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林网

《可能和你有关》经典读后感有感

《可能和你有关》经典读后感有感

《可能和你有关》是一本由刘玮 / 董源著作,后浪丨北京联合出版公司出版的平装图书,本书定价:68.00元,页数:224,特精心收集的读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可能和你有关》读后感(一):我们为什么需要漫画

因着工作的原因,今年采访过一位来自漫威的前原画师。从蜘蛛侠到死侍,后来离开漫威,只身前往香港跟大陆,重建一片天地,这位画师是将漫画当作自己的出口,这件事必须做,不做不舒服,做不好更让他难受。刘玮(犀牛大哥)在我看来是另一种状态,立下一个目标,慢慢推进,不疾不徐,一切都有自己的节奏跟章法。怠惰的人只会在一年后再一次惊呼,太高产。

作为一个作者,必须有强烈的表达欲。我们这一次看到的是一次炫技式的表达。

1个故事,6个女孩儿,7个画法。刘玮跟他的老搭档用200页的篇幅,将一个原本12000字的小说,以漫画的形式展现在我们的眼前。

由于阅读的顺序是先漫画后小说,这本书带给我另一个不怀好意的思考——我们还需要漫画么?

小说跟电影之间,我们是否还需要另一个载体或者呈现方式来讲述一个故事,一个都市传奇故事。故事本身是串联在一起的小短篇,如果拍成电影,那么应该是类似于李碧华的《奇幻夜》、《迷离夜》的样子。

我们对漫画的需求多半来自成长经历里美国漫画、日本漫画的滋养。家中供奉的依旧是那些成长期陪我们走过一段的传统经典,但为什么我们仍然需要一部成 人向(不是你们想的那种)的漫画作品。这本书可能也在尝试着回答这个问题。

故事本身是都市背景下的奇情,有着明显的怪志小说的调子。用7种画法来呈现,你可以将它们理解为不同人物视角的差异,你可以将它等同于不同讲述者特有的色度或背景音,当然这当中也透着作者在践行自己在技艺上的野心与尝试。一如我们都爱的井上雄彦。而漫画本身带给人的代入感又恰好于小说与电影之间,小说不可能事无巨细的用文字来描摹,而电影却又太过具象,少了一些想象的空间。这种与作者一起“脑补”的过程是我更加愿意推荐这本书的原因。

这本书的好处并不局限于故事本身与绘制的水准,它可以带给你的享受是有别于电影的声光电与小说白纸黑字。一个人的雨夜,蜷缩在沙发或者床头,只需要一盏灯,你会跟我一样度过一个完美的夜晚。

最后追加一个彩虹屁,采访间隙我给那位美国画师看过刘玮的作品,他赞不绝口,还主动要求加了个微信。

《可能和你有关》读后感(二):一场盛大的悬疑,满是幻想的爱情

小冒坚持原创的day369 第一次分享悬疑漫画~个人很喜欢。

一切从一场主题为“奇怪的相遇”分享聚会开始。

六位背景,性格,经历迥异的女孩,向素昧谋面的陌生人,讲述各自的爱情奇遇。

没有人知道这一场聚会缘何而起,为什么对着陌生人可以推心置腹,但是重要吗?

爱情,本就是人类永恒的话题,甜蜜的负担,幸福的烦恼。 这就是这本悬疑漫画的故事背景——

(一)离奇悬疑故事里的平常爱情

六位女孩的爱情故事,每一个都充满了不走寻常的脑洞幻想。

是爱情:

求而不得的卑微,念念不忘所以必有回响,让自己不走寻常路,变得有趣,来进行爱情的保鲜,

又不是寻常的意向:

吸血鬼,梦境成真,互换身体,甚至与恶魔有个约定。

奇幻风格,别处心裁的故事,让爱情这件小事,变得更生动新颖;因为不断出现的悬念,所以更加悸动。

是一直独自等待,还是主动追寻,创造机会?

是否相信巧合就是缘分,不顾一切认真抓住命运?

是否要遵循生理上难以理解的定式行为,相信来自神秘力量(或许是本能)的指引?

爱情到底存在于精神,还是巩固于肉体关系,亦或者缺一不可?

到底对爱情坚信不疑哪怕尚未发生,还是始终对无懈可击的幸福充满警惕?

到底始终坚持原则,等待完美符合最终幻想的那个人,又或者逐渐活成了自己爱的人的模样?

心理妄想永不停歇,所以,这本书的故事,匪夷所思又在情理之中,毕竟:

在爱情里,我们也许都有病。

(二)横看成岭侧成峰,一千个读者,就是一千种感受

我曾经踏上你去过的每一个地方,你又恰好出现在我曾经路过的风景中;

以上同样的场景,一次次交汇,你若满心欢喜,看作天赐的难得缘分,那惊人的种种巧合,就是浪漫天意,就是注定的命运;

你若惊恐不安,看作蓄谋已久,难以解释的诡异,就会变成万分瘆人的惊悚故事。

你对我的爱到底是专一,还是执念?

我为了吸引你,不惜去尝试所有新鲜事物,变得不再像我,到底是为了爱情的心甘情愿,还是因为恐惧的无奈之举?

每一段故事,始终在唯美梦幻与病态扭曲之间,游走徘徊。

我们重视什么,需要什么,潜意识里就会指引我们在这本书里看到什么。即使虚幻,我们依然可以强烈地代入我们自己。

(三)漫画与文字的相辅相成

第一次阅读这样的漫画作品,只言片语,只描述必要的对话,旁白,剧情推进。剩下的一切,都尽在描绘出的场景,氛围,人物中。 这真是一个奇妙的体验。

文字虽然可以创造出丰富的层次,但是这种用画笔制造的明显的留白,引导读者在漫画的细节中,去寻找能引起共鸣的氛围感觉,感悟也更深刻。

虽然每个故事看起来很简单,没有多余的废话,但作者格外用心:用了七种不同的画法,让6个故事和这一场聚会各具特色:

有偏写实风格的画法,讲述写实的经历;

有偏于美式的大量压黑风格,暗示着压抑与阴暗的心理;

有预示故事正在慢慢失控的淡墨画法,你越来越难猜测故事将何去何从;

还有代表故事似乎完全进入虚构的简化线条风格,所有的事实都变得虚无,真相是什么也不重要了。

不需要过多言语,不同风格的视觉带来的冲击感更强。因为有时候需要很强的想象力,才能在纯文字的海洋里,提取出画面;再已有的场景里,才更容易浮想翩翩。

当意犹未尽看完所有小故事,还沉浸在似有似无的开放结局时,会看到这本漫画的文字稿在最后,一万多字的小说,读完真的会发现,文字与漫画,原来可以这么互补。

故事里,每个人其实都在追寻爱情,相信爱情,背弃爱情,维持爱情,结束爱情,悼念爱情,周而复始。

所以,这个故事,可能和你有关,我们也会成为故事的一部分。

对啦,这个分享会还有个奇妙的设定:当天是愚人节。 所以你猜猜,哪个故事是真,哪个故事是假?

《可能和你有关》读后感(三):世界就是一个圈,可能再不可思议的事情都与你有关

爱情想必是这个世界上最被人热爱的一种感情,想爱,想被爱是很多人一生的追求。幸运的人,获得自己想要的爱,有情人终成眷属;不幸的人,背负着爱而不得的哀伤,痛苦中沉沦……

是否只有听从宿命的安排,就一定能找到注定的姻缘?

明明幸福得无懈可击,为什么仍然无法获得安全感?

精神与性,哪一个才是维持爱情稳定的根基?

六位女孩,在愚人节的夜晚,讲述各自的爱情奇遇;七种画法,描绘奇幻的人生。这就是首位以主编身份在香港出版漫画周刊的内地漫画家刘玮的新书《可能和你有关》的简单介绍。

只是,在这份简单的介绍后却隐藏着作者煞费苦心的独特安排。

作为2006年全国十大漫画家之一的刘玮,写过小说和剧本,也出版过纯文学的作品,更举办过个人画展,编撰过漫画教材,这次根据他自己的同名短篇小说改编的都市奇幻情感类作品,讲述了六个荒诞离奇的诡异故事,这些故事如果是真实的话,那接下来可怕的后果,将会“可能和你有关”……

01、故事里不能缺少的爱情

爱情是所有文学作品里都不能缺少的主题,小说也好,影视剧也罢,甚至漫画,爱情都是文学永恒的主题。

6个女孩,6段离奇的爱情。

三爷的爱情,与梦有关。这个写故事的人却莫名其妙地成了别人故事的主角,只因为她可以梦见以后会发生的事情。当然,她也梦见了那个写故事的作者,于是找寻,刻意相遇,一切都显得那么漫不经心又拼尽了全力……

阿敏的故事和万圣节的游行活动有关。

全公司的人都在忙着为万圣节活动做准备,她却有些不知所措。当她在喜欢的男神面前被吓得面色苍白,内心充满了绝望和无助,甚至还有好奇和害怕,因为刚才被吸血鬼咬了的脖子还在隐隐作痛,甚至还有汩汩地流血,只是卫生间的镜子里却并没有照见自己脖子上有任何的伤口……

可爱的子鱼是第三个讲故事的女孩。

她说从她记事开始,她的右手就被一股神奇的力量牵引着,仿佛有人在她的手指上帮了一根线。这让她感到不可思议,又害怕给别人说,甚至因此而转过学,只是后来,她发现只要进行剧烈运动,手的力量就不会那么强烈……

于是,她一直以来都是学校足球队的前锋,技术一般,但拼抢积极。

十五岁时,顺着手指的方向来了一次冒险,最后却还是指向了回家的路。后来在网上得知很多人都和自己一样,甚至会因为而遇上自己的另一半。只是,子鱼一直都还没有遇到自己的另一半,她期待中!

相对于子鱼的故事,单身女孩的故事更为诡异,因为她每次和别人发生亲密行为,就会和对方互换是身体!

单身女孩最初也是一个女孩,在初夜之后莫名其妙地变成了那个男人,而自己的记忆还在,无论她怎么做,都没有办法再回到原来的自己。渐渐地,她也开始习惯了做男人,而且她发现这个互换的过程是不可逆的,于是,他只好去找下一个人!

为此,他不得不小心翼翼,生怕自己爱的那个人就在下一秒成了自己,而自己又成了她……这种交换人生的爱情,让单身女孩对未来充满了期待和恐惧,渴望爱又怕爱!

还有淡奶茶妹妹,她的故事也和梦有关,梦里这个男人出现在了自己的生活中,却又在某天出现在了淡奶茶妹妹的梦里。她不愿意失去这个男人,所以变着法的讨男人欢心,变着法儿地检验男人的真心……

五个故事,各有各的忧伤,却逃不过达洛维夫人最后的目光。

她说她的男人是一个作家,喜欢将身边的任何事记录下来,他写过4本书,按照他的写作习惯,每本书都有写作原型。于是,她开始去寻找这一个个原型,却发现有真实的地址,却没有真实的人,直到她看到一本男人写的叫《黑洞》的小说。

书中说他为了让自己的作品畅销,和魔鬼做了交易。他每谈一次恋爱,就写一本书,写书的过程就是创造一个小小黑洞的过程,他和女孩相处的点点滴滴就是构建黑洞的素材。一本书写完了,女孩就消失了……

为了不让自己成为下一个消失的女孩,达洛维夫人举行了这次聚会,她想为男人提高新鲜的素材,让他去写别人,而不是自己!

到底对爱情坚信不疑哪怕尚未发生,还是始终对无懈可击的幸福充满警惕?到底始终坚持原则,等待完美符合最终幻想的那个人,又或者逐渐活成了自己爱的人的模样? 心理妄想永不停歇,所以,这本书的故事,匪夷所思又在情理之中,毕竟:在爱情里,我们也许都有病。

“你站在桥上看风景,看风景的人看你。”一直很喜欢卞之琳的这首《断章》,短短的几句话就把所有的情思给描绘了出来。就像书中的6个故事,你是自己故事的主角,也是别人的故事,你旁观着别人的生活,别人也在为你的生活而喝彩!

一如“明月窗饰了你的窗子,你装饰了别人的梦!”

《可能和你有关》读后感(四):《可能和你有关》:奇幻的“假”故事,可能和你“真”的有关

2016年4月1日晚,愚人节,六名互不相识的女子聚集一堂,参加主题为“奇怪的相遇”活动。为了契合“愚人节”的氛围,六人讲述了各自不那么“真实”的情感故事。

故事一个比一个玄幻,但正如活动组织者所言:可能和你有关。

《可能和你有关》是作家刘玮,笔名犀牛大哥,根据自己的同名短篇小说改编而成。作者能写会画,举办过个人画展,亦参与影视作品的拍摄,涉及多个领域,所以本书与其他小说不同之处就是用漫画形式来讲述故事。

漫画《可能和你有关》以“真实与虚构”为主题,以玄幻故事为载体,以七种画法为讲述方式,反映都市女性的情感问题,探讨人生的复杂,假亦真来真亦假。

1.故事的背景,亦真亦假。

故事的背景设置在愚人节这天。在这天,人们以各种方式互相欺骗和捉弄,往往在玩笑的最后才揭穿并宣告捉弄对象为“愚人”。也就是说在这一天,“欺骗”,“捉弄”,“玩笑”皆可被原谅。

那么在这样一个“特定”的日子,六个互不相识的女生讲述自己的情感故事,是真是假,让人遐想。

2.七种画法,营造真假氛围。

由于看文字书较多,当我们去看漫画类的书,会不由自主被文字吸引,对于图画只是作为辅助阅读。其实作为漫画书,图画的功能与文字的功能应该是不想上下,我们更偏重于文字的阅读,而忽略图画对故事的诠释。

本书是一本漫画,图画与文字同样在描述故事。图画使读者脑中的形象具体化,立体化。在读文字同时读图也是一种乐趣。没有文字的图片更引入联想,更能表达作者的意图,引起共情。

大雨中的女孩,无助孤独,彷徨。

一只手位于图中的醒目位置,凸显女孩的决心。

这几年中国动画电影如《大圣归来》、《大鱼海棠》、《哪吒之魔童降世》的崛起,中国风也随之盛行。

《可能和你有关》中作者在第二个故事中用枯墨和淡墨的画法区别现实与虚幻。阿敏的公司举办万圣节游行,讲述现实世界时线条清晰,人物五官,动作栩栩如生。

当阿敏感到被吸血鬼咬到脖子时,画风突变,人物五官模糊,扭曲,背景涂抹大量的黑色,阿敏的世界瞬间变得群魔乱舞,与之前清晰的现实世界形成鲜明的对比,推动情节的发展,耐人寻味,更深切感受到阿敏的内心情感。

七种画法的漫画世界真假氛围,将六名女孩的故事描绘的变化多端,阅读时令人无疲惫之感,在现实与玄幻世界中穿梭往返。

3.六个故事,亦真亦假。

六个故事,每个故事三十页,讲述的是六个人的爱情奇遇,故事一个较一个奇幻,明知这些故事现实中不可能发生,但又让人感到似曾相识,那么的熟悉。

六个故事中第一个故事是最不玄幻的。名叫三爷的女生,性格内向,会计事务所上班,兼职模特,爱好写作,每天过着两点一线的平淡生活,尤爱在乘地铁时看杂志。

有一天,她无意中在杂志专栏中读到一则浪漫的“寻人启事”。三爷意识到启事中在地铁上读杂志的女子就是她,三爷非常感动,决定要:找到他。经过与杂志编辑沟通,等待,终于有一天两人相遇。

对于这个故事,有没有似曾相识的感觉?我想起多年前曾在报纸的边栏看到过这样一则寻人启事:

“你是否记得在大街上撞到你的人?你惊慌的眼神如小鹿般,打动我的心。某年某月某日在某某地方,身穿黄色大衣的你还记得我吗?请打电话……”

在那个手机并不发达的年代,这样的寻人启事也是少见,也不知道事情的最终结局是什么?毕竟一见钟情,人海难寻是常态。

诚如作者所言:第一个故事情节不够激烈,设定不够古怪惊人。但是更让读者有代入感。这个故事不仅圆了多年前我看到的那则启事的结尾,也让我憧憬或许世上就是有“缘分”二字。

其他五个故事开始进入“虚实玄幻”的情节,有“磁体人”,“吸血鬼”,“换身体”等玄幻的设置,但是仍是发生在我们周围的熟的不能再熟的爱情故事:关于办公室恋情:关于相亲;关于恋人之间的信任等等。

在玄幻的虚假情节中,描述的是六名女子在爱情中极度缺乏安全感,缺乏信任的真实情感。因为无法向常人言,才会选择陌生的场地陌生的人;因为孤独,才会抱团取暖。这六名女子的故事,真的可能和你有关。

六个故事,七种画法,不同于小说的漫画小说,构建出真实与虚幻的世界,真真假假,是否真的和你有关,引起你的共鸣,一阅方知。

《可能和你有关》读后感(五):从无心插柳到顺理成章

1

2013年,在等候上一本漫画《不如,重新开始》出版的日子里,朋友丁子邀我为她当时供职的杂志写篇专栏,没成想一写就写满全年,攒出一本散文集。第二年,我以“犀牛大哥”做笔名推出上市。负责专栏的主编宣老为我推荐出版人yoyo,一见如故,商定新的文字书以情感故事为主。

几个月后,第五篇文字写出一颗怪味豆来。拿给yoyo审稿,她说故事蛮有趣,但奇幻属性与文集现实主义基调不搭。我也认可。本想直接放去豆瓣日记示众,不知哪来的直觉让我先发了一份给漫画编辑赵卓。

赵卓说,读了,挺好玩的。我给编辑孟蕊看看。

孟蕊说,大哥,这个故事比《不如重新开始》更好!

欣喜之下,我搁置了当时正在写的科幻故事剧本,打算先把这篇一万两千字的小说改成漫画。

2

愚人节是我最讨厌的节日。

年轻时候,一对情侣朋友在愚人节前一晚给我电话,说他们打算过两个月结婚。我反复确认这消息不是愚人节玩笑,真心祝福之余开始脑补以后大家一起出游的欢欣画面。第二天,朋友告知,昨天是骗你的,愚人节快乐哦!

那是我唯一一次在朋友面前真的发火,咬牙切齿地在电话里吼,五天之内不要联系我!

为什么是五天?我也不知道。

五天之后,两个朋友一起到工作室找我,道歉,拥抱,和好。因为这件事,我也明白自己是头不喜欢恶作剧的蛮牛,太容易较真,轻信。为了预防更为过激的反应,我决定跟愚人节断绝一切关系。

只是,人越想避免什么,有时却越会与之发生联系。

已经忘记具体是什么让我想到这个题材了,我本想编造一个关于灵感闪现的绝妙瞬间,但我不希望这个小小的谎言最后因为讲述次数增加变成真实。人类这辈子需要做的判断里,分清真与假,对和错应该是占最大比例的。愚人节对于创作者来说,有着极广大的发挥空间——在这个故事里,在愚人节的设定之下,故事既是假的,也是真的,就像我那对情侣朋友,他们真的是情侣,但并没有要结婚。

玩笑是真的,事情是假的。

3

一万两千字的小说,改出多少页合适?

很简单嘛,我心说,六个故事,每个三十页,算上前因后续,两百页差不多。但第一遍草图结束,只改出不到九十页。由此我才明白,现有的文字只是大的框架,需要增加细节,需要确认那些算做对白,旁白,哪些只用画面来讲故事。

创作的吊诡之处在于无论你有多熟练,在开始制作新故事时,仍会一遍遍犯基础错误。因为一切都是新的。但这也是创作的魅力,每种形式都意味着新挑战,需要理解新的纬度。

整个改编过程中花费时间最多的是第一个故事,我总觉它的情节冲突不够激烈,设定也不够古怪惊人。我用了大量时间修改,重写,其中一个版本最后甚至单独发展成一个八十页的独立故事……到最后,我却只改动了结局。我说服自己的理由是,第一个故事在情节上偏弱,但却符合实际情况——当一群人围坐起来开始讲故事时,首位讲述者因为没有摸清规律,不确定打破现实与虚构之间界限的节点,他/她的故事自然会显得没那么夸张。但这个不那么强悍的故事会成为接下来大胆变更的诱因,就像初恋一样,都是小事情,平常的事,却是一个人未来情感世界的基石。

4

入行后我有个小传统,每画一本新书就开发一种新画法,或使用新的绘制材料。这个故事最初的样图用的是枯墨画法绘制,赵卓看过后回复说,几个不同的故事,可不可以试一下略有变化的画风?

我一听,正合我意!记忆中还没有漫画作者这么玩过,太符合我这种闷骚大叔的恶趣味。

这七种画法,各有不同的出处——

开篇现实世界,用的是偏写实的画法,延自上一本漫画作品《不如,重新开始》。由于每根线条几乎都要反复描绘,相对耗时,做为点缀过渡,蛮好。

第一个故事用的是科学毛笔。几年前给杂志画插图时常用此工具,特点是有毛笔的线条,又方便操控,乍眼看去与前一种风格区别不大,符合相对老实的故事情节。

第二个故事,用的是偏美式的大量压黑风格,这是我05年绘制的第一本在法国出版作品时开发的。在这次绘制中我还尝试插入了枯墨和淡墨画法用来区别现实与虚幻,希望做出过渡感,让读者发掘故事正在慢慢失控。

第三个故事,简化线条,代表故事似乎完全进入虚构,讲述者开始玩嗨了。这个画法来自2017年参与朋友策划的绘本展,为展览做的一套组画。看起来简约的画法其实最费时间,线条之间的疏密需要边画边思考,特别是那几张雨景,常需停笔考量。搭档源姐一直跟我强调,以后的作品如无必要,别再用这个画法了……

第四个故事,淡墨画法,源自14年出版的一本散文集。当时与编辑因要不要配插图僵持,我属不愿配插图拿派。出版前,有天洗笔时突然来神,用半干的毛笔画了一个跳舞的小女孩,从此开启这种风格的尝试。第四个故事强调的是暧昧感,我个人其实很喜欢这种画法,特别是扫描之后再度调色,会有重生进化的感觉。这次仍有不够稳定之处,希望未来有机会深入研究。

第五个故事,炭铅笔,我入行前十年一直都用铅笔作画,所以对铅笔,炭笔情有独钟。最初我想用放大纸张绘制细节,最后却做了相反的决定。我跟搭档源姐沟通后,决定减少细节,在电脑上色时也尽量轻,让整个画面呈现灰蒙蒙的模糊效果,阅读时就像故事里的人物,面对生活中的异景,如坠梦中。

第六个故事,枯墨画法,是我八年前在豆瓣给朋友画头像时开发出来的速写式国风。当时就想拿它画漫画,但除了头部外,全身人物,手脚特写,背景描绘等外都不够熟练。突破来自14年出版散文集时,两周内画了三千张藏书票,其中至少一半用的是枯墨手法,参加训练营般功力大进。这次我仍不敢狂放,依然倾向于写实而不是写意,希望这本书卖得好,让我能在下本作品里更任性一些。

5

《从无心插柳到顺理成章》这个题目,是上一本漫画《不如,重新开始》签售时的讲座标题,是我职业生涯的写照。现在拿来讲述这本书从内容到画法的诞生,居然也很贴切。人其实很难控制命运,创作也是,前面第一段提到的科幻故事,断断续续写了几年剧本,去年年初,我突然意识到它更适合用小说做载体,于是现在成了一篇正在撰写中的长篇小说。

至于漫画方面,下一个故事想探讨的,仍是“真实与虚构”这个主题。对我来说,绘制成人漫画的驱动力,是在成长中谈论人性的复杂。人生充满戏虐,真话假说,假戏真做。漫画与人的互动在于提供想象力,看过一个故事后,会幻想自己如果是故事主角将如何如何。这个故事希望也有这样的效用,让读者读后想想,如果在这样的活动里,你会讲出怎样的故事。

我很期待在未来的互动中听到你的故事。

在后记之后,还会献上当初的小说版本,希望读者朋友会感兴趣,读一读,对比体会文字与漫画之间的异同。谢谢支持!

——以上是我的新书后记,书后确实附带着小说版本,为了避免过分剧透,就先不在这里放啦,谢谢大家的支持!

本文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或网友转载),绿林网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文章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未经作者许可,不可转载。
点击查看全文
相关推荐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