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林网

匿名的风景的读后感大全

匿名的风景的读后感大全

《匿名的风景》是一本由王天羲著作,知乎图书|北京联合出版公司出版的平装图书,本书定价:88.00元,页数:216,特精心收集的读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匿名的风景》读后感(一):对媚俗的自己一记当头棒喝

本书最让人警醒的是对糖水片的批判:“糖水片也是替代的经验和假的感受,因为那种感受以及所谓的“好看”都是现成的东西,或是被灌输和引导的结果,是被大众文化和集体意识裹挟的产物”“糖水片本质上是刻奇和媚俗的结合物,它继承了刻奇的模仿和媚俗的讨好”“糖水片并不是摄影师单方面制造的,而是和观众一起。从某种意义上来说,大众审美是盲目的”“最极端的媚俗就是照片滤镜,因为滤镜是对风格的生搬硬套”。读完这些话不禁脊背发凉!如作者所讲,“处这种尴尬中时,最好的解决方式就是去看书,看画册,并且尽量远离媚俗内容聚集的地方,比如沙龙网站或其他任何缺乏讨论环境的社交媒体”“如果能做到毫不在意社交网络上的赞数,只是享受创作的过程和自己的作品,就会进入一种非常好的创作状态”。

第二是对构图的批判:“对于摄影来说,平面上的构图可以说没有任何技术含量。所以各种以营销为目的的公众号和摄影培训机构非常喜欢讲构图”“学习构图的误导是,关注了形式而忽略了内容”“希望通过学习构图去得到优秀的照片,是一种迷信的行为,因为构图本身限制了思维”。而这也是自己曾经最关注的东西。

当然,自己存在过更可怕的器材党思想“我们很容易觉得摄影简单,是因为技术带给我们错觉,就像有时候我们会把难以实现的拍摄归咎于设备不够好或者缺少某种附件”“摄影更像是一种“体育竞技”,而不是艺术创作。在竞赛中,参赛者希望获得像素更高、更清晰、色彩更鲜艳的照片,或者是猎奇罕见的场景或是人物”。

《匿名的风景》读后感(二):从此不再,盲目的看,随便的拍

我很喜欢这本书,喜欢到为它写书评。

书中的每个主题都切中我曾经思考或不曾思考的问题,并且给予我一个不做作,不浅薄,有韵味的回答。大众摄影与专业摄影的界限,在读完这本书后,变得清晰了然。这本书让「谈论摄影」这件事回归严肃,让摄影这一行为不再脱离大脑,单纯仰赖即刻的直觉。

在视觉图像泛滥的当下,我们该如何观看,如何拍摄?这本书的观点犹如平地一声惊雷,至今在我心中留有回响。

作者对当下「糖水片」和「滤镜泛滥」的看法,让我这个摄影门外汉对一直以来的盲目感到难为情。作者对「莱茵河二号」等摄影作品的比较,解读,推动着我在观看摄影作品时不仅停留于视觉冲击与即刻的感受,而是开始思考摄影作品所想要表达的意图。(古话说「外行看热闹,内行看门道」,热闹是一种乐趣,门道是另一种乐趣,倒不是说一种乐趣一定要高过另一种乐趣,而是两倍的乐趣总是不嫌多的。)

在《反对构图》这一章中,我被刷新了对摄影要素的认知,摄影从平面的事情从此变成为立体的事情,我对摄影的感觉,也从黑白转换为多彩。可刚当我这么觉得时,在《彩色与黑白》这一章节,作者又告诉黑白和彩色的辩证法,为什么众多摄影大师选择黑白?而选择彩色的大师,又是基于何种使命选择彩色......

总之,阅读本书的每一章都令人收益,感到愉快。

我愿意将本书推荐给所有,不满足于「盲目的看」和「随便的拍」的朋友。

《匿名的风景》读后感(三):什么才是好照片

阅读的第一本关于摄影艺术的图书,关于结构和审美部分的启发很大

作者批评当代资本主义对精神世界的控制,出现数不胜数的糖水片和媚俗文化,提出“我们为什么而拍照这个问题”

我们如今看惯了太多“偷懒”的黑白照片。改编一下亚当斯的话,就是“如果你对摄影感到毫无头绪,就把它变成黑白的。”

审美的能力看似人人都有,但其实费心费力并不容易。没有审美的人也可以判断出他所认为的美是什么样的。当遇到以表现思想和观念为目标的现当代艺术,大众在审美力方面的弱点和缺陷就被暴露出来,所以也更容易被操控。

这段话我很喜欢:当我们拿起相机拍下窗外的景色时,这种景色在照片中带给人的感受却不如在房间里看到的那么强烈。其实只要在拍摄的时候把窗框或者一部分房间的内景放进照片,就可以改变这种结果。原因是房间的内景是我们欣赏晨间风景的载体,一旦风景脱离了载体,看起来就变得空虚了,或者说,照片所记录的空间被生硬地撕开了。因此,要在照片中弥补这两种连续的缺失,或是为了在平面上制造回馈,摄影师们最常用的方法有两种,一种是把尺寸做大,另一种则是抽象——摄影抽象的过程类似于从海水中提炼盐,或者把葡萄酿成酒。这种抽象作用的方式是找到事物的决定因素,或者某一类事物的特点。

反对构图

在摄影中,构图其实是个伪概念。通过构图形成的照片会显得非常牵强,因为构图是一个人工合成的过程,建立在二维基础上。

(各种以营销为目的的公众号和摄影培训机构非常喜欢讲构图,没有任何技术含量,相当于马后炮)

应该考虑的是“结构”(肖尔在《形式与力量》中提出了这个概念)——是某种对场景中内容的选择而产生的结果,建立在更高维度。

通过结构产生的照片,观众注意力的中心是整张照片,然后扩展到一个抽象出来的空间当中。结构这种框架的存在,使得照片的观看性和可解读空间极大的提升。此时照片就相当于某种容器,观众可以将自身经历和感受装进去,并阐述新的内容。

对于“什么才是好照片”有几个评论的因素:

1.内容(叙事、抽象、文献)

2.形式(是否与内容契合)

3.方法(不等于技法,是一种思想层面上的机械装置)

4.完成度(表达的完成和制作的完成,前者对应内容的有效完整性,后者关于形式和呈现)

5.作者:本质上艺术品是艺术家精神和思想的外显,艺术作品背后清楚的是作者的生活经历、知识和经验。

6.影响力 7.当代性(当代艺术是艺术家对于周遭事物的观察,对于所处社会的发问和评价。)

《匿名的风景》读后感(四):一本篇幅不长但能引发思考的摄影书

习以为常的摄影有着宏大而深刻的意义。

首先,摄影是一种记录仪器,将宇宙之中唯一存在的某一时空片段记录下来。

其次,摄影是一种发现工具,发现人眼难以察觉的细微之处,记录极瞬时的变化或光线一段时间的累加。人类视觉总有焦点,充满了倾向性选择,但摄影是机械的、没有感情的、精确而公平的。

最后,摄影是一种表达载体,将事物之间的联系、客观与主观的相互作用予以表达。

摄影正处在平庸化的危机之中。

照片的普及与教条化的技巧大行其道,任何一个人只要拿起手机,懂得对焦,都可以声称自己为“摄影爱好者”;任何一个人只要听过“三分构图法”、“黄金分割线”,都可以自认为是专业的。

大量“好看的照片”、“糖水片”充斥网络,为美而拍、为拍而拍,视觉暴力与影像垃圾不断刺激着人的神经。美的、光鲜亮丽的,所有一切都完美而且近在咫尺,过量的信息让人感情麻木,一切都满足了。看的,就当做自己体验过,没有什么景色值得期待,也没有感情什么值得投入,只剩麻木,即时满足。

技术正在悄无声息地剥夺一个人的自主思考。大量的预设被厂商设置在机器之中,用户只需要一键点击,拍照时不需要仔细观察光线、感知色彩,前期或后期的任何调整都是一种罪恶。“原图直出”、“不加滤镜”欺骗着用户与观众,引导人们不明就里地认定机械的、自动的、不干预的,便是真实的。越是“拍照好看”的手机越是将人的观察与思想阉割得更严重。

摄影也如绘画,陷入图像目的与意义的泥潭。

人类的竞争无处不在,摄影的主题、观念似乎都被表达过,所有的技巧、方法似乎都已被掌握。正如绘画一样,当主题与技巧被趋于穷尽时,如何超越前人,如何避免走向荒诞与虚无?

摄影的纪实性观点正在崩塌。摄影的纪实性崩塌,原因包括:人主观的“框选”和摄影记录某一时空片段的固有局限(即它无法在时间与空间上延展);人对“真实”以及后期修饰、技术修改的看法:对于摄影的真实性,我觉得大致有三类观点,一类认为任何人为调整、后期修饰都是不可接受的,持有这一类观点的人认为摄影应当被视为“证据”,摄影应机械地表达“存在过”;另一类认为真实存在的只有人的感受,人为调整、后期修饰是为更符合人的感受,持有这一类观点的人认为摄影应当被视为“还原人的感受”,而不是“顺从机械”;最后一类则彻底抛弃了摄影的真实性,认为照片不过是图像,不是什么不可篡改的神圣之物。无论如何,对于图片是真实的,现在已经没有人再把这一点当回事了。

摄影的纪实性崩塌之后,还能走向何方?摄影的目的是什么?——“You already knew how to make photography,but why do you make photography?”

阅读本书的另外收获:

作者对“糖水片”下了准确的定义:未经思考和观察的、为了拍照而拍出来的照片,按照套路和技巧进行拍摄,只要求好看,拍什么不重要——平庸是糖水片的一大特质。

作者提出了深陷糖水片的环境中自救的方法:看书、看画册,远离媚俗内容聚集的地方,远离任何缺乏讨论环境的社交媒体。

作者还提出了一个好的摄影作品的几个评价要素:内容、形式、方法、完成度、作者。形式应与内容相符,“美”不是艺术的必要构成部分,最终是要表达一个作者的“独特心灵”。

本书篇幅较短,花一天时间读完,总结下我的看法:

1.摄影爱好者应该保持基本的学习态度,既然是爱好就应该投入精力去探索和研究,未经投入如何能自称“爱好”呢?

2.普通人对摄影保持真实记录的想法最好,回归到“表达与记录”。这种“真实”不是所谓的“原图直出”或不加后期,而是真实的想法与感受的表达,不加教条,不以他人点赞、评论为目的。让相机回归“记录”,让人回归“表达”。

3.摄影师在想什么,作品中就会表现出什么,无法被修饰或掩盖。成年人最大的不同就是审美不同,它包括你喜欢什么、穿什么、买什么、为什么选择这个而不是选择那个,等等方方面面。“老师”可以教会如何准确曝光、如何准确对焦,如何取景、如何构图,但无法教会审美,审美深深刻在每个人的学识、阅历、情感、性格之中。

《匿名的风景》读后感(五):对“糖水片”的再反思

随着科技的日新月异,拍照这件事情变得越来越简单、越来越便宜,手机、微单、单反在手,人人都是摄影师,朋友圈、微博、Instagram,处处都是美术馆,如果本雅明能活到今日,多半要感慨灵光已经彻底消逝不见。

根据大多数分享网站的算法,点赞多的、转发多的照片更容易被置顶或者更频繁地出现在网页里。渐渐地,这些网站开始充斥着这一类照片——面容姣好、身材被液化、背景被大光圈虚化的美女照片;日出时云层色彩丰富、画面震撼的风光照片;脸上手上布满皱纹、穿着民族服装或棉袄的老人黑白照片;黑金色调、画面张力十足的城市夜景照片……这些照片下面的评论也颇为整齐,“漂亮”“精彩拍摄”“毒德大学”“在哪拍的?”“用什么相机和镜头拍的?”,从来看不到批判性的言论。看久了就会发现,一些照片不断出现在眼前,包括但不限于桂林的老人和鱼鹰、杨家溪的老牛、草帽山和溪水、冰岛瀑布、望京SOHO大楼、和美术馆的旋梯等等,就连不同的美女,其长相、神态、拍摄的背景也颇为相似。

我认为网络上“糖水片”泛滥,最主要的原因是网络传播算法的特点。第一类网站如微博,博主粉丝多的、转发数量多的照片更容易被看到,第二类网站如500px,点赞数高的照片更容易被看到,这两类网站都导致那些大众一眼看上去精美的、震撼的照片更容易被传播。然而作者在书中说道,“从某种意义上来说,大众审美是盲目的”,绝大多数人并没有经过艺术的熏陶,在浏览照片时很少思考,几乎不会认真撰写评论,甚至在一张照片上停留的时间不会超过两秒钟。那些晦涩的、诗意的、隐含观念的照片被直接忽略,而那些精美的、震撼的、抓人眼球的照片一次次被转发、被置顶。

第二个原因,就是摄影师对这些网站观众的迎合。统观粉丝数量较多的摄影师,都有一个共同特点——照片都很精美、拍摄的题材高度一致、照片的视觉风格高度一致,甚至不同的摄影师拍出来的照片也高度一致。当然,他们还有一个共同特点——照片只是好看,并不构成有效的表达。作者在书中说道,“赞的数量是由观众投票产生的,但是,这种投票的结果并不能等同于真理。而当下互联网非常畸形的一个现象是,总是会把意见当作真理,即把赞数奉为圭臬。”摄影师对赞数的过度迎合,所导致的结果就是拍的照片缺乏思考,只具有装饰价值,而且不同的摄影师高度同质化。对观众来说,长期观看同样的照片是一种精神损失,也就是感官能力和思考能力的损失。

第三个原因,就是摄影的低成本和低技术含量。早在2012年,克莱•舍基就在《人人时代》里预言了自媒体时代的到来,随着移动互联网的发展,几乎人人都有附带着相机的手机,拍照算法日新月异,滤镜、修图APP也如雨后春笋,想要拍出一张漂亮的照片越来越简单,人人都可以自称摄影师、艺术家。发一张被人称赞的照片会获得成就感,成本低廉、反馈迅速,为了迎合称赞,越来越多的爱好者奔向故宫角楼、龙脊梯田、和美术馆等网红打卡地,拍出构图几乎一模一样的照片,当然这些照片还是有区别的,他们用的调色滤镜不一样。还有一些爱好者不惜下血本,购买更高端的相机、更昂贵的镜头,在比拼器材之余享受互相冠以“大师”头衔的乐趣。

本书最让人印象深刻的是对上述这些照片,也就是“糖水片”的无情批判——“拍糖水片的人只是在形式上拍照,他们并不关心自己拍的是什么,也不关心为什么拍”“糖水片是具有装饰价值但不构成表达,也没有实际意义和积极影响的照片”“糖水片本质上是刻奇和媚俗的结合物,它继承了刻奇的模仿和媚俗的讨好”。对于普通的摄影爱好者,我不认为糖水片一无是处,毕竟好看的照片可以让人愉悦,而拍出好看的照片更加让人心情舒畅。对于商业摄影师,如何持久地、高效率地拍出糖水片,可以说是立业的关键。但对于有着艺术追求的摄影师,糖水片无疑是一个容易掉入的陷阱。

第一,糖水片是庸俗的。针对同一类题材,不同摄影师拍出的糖水片是高度同质化的,以至于很多摄影师面对一张照片,很难判断到底是不是自己拍的。这就导致不同的摄影师很难拉开差距,竞争逐渐溢到作品之外的领域,再加上摄影技术本身的低门槛,这样的恶性竞争进一步加剧了。

第二,糖水片是缺乏有效表达的。自杜尚以后,现代艺术已经由追求狭义上的美,变成对⼈类精神世界本质或边界的探索、对艺术家理念的表达,而传达狭义上美的任务,已经交给了设计。对于一件艺术品,形式需要服务于内容和思想,漂亮但空洞的照片承担不了这样的任务。

第三,在获取悦目图像方面,摄影恐怕敌不过CG等数字技术。拍一张风光大片,需要扛着贵重的器材,经过艰难的跋涉和耐心的等待,以及老天爷赏脸;拍一张人像大片,需要约模特、约影棚,约化妆、约服造,可能还需要几个助手。而这些,对于CG技术,就是坐在那动动鼠标键盘的事情,成本低廉得多,而且CG能得到任何奇观化的、震撼的图像。随着计算机技术的飞速进化,CG在这方面的优势恐怕会越来越突出。

那么,对于糖水片泛滥的现状,一名摄影师该如何应对,作者给出了自己的观点。“最好的解决方式就是去看书,看画册,并且尽量远离媚俗内容聚集的地方”“如果能做到毫不在意社交网络上的赞数,只是享受创作的过程和自己的作品,就会进入一种非常好的创作状态”,即多吸收成熟作品的营养,远离缺乏讨论环境的平台,不被大众观点所挟持。我还想加上一句——多和有追求的、有思想的人交流,互相批判,互相启迪,互相帮助。

本文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或网友转载),绿林网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文章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未经作者许可,不可转载。
点击查看全文
相关推荐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