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林网

全职爸爸的读后感大全

全职爸爸的读后感大全

《全职爸爸》是一本由毛利著作,中信出版社出版的假精装图书,本书定价:49.80元,页数:352,特精心收集的读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全职爸爸》读后感(一):爸爸不是超人,但是每个孩子心里的王~

小陈这个爸爸真的是幽默又负责,其实每个爸爸都是一个带娃高手,前一阵《狮子王》阔别十几年以3D版的形式重新登上大荧幕,又一次让我被木法沙的父爱感动,辛巴:可是你好像什么都不怕。

木法沙:我今天就怕了。

辛巴:真的?

木法沙:是的,我怕我会失去你。

小时候,每个父亲都是孩子心中的英雄吧,他们用自己的力量撑起这个家,守护着我们成长,教我们骑自行车,把小小的我们放在他肩膀上追逐风的声音,他们有时也会脾气不好,也会没有耐心,但是每个父亲都一定深爱他们的孩子,也正因如此,孩子们才能不惧跌倒向前奔跑。

《全职爸爸》读后感(二):爸爸都能成为育儿奇才?

作为本书的编辑,非常开心做了这本颠覆认知,又烟火气十足的宝藏书~

全职爸爸——光是这个名词,就足以让人浮想联翩了。

“什么?爸爸带孩子吗?”

“什么?还是全职的?”

如果你身边有这样一位全职爸爸,你一定会惊奇不已,就像发现了某种珍稀动物。因为这样的安排,超越了我们长久以来对家庭角色分工的认知,有那么一点……违背常理。

这本书可以说是一种对固化观念的打破:爸爸也可以成为育儿奇才哦!

全职爸爸每天都干些什么?爸爸会怎么带娃?爸爸育儿和妈妈育儿相比的优势在哪里?

……

通过这本书,那些对这个职业虚无缥缈的想象,会变得更加的具体、接地气。

毛利老师的文字有毒,平凡琐碎的日常,在她的笔下,都自带喜剧感,看稿的时候,不知道被逗笑多少次。作为一个single lady,我我我……居然有点想带娃了!(虽然过程会很辛苦,但是也会体验到好多乐趣啊。一边痛苦一边快乐,或许才是人生的真谛)

本书在编辑的时候,还特别收录了男主角——全职爸爸小陈的育儿心得精华总结,干货满满:孩子幼升小的经验、孩子不听话时如何控制自己不发火、如何有效地对孩子进行激励……对新人爸妈来说,非常有参考价值。

个人很喜欢序言中的一句话:家,就是两个人的互相支撑,不用分男女,更不用分胜负。

——这才是家的意义呀~

《全职爸爸》读后感(三):无理取闹家长的典范

把对老弱妇孺幼的包容忍让当作理所应当,公众场合哭闹的事情,不是首先要求大家应该去忍让。父母有管教的责任不是吗?

您实在是太无辜了,站在婴儿的这一边,反而被差评了呢。但事实是,利用这一批青年父母,毕竟,他们才是你的目标读者。

读者礼貌表达自己看法的时候,您的态度倒是高高在上。婴儿哭闹是无法避免的,但是您这么理直气壮混淆黑白。

在讨论父母有管教的义务时,您反而说孩子哭闹是天性,责怪别人怎么不去指责突发疾病的路人。

还发文讽刺年轻人都是巨婴,嘴脸太难看

《全职爸爸》读后感(四):自从老公做了全职爸爸,我做梦都能笑醒

文章由本人原创,首发于公众号书单,转载请联系书单取得授权。荐书稿写作事宜请豆邮。

书单君一直有一个迷思:工作和带孩子到底哪个更重要? 如果说工作挣钱是为了孩子,那应该是带孩子更重要才对。

可是,作为带孩子的主力军,那些全职妈妈们,为什么没得到应有的重视和尊重呢?

“不就是看看孩子,做做饭吗?”

“小孩子上了幼儿园还需要陪吗?”

“老人带大的小孩不也挺好的吗?”

千言万语汇成一句话:全职妈妈一天到晚到底在忙什么?

这句话堪称杀死全职妈妈的金句,无数女人一听到这句话,立刻觉得气不打一出来,自己跟个24小时保姆一样忙得团团转,在别人眼里都是无头苍蝇。

也许只有亲身体验过,才能明白彼此的难处。今天书单君要给大家分享的这本《全职爸爸》里,就有个很有意思的“实验”。

这是一个上海家庭的真实故事,作者毛利在外工作赚钱,丈夫小陈在家带娃做饭,简单来说就是“女主外,男主内”。这种生活颠覆了传统的家庭分工,但双方都各得其乐。

小陈辞职恨晚,“应该早一年退隐江湖,全心对付儿子。”

而毛利则欣慰地表示,“以前我带小孩受的气,现在小陈通通受了一遍。”

在带娃的一年半里,小陈被问到最多的问题就是:你什么时候去上班啊?

看孩子能算工作吗?不就是吃穿玩那点事嘛,根本用不着动用青壮年劳动力。

他们从父母家搬出来的时候,岳母沈女士很委屈——我给你们带孩子不好吗?毛利就是我从小带大的啊!

是啊,现在毛利已经三十多岁了,沈女士还在叮嘱她:吃鱼要小心鱼刺。

可想而知,儿子在家就是个什么都不会的“小皇帝”,只要他站起来,就有两个贴身侍从从头帮到脚。

所以孩子出生后不久,两人就商量过,将来谁成功了,另一半就回家看孩子。结果没几年,毛利的小说卖了版权,入账一百多万——小陈兑现承诺的时候到了。

小陈愿意做全职爸爸,毛利简直做梦都能笑醒,写作能让她发财,看孩子只能让她发疯,孩子刚出生的那几年,她完全是依靠强大的母性撑下来的。

现在好了,声称“我最喜欢的事就是跟孩子玩”的小陈终于接过了革命的重担,他们两个现在都可以做自己喜欢的事情了。

为了理直气壮不看孩子支持小陈的工作,毛利还按他之前的月薪定时发工资。

就这样,小陈正式成为了月薪两万的全职爸爸。

全职爸爸一天到晚到底在干什么呢?

小陈上岗后才明白,这是一份多么艰巨的工作。无论前一天睡得多晚,第二天早上七点半都要从床上爬起来叫早:

“快点起来啦,你马上就要迟到了!”

“呜呜,迟到怎么办,我不想迟到啊呜呜呜……”

你就要像赶猪出圈一样,不停喊着“快点快点”,小孩如同梦游,间或清醒或哭上一阵,中间还有吃早饭这种伤害家庭内部安定团结的事,等把孩子送到幼儿园,世界才重新回到宁静与和平。

当然,叫早只是一天工作的开始。

儿子上学的时候,小陈要在家洗衣做饭,研究幼升小的学校政策。

儿子在家的时候,小陈要陪睡觉、陪洗澡、陪运动、陪吃饭、陪上课、陪写作业、陪阅读、陪做手工……每天工作超过十四个小时,比东莞电子厂还要苛刻。

之前毛利带孩子的时候,觉得这是世界上最大的苦役,当时小陈只会说“你啊,太没有耐心了。”

现在他上任才两个月,画风就彻底变了:

“ABCD的D你为什么不会写?五加六等于多少怎么可能不知道?”

“拍皮球啊,又不是让你做奥数、学象棋,教了两个小时还学不会??”

小陈变成了咆哮帝,毛利反过来劝他:

“对孩子要有耐心,要讲道理。”

“我对他有耐心的时候你没看见,你就光看见我对他不耐烦的时候!”

小陈仿佛在枪林弹雨中孤军奋战的英雄,前方是老婆各种看不过眼,后方是亲生儿子完全管不服贴。

被残酷的现实一次次打击后,小陈终于认识到,和自己干了十年的工作相比,带娃这件事,对学识、技术、品德、情商、智商、体能……的要求都更高。

而每次看到小陈生气,毛利心里都很踏实,两万块钱花的真值,儿子现在跟自己更亲了!

说真的,带小孩没有什么了不起,不过就是耐心细致加时时刻刻的陪伴。就像徒步去西藏,也不过就是动动腿而已。

你觉得没事,那就起来走两步。

说起来,小陈在育儿方面还是有一定优势的,他的核心优势就是“懂得放手”。

比如教小孩骑自行车,说放手就放手,一群大妈在旁边喊“哎呦哎呦小孩子要摔下去啦。”

小陈遗世而独立,清喝一声:“没事,他会自己站起来。”

儿子戴着护具,在地上摔成皮蛋,小陈一次也没扶过,但每次摔完都会确认护具是否复位,以保障下次不受伤。

就这样,只花了两个晚上,儿子就学会了骑车。

之前有个研究成果,说小孩的抗疲劳能力堪比铁人三项选手,精力充沛不容易累。毫无疑问,在长距离作战的户外消耗运动方面,爸爸也更有优势。

自从小陈上任以来,儿子的续航时间明显缩短了,以前晚上精神到十二点,现在十点就能上床睡觉。

然而,杀敌一千,自损八百。为了让孩子早早睡觉,小陈夜夜累倒在儿子一米五的小床上。

一个成年男性,每晚十点前准时睡着,小陈终于靠儿子成为了全中国作息时间最健康的中年男子。

他必须抓紧时间休息,因为明天,又是一场近身搏斗。

在2018年的工作总结里,小陈表示在他的培养下,儿子在吃喝、拉、洗、睡方面完全实现了自理,择校工作也圆满完成。

但是跟其他全职妈妈相比,小陈的性价比好像有点低。那些妈妈们随便一做就是四菜一汤,烘培烤饼干做面包通通不在话下,家里窗明几净,出门妩媚动人。

都这么厉害了,很多全职妈妈还是得不到应有的尊重,好像在家看孩子一点都不重要,就是被嫌弃的下场。

但小陈没有这种想法,他每天都觉得自己是撑起全家的男人,每次毛利提个意见,小陈就说“你来啊!你为什么不做?”

罢了罢了,家务活确实是摧毁人类精神文明的利器。很多妈妈辛辛苦苦打扫一遍卫生后,都要将家里人都骂上一顿,才能心平气和。

这么一想,小陈平时脸上笑眯眯,一定是因为他不用早上五点起来做花卷。

如果两个人身份调换,毛利不觉得自己会做得更好,所以,或许接下来的一年里,应该给小陈涨涨薪水了。

书单君推荐这本书,并不是鼓励所有爸爸都回家看孩子,而是想从男性的视角聊聊全职父母这件事。

原来都是妈妈抱怨看孩子有多不容易,实际上,换成爸爸也一样,看孩子绝对是一件考验人类耐心极限的事情。

朱自清虽然写过《背影》,可到自己当父亲的时候,更多感受到的是烦和累,他家孩子两岁半的时候,特别爱哭和怕生,朱自清有一次气急了,特地把妻子骗出门,把小孩狠狠地打了一顿。

虽说所有父母都爱小孩,但真让你贴身跟孩子待上七十二小时,你一定会觉得痛不欲生。

就像知乎上有人说“我可以为孩子”,下面的评论是“你先把手机放下”。

看孩子的过程,就像搬起一块又一块砖,不断砸自己的脚。你会发现家务永远做不完,孩子永远管不够。

在育儿这件事上,谁是直接领导人,谁最有发言权。小陈在书中说:“小孩养得好不好,确实是靠拼爹的。有人拼财力,有人拼学历,我只能拼有效陪伴。”

玩手机式陪孩子、打麻将式陪孩子和看电视式陪孩子都是无效陪伴,真正有效的陪伴是这样的:

陪做作业,不是监视,更不要拍桌子; 很幼稚的游戏,陪着玩; 很复杂的手工,陪着做; 不要因为怕脏,就阻止孩子的一万次探索。

事情都很简单,但是要走心。

很多爸爸偶尔也会看孩子,但是方式非常随心所欲。孩子想吃冰淇凌就买,想吃糖就吃,绝不难为自己和孩子。但我们心里明白,这是野生动物的养法,交流全靠诱饵。

家里总还是需要一个人,把这只小动物,慢慢教养成人。

在我们传统的家庭分工中,长期以来都是“男主外,女主内”,这其实是一种文化中的刻板印象。

李银河曾经说:“性别刻板印象认为女性天然更接近家庭,所以她更适合呆在家里养孩子、干家务,而男人更适合在商场上打拼,赚钱养家。”

这种刻板印象其实是对男女的双重压迫,它不仅规定女性要固守家庭,也规定男性一定要事业有成,不然就是没出息。

但书单君始终觉得,一个男人有没有出息,不在于他做的事情大小,而在于他是否有主见,不被他人的意见左右,在于他是否有责任心,愿意平等地和妻子交流,各司其职,共同撑起这个家。

家,就是两个人互相支撑。有人出钱,有人出力,并不用分男女,更不用分胜负。

宝妈奶爸们之所以愿意在这份全年无休,没薪水,还不能辞职的工作中毫无保留地付出,不过就是因为:

为人父母,我们比世界上任何人都希望,自己的孩子能得到幸福。

《全职爸爸》读后感(五):那些女主外、男主内的家庭后来都怎样了?

“我们的社会,很容易忽略掉全职妈妈这个职位。”

这句话是李承铉在某档综艺节目里说的,当时让我很受触动,再加上《我家小两口》的热播,就关注起戚薇、李承铉这对情侣来。

戚薇和李承铉是典型的女主外、男主内的生活模式,李承铉是一位全职爸爸,平时戚薇出去打拼事业,都是李承铉在家照顾小孩。

为此,李承铉还曾被网友指责为“吃软饭的”,其实,李承铉在成为全职爸爸以前并非没有工作,他在韩国既做歌手又做主持人,自己还在上海开了一家火锅店,不愁经济来源,做全职爸爸,只是他选择的一种生活方式。

戚薇对老公的付出十分理解,她曾在节目中坦言:“因为有我老公和我妈妈在,我会很放心,我可以全身心地投入到工作,我并不觉得,在家里操持家务,带小孩是一件轻松的事。”

因为经常自己照顾女儿,让李承铉对全职妈妈这个角色有了更深的理解。的确,全职妈妈对这个角色被社会忽略得太久了。人们习惯于听男人们说自己一个人扛起了养家的责任,四处奔波,却忽略了全职妈妈对家里的付出。

全职妈妈们一天要做的工作并不比在外打拼事业的丈夫少,而且这份职业全年无休,有时甚至还不分白天黑夜,个中辛苦,只有亲身体验过的人才有资格评说。

好在新一代的爸爸们对育儿问题越来越关注了,前一阵梨视频的一个采访曾登上新浪热搜,七成受访九零后男性更愿意带娃。

那么,爸爸带娃这件事到底靠不靠谱呢?

这不,作家毛利就写了一本叫《全职爸爸》的书,专门聊聊爸爸带娃这件事。

(《全职爸爸》毛利 著)

月薪两万,老公正式转型成为全职爸爸

在大妈们的观念里,青年人年轻力壮理应出去赚钱,带小孩,那不是浪费年轻人赚钱的时间吗?

起初毛利一家也不例外,儿子艾文是在姥姥姥爷的呵护(shi feng)下长大的,从早上一睁开眼睛,就有人从头伺候到脚,俨然一个家里的小皇帝。

即使有老一辈人帮忙,毛利和老公小陈的新手爸妈生活依旧过得手忙脚乱,于是两人做了一个约定:将来谁成功了,另一半就回来带孩子。

几年后,毛利的一本小说卖出版权,入账一百多万, 于是毛利带着胜利的喜悦让小陈兑现承诺:做一名全职爸爸。

为了理直气壮地把带小孩的任务交到小陈手上,毛利每月给小陈支付2万元的薪水,自己则扛起了养家的责任。

其实,兑现承诺只是一方面,关于做全职爸爸,小陈有自己的想法:

全职爸爸这份工作,并非想象得那么简单!

带小孩像一场苦行。整个过程有如走在318国道徒步去西藏。

小陈在带娃的朝圣路上还没迈出第一步,大爷大妈们就打着关心的旗号来了一拨实力拆台:

大男人在家待着干嘛?小孩上了幼儿园,还需要陪吗?前两年没辞职,小孩不也带得挺好吗?……这些舆论追根究底还是那句全职妈妈们都曾面临过的灵魂拷问:你一天到晚到底都在忙些什么?

无数女人只要一听到这句话,立刻觉得气不打一出来,自己跟二十四小时保姆一样忙忙碌碌转来转去,在别人眼里只是无头苍蝇。

小陈听到这话会迅速弹起来反问:“你不知道我有多忙吗?”

看看这张时间对比表,小陈的档期可谓排得满满当当。 全职爸爸这项工作不仅全年无休,包揽照顾孩子、做家务、陪孩子写作业、陪拍皮球、陪练自行车、陪放风筝、给孩子挑学校、制定学习计划、陪上辅导班、哄睡等多种业务,而且还十分考验爸爸们的学识、技术、品德、情商、智商、体能、脾气等多种技能。

小陈没当全职爸爸以前,听到毛利有时抱怨带小孩是世界上最大的苦役,会不痛不痒地在旁评论:“你啊,太没有耐心了!”

结果转型以后画风突变,迅速从慈父“魔化”成了虎父:

半夜十二点,小陈还在为一道二十以内的加减法题和儿子发脾气,这回换成毛利揉着惺忪的睡眼批评小陈:“你为什么对小孩这么凶?你就不能耐心一点吗?”

你看,全职爸爸这份工作可谓腹背受敌,前有大婶大妈虎视眈眈随时盼着你出差错,后有家里亲人时不时怪你对小孩管得太狠,小孩还会因为你批评他跟你不亲,可能你忙活半天最后还会落得一句:“爸爸讨厌!”

当个讨孩子喜欢的爸爸并不难,孩子想吃冰激凌就去买、想吃糖就给他,周末陪孩子捉捉蝴蝶,捞捞鱼,看孩子一边玩一边回过头对你甜甜一笑,不必为难自己更不用强求孩子,只要你能阻止时光流逝,就能跟孩子一直待在童话世界里。

可现实是孩子总会长大,家里还总还是需要一个人,把这只小动物,慢慢教养成人。

并不是一个男人选择回家带孩子就能成为一名合格的全职爸爸的,教养孩子不仅需要投入时间、还更需要耐心。用小陈的话说就是即使气到内伤,也要笑着吐血。

简单来说,想当一个全职爸爸,你得具备以下素质:

●无抽烟喝酒等不良嗜好; ●面相极具亲和力;●脾气爆好,孩子不听话、哭闹的时候你得有耐心,保持冷静和孩子好好沟通;●积极乐观,父母是孩子的一面镜子,父母的心态也会影响孩子的成长;●体能要好,孩子奔跑、骑车、玩滑板或做各种其他运动时你得能跟得上;●知识面要广:最好能上知天文、下晓地理,历史储备横跨上下五千年,再懂点生物学、物理学、化学,诗词歌赋要能倒背如流,而且要有强大的搜索能力,总之,孩子能想到的各种问题,你都得接得住!●有童心和责任心:有童心才能和孩子玩到一块去,有责任心则能保障全职爸爸玩到尽兴时依然保持理智,不至于把孩子丢了。 每个爸爸都是育儿奇才 如何让孩子有个最好的开端呢? 蒙田在《论教育》里的第一点忠告就是:“您应该充分克制自己的母性。” 其实,每个爸爸都能成为育儿奇才,因为只有爸爸拥有女人没有的定力。

小陈做了全职爸爸以后,给儿子艾文制定了全面的培养计划,而且落实得非常彻底,连外出旅行也不忘在行李箱里装上数学题、认知图册,每天盯着孩子练习。

每天儿子从幼儿园回来,训练一项接着一项,骑车两小时,拍皮球两小时,无论拖延多长时间都要吃完碗里的饭,还有时不时的英文训练……

在教孩子骑车这件事上,小陈更是展现出了他的核心优势:懂得放手。

在这样的严格要求下,艾文在两天内就学会了骑自行车。虽然摔得乱七八糟,但是一点都没受伤。对此,小陈爸爸颇为得意:

上岗半年多,小陈成功把儿子从一个衣来伸手,饭来张口的小皇帝,训练成了一个吃喝拉撒睡全自理的小男子汉,还教会了他拍皮球、骑车,带他体验了冲浪、高球,并且在大上海“血雨腥风”般残酷的幼升小竞争中,凭借自己多年的职场经验与追求结果的精神,于不利局势中弯道超车,帮助艾文闯过重重面试官,拿到了心仪学校的offer。

而毛利则把他们一家的故事写成了自己的又一部新作《全职爸爸》,并且在写作事业上有了更进一步的发展。

撑起一个家,并不是光有一根顶梁柱就可以了 戚薇曾在采访里说:“在外面奔波的你,是家里的顶梁柱,但是如果没有家里人在后面支撑的话,你顶不住。”

毛利也在新书中坦言:“如果现在让小陈出去上班,我的家庭生活会原地崩溃,很可能再也没办法好好写东西。”

常有记者向事业有成的女性发问:“请问你是如何平衡事业与家庭的呢?”

其实,事业与家庭从来都无法平衡,只有选择。那些所谓成功的事业女强人,身后一定有家人或者是助理、保姆在帮她打理家庭,她才能把精力都投入在工作上。

一个家总需要两个人互相磨合、彼此体谅才能找到那个能让彼此舒适的平衡点,在外冲刺事业的那个人并不比在家全职带娃的人付出更多、更伟大,因为四面墙中间空有一根顶梁柱还是四面围墙,称不上是一座房子,在家里为你撑着的那个人,才是构成房顶的那片瓦。

家,就是两个人互相支撑,没有谁比谁强这回事。有人出钱,有人出力,并不用分男女,更不用分胜负。

关于新书:

《全职爸爸》 当你还在丧偶式育儿,有人已经开始全职爸爸了 人物、澎湃、界面新闻争相报道全职爸爸工作一年的观察与记录实力证明爸爸育儿的核心优势 关于作者:毛利。知名作家、自媒体人,曾任《我们相爱吧》文字总撰稿。长期担任《Vista看天下》《ELLEMEN》《中国青年报》《腾讯·大家》撰稿人。著有《我在三十岁的第一年》《一纸谈欢》《当待业女遇上草食男》等作品。所主理微信公众号“和毛利午餐”,现已成为情感、家庭领域头部公众号之一,影响力极大,深受读者喜爱。

本文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或网友转载),绿林网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文章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未经作者许可,不可转载。
点击查看全文
相关推荐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