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林网

《八月处子》影评精选

《八月处子》影评精选

《八月处子》是一部由霍纳斯·特鲁埃瓦执导,Vito Sanz / Joe Manjón / 伊莎贝尔·施托费尔主演的一部剧情类型的电影,以下这些影评,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八月处子》影评(一):挚爱马德里!

电影的前半部分围绕着的话题中有一个明确的“工作”,房东应邀为一家杂志写一篇文章,路易斯在写一篇关于巴伦西亚的修道院,索菲亚一直带小孩,奥尔卡是一名演员,且认为这是“天职”,乔是一个烂学校的英语老师,而女主角伊娃无所事事,她在放弃她的职业,她曾经是一名演员。 她在这个停下来的状态中,想要成为一个真正的人。很开心,在夏天来临之际看到了这个电影,我很喜欢这种好像没讲什么故事但又感觉说了很多东西的故事,在胡言乱语间说一些想说的话!

《八月处子》影评(二):my sweetest dream

在一个从小到大生长的城市,在一个普普通通的炎热夏天,伊娃选择了反向而行成为精神意义上的异客,就像把身体投入陌生的河水之中,自然而然的会脱去束缚的外衣,孕育出一个全新的世界和自我,马德里就像伊娃的舞台,或者说她的信仰,她原本的束缚和封闭就像纯洁的处子,终于在这样一个夏天下定决心接受洗礼,伊娃在寻找在游荡在感受,做了她真正想做的事情,而寻找幸福这件事没有任何所谓先锋模板可以借鉴模仿习得的,必须感受,电影带着灵魂穿越所有观感,体验一天连接一天中所有人物对话姿态带来的涟漪和变化,我不自觉让愉悦的因子充斥胸腔,迎接孕育出的新鲜生命,其实我也有这样一个计划,三十岁的时候在我的城市变成异客,脱离我生长和习惯的环境,这部电影就像是我最香甜的酣梦,在看完它的晚上我也确实做了个好梦,在跳舞在大笑在奔跑,好多年没有的畅快和自由。

《八月处子》影评(三):我们到底在找寻什么?

隔着两个凌晨,在这一百二十分钟里,我的思绪跟随伊娃来到她的世界,仿佛也度过了半个月之久。

她很迷茫,她像是在寻找什么?她诉说着她的态度,游走于街道让思绪漫想,无论是抬头仰望黑夜等待奇迹,还是在狂欢的舞台中独自感动流泪,或是被神秘的人所吸引,这所有的一点一滴就已经描绘出了她想要的答案,哪怕八月过后,迷茫又会出现,她仍会寻找到自己一样。

与其这样的猜测,不如说她所呈现的一切更像是一面镜子,我仿佛置身于这个神秘的空间里,所以我也好像在镜子里寻找着什么?又期待着会发生什么改变,好让自己的内心不再感到困惑!而最终的答案是什么也许谁都不会找到。

《八月处子》影评(四):体内强烈的涌动,无数次体验聚拢到一起,够了吗?

这部电影仍然是我今年最佳,所以很主观的感受。

前一个小时,倒像是作者一直在耐心的介绍着女主或者说从女主望向屏幕开始,照面就完成了。热情的散发着自己的思维、真诚的眼神、仔细的聆听是源自“宽松”,并且不会有类似太过着急的情况使观者产生不适。

从河滩开始的对话,是我最关心的一个部分。这里的故土不仅仅是再说,对家乡怀着深深地思念啊之类,更多的是:我与我所生长的土地之间的一个互相作用关系,我在这里生长,它形成了我;我离开这里,我又有了变化……离开像是一种机会,会给我一种自由选择的权力(尤其对我这种比较传统环境里面长大的),但同时又会害怕。我一直想离开试一试,就像女主在酒吧和男人说的那种渴望,但一直没有做过决定或者说我决定留下,这是一个非常谨慎的选择。尽管有过旅行、在武汉读过将近一年的书,不过这应该不算新的生活,我仍然从未离开过我生长的地方。

胖胖的男生把女主丢进水里,在这个情境中,这不是一个不尊重的行为。反而在刚刚结束的谈话中,需要这样一种外部的无法抗拒的力量推动女主,女主开始游动、漂浮,女主有了一个体验。

电影发生到一半:在现实生活中,我们如何成为我们自己?或许在这里要暂时丢掉福柯等思想家告诉我们的“只有主体化的过程”(如果可以这样说)?

与其说这部电影讲了个啥?倒像是,创作者在帮我们把遮蔽消解,并不是说创作者教会了我们怎么使用自己,如果这样说像是我们不会是的,我们需要被教育(参考朗西埃),就像大人默认儿童不懂得性,但实际并不是这样。只需要打消“我不会用”这个错觉。

想欣赏别人,这不奇怪!这句话的含义是真好,让我确信了自己的一个想法。

从夜晚感受另一个人到清晨,这是什么样的感觉呢?

裸露的身体,让我想起了一个朋友。

感谢这部电影带给我的涌动。

《八月处子》影评(五):《八月处子》观后感

首先,这是一部女性视角的影片,全程的内容是关于如何“成为自己”——女主的那句“想成为真正的人”表达了她的心声。这部影片让我想起了第74届戛纳电影节的最佳女主角电影《世界上最糟糕的人》,同样的女性电影,同样的寻找自我和碎片化叙事,一次次的尝试怎样才是真正的自我。 这位将满33岁的女子来到熟悉的故乡的一块新的区域,准备在这里寻找自我。**她所穿着的衣服颜色很好的映衬的

内心状态**: - 搬家的第一天,也就是从旧住所出发来到新家,所穿的是一件循规蹈矩的杏色长袖衬衫。 - 到新家一番休整之后,她敞开了衣服,随后换上了红色短袖,这是代表洒脱奔放的颜色,如同《罗拉快跑》中罗拉的发色——我认为这是她在主动的寻求改变和突破,相同的大红色系上衣几乎出现在她所有“突破自我”或者是“主动出击”的情节中了。 - 这天结束回到了家,她换上了冷色系的纯蓝色短袖,显然,突破自我是没有那么容易的,她躺在床上看书作为一天的结束,这天的她没有朋友,也没有自己。 第二天她漫无目的跟随一名游客来到博物馆,偶遇老友讨论起关于各自对夏天的感觉:老友认为夏天代表的“好混”和“低要求”,女主热爱着夏天,认为夏天最容易达到完美。这其实是镜子的两面,对人生积极和不积极的不同态度。 在遇见邻居奥尔卡和两位乐队成员之后,影片使用**大量动静对比的手法**来使观众抽离出剧情,落入真实,引人思考,如酒吧戏。 后面他们相约去游泳,引出了本片重点——女主认为”成为一个真正的人很困难”,她穿着借来的泳衣站在池塘边犹豫了很久,不敢下水,同行的英国男子过来陈其不备抱起她一下扔进水中,她短暂的惊慌失措了一会儿,便迅速在水里获得了安宁。其实这很好的解释了她自己抛出的问题:只要勇敢踏出舒适圈,虽然可能会短暂的不适和惊慌,但这是成为“真正的人”所必不可少的一步。 后面她确实更加勇敢了,在电影院主动认识了两名新朋友、做了经脉按摩、认识了那名站在河边的男子、酒吧与公寓的经历,她最终成为了真正的人吗?我想这个答案只有她自己知道,但她如同这部电影的标题,**在这盛夏的八月,她的每一天都在获得全新的感受、靠近全新的自己,如同初来世界的婴儿、如同饱含期待的处女。**

本文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或网友转载),绿林网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文章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未经作者许可,不可转载。
点击查看全文
相关推荐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