青”计划,无疑就是一个很“牛”的工程,且通过影片中的“千牛万羊进山东”的壮阔场面,更让观众有了深刻的感知。与此同时,还有一个人也必须要提,那就是由张国强饰演的赴青海考察的山东对接人石磊,这是一个一心一意为藏区服务的“孺子牛”,工作踏实,作风稳健,从不为个人谋私利,即便摔伤也坚持工作,让阳信与祁连紧密牵手,身体力行的诠释了真正的“牛”的精神。

《牛王》是一部弘扬正气的主旋律作品,但又有着许多的商业电影表达,美丽的祁连山牧场,在航拍的镜头下的草地上,如撒下的珍珠一般的白色羊群,以及健硕又威猛的黑牦牛们,都是风景秀丽的高原风光。小主人公少年格桑虽然年龄不大,但骑马骑牛真的是一把好手,他在追牛过程的执着,让我们看到了高原民族的敦厚与果敢。同时,影片对几位主要人物都有比较细致的描写与刻画,比如张国强饰演的石磊,王大治饰演的金城等等,跟随他们的视线,我们才能更加真切的感受到“援青”工程的艰辛与伟大。

《牛王》通过一个与牛有关的故事,讲述了一群“牛”人,和一件件的“牛”事,但其故事内核,则是深藏了一个爱与信念的主题,并通过这个主题,诠释了山东与青海两地的手足之情,以及两地人民之间的深情厚谊,这样的正能量影片,值得我们给与更多的掌声与支持。

《牛王》影评(四):从海北到山东,乡村振兴仍在路上!

2020年,中国已经完成全国脱贫任务,进入乡村振兴阶段。电影《牛王》讲述的正是在这个前提下,跨越两千公里的两个地域,以及两个地域人民相互帮扶,共同致富,更重要的是从思想根源上解决贫穷,振兴经济的故事。

电影一开始,王大治饰演的金武就开门见山地让大家见识到当代城市懒民的作风,不好好工作,把生活改善的目标完全建立在虚无缥缈的彩票上,为此借遍了所有的亲朋好友,甚至巧言令色地骗起了自己女儿的零花钱。在当下中国社会,贫穷的根本原因还是在于好吃懒做,不事生产,金武这个角色的初亮相就点明了故事的主题。

然而故事发展有趣的地方在于,完全改变金武思想上顽疾的却是一趟跨越两千公里的旅程。

青海海北祁连县,传统意义上的贫困地区,究其贫困的根源还是在于交通不便,信息不畅。漫山遍野的牦牛藏羊,只要能在恰当的时机运送出去,就是真金白银,来自山东滨州的援助干部第一时间想到的就是老家的企业,因为滨州阳信县恰恰也是全国百强畜牧养殖大县。张国强饰演的养殖企业主石磊,第一时间赶到祁连,找来金武,搭起了这条沟通祁连与外界的桥梁。

这里有一个小细节,金武擅自压低收购价,被石磊知道后,以求个好兆头的名义,又把收购价给提了回去。这一个小细节不仅仅体现出金武和石磊两个人物的不同性格,其实也从另一个侧面体现出淳朴的青海祁连牧民们多年来一直的痛点。因为交通和信息不畅,哪怕知道收购价远低于市场价,他们也只能被动挨宰,商人逐利,这是市场经济环境下的必然。所以在故事后半段,石磊等山东企业家做得最好的可不仅仅是一次简单的收购,而是和青海的牧民们一起开发起牦牛和藏羊的养殖生意,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真正的乡村振兴,共同富裕,就应该是这样,在公开公平的前提下,大家一块儿挣钱。

山东的养殖大户帮助了青海靠天吃饭的牧民们,另一方面,来自青海的倔强小朋友格桑因为最心爱的“牛魔王”,也“教育”了一贯好吃懒做,偷奸耍滑的金武。这一段从祁连到山东的将近两千公里的旅程,格桑对牦牛的执念,金武内心深处对女儿妻子的愧疚相互交融,相互刺激,最终都完成了纾解,格桑帮助金武改变了自己的观念,变得踏实,而金武也让格桑看到了“牛魔王”在山东阳信将会更好地实现它的牛生价值。

这就是当下的中国,因为交通和信息传播的便利,远隔千里也能达到共情,信息不再闭塞,交流更加通畅,只要你敞开自己的心胸,踏实肯干,就一定能够获得美满幸福的生活。

电影的最后,“牛魔王”重新回到了祁连,回到了格桑的身边,当然这只是电影的一种写意表达,相信对于现实中的格桑们来说,他们一定早就懂得,善用身边的资源,勤劳肯干,就能收获幸福的生活!反之,对于金武们来说,也是一样!

《牛王》影评(五):《牛王》:万万没想到,这居然是一部公路喜剧片

青海到山东,路途两千多公里,一路走来,跨过千山万水。电影《牛王》就是讲述一名藏族少年格桑坐着运输卡车一路从青海奔赴到了山东,他此行的目的,就是想要回自己被卖走的一头白牦牛。

在看电影之前,没想到这是一部公路喜剧片。故事主线虽然是格桑追寻自己喜爱的那头白牦牛,但影片实际上是在讲述山东的养牛企业帮扶青海牧民,使得青海牦牛打开了市场销路。这同样是一场脱贫攻坚战,只是影片用更加幽默且生动的形式讲述出来。

《牛王》由张国强、王大治、居·单增尼玛主演。影片以现实为依托,刻画了众多生动的人物,以及一场有惊无险的长途运输,同时还将青藏高原壮阔的风景尽收眼底,这样的公路片在大银幕欣赏,可以收获震撼、喜悦、温暖的各种情绪交织,是一部充满了惊喜的作品。

好看的电影就是要带给观众前所未有的观赏体验,《牛王》从拍摄角度而言也是一部高难度作品。首先是在青海这样的高海拔地区拍摄,影片中张国强、王大治即使穿着羽绒服也冻得瑟瑟发抖,两人在镜头前表现出来的寒冷根本不是装的。演员都已如此,可以想象拍摄时的整个团队要克服天气和环境等等因素。

电影在拍摄运输车在公路上飞奔的场景,巍峨的雪山映入眼帘,那真是一幅绝美的画面。同时,一辆辆运输车载满了牧民们牛羊,这里承载的也是牧民们致富的希望。这样赏心悦目的画面,还适时配上了悦耳的雪域歌声,这部电影在摄影、配乐方面的出色表演,就已经值得点赞了。

那么,故事和人物呢?前面提到过了,影片中刻画了众多生动的人物,最具代表的当然是张国强饰演的畜牧企业老板石磊,王大治饰演的运输车司机金武,还有居·单增尼玛饰演的藏族少年格桑。

三个人物身上都很有戏,石磊原本是保证考察的心态来到青海牧区,结果发现这里的牛羊质量特别高,就放心大量采购。这个人物从原本的观望态度到后来的坚定支持牧民,是看到了高品质牛羊的良好市场前景,是一个非常有趣的老板。

运输司机金武算是石磊的打工人,专门给石磊的企业服务。金武可就是一个有故事的人了,爱好买彩票,天天做梦发大财,结果欠了一屁股债。这一趟从山东跑青海的运输,几乎等于是变相的躲债。

格桑特别喜欢家里养的一头白牦牛,天天骑着白牦牛玩,这头白牦牛还在比赛中夺冠,所以它就是“牛王”。家里人没有告诉格桑,就把牛王给卖了,格桑就偷偷爬上了金武的运输车,这一路的故事就是由此引发。

导演以喜剧的手法来处理金武和格桑这一路的经历,遭遇山体滑坡、还有吃霸王餐走不掉,各种困难和囧事齐发。两人这一路也是“人在囧途”,但可以看出金武对于格桑的用心照顾,即使他非常想早点把格桑托人带回家,但是他不确定安全的情况下,他宁愿带着格桑一路到了山东。

所以说,《牛王》这部影片能够带给观众震撼、喜悦、温暖这些情绪,融合在一起,就是观众能够感受到的惊喜。影片的主创牢牢站在现实的基础上,创作出众多可爱且生动的人物形象,让观众们也看到了脱贫攻坚的不易和援青人的坚守。这如同一幅美丽的画卷,徐徐展开,会有意想不到的精彩。

影片定于10月18日院线正式公映,希望大家能关注到这部佳作《牛王》。

本文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或网友转载),绿林网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文章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未经作者许可,不可转载。
点击查看全文
相关推荐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