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林网

《星际穿越:电影背后的科学》的读后感大全

《星际穿越:电影背后的科学》的读后感大全

《星际穿越:电影背后的科学》是一本由[英] 瑞克·爱德华兹 / [英] 迈克尔·布鲁克斯著作,南海出版公司出版的平装图书,本书定价:49.00元,页数:272,特精心收集的读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星际穿越:电影背后的科学》读后感(一):如果现在人类灭亡了,那又怎会有未来的五维人类?

书刚看完。《星际穿越:电影背后的科学》最大的优点是并没有陷入到枯燥的科普中。因为大家都不想看教科书,否则这本书也没必要存在了,哈哈哈。本书通过两位作者风趣的对话(吐槽)来提出问题,然后进行解释。当然这个解释也是图文并茂的,同时尽量绕开了难点。所以整书读起来并不费力,半天、一天就能看完。

在看这本书之前,我又想到了之前看完电影《星际穿越》时的疑问,所以我把这个问题当作本文的标题。如果现在人类灭亡了,那又怎会有未来的五维人类?很多人倾向于平行世界这个解释,即总有一个世界的人类幸存下来了,在未来进化到了五维人类。但我觉得这个说法很牵强,因为电影中从始至终都没有提过平行世界这个点。

好吧,抛开难题,还是来介绍下这本书。

(先占个坑,未完待续,常回来看看啊)

《星际穿越:电影背后的科学》读后感(二):这本书是科幻电影迷的挚友,带你解密电影背后的科学

从小就在父亲的带领下,特别喜欢看科幻类题材的电影,许多科幻题材的电影都是基于一定的科学理论基础来进行拍摄的。于是也渐渐开始对天文学、物理学等感兴趣,试图去了解这些电影里的奥秘,但最终以自己的物理太差而告终,电影背后的科学也是我一直想了解的。

这本《星际穿越:电影背后的科学》是我的“好朋友”,帮助我了解更多此类题材电影背后的科学故事。作者是两位英国作家,一位拥有着丰富的主持人经验,另外一位是物理学博士,两人都对科幻电影着迷,在英国也出版过畅销书籍,也希望通过此书的内容分享,给各位从科普的角度,用简单易懂的语言给大家解读电影里面的科学知识。

很喜欢这本书的原因有三点:

一是用大众能理解的语言,来解释复杂的科学知识,这是一种能力。许多专业人士的功底很深厚,但写出来的书籍不一定能够让大部分人都看得懂。这本书只要是初中以上的学历(认识中文)都可以看得懂,而且男女都适合,如果你的朋友恰好也对科幻电影感兴趣,个人觉得此书作为礼物送人的话也是不错的选择,送一份知识给朋友,也在表达自己的心意。

二是书籍图文并茂,许多有趣的设计穿插在其中,让人阅读起来不枯燥。比如书中有讲解到电影《侏罗纪公园》里关于恐龙的知识,就会在其中放入插图,以及用“恐龙温和的一面”小知识,从特别的角度来阐述,让大家产生兴趣和具体了解。还设计了两位作者之间可爱的卡通头像互相对话环节,让阅读变得轻松愉快。这些小细节,都体现出作者和出版社的用心。当然,书中也会有解密“不真实”的镜头背后故事,有些电影为了整体效果,在拍摄的时候也会不遵循科学定律来拍摄,作为普通人我们可能不会注意到,但是通过阅读此书之后,就能够明白原来电影里的一些内容是“不真实”的,也能够和遵循科学定律的内容形成对比。

三是书中讲解的10部电影,都是科幻片里的经典作品,他们陪伴了一代又一代人的成长,也会在阅读完此书之后,让我们产生想去重温这些经典电影的念头。比如《星际穿越》和《火星救援》,或许曾经看的时候不懂背后的寓意,如今通过阅读书籍之后再去回顾,就会有不一样的收获和感慨。如果你家里有孩子,也可以通过阅读和学习书中的科学知识之后,把这些故事在孩子看电影的时候讲解给TA听,也是一种很好的亲子互动方式,父母与孩子共同成长。

此书一共265页,花3-4小时能够阅读完毕(专注时长),如果没有完整的半天时间的话,不妨按照10部电影的顺序,分10天来阅读,一天一部电影、一个故事。总体上从排版、设计来说,是简约的科普类型书籍,也很喜欢这样简单又用心的设计。

这本《星际穿越:电影背后的科学》推荐给每一个喜欢科幻电影的朋友,也希望这篇书评对你有帮助或者启发。

《星际穿越:电影背后的科学》读后感(三):让我们谈谈星际穿越的科学世界

《星际穿越-电影背后的科学》的两位作者懂电视艺术也懂量子物理,在讨论和展开的过程中让科学探索不是那么难懂,还有点风趣幽默。细看本书所选影片,豆瓣评分都很高,《火星救援》8.5分,《侏罗纪公园》8.2分,《星际穿越》9.4,《人猿星球》8.2,《回到未来》8.7,《惊变28天》7.2,《黑客帝国》9.1,《千钧一发》8.8,《机械姬》7.6,《异形》8.2。都是影史上近乎封神之作了。

每次此类影片上映,知乎微博等等就有无数的讨论,想找出其中的bug,看逻辑上是否说得通?其实普通观众有多少人懂得相对论,量子力学,黑洞,虫洞呢?这些都不懂,还想挑出bug么?用书里的话, 就是不要为难自己了好不?

虽然电影是科幻作品,但绝大部分也都建立在现实物理法则之上。两位作者的讲述也是只谈科学,不谈感情。

关于电影中的科学性,目前的电影一般设定上都是经过科学设想,然后才经过好莱坞的电影工业体系加工的电影。其中有两个原则:“影片中的情节不能违背已经牢固确立的科学准则;猜想也要源于实际的科学。”

比如《火星救援》就有很多疑问在我们脑海中: 我们如何到达红色星球?火星假日对你的健康有益处吗?我们真的能在火星生存吗?

载人航天飞速发展过程中,过往发生过很多“危机”事件,阿波罗十一号的圆珠笔,大力神九号的腕表都曾助宇航员化险为夷,而去火星还不能做“廉价航空”,那样的话没准没到目的地就s在半路了。到火星还需要很长的发展吧。关于健康问题,太空辐射各种的影响书中一列出来,就已经把我吓退了。我想我可应付不了,太空流感,肌肉流失,恶心,失眠,骨质流失等等情况,还得等防护设备更完善,再改造居住地了。吃的问题好像是目前最好解决的问题了,太空蔬菜加上机器人3D厨师会比电影里只能吃土豆的日子好多了。

《星际穿越》也是我刷了好几遍的片子,电影中呈现了最符合科学理论的宇宙图像,虫洞的内外和黑洞的诡异美丽印象颇深。

构想出这个故事的人叫基普.索恩,是一位杰出的天体物理学家,也是2016年探测到引力波的幕后天才之一。许多科学家认为从长远角度看,当未来地球不再适宜居住的时候,人类唯一的希望是移民星球,而且需要利用黑洞来做到这一点。

如果想理解黑洞就必须对爱因斯坦的广义相对论略知一二,嗯,想特别精通的话还是别为难自己了。前几年很火的一个概念“引力波”也和黑洞有关,人类首次探测到引力波是在2015年9月。这次引力波的产生是两个威力极大的黑洞碰撞的结果,碰撞是在10亿年前发生的。对,就好像是10亿年前的声音今天才传到地球来一样。不可思议吧?这正是科学能证明的奇观。

“如何制造时光机”“我们是生活在模拟世界中么?”“人工智能会不会有意识”.....其他电影里的问题也都有科学的解读。 科幻有的时候走在科学前面,科学的每一次发展科幻都在密切关注,一些优秀的科幻作品更是站在科学的肩膀上,再完成自己大胆的想象,最终呈现给观众无与伦比的视听享受。那么科学能不能再实现影片的内容呢?凡尔纳小说中的很多东西已经出现在我们日常生活中,我们现在的想象未来也许会走向现实。

刘慈欣说“真正的科幻应该是人们感受到宇宙的宏大,应该让他们终于又一天在下夜班的路上停下来,长久地仰望星空。”

如果将来进入太空的费用不是那么贵,我的身体也足够健康的话,我期待能够“星际穿越”!

本文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或网友转载),绿林网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文章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未经作者许可,不可转载。
点击查看全文
相关推荐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