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林网

美的救赎读后感摘抄

美的救赎读后感摘抄

《美的救赎》是一本由[德]韩炳哲(Byung-Chul Han)著作,中信出版集团出版的精装图书,本书定价:35.00元,页数:128,特精心收集的读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美的救赎》精选点评:

●这是许舜英的文案吧?

●比想象中来的好。遮蔽性-非直接性-超时间性,末尾有种回到柏拉图的感觉。受阿多诺和本雅明影响很深。

●一直在批评消费和资本对美的侵害。平滑因其温和与顺从 成功消除了一切否定性和对立面,审美因此被麻醉。交际也变得平滑,不再有对他者和异者的否定,同者之间高效的相互回应充斥舒适圈。平滑的美简单纯粹地取悦主体,获得自我满足,但唯有崇高方可带来超越——若没有痛苦,欢愉还会可贵吗?

●最近准备日语考试忙到爆炸,有时间打笔记

●美应该是带有冲击力、否定性的,美和崇高是一样的,有某种消极性,人们在其中感受到的是自身的无知和痛苦的深刻性。而当下的美却被囿于纯粹的积极性之中,是平滑的、顺从的、讨人喜欢的、让人感到舒适的、被数字化、变得可消费,但缺乏独立和应有的力量。甚至美和丑的对立都不再明显,丑也变得温和,而不是可怖的。一边读一边解决了一个困扰我很久的问题,原本以为和谐是精神活动和交际活动的准则,而这样的呈现总让我觉得少些什么,处在其中觉得温暖舒适,站出来却觉得空洞乏味。原来症结在这里,太顺从了,太圆滑了,太无趣了。爱、交际、美的体验都需要他者的参与。自我和他者的冲击才能产生真正的感受力和创造力,在创伤中、在对立中、在破碎中才有真正的美。《回忆之美》这一篇写得特别美。“美的救赎就是对约束的救赎。”

●现代大同打磨出光滑而不需深刻,数字化二维化一切,交易所被奉为神庙。打动我的是“回忆之美”,韩炳哲引用的那段普鲁斯特,是整本《追忆似水流年》里,我的最爱片段。

●微信读书借阅。平滑是当今时代的标签。除去美学效果,平滑反映出一种普遍的社会要求,它是当今积极社会的缩影。平滑不会造成什么伤害,也不会带来任何阻力。它要求的是“点赞”。平滑之物消除了自己的对立面。一切否定性都被清除。如今,不只是美,连丑也变得平滑。就连丑也要为了可以被消费和享受而变得平滑,失去了狰狞、可怕或恐怖带来的否定性。今天,肉体处于一种危机中。它不仅被分解成色情的身体部位,而且还被分解成数字化的电脑数据。整个数字时代的信念:生命可以被测量和量化。肉体被安装上数字传感器,它们可以捕获所有与肉体相关的数据。“量化自我”将肉体变成了一个监控大屏幕。被收集到的数据也会被放在网络上交换。另一方面,肉体也被拆分成一个个可类比为性器官的客体。透明的肉体不再是幻想的舞台,而是数据或一个个局部感官的叠加。

●美变成了舒服的代名词,被商业社会征用,合理化消费,但究其根本还是因为绩效社会,否定性的美对情绪和智力消耗太大,除了以美为职业的艺术家,谁被工作和生活摩擦之后还有精力经历反省的鞭策呢?滑向积极性,过度取悦身体的消费和美学也是必然。只是消费没有带来预期的满足和美,而是更多的空虚。

●“在否定中,总有什么在那儿撼动我”

●“回忆之美”

《美的救赎》读后感(一):无题

什么是美?这个问题绵延了几千年,始终没有标准的答案,而在这本书里,也不要想着,能找到什么答案。 其实不太喜欢看韩炳哲,除了第一次看精神政治学带来的一种别样的醒悟感之外,再读他的任何书籍,换枪不换炮一样的在痛斥当代精神。当然,不能说要让哲学家的论点换来换去的,但和别人的系列丛书比起来,韩炳哲的书真的很空洞,不管是什么主题,先引用一番前人的真知灼见,然后引出这换汤不换药的呐喊:“当今世界快完了啊,看到了吗?快完了啊!”,初初读来真的很警醒,连续好几本都这样真的有点狼来了的感觉。 回到美的主题,不否认,绝大多数人都会认为现代社会的浮躁、功利正在摧毁“美”,但我并不认为艺术的资本化是全盘需要否定的,美是艺术,人是人类,苦难虽然成就艺术,但有了粮食人才能活得下去。这也不是为资方操作做辩护啦,只不过作者这种一股脑子全骂一遍,然后鼓吹空中楼阁真的令人反感。 唯一一个感到兴趣的观点,大概在本书开端所提及到的,审美的平滑化吧。

《美的救赎》读后感(二):三月廿一(五月二日)

“忠诚与约束相互依存。约束需要忠诚,忠诚以约束为前提。”

全文实际上是在“美学”名下的对于“相关主义”(或谓之“唯主体性”or主体至上原则的反动)。从“论平滑”开始一直到“遮蔽美学”,“美”被刻画为一种来自主体性的东西,我们将“自我”延伸到世界的每个角落,我们要让一切存在成为“与我相关”,成为被我价值判断为“美”或“不美”的东西。这种刻画在对于康德的“崇高感”概念的颠覆时达到了顶峰,仿佛这种对于自我含有毁灭意味的力量的实质只不过是一种主体的“自我意淫”。但从此向后,作者重新激活了被平滑掩盖的“美”中的丰富性,差异性--“审美”意味着某种对于他者,对于自我之外独立力量的承认,而这种承认恰恰可以打开自我的自由维度,从中绽放“出逃”的可能性,绽放理解的可能性,绽放超越性与伟大的永恒。

这种力量是否能与现代性,与资本主义对抗乃至实现对后者的超克?作者并未给出明确回答。此外,在上述的理解中,前后的过渡又是如何可能的?作者亦并未回答,颇令人惋惜,因为这一回转恰恰是问题的关键所在。

《美的救赎》读后感(三):关于美的联想

在很久之前我发过一条朋友圈:美是有门槛的。

读这本小书的时候也读到了类似的话,与哲学家不谋而合的感觉,让我很得意。

美,区别于漂亮,它有核心,核心在于它的独立性,它不是一种讨好的存在,漂亮,好看,则是纯服务性的,它是为了取悦人。美需要深度,距离感,因此也伴随着反思,矛盾和痛苦。

这让我联想到,为什么有的人很漂亮,但是ta不美,因为美还需要一点别的,不只是三庭五眼就可以组装出来。

这也可以解释,为什么法语好听,或者西语好听,或粤语好听。其实没有语言是好听的,是因为你听不懂,距离感给你美感。当你完全了解一门语言,如同母语,它化为工具的时候,也失去了所谓的美。那种因为不了解而感受到美,失去也罢,实为祛魅。

这还让我联想到,当你很羡慕一个人的生活的时候,是因为你还不了解他。神秘感是保持美好的要义,如何通过boundaries给别人保留你的魅力,是一门学问。

大自然可以治愈人,因为大自然与美本是同源,是美的代名词,是美的发起人。古人有云,丝不如竹,竹不如肉。做音乐的极致,在于能模拟大自然本来的声音,也表达了对于大自然的追求以及这份追求之难。

在北京的日记,实属不易,只是去个公园,享用一点片刻的,局部的大自然,也要昂贵的费用,还得吃舟车劳顿的苦。本来,大自然属于每个人,价格无从谈起,这种“度假”让我觉得很魔幻。

关于这个作家,我一口气读了四本,这个系列真的很好懂,有点小猪佩奇的感觉,有很多概念会重复地提到,重复是一件很有效的事情,让我这个哲学小白轻松度过上下班的地铁时光。

《美的救赎》读后感(四):远离博主 救赎美

在数字化媒体盛行的今天,美变的平滑,一切否定性都被清除。人越没有性格、没有定形,越平滑,就会拥有越多的朋友。社交媒体上的商品都缺少内在的独立性,缺少构成美的自由。美不会去宣传自己,不用去引诱他人享受及占有,它“只是让人驻足沉思,使欲望与兴趣都消失殆尽”。美与物质社会及消费主义并不兼容。

在同质化中,并不存在美。美是与“芸芸众生”对立的存在。美是“一种使星星混乱无序的灾难。美是让飞蛾朝其飞去并使之焚身其中的火炬”可怕之物的消极性是美的基础。美是一种灾难,是一种将自我掏空,让其失去内在,却因此而让自我感到快乐的空洞事件。

美“让人对其无以名状,也无法表征。它既不能被转变为信息,也无法被理解成知识。我能叫出名字的,都不能刺到我,而那种无以名状一定是内心不安的标志”。

“今天,我们正处在美的危机之中,美被磨平,变成了被喜欢、被点赞的对象,成了随意和舒适的代名词。美的救赎就是对约束的救赎”

✨✨摘抄

《创伤美学》

✨没有一首诗不描写意外,没有一首诗不把自己像一道伤口一样豁开,也没有一首诗诗不伤人的。

《灾难美学》

✨有两种东西,我对它们的思考越是深沉和持久,它们在我心灵中唤起的惊奇和敬畏就会日新月异、不断增长,这就是我头上的星空和心中的道德法则。—康德

艺术的任务是:“讲可见外表上每一点所显现的形象都变成眼睛,”“人们从这眼睛里就可以看出居于内在无限性中的自由灵魂”—黑格尔

灾难美学与快乐美学是完全对立的。在快乐美学中,主体是在自我享受的。灾难美学是事件美学。具有灾难性的可能是不起眼的一个事件,雨滴溅起一层白色尘埃,黎明时分一场无声落雪,酷暑中岩石上飘来一股清芬,一个将自我掏空,让自我失去内在、失去主体性,却因此而让自我感到快乐的空洞事件。

《美的理想》

✨美施展不出诱惑力,充其量只是一种审美形式。

《美的政治》

✨自由的人有三种自由的生存方式可供支配:包括醉心于享受美的事物的生活,包括再城邦中塑造善行的生活,还包括哲学家通过探索永恒而停留于永恒之美的沉思生活。

《美的救赎》读后感(五):再读《美的救赎》

再读《美的救赎》

春节前读完韩炳哲系列,《在群中》例外。节后,读完《走路的历史》,放下手头在读的《21世纪资本论》,开始韩炳哲系列的再读。《美的救赎》是第一本。

关于再读,很早之前中仅局限于几本特别喜欢的书,如《道德经》、《瓦尔登湖》、《追风筝的人》、《运动圣经》等。集中再读在2019-2020年度,一年的时间总共读了100+本,大概40本是重读的。重读是曾经的打算和计划,上年度的尝试算是成功的。今年的重读抓了个早字。

上午读《美的救赎》,下午茶后走路三小时。走路全程听台湾大学蔡璧名的网易课《正是时候读庄子》之《逍遥游》和《齐物论》。于是一个念头环绕脑间——中国古代的美是如何?正因如此,才有这篇放在《美的救赎》书评这里的小文。

记得冯友兰先生的《中国哲学史》把儒家作为积极的肯定的,道家归于消极甚至否定的。当时甚不理解,对照韩炳哲的《美的救赎》,才知道儒家大老早就‘’平滑‘’起来了,怪不得梁漱溟先生说中国文化早熟呢。

羊大为美,就是最好的例证。‘’美''这个字,从脱胎开始就与需要、喜欢、消费、舒适逃不了干系,或者隐喻或者相联系。后来的“爱江山更爱美人”表示的更加彻底。

轴心时代的柏拉图:美与崇高不可分割,痛苦的否定性使美不再平滑、更为深刻、不可超越。美带来震撼、惊骇、疯狂而不是欢愉,在尽头茅塞顿开的人突然看到了无与伦比的美。

同时代的老子《道德经》:天下皆知美之为美,斯恶已,皆知善之为善,斯不善已。此处对于“美”“善”的定义,尽管有道德化的意味,但不乏消极,尤其是其否定性,可见一斑。

在东周列国时代,儒墨是显学,法名趾高气扬,道家很不受待见。说来甚是悲哀,一个“消极”的定位,几乎毁了道学的前世今生。汉初的黄老之术,自董仲舒“罢黜百家独尊儒术”及“天人合一”之后,再也没有回光返照的机会了。至于后来的道教,借的是老子的名,行的是与释家争斗的实。已于原本的道家相去十万八千里了。

近现代,“美的理想”是对康德美学的高度概括。“美即真理”则是黑格尔美学核心解读。而“美的政治”永远是人们的“理想国”。美,原本即是善,爱,真理,正义,甚至道德、政治,直至自由。

美,从否定到肯定,从消极到积极,从崇高到平滑,从震撼到消费。尽管路径有所不同,表现形式也不尽一样,但是,从根本上说,古今中外,别无二致,尤其在全球化、数字化和网络化的今天。由此的结论是,读一读白居易的诗就明白了大致——

身外无羁束,

心中少是非。

被花留便住,

逢酒醉方归。

人事行时少,

官曹入日稀。

春寒游正好,

稳马薄绵衣。

本文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或网友转载),绿林网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文章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未经作者许可,不可转载。
点击查看全文
相关推荐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