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林网

手的精神史读后感精选

手的精神史读后感精选

《手的精神史》是一本由[英] 达里安·利德著作,北京联合出版公司出版的平装图书,本书定价:45.00元,页数:184,特精心收集的读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手的精神史》读后感(一):另类小史:用手,探索你的精神……

是手不是手,视乎有精神否。

达里安·利德(Darian Leader)的《手的精神史》(Hands: What We Do with Them and Why)是一本非同寻常的小书。虽在说手,但很多时候很多内容并不只是在谈论手,如果不是谈论手,那这本书谈论的是什么?

达里安带着我们在书中漫游着展示着许多手的花园,他激情澎湃地展示着他发散性的思维,实际上就是在论证一个观点:人的手是人精神的重要表现(信号),且这种精神表达往往是无意识的。

人在自己尚未出生时就开始使用手了。当时刚成型,能稍微用肢体动作来表达自己的感受,例如握紧小拳头。待出生以后,又运用手与大人们沟通——握紧他们的手指或者手,抚摸自己的脸,在吃N的同时抚摸母亲的肌肤表达安全感,等等。当我们能自如使用自己的肢体与器官时,我们也习惯优先使用手来完成许多事项;如果我们失去感官或肢体,我们最不愿失去手,与其他感官功能、脚、头相比,手带来的触感更能增加我们对外界的认知与把握。此外,我们鲜少会发现,手更容易暴露我们的内心真实状态。

达里安在讲述上述观点时,列举了不少远离了谈论手的事例。在此想另外举一个书以外的例子说明手如何暴露我们的真实想法。《连续“杀人鬼”青蛙男》的开头,有一个警察审问受害者前男友的情节,前男友表现得十分镇定,但警察并不认为他本人表里如一,因为他的双手把他裤子的膝盖部位抓出深深的皱痕。内心淡定的人不会有此举动。

但其实我们也并没有想象中的那样擅长使用手。达里安指出,人类运用自己的肢体和器官,是经过了某些经验积累阶段的。就像人类嘴巴结构发生变化是因为刀叉等餐具的出现。早期的手被视为嘴巴的配合,例如以前的人类直接用嘴巴S咬手中拿着的肉食。达里安似乎对手如此的地位不甚满意,他用了iPhone作为例子——i,在英文中表达的是“我”,一般“我”是用大写I来表示,但iPhone等苹果的系列产品,均把“我”小写成i,但自家的产品均大写了首个字母(Phone、Pad),在达里安看来,苹果口口声声人性化,实际上“我”是次要的,产品才是重要的,正如手明明是重要的,却因为“配合嘴巴”而变得次要了。

我们能用手攻击,也能用手逃避各种事物,手是我们打开自我保护机制的开关。尽管达里安也承认,每逢我们谈到“使用手”,首先想到的,更多是与自W相关的内容。不过他认为,自W——主要是使用了手——是一种人解决痛苦,甚至是逃避危险的举动,过去社会总是抑止人们自W行为,限制了手的行为,导致了人们精神因此被压抑着。如果解放双手,似乎人类文明要向前迈向一大步。

这本小书没有提到,却让我们想到的,手作为最能表达我们自己的媒介——我们常说“十指连心”,实际是手指不少神经与大脑关联,手时常反映着我们内心世界,原因在此。此外,当语言和声音无法传达我们的表达时,手势也是重要的代替。手对于我们而言如何重要,就不必再啰嗦了。

不过这本书还有一点有意思的,有位评论家似乎也对作者达里安的发散性思维和啰嗦表述有意见,达里安也对此有意见——因为前者把达里安“最喜欢的关于肯德基的一段论述”删掉了。

总体而言,这本小书提供了一个新的关联性思考,手与我们的精神产生了怎样的关系。只是,作者确实为手和精神增加了不少枝蔓,以至于很多时候,手与他反对的那样,排到了从属的位置去,在他众多与手看似有关其实不甚有关的的事例中,手就这样变得次要了。

如果不嫌达里安啰嗦,以及不甚介意他那差点漫无边际的思绪,那么,这本《手的精神史》还算是一本探索你本人手与精神内部的另类小书。

《手的精神史》读后感(二):手的趣味文化史:执子之手,将子拖走

日常生活中,当我们触摸某一物体时,要是仔细观察,一般都能感觉到物体和我们自己的手之间的触感。尤其是每次我们与人握手、爱抚婴儿的时候,我们有时可能会意识到,身体接触对于我们的情感生活是多么重要。

而当我们与亲朋好友相见和告别时的握手与挥手,手更是我们表达情感的直接体现。

据我之前阅读过的一本科普书籍《神奇的连接组》,从中大致了解到,这主要是因为我们的神经元就是利用大脑与手的神经突触连接来通信,表达纷繁复杂的人类情感。

本书作者英国著名作家和精神分析师达里安·利德,在本书中从拉康派精神分析的视角出发,跨越临床医学、艺术史、流行文化等多个领域,揭示了手的精神文化史。

我国古代常用《诗经·硕人》中的“手如柔荑(tí),肤如凝脂”来比喻女子柔嫩纤细的手。

与我们以往认识所不同的是,达里安在本书中并未提及与手有关的美学及其它,其主要从精神分析学角度,为我们讲述会思考的手,如何影响了我们的日常生活。

手之于我们人类,犹如翅膀之于鸟类,鱼鳍之于鱼类……我们人类除了用手完成日常的吃喝拉撒,还在手的帮助之下,实现了自己的梦想与欲望。

“上帝之手”除了是人类用来意指的命运之手,还是足球比赛中的戏称。足球比赛中用手将球打进,且被裁判误判有效的情况,通常被称为"上帝之手"。

虽然作者没有提到,但我觉得手对于聋哑人来说更是独特的存在。手语是"有声语言的重要辅助工具",手语是靠手势、表情来表达、传递信息,靠眼睛来接受形象信息的语言,是聋哑人的极为重要的交流方式。

比如翻拍自2014年法国电影《贝利叶一家》的2021年奥斯卡电影《健听女孩》,这部电影就非常形象贴切地为我们展示了手和手语的魔力。

作者认为,对婴儿来说,手象征着一个奇怪的“他者”,它可能代表着其他人的存在,即父母。父母的爱与呵护同婴儿的身体和身体功能紧密相连。紧握的手是人类依恋的象征。口袋让手找到自我安顿的空间……

这是一本关于手的趣味文化史,从中我们可以更加深层次地发掘本我与自我之间的细微差别,更加理性与感性地对待我们这双富有神奇魅力的手!

《手的精神史》读后感(三):刷手机时你在想什么?你的双手出卖了你的内心

手是人体的重要器官之一,我们要通过手来做很多事情,比如进行自我的表达,获得外界的东西。

手会通过大脑的指挥操纵来进行动作,很多事情都必须通过手部的活动来进行,而这些都反映着我们的意识和情绪,以及深藏于内心的某些欲望和想法。

比如我们现在最常用的就是用手来刷手机,不停地点开一个个信息框,不停地消掉一个个信息提示,不停地刷新闻……似乎停不下来。这是我们的大脑产生了“上瘾”机制,通过手部活动来实现大脑的奖赏。

比如我们买买买之后又责怪自己“控制不住手”,其实控制不住的是我们内心的欲望,想要通过购物来满足内心的某些需求。

比如当我们跟别人谈话时,有些人会不自觉地双手抱臂,这是一种防御和进行自我保护的心理状态反应。

比如我们经常习惯将手插在自己的衣服口袋里,除了保暖和耍酷的作用之外,更多的是寻求一种自我保护和自我约束的心理安慰。

比如很多孩子,包括我的孩子,每当出门在外时,总要紧紧地拉住大人的手,这是他们寻求安全感和对父母依恋的一种心理表现。

而热恋中的恋人们也会紧紧地牵紧双手,互相依恋。如果当两人不再牵手,也许就暗示着感情上出现了一些问题,或是爱情的激情已经消失。

再比如说,如果我们的双手被绑起来,内心就会产生巨大的压力和恐惧感。双手如果失去自由动作的权利,便失去了控制感和安全感。被绑住的手也会努力挣脱绳索,这是一个控制与征服的博弈。

婴儿刚出生会有一些天生的本能的身体反射活动,比如允吸反射、抓握反射。做妈妈的人也许会发现,当我们把手指或一些物品放到婴儿的手掌中,他的手指会自动地收缩,抓住物品,这就是抓握反射,是对外界刺激的一种本能反应。

为了生存,婴儿对母亲的依赖是天生的。有精神分析学家认为,人类过早地与母亲的身体分离,很多本能反应,比如抓握反射,都是一种重新获得过早断奶的补偿以及与母亲联结的努力。

但放手并不是天生就会的动作,而是婴儿在后天需要通过学习才掌握的动作。要让婴儿放开某样东西,需要大脑指挥身体进行一系列的肌肉反应,这对婴儿来说不是一件容易的事。

不止对于实物,对于一些虚幻的东西,比如感情,以及其他一些我们无法获得或控制的事情,人们会说要“放手”“放下”。但是,放手往往很难。放手为什么那么难?原来抓住东西不放本身就是人的一种天性,这种动作会牵涉到心理活动。

精神分析认为,人会追求一种“知觉同一性”。人天生会追求控制感,控制感能让我们感到安全自主,控制感在身体上的主要反应动作便是用手抓住东西。

中国人有个传统就是让出生满一周岁大的孩子进行“抓周”,以此来判断他对什么感兴趣,将来会成为什么样的人。

也许这是一种朴素的对人的精神活动反应的心理测试。因为孩子用手去抓住什么就反映了他对这样物品所代表的东西有天然的偏好或是特长,人们也就相信这预示着他将来会偏向于这方面的接触和发展,在这方面会有突出的长进和成就。

这些都是通过手部的运动来窥探心理活动和内心欲望的表现。

弗洛伊德认为,人的某个身体部位在寻求满足的同时总是伴随着手的动作,比如吸吮、抓咬。这是内心驱力的一种体现。

手的动作的确会出卖我们的内心。比如当人紧张时,双手也会跟着紧张,不止手心会出汗,还会不自觉地紧紧握拳,或是想要捏紧一些东西。

当我们不知道如何面对一些人或事的时候,会忍不住将注意力放在自己的手上,或是抠手,或是用手去做些什么事情,甚至会伤害自己的手,似乎通过这些外部的刺激就能掩饰或缓解自己的紧张无措,或是减轻一下内心的痛苦焦虑。

人类的很多想法和情感会通过一些约定俗成的手部动作来表达,手也成为内心世界的外部具象化表现。比如,举起双手表示投降,伸出手指指向别人表达着一种攻击性,伸出中指表示辱骂,向上举起大拇指表示赞扬,向下则表示一种藐视。

有趣的是,如果我们稍加留意就会发现,中国有很多跟手有关的成语,作为对人的特性和内心的一种描述,其实都反映了一种朴素的心理分析。比如:心灵手巧、毛手毛脚、游手好闲、大显身手、妙手偶得、手足无措、爱不释手、心慈手软、得心应手、心狠手辣……

如此看来,原来我们的一双手真的为我们做了很多事情,也代替我们跟外界进行交流,表达想法和意愿。

在《手的精神史》一书里,英国精神分析学家达里安·利德从精神分析、历史、艺术、哲学等角度,对手进行了分析论述,为我们打开了一个了解自我与人类行为与文明历史的全新角度,也让我有了以上的这些观察和思考,很有意思。

本文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或网友转载),绿林网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文章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未经作者许可,不可转载。
点击查看全文
相关推荐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