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林网

《黎东方讲史之续·细说宋朝》读后感1000字

《黎东方讲史之续·细说宋朝》读后感1000字

《黎东方讲史之续·细说宋朝》是一本由虞云国著作,上海人民出版社出版的精装图书,本书定价:78,页数:644,特精心收集的读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黎东方讲史之续·细说宋朝》精选点评:

●“历史的机遇并不是尽如人意的。”

●资料翔实,论述到位,结构严谨。不可多得的好书,力荐!

●花了半个月粗略翻完 作为一本通史缺少必要的地图是一件很痛苦的事 但总归是一本入门宋史 补充了儿时上下五千年和高中历史的空缺 但每每读到赵家自掘坟墓的操作 都不免痛心疾首 国家大事 岂可儿戏

●果然是好书!

●第二次仔细再读,宋代通史的标杆之作

●使我对南宋的历史清楚了些。

●宋史普及

●普及读物,一节一个主题。

●细说宋朝,也简单介绍了辽、夏、金的兴亡史。内容详实,评价客观。

●文盛武衰,武衰国恨,崖山赤海,神州陆沉。幸值复兴,虽进退具忧,绝无受辱之虞,惟愿后人惕警宋明,勿让国事至此。

《黎东方讲史之续·细说宋朝》读后感(一):宋

称臣称子石敬瑭,拱手相让十六州,燕云十六州的缺失直接导致了之后整个宋朝的悲剧。 读杨业篇,感慨宋朝主、将的嫌隙已经出现,并贯彻了整个宋史,若太祖赵匡胤还活着或许收复十六州。 真宗早年还有李沆,寇准,王旦等稍加管束,后期完全放飞自我,求仙问道,败光了,太祖太宗两代基业,想想这时候如果没有檀渊之盟可能辽打过来宋都要没了。 仁宗在位四十二年,恭俭仁恕四字评语。仁宗时期数狄青和包拯最为有名,前者作为一代良将最重也是落的郁郁而终,全都源于宋朝的疑将传统,包拯确是绝对的良臣直臣,各种演绎表现出来的也颇有水准。还有司马光,韩琦,欧阳修等等,被称为名仕最多的时代,这也与仁宗的仁恕有莫大关系。 神宗朝开端最大事件即为王安石变法了,神宗一生得失难断,急功近利导致对西夏战役大败,刚死变法立即被司马光废除殆尽,司马光,王安石,苏轼滚滚历史车轮留下了他们的诗句与一生的得失。

《黎东方讲史之续·细说宋朝》读后感(二):12.281021

之前没有认真了解过宋朝历史,总觉得宋比不上秦汉唐,对宋的认识停留在失去燕云十六州的屏障后一直被欺负的形象,积贫积弱的宋朝根植于心,但是陈寅恪先生却说华夏民族之文化,历数千载之演进,造极于赵宋之世,所以想看看陈先生给予这么高评价的宋朝到底了不起在什么地方。通俗易懂的宋史书很少,豆瓣上推荐的细说系列看完觉得对我这种完全不懂宋史的还是很友好的,三百年兴亡史有了一个整体的认识。 现在的我可以给出一个粗浅的回答,宋朝弱武但兴文兴商,可以成为中国历史上经济和文化最繁荣的朝代,经济上打破唐朝坊市隔绝的格局和宵禁的限制,充分促进商品经济的发展,具体体现在清明上河图和东京梦华录中,那里是美好和向往的宋朝。文化上更是百花齐放,程朱理学、以司马光为代表的史学、唐宋八大家独占其六的散文、宋词更不必多说了、还包括书法、绘画和科技,所以积贫积弱的宋朝背后是一个文化盛世。 宋朝可以看做一个手无缚鸡之力的文人,因为他优雅、柔弱,辽、西夏、金、蒙古都来欺负他,但是他也有坚强,有靖康下的满江红和崖山上的正气歌。

《黎东方讲史之续·细说宋朝》读后感(三):最佳宋朝历史的通俗之作

在学校台灯下翻完了这本书的最后一页,翻过的一页便是整个宋朝历史最后的注脚。对这本书,我只能说是相见恨晚,它系统的梳理了宋朝的发展脉络,同时涉及诗词艺术理学多个方面。对只有初中历史水平的我来说,信息量巨大。尤其是关于战争的部分,似乎是文言文直接翻译成了白话文,不加描写的纯粹叙事难免读来枯燥且容易被绕晕,所幸一般每个小章节最后会有作者对这一事件的评述性文字。宋朝历史上的那么多人物,有多少只是昙花一现便涌入历史长河无影无踪,偶有留名终是少数。而那少数对我而言已是不少,时常需要借助百度才能了解这个人,碍于这次是在学校图书馆借的书,不能肆意的在上面批注,很难受。大概看到一半的时候,就已经知道了这本书我定会买来一本再读一遍。

看到有人把这本书与《明朝那些事儿》作比较,我谈谈我的感受,我觉得这本书相比于《明朝那些事儿》,多了一些对历史考究的严谨性与准确性,少了小说笔法的描写,也就意味着少了很多趣味性与可读性。诚然,相比于很多历史著作,这本书绝对算得上通俗,但相比于小说类的历史著作,其中的部分章节读来也确实枯燥。

《黎东方讲史之续·细说宋朝》读后感(四):发现了不一样的宋朝

起初看这本书是因为发现大家都很爱看知否,于是就去看了知否的剧,看到明兰和小公爷打马球的场景时,突然感觉宋朝和自己印象里的宋朝是不一样的。身为文科生,一直认为宋朝积贫积弱、人民每天生活在水深火热之中,战争连年不断,百姓贫困交加,程朱理学盛行,女性地位极其低下,但是看完知否发现宋朝不仅比较开明,而且经济文化繁荣,就对宋史产生了极大的兴趣,找来了这本书读。看书的过程中恰巧遇到梦华录开播,又去追了梦华录,感觉东京甚是繁华,而书中的东京也是繁华如梦。 这本书没有从中原大一统的角度写宋史,而是从各个角度介绍这段历史,虽然其中会有作者个人的看法但是不影响整体历史的描述。看完这本书发现,不仅唐朝开明,宋朝也是不逊色,经济繁荣,文化多元,士大夫地位很高,古代女性在宋朝相比其他朝代自由也更多一些,虽然道家文化盛行、程朱理学初步确立正统地位,但是不影响其他文化思想的广为流传。宋朝历代皇帝就我个人感觉而言也比较神奇,各有爱好和特点;虽然多有太后垂帘听政,但是少有牝鸡司晨的女皇;虽然外有少数民族政权确立,但是依旧存活了三百二十年,尤其是南宋没想到可以那么坚挺!看完这本书感觉宋朝还可以了解更多,越看越有意思! 总之,如果你想初步了解宋史,这部书比较推荐!

《黎东方讲史之续·细说宋朝》读后感(五):时间会带走一切,但历史会铭记

看史书,看什么?历史就像一碗面,每个人都能从中拉一根出来。同样一本书,有人看的是故事,新增了不少谈资;有人看的是军事、经济、人文、政治等;有人看的是历史进程,朝代的更迭,天道循环。 我看完本书最深的感受“时间会带走一切,但是历史会记录一切”。我们不能遗忘历史,因为我们终究也会成为历史。说几点,我的感受: 1.举头三尺有神明。是说让我们要有敬畏心,不要做“昧良心”的事,也不要觉得这事只有“天知、地知”,历史都会给出裁决。举头三尺不一定是向上看,还是向前看,神明就是历史。 2.走正道,才持久。历史虽然是赢家书写的,但是“正道在民心”。狼狈为奸,终会破裂。只有“心中无邪,行为才端”。 3.积阴德。不是让我们去烧香拜佛,而是“但行好事,莫问前程”,是“胸中有丘壑,眼里装天下”。

4.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什么是士大夫精神?是有气节、有品格、有天下、有格局。

5.可以无才不能无德。最怕有才无德。

6.如果无才,最好“萧随曹规”。

… …

今日是昨天之必然,明日是今天之选择。与铜为鉴,可以正衣冠;与人为鉴,可以明得失;与史为鉴,可以知兴替。

是为鉴,以自省!

本文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或网友转载),绿林网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文章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未经作者许可,不可转载。
点击查看全文
相关推荐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