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林网

《最后的礼物》的读后感大全

《最后的礼物》的读后感大全

《最后的礼物》是一本由[英] 阿卜杜勒拉扎克·古尔纳著作,上海译文出版社出版的精装图书,本书定价:78,页数:296,特精心收集的读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最后的礼物》读后感(一):最后的礼物

古尔纳《最后的礼物》非常棒,不像是小说了,有点像一位知心朋友在跟你交底,他一生的爱与恨,罪与伤。

每个人是不是都有个秘密,既不能对父母说,也不能对儿女讲。

每个人是不是都会有那种浮萍的感觉,即使住在属于自己的房子里,也觉着不是,这不是属于自己的地盘。

每个人身体虚弱的时候,是不是都会想到死,都会感觉到人的脆弱与虚弱不能自理带来的羞辱。

每个人是不是都会时不时生出“不安全”感,感觉到自己的无能,是不是都会做“邪恶”不负责任的事,然而给自己找个理由解脱。

古尔纳在这本书里,父亲病危前的一些坦白,母亲顺势也开始追寻自己的过往,急脾气的女儿慢慢理解了父母,安静温和的儿子一直在默默的体谅父母。

是的,古尔纳写的是非洲移民的生活,但在心理上,谁都是浪子,生与死都是被动的,生命就是一个过程,一个试探着想有个安身之地的过程。

古尔纳的文风朴实,读起来不费脑子,但很容易走心。读完后感觉人的格局都变大了。

《最后的礼物》读后感(二):半间荒屋

我在读这本书的时候总能想到一个单词:alien. 这个代表外国人和外星人的名词词根来源于拉丁语aliēnus,意为“不是自己的,其他的,异国的,陌生的”。当然这本书不只是在写异乡感,它还有关于孤独、矛盾和悔恨。

主角阿巴斯是一个“逃离者”,出于愧疚和自尊,他始终不愿向家人讲述自己曾经的经历。他的父母什么样子,他受的教育是怎样的,他来到英国前都过着什么样的日子,这些问题的答案任谁也从他嘴里撬不出来。

阿巴斯的妻子玛丽亚姆同样是一颗掉落的苹果,从小在医院门口被发现,但她不只是在婴儿时期被丢弃,青少年期还被各个寄养家庭踢来踢去以及像保姆一样对待,甚至差点被强暴。

两人白手组建了真正属于自己的家庭,却在面对儿女对于身世的好奇心时保持着缄默。于是儿女就此遗传了父母的alienation,女儿汉娜面对优越的白人男友的家庭盘问,闪烁地承认自己是英国人。儿子贾巴尔看到深皮肤的邻居,“他总是想问:你从哪里来?路途遥远吗?你怎么受得了离家这么远?那里有那么不堪忍受吗,不管那是在哪里?一定是的,所以你才会选择生活在这个丑陋的北方城市。这些年来,这里的日子怎么样啊?你挺过来了吗?”

阿巴斯的家庭像是在海上漂泊的一艘用破木板简易拼凑出的小船,他们想要靠岸,又无法靠岸。然而阿巴斯屡次中风后,在玛丽亚姆的掌舵下,他终于尝试着将自己,将家人送上了岸,坦承了他的恐惧和悔恨。

汉娜曾经梦到住在一间半边塌陷的房子中,“废弃的那半边房子看上去像个谷仓,空荡荡的,无论你身处另外半边的哪个区域,它都暴露在你的视线之下。不知怎的,她有一种心里发毛的感觉,仿佛她自己也一直暴露在那残败空屋的视线之下,仿佛它是个活物。那半边房子是棕色的,不是某种真实的颜色,更像是疲惫的色彩。处处是剥落的漆面,房梁和扶栏因为岁月和疲劳而微微倾斜。这种残败带着恶意,带着警觉,带着指责。”这间荒屋正是汉娜说出“我是英国人”的自己的另一半,它荒凉、老旧,缺乏善意,它也是被殖民者抛下的桑给巴尔。

这本出版自2012年的小说,相比《天堂》和《赞美沉默》来说,角色塑造得更加立体饱满,即使是最暴戾的人,也有偷偷去学校看儿子的一个下午,也有护着陌生人正在抽打的毛驴,护不住以后痛哭流涕的几个小时。书的语言和翻译也极为细腻和优美,说来有意思,这个充满异乡感的故事通过作者和译者的呈现,读起来却是通透且毫无隔阂。

《最后的礼物》读后感(三):非裔异乡人的道德困境与双重意识

“我本可以说一半藏一半的。我本可以告诉你们部分实情的,就算不是所有实情。也许我没有折中的智慧。等到我有条件和你们诉说多年前我那场叛逃的时候,我已经习惯了生活在自己的沉默里,习惯了处置我人生的那段空白。我干了一件无情又轻率的事情,沉默就是我应付这段记忆的方法,冷面以对这个心头的负担。”

第一次阅读2021年诺贝尔文学奖得主、坦桑尼亚裔英国作家阿卜杜勒拉扎克•古尔纳的长篇小说《The Last Gift最后的礼物》,这部聚焦于身份认同主题的小说,故事情节其实蛮通俗的,不过人物形象塑造的立体可感,文笔很不错,翻译流畅易读,译者的故事也很动人。

它主要讲述了一个来自东非坦桑尼亚桑给巴尔岛的凤凰男主人公阿巴斯,在19岁时因自卑和猜忌,加上当时坦国时局动荡等因素,他选择在结婚不久、大学将要毕业之际,直接抛弃了当时怀着身孕的原配,跑到停靠在坦国海岸边的英国船舰上成为一名水手,从此浪迹天涯海角。

十五年后,他在英国埃克塞特与17岁的弃儿黑人混血姑娘玛丽亚姆一见钟情,定居在诺里奇,生儿育女……

由于之前阅读过法国当代知名畅销作家妙莉叶·芭贝里《我将一生赠予你》和美国华裔作家谭恩美《喜福会》,所以难免会拿来做些比较。这部小说的故事有点像是二者的结合,聚焦于新一代英国非裔群族的生活和命运,探索非裔异乡人的道德困境与双重意识。

男主阿巴斯既有像《我将一生赠予你》里那个缺席父亲的遗憾,也有《喜福会》里女主的母亲苏因在战乱时遗弃自己双胞胎女儿的那种愧疚与煎熬;而他的一对子女,在成长过程中,则不断地遭遇着文化身份认同差异性上的迷惘困境和他者自身的困惑。

古尔纳是一位难得的跨国界多元文化洞察者,他在这部小说中不仅写出了非裔们摒弃和隐匿非裔文化身份双重意识的迷茫和挣扎,还写出了折磨男主一生的道德桎梏之源。

古尔纳笔下的男主抛弃原配重婚的行为是极其不道德、不负责任的行为,他时而像一颗烫手的栗子,时而像一颗被岁月磨平的茅坑石头。他以阴沉的沉默和带有威胁意味的孤独作为自己的保护色,他不堪回首的母国遗弃经历是他尽力回避与逃避的他我(alter ego),是他不安和烦躁的根源。

20世纪法国哲学家伊曼努尔·列维纳斯曾引用陀思妥耶夫斯基来概括他的指导思想:“我们为一切负一切责任,在一切人之前为一切人负责,而我的负责超过了其他一切人。”

男主曾对他的一对子女说:“也许这是因为,我担心你们一旦知道了,就会替我感到害臊,就会失去对我的敬意。也许这就是原因所在,但我想,一言不发、自求多福本就是一个相对轻松的选择。哎,够了,我本意不是想让你们因为我的沉默而害怕。我本想让你们不必知道这件可鄙的事情,好让你们向前看,勇敢起来,不要为这些可耻的记忆所瘫痪。”

由此不难看出,其实男主对自身行为始终有直观而深刻的认识,他有具体的罪恶,他的道德自抑是有据可循的。

作者将男主塑造成一个拧巴的古怪形象,也许是在无声地批判男主的可耻逃兵行为,同时也间接地在道德困境的缝隙里,礼赞了男主一家及其他非裔的生命韧性!毕竟在身份卑微的背后,总是镌刻着族裔在多元文化融合之下重塑自我的骄傲呐!

本文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或网友转载),绿林网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文章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未经作者许可,不可转载。
点击查看全文
相关推荐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