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林网

残酷剧场读后感100字

残酷剧场读后感100字

《残酷剧场》是一本由[荷] 伊恩·布鲁玛著作,北京日报出版社出版的精装图书,本书定价:88.00,页数:400,特精心收集的读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残酷剧场》读后感(一):《亚洲主题公园》

确实如评论所说尤其好

简中版《残酷剧场》不得不删(点头)

布鲁玛适合按需观看,顺序观看很容易审美疲劳,对我而言、他最大的借鉴价值在于跳跃的思路,作为评论作家,他更不受论文这种体裁的约束,要寻找学术灵感很适合

亚洲是 authoritarian 编织出的幻想

现代性的获得要破坏过去

《残酷剧场》读后感(二):隐形的签子

读完整本书,起初感觉像是读了一本散文集。大多数章节都很好,但好像没有什么中心思想。大脑自动回味消化吸收了几天后,才发现原来手上早已多了一根把所有食材串起来的签子。但每个读者应该都有不同的签子吧。

第一章倒叙结果,谈战争影响深远的受害者情节。这种受害者情节,跨越了二战主要受害者之一的犹太人,也笼罩在现代人的头顶。比如“女性愈解放,就有愈多的极端女性主义者出现”。但就像一位女豆友说的,当她们极端到“恨不得变作男人时”,就证明了她们不能认同自己的身份,也自然丧失了作为女性主义者为女性呐喊的资格。(不参与打拳哈,我是温和的女性主义者。)

是什么造成了这种真正本身及后续直接间接或不相干的错乱呢?“战争从来都不是理性的”。经济发展的僵局、法律、制度、战争过程中被邪恶的轴心国领袖激发的更邪恶的大众、人类内心或多或少存在的妄图毁灭一切重新再来的倾向都有影响。但艺术和电影在不同阶段推波助澜,扮演了重要的角色。从战争前的崇拜,到战争中艺术家们各自站队歌颂,再到战争后期透露出浓浓绝望气息的那些表现对性既迷恋又厌恶的作品;我们不能谴责那些事后看来极蠢极坏、或仅仅在彼时纯粹想要活下去并找到自己创作空间的艺术家们。但直到2006年克林特伊斯特伍德导演的《硫磺岛家书》面世,才让我们有机会超越敌我、在不受宏大叙事和痛苦割裂的干扰下,看清战争中个体的真实人性和本来面目。

如果很多年以后,关于这本书我还能记住一句话,我会选择野坂昭如在战后对日本年轻人说的那句话,“不要被好听的话牵着鼻子走。对所有事存疑,然后继续过日子。”

《残酷剧场》读后感(三):知识分子的责任感

人类为什么会有残暴的行为?

艺术和戏剧揭露了我们所谓的文明行为,在光鲜亮丽的外表下,有什么其他动机?

这些非常具有“知识分子”责任感的思考,”纽约书评”主编,荷兰作家Ian Buruma的这本合辑很代表了千禧年前后西方记者的高水平。

作者基于二战的反思,对德国和日本的民粹,民族主义有特别多的思考,无独有偶,轮回一个甲子是正合适指引我们思考现状。他以评论形式写了很多战后时代的文艺现象及人物,带给读者除了观点还有更多的思考。比如Riefenstahl代表的艺术是否也能否把纳粹宣传和纯粹的艺术感区分开来?/ Herzog 编辑过的纪录片还真实可信吗?/ 遭受逼害的集体记忆被当作国家民族主义的基础…回忆不等同于历史,追悼不等同于书写历史 / “硫磺岛战役”,Clint Eastwood是第一位将战争中的敌我都当做完整的人来呈现的导演 / 第15章“信仰者”把我们带回去本拉登,侯赛因,双子塔倒塌的历史事件和背后的政治谋算 / Kesler属于当时最有文化素养、最具国际观的人,但这位念兹在兹皆是欧洲文化的知识分子,他所鼓吹的种族、青春和纯粹却种下日后二战近乎毁灭的因子 / 明治寡头政要是“抱着世界主义的知识分子”,他们将日本建设为抵挡西方殖民主义的堡垒。

。。。。。。

编译引进这本书的理想国也因此吸引了我的注意。梁文道,许知远,刘瑜等带领下,应该算是国内同样有社会责任感的知识分子办的良心品牌。

《残酷剧场》读后感(四):阅读过半之心得

伊恩·布鲁玛的《残酷剧场》已经阅读过半。如果只把它想象成与它的副标题——艺术、电影与战争阴影——息息相关,那并不全面。 作者一如既往的没有让读者失望,特别是作者对历史、社科的深入引用,将思考引入更多层面的分析中,对历史,政治,知识分子在时代洪流中的角色担当等都有着超越副标题本身的内容涵盖。 这让我想起国内的另一个学者许子东先生的作品《重读“□□”》,浅层上来讲,是先生分析50篇反映“□□”的小说,但实际上当你通读完整部作品,你会发现绝不仅仅是分析文学本身,而是呈现出更多反映社会科学,人文,人性,人的思维模式的演变的内容。 我的意思是,《残酷剧场》不必拘泥于因对电影、艺术缺乏过多的了解或观影量不够产生焦虑和心理阻抗,从而让一部分读者想当然地认为会对这本书的理解力不足,其实这样的担心是多余的,并且会错过一本优秀的读物。 作者以异常冷峻的视角与平和理性的思考试图让读者“了解人性的复杂动机“;作者以一种超越性的思考姿态,反思一切。如对“纽伦堡大审判”,提醒读者“这些指控是由胜利的一方把战后才制定的法律,强加在战败的一方,法律有效性有待商権。“(P133)又如对日本的神风敢死队有“怜悯”之心;对待二战期间德占区的知识分子的态度,则说“特别是对那些没有生在战时的人而言,从后世的眼光来看,很容易用简单的道德标准评价人在德军占领期间的行为。”因为这是“简单的分为“合作“或“反抗“,这是我们后知后觉所建构的框架。” 此书的价值就在于让读者时刻保持警惕,避免堕入情绪化的陷阱和简单的仇恨——复仇心理。往往在读者们的表达中,也会容易有情绪化的简单宣泄,而忽略了逻辑上理性表达,往往后者才更有说服力和坚固的理论后盾!

《残酷剧场》读后感(五):这个系列没那么可怕

理想国出了M系列图书,这套书其实实用价值极强。不读书又不得已要装读书的人。可以买全套做“家具书”,装帧是统一的灰色系,性冷淡又特别高知的感觉。最重要的是,讨论的话题,每本书看书名,就知道聊什么,特别有助于装作自己读过。

比如这本《理想国译丛042残酷剧场:艺术,电影与战争阴影》。

看完了电视剧《我们的父辈》之后,对二战的很多事情比较有兴趣。

伊恩·布鲁玛是一个生于荷兰,在日本、香港都生活过很多年的记者,他的这本书可以理解为长期供给诸如纽约时报之类媒体的专栏文字,话题也比较清楚,就是评论和战争相关的艺术话题。

首先表明一下立场,这本书的前半部分我非常喜欢,介绍了非常多的电影和书籍,关于二战话题的,伊恩是一个表达观点直接且不偏激的作者,这样的写作方式比较能引发读者的思考,他自己对很多存在的观念保持怀疑,但是也愿意贡献自己的想法以供参考。

举例,特别喜欢的一篇叫《毁灭德国计划》,这个文章是分析一个作家弗里德·里希的书。伊恩利用了这本书提供的材料和观点去带领读者去看当时以英国为首(丘吉尔为主要领导)的盟军对德国城市的轰炸。“弗里德里希明确区分了以下两种军事行动:其一是将轰炸城市作为战略手段,协助地面部队。其二是以轰炸制造恐惧和达到全面的毁灭,以赢得胜利。”

对城市的轰炸,不人道的部分是,会影响到普通平民的生活,轰炸可以选择打击威吓为主,也可以选择铲平对方的城市。

铲平城市的策略,“他们希望平民百姓会因为失去家园和谋生工具,起而反抗他们的领导人。”不过结合历史经验,这种想法是要落空的,城市被夷平了,老百姓会更团结一致对外,这样容易鱼死网破,只是当时并不具备这种经验总结。

而士气轰炸策略,“效果如何很难评估,但至少在德国并没有什么证据证明这些轰炸让战争提前结束。”

盟军还是选择了斩草除根,这是一个战争策略,伊恩不太会站在事后诸葛亮的角度去评判盟军是不是应该赶尽杀绝,他的分析是“丘吉尔那个时代的人会想出如此极端的办法,除了战情危急以外,更是因为第一次世界大战的惨痛经验。他们不希望旧事重演,让战争延宕多年,军队互相残杀,这件事要尽速解决。”

也就是还原了当时大家的内心戏。这种耐心阅读,是一个细心倾听的过程,读这样思维比较缜密的书,能教会我看问题的时候不要尝试草草了事,急着盖棺定论。

这本书另一个帮助是让我放下了阅读焦虑,读这类型的文章会有一个后果是越读书越多,因为作者的阅读量大,他是研究某个方面的专家,引经据典时拿出来的都是咀嚼过留下来的精华。读这本书我突然间意识到,其实可以先关注作者呈上来的这道菜,他引用的书,是做菜时的材料而已。

接下来讲讲,为什么M细节会给阅读者带来另外一种不讨喜的壁垒,这本书也一样存在——某个媒体固定板块上的专栏集结成书,又是国外专栏,话题会存在割裂感。而且因为是国外的媒体,大量讨论艺术家作品的时候,不同文化的读者会觉得扑街。

比如讲一个摄影师的作品,在人家国家可能耳熟能详,在中国读者的眼中,就是根本不认识这个摄影师,这个时候放下书去搜索的话,明显打断了阅读的流畅性,而不搜的话你根本不知道作者在说什么,艺术用文字描述就会非常抽象。而且,不得不说,人对艺术的关注,还是要来源于更靠近自己成长环境的文化。而作者是一个评论者,不是个文化营销者,这样就会缺乏可看性。

太多这样的文章在M系列以后,你就会怀疑编辑在“不怀好意”的提高阅读门槛。就好比让一个天天看综艺的小孩儿来跟我分析明星八卦、成功之路、受众群体。难点不是我听不懂总结陈词,推导逻辑,而是我根本不知道这些明星谁是谁。

总的来说,如果要读M系列,可以选择感兴趣的文章和篇章来看。保持轻松的心情,并没有太高不可企及的阅读门槛。

本文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或网友转载),绿林网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文章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未经作者许可,不可转载。
点击查看全文
相关推荐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