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林网

意识流小说句子

意识流小说句子

编者按:意识流小说,一种诠释自我的方式

●普鲁斯特《寻找逝去的时间》是一部有独特风格的长篇小说,他不仅再现了客观世界,同时也展现了叙述者的主观世界,记录了叙述者对客观世界的内心感受。作者感兴趣的不是叙述故事,交代情节和刻画人物形象,而是抒发自己对某一问题的感想和分析。 ----《百度百科 意识流》

●我们所历经的真实生活,随着时间的流逝在我们的记忆中渐渐淡去,但总会留下一些痕迹。这些痕迹躲藏在我们看不见的心灵深处,等待被唤醒,重现于脑海。这样的唤醒既难也易,难以捕捉,却又忽然再现。捉住它们,用艺术的手法记录下来。遵从这样的本能,艺术才可能最大程度地接近真实。这里所说的真实是指事件本身和心灵活动的双重真实。敏锐的心灵能帮助我们唤醒过往的真实事件,越来越多的唤醒能滋养我们的心灵。

备注:
以上是我在读百度百科中“普鲁斯特”的一段话之后,经过思考的重新表述。百度百科原文见下方。

●意识流指“来自外界或内部无意识中的某些信息、情感、欲望以连续运动的方式进、出意识的过程”。 ----《百度百科 意识流》

●伍尔芙的思想超越了传统的二元论,她摒弃了二元绝对对立的思想,认为二元双方既相互对立又互为补充, 应该和谐共存于一种动态平衡之中。这种思想始终贯穿于伍尔芙创作中。《到灯塔去》这部小说集中体现了伍尔芙对理性与感性二元和谐的不懈追求。 ----《百度百科 到灯塔去》

●福克纳《我弥留之际》(1930)以多角度叙述方法和大量采用意识流手法创造了“关于人类忍受能力的一个原始的寓言”(迈克尔·米尔盖特语) ----《百度百科 意识流》

●莉丽花费了10年时间,仍然没法完成画作。她不知道该如何安排她画布上的“空白处”,她无法找到一种方式来平衡画面上的空间。 ----《百度百科 到灯塔去》

●普鲁斯特力图抓住情感的无限丰富性,将各种感觉、回忆、意念所产生的无比丰富的实感捕捉住。为了将人一生的感受记录下来,小说必须要有一定的时间跨度。普鲁斯特记录的不是一时一地的感受,而是‘不同时刻的感受聚集’。也就是说,无数个不同时刻的心理活动组成了人的一生。 ----《百度百科普鲁斯特》

●福克纳《喧哗与骚动》采用“复合式”意识流的表现手法,通过不同性格、不同遭际、不同品质的人物在不同的时间段内的意识流动来叙述同一个故事的始末,造成了一种意识复合流动的效果。其中虽有部分重复,却毫无雷同之感,原因在于作者描写的重心不在凯蒂母女堕落的故事本身,而是该事件在不同人的内心产生的影响及其导致的心灵变化。 ----《百度百科 意识流》

●《尤利西斯》与传统的现实主义小说迥然不同。它全方位运用意识流的表现手段,通过人物潜意识的流动,表现了现代西方人严重的精神危机。小说中人物的经历不能构成完整有序的情节线索,事件的发生与时间的发展也无任何序列关联,却成为人物意识流动的一个又一个外在引源,带出人物绵延不断的薏识之流,而这种意识活动完全不同于传统小说中有逻辑、有条理、在理性支配下的心理描写,而是不受时空限制、不受逻辑制约、具有极大跳跃性、随意性和不连贯性的人的意识的本原状态的展示。 ----《百度百科 意识流》

●意识流小说写作技法之二:内心分析
所谓“内心分析”,是指小说中的叙事人或人物很理智的对自己的思想和感受进行分析追索,并且是在并无旁人倾听的情况下进行的。它与“内心独白”的区别在于它以理性为指引作出合乎逻辑的有条理的推理或说明,而非任意识自然流动。普鲁斯特的《寻找失去的时间》中就大量运用这种手法。 ----《百度百科 意识流》

●伍尔芙小说不注重表现事件、人物之间的关系,而把创作重心放在对人物思想感情流程的再现上,讲究环境和景物描写的印象效果。她的文笔富于音乐性,并运用音乐上的“曲式学”结构作品,给读者以美感 ----《百度百科 意识流》

●百度百科中“普鲁斯特”的一段话:
任何时候,艺术家都应听从他的本能,这样艺术才能成为最真实的东西,不管生活给我们留下的是怎样的概念,它的物质外形,它给我们留下的印象痕迹,依然是它必不可少的真实性的保证。由于纯粹的智慧造就的那些概念只具有某种逻辑的真实可能的真实性。惟有印象,尽管构成它的材料显得那么单薄,它的踪迹又是那么不可捕捉,它才是真实性的选择结果,因此,也只有它激发心灵的感知。心灵倘若能从中释出真实,真实便能使心灵臻于更大的完善。” ----普鲁斯特《百度百科》

●意识流小说写作技法之一:内心独白
在假定没有其他人倾听的情况下,一个人物把自己的所感所思毫无顾忌的直接表露出来,就是“内心独白”。这是意识流文学最常用的技巧。如乔伊斯《尤利西斯》中就有大量独白。其特点是在独白中完全看不到作者的行迹,纯粹是小说中人物自己的真实意识流露。这种内心独白被成为“直接内心独白”。
此外,还有一种“间接内心独白”,虽然也是描写人物的内心活动,但是作者不时出来指点和解释。这种内心独白所展现的意识活动通常属于较浅的层次,比较连贯和合乎逻辑,语言形式也比“直接内心独白”正常。 ----《百度百科 意识流》

●意识流小说写作技法之五:诗化和音乐化
意识流小说家为了加强象征性的效果,有时采用诗歌和音乐的手段。他们广泛运用意象比喻、乐章结构、节奏韵律、标点符号甚至离奇的拼写方式来暗示人物在某一瞬间的感受、印象、精神状态或作品寓意。伍尔芙的《海浪》的语言就和意象派诗歌非常相似。乔伊斯的《尤利西斯》第十一章“海妖”则运用了巴赫赋格曲的结构。 ----《百度百科 意识流》

●普鲁斯特身上这种既唯我独尊又巴结逢迎的双重态度由莫里斯·巴雷斯的一句话形容得再贴切不过。他说普鲁斯特像个“挑夫客栈里的波斯诗人” ----《百度百科 普鲁斯特》

●意识流文学不按照客观现实时空顺序或事件发展过程结构作品,而根据意识活动的逻辑、按照意识的流程安排小说的段落篇幅的先后次序,从而使小说的内容与形式相交融。人物意识渗透于作品的各个画面中,起到了内在关联作品结构的作用。 ----《百度百科 意识流》

●意识流小说写作技法之四:蒙太奇
蒙太奇是电影中用来表现事物多重性的一系列手法,如“多视角”、“慢镜头”、“特写镜头”、“闪回”等等。意识流小说家为了突破时空的限制,表现意识流动的多变性、复杂性,经常采用这类手法。对这一手法采用最多的意识流作家包括弗吉尼亚·伍尔芙和威廉·福克纳。 ----《百度百科 意识流》

●小说中拉姆齐先生人格的整合,最终是通过拉姆齐先生克服片面的男性气质,吸纳拉姆齐夫人的心灵、情感、本能、直觉的女性气质实现的。 ----《百度百科 到灯塔去》

●小说中的意识流,是指小说叙事过程对于人物持续流动的意识过程的模仿。具体说来,也就是以人物的意识活动为结构中心,围绕人物表面看来似乎是随机产生,且逻辑松散的意识中心,将人物的观察、回忆、联想的全部场景与人物的感觉、思想、情绪、愿望等,交织叠合在一起加以展示,以"原样"准确地描摹人物的意识流动过程。 ----《百度百科 意识流》

●他(普鲁斯特)认为人们的逻辑思维有着现实或未来的实际功用,‘白们很容易从我们的头脑中失落,但是可以被由主观意识所控制的记忆呼唤回来,有时也会由记忆中的偶然机会唤回。不过,我们倒是无意地发现其他一些我们并不能称之为“遗忘了的”东西,因为我们从未记住它们,它们也会有力地完整地通过非主观记忆而上升到表面来,它们中没有任何压抑,也没有伊德,潜意识压抑力,道德瘤,或治愈它们的分析法,性也不扮演任何角色。 ----《百度百科普鲁斯特》

●伍尔芙敏锐地把握住人们对理性与感性的困惑,把“二元对立” 引用到小说创作中, 力求表现复杂矛盾的内心世界。《到灯塔去》这部小说包含了生活中的许多矛盾、对立和不和谐, 小说人物自身性格中的矛盾对立也被刻画得入木三分。当然呈现生活中的矛盾对立并非伍尔芙的最终目的,寻求摆脱困境的途径,以达到生活中的最终和谐,才是伍尔芙追求小说内容构思上和谐的初衷。 ----《百度百科 到灯塔去》

●她心头一软,涌起了对他的好感。 ----《百度百科 到灯塔去》

●由于作家打破了传统小说的条理和顺序,重新组建时空秩序,如实地呈现了小说人物在感观、刺激、记忆和联想等作用下出现的那种紊乱的、多层次的立体感受和意识的动态,所以读者能始终体验作品人物所经历的那个时刻(心里时间)。 ----《百度百科 意识流》

●他(普鲁斯特)的作品对于痛苦的描写远多于对怎样摆脱这些痛苦的方法的探索。 ----《百度百科 普鲁斯特》

●意识流小说写作技法之三:自由联想
人物的意识流表现不出任何规律和次序。其意识一般只能在一个问题/一种事物上作短暂逗留,头脑中的事物常因外部客观事物的突然出现而被取代;眼前任何一种能刺激五官的事物都有可能打断人物的思路,激发新的思绪与浮想,释放一连串的印象和感触。 ----《百度百科 意识流》

本文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或网友转载),绿林网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文章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未经作者许可,不可转载。
点击查看全文
相关推荐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