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林网

渔具图谱读后感1000字

渔具图谱读后感1000字

《渔具图谱》是一本由盛文强著作,北京时代华文书局出版的平装图书,本书定价:68.00元,页数:280,特精心收集的读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渔具图谱》精选点评:

●苏轼《前赤壁赋》记:“壬戌之秋,七月既望,苏子与客泛舟游于赤壁之下。清风徐来,水波不兴。举酒属客,诵明月之诗,歌窈窕之章。少焉,月出于东山之上,徘徊于斗牛之间。白露横江,水光接天。纵一苇之所如,凌万顷之茫然。浩浩乎如冯虚御风,而不知其所止;飘飘乎如遗世独立,羽化而登仙。”

●挺有意思的博物类小书。准确的说是跟着作者一起在国画里认识即将消逝的渔具,让读者既能了解网、罾、簖、筌这类渔具的造型和功能,也可以在国画中感受一下古人的渔猎文化。ps: 原来古代就有轮带式鱼竿了。

●此书非常意外的有趣好读,作为一个从来没钓过鱼的人,买它是被宣传语中那句“也可作为一份人类学及民俗学的图像志”所吸引。作者以小写大,通过渔具这样一个工具,折射出的是中国文化史与朝代民俗史。也是没想到比起农具,渔具的历史更悠久更有印证性。

●图都好好看哦 解释也好有趣 想立刻出门钓鱼

●这是非常少见的一册汇集传统渔具的图册,五千年来我们一直以农业立国,殊不知农林渔牧不分家,可惜一直没有人做类似的工作,这本书应该弥补了这一缺憾。

●2019498 年底了,看点轻松软和的~被种草了《各种名笺》!

●人太厉害了,各种船、网、够、钓、篓、笼、罩啥的,可怜的小鱼难逃舌尖上的中国啊

●网罟舟楫与奇人异事,盛文强的海洋文学,赋予古老渔具奇特的生存感。《渔具列传》融散文随笔与笔记逸闻为一体,自成一种风格,近作《渔具图谱》收120幅图绘,源于历代典籍书画地方志等的整理,闲读亦有趣,亦可作为前作《渔具列传》的补充,起底作者历年搜集的“宝藏”。

●蜗牛读书上看的电子版

●喜欢海洋的人。

《渔具图谱》读后感(一):网罟舟楫描画生活长卷

我的家,就在东海边,小时沐浴海风,听海鸟歌唱。长大一点,我喜读海洋文学。因是故,关注青岛作家盛文强,他的作品洋溢海洋气息。

文学皆有地域性。山东作家张炜说过,“一个半岛出生的人,自然具备了半岛血统,这些一定决定着他的音质和其他”。齐鲁多异色。古老神话,长生传说,仙山缥缈,万物有灵。鬼魅亦友人。因此而有蒲松龄,有张炜,也有了盛文强。

我的藏书

搜撷乡老口述,挖掘古籍方志,网罗可观可奇,盛文强以现代随笔或短小说的形式描摹海域风情,撰写《海怪简史》、《海岛奇谭》等作。其中有部《渔具列传》,出版于两三年前,有评价说,该书将“网罟舟楫与奇人异事紧密缠绕在一起,是传奇,亦是日常,把古典海洋渔具的审美与叙事推向了自觉的层面”。人类漂泊汪洋,奇诞怪象纷飞,网罟舟楫在作家笔下获得了活泼的生命力。

插图翻拍,渣摄见谅

盛文强新近出版了《渔具图谱》。与之前的作品有所不同,《渔具图谱》并非文学类别,是他历年蒐集整理的百余种渔具图绘汇总,一图一文,讲解大多百余字,属于浅显的文化普及。在《渔具列传》的序言,盛文强谈到自己从《广渔具图谱传》等古籍里得到的启发。现读《渔具图谱》,正可明白这些启发的由来,理解作家创作的地域元素和文化根基。《渔具列传》凡百余篇,分写《橹桨通神》《拉网奇遇》等诡谲故事,以文字穷尽奇趣,以想象兴风作浪,而《渔具图谱》则体现了创作的活水源头,让文学更加鲜明,更加生动。

插图翻拍,渣摄见谅

《渔具列传》的封面是一张撒开的渔网,我在《渔具图谱》里看见了同样的图,题为《大网布海全图》,选自民国二十六年商务印书馆李世豪、屈若搴著《中国渔业史》。盛文强转引原文说明其捕鱼原理,这是利用海岸潮差原理而定设的一种渔网。中国渔业史可追溯到旧石器时代中晚期,《渔具图谱》分为渔舟、网罟、钓具、掩罩、笼壶、陷阱、粑刺、动物八大类,120幅图绘,稍解源起与发展、形制与原理,呈现一种斑斓的中华生活长卷。

想起《射雕英雄传》,郭靖背负黄蓉访医,要过“渔樵耕读”四位的关卡。在中国传统文化里,“渔”向来有着重要地位。姜子牙愿者上钩,严子陵僻居富春。“人生在世不称意,明朝散发弄扁舟”。诗词兴怀,书画遣情,渔舟晚唱,蓑笠斜钓。“渔隐”之义,是要做悠游自在的天地过客。“濯缨”者,濯性灵之缨。他们且走且吟,却如江畔徘徊的屈子,既追求品性的高洁,仍放不下黎民苍生,所以刻画一幅幅渔民图,图中有真意。

插图翻拍,渣摄见谅

《渔具图谱》采自古籍插图、文人绘画、民间艺术等。尤其文人绘画最具观赏性。名家众多,如仇英、夏圭、董源等,黄庭坚说“凡书画当观韵”,这些渔具图意趣高古,汇集一处,大率相似而细节各殊,怎不让人欢喜?这是一条流脉,另一条,从技艺的角度,说天工开物,诉百业兴衰,技之道,有亲赴者,也有记录者、教导者、传承者。渔业演化至今,这些渔具大多过了时,然而,我们讲,人与自然相亲,最相亲之时,莫过于这些画里的时光。

作为海边人,读到这些,自觉亲切。这是我的祖辈们的生活,经纬分明,沉浮不定。他们在文字里穿行,也在图像里现身,一网一罟一舟一楫,俱是沉淀的岁月,风浪刮不走的史记。这里有渡海的艰辛,也有荡舟的闲逸;有褴褛的渔夫,也有冠冕的士人;有白发的老翁,也有嬉闹的小儿;有波澜凶险的浪涛,也有稠密平和的水纹。岸树梢头黄鹂鸣,秋蟹痴肥正当时。这些图像呈现生活,也体现审美,还可作为一份人类学、民俗学的观察。

《渔具图谱》读后感(二):《渔具图谱》导读

渔业的历史可上溯到原始社会,先民傍水而居,在江河湖海之畔,捕鱼而食。在渔网出现之前,先民在海滨及江河的捕鱼方式还处于原始的阶段,所谓一击、二突、三搔、四挟。击,就是击打水族之法,用树枝、石块等将鱼类击伤或击毙,从而获取。突,就是刺杀水族之方法,工具是尖锐的树杈,这是鱼叉的雏形。至于搔和挟,则是捕捉栖息于泥沙中的贝类的动作。这四种动作,以及所采用的树枝石块等物,俨然是渔具的雏形。

后来,先民学会了用植物纤维编织成原始的渔网,从此渔业捕捞跃入了新的纪元。《易•系辞下》曰:“古者庖牺氏之王天下也,做结绳而为网罟,亦佃亦渔。”庖牺氏即伏羲,上古时代有许多发明都归到了他的名下,《抱朴子》则认为伏羲观察蜘蛛网受到启发,“师蜘蛛而结网”。网的出现,是一件大事,渔获量极大提高,捕鱼者生产所得除了维系自身生活所必需之外,还出现了大量剩余,以物换物的原始贸易开始出现,人类社会因之有了深广的变革。

从各地古文化遗址中出土的泥网坠、骨质鱼叉、鱼钩等物,可以看到当时渔业的情况,尤其是各式各样的网坠,说明与之相配套的渔网的多样性。网坠有石质、陶质、骨质的,大小形状不一,缝缀在网片的下缘,使渔网在水中充分张开,在拖动渔网时,网坠也会使渔网获得更快的运动速度,从而有了更为可观的渔获量。先民的智慧不止于此,浙江钱山漾遗址甚至还出土了具有“倒梢”的竹编鱼笱,其入口有一丛漏斗式的竹篾,迎着水流的方向安置鱼笱,鱼虾可以顺着竹篾进入,但却不能出,这种精巧的渔具,在新石器时代已经是常用之物了。

从殷墟甲骨文的记载中可以看到,商代已经使用不同的工具和方法来捕鱼。渔具的细化出现在西周,种类和名目日渐繁多,在《诗经》中曾出现了大量渔具的名目,可看做是西周渔具的集束式爆发。《诗经》中提到的渔具名目有网、钓、罛、罭、汕、笱、罶、罩、潜、梁等十余种渔具渔法,这些距今已有两三千年的渔具名称,几乎一直延续到现在。

到了汉代,我们可以看到汉画像中的汉代渔业景观,大致有徒手捕鱼、网捕鱼、叉鱼、钓鱼、罩捕鱼、鱼鹰捕鱼、水獭捕鱼等多种方法,汉代渔业的灿然勃兴,与休养生息的政策有关,也印证了当时水体环境的优越,鱼类的丰富多样,也使渔具有了各类变体。《淮南子》:“钓者静之,罛者扣舟,罩者抑之,罣者举之,为之异,得鱼一也。”虽然用的渔具以及原理各不相同,但却殊途同归。

东晋时出现了沪,主要分布在今上海一带。这是一种定置渔具,那时黄浦江尚未形成,苏州河直通东海,沿岸居民在海滩上置竹,以绳相编,根部插进泥滩中,浩荡的竹墙向吴淞江两岸张开两翼,迎接着随潮而至的鱼虾,后来,沪成为上海的简称,在地名中保留下来。

晚唐诗人陆龟蒙《渔具诗十五首》前有小序,俨然是一份分类详尽的唐代渔具史料:

天随子渔于海山之颜有年矣。矢鱼之具,莫不穷极其趣。大凡结绳持纲者,总谓之网罟。网罟之流曰罛、曰罾、曰罺。圆而纵舍曰罩,挟而升降曰囡。缗而竿者总谓之筌。筌之流曰筒、曰车。横川曰梁,承虚曰笱。编而沈之曰箄,矛而卓之曰猎。棘而中之曰叉,镞而纶之曰射,扣而骇之曰桹,置而守之曰神,列竹于海澨曰沪,吴之沪渎是也。错薪于水中曰椮。所载之舟曰舴艋,所贮之器曰笭箵。其它或术以招之,或药而尽之。皆出于诗、书、杂传及今之闻见,可考而验之,不诬也。今择其任咏者,作十五题以讽。噫,矢鱼之具也如此,予既歌之矣。矢民之具也如彼,谁其嗣之?鹿门子有高洒之才,必为我同作。

在这篇序里,许多渔具的名称还是沿用了《诗经》的传统,可见渔具的历史渊源,在唐代的江南水乡,渔具的种类已如此繁多,在熟练使用渔具的同时,陆龟蒙发现这些渔具“穷极其趣”,而且在历代典籍中皆有记载,可以古今印证。

宋代时浙江出现大莆网,用两只单锚把锥形网固定在浅海中,网口对着急流,利用潮水,冲鱼入网,这成为东海捕捞大黄鱼的重要渔具。宋代还出现了刺网,这是一种长带状的网,敷设在鱼群活跃的水域,刺挂或缠绕鱼类,从而获鱼,周密的《齐东野语》称之为帘:“帘为疏目,广袤数十寻,两舟引张之,缒以铁,下垂水底”,这种渔网至今仍在使用。南宋时还有滚钩之法,已经接近于现代的延绳钓,这是用一根主线结缚若干支线,支线上有锋利的鱼钩,鱼群通过时,就会被密集的鱼钩挂住,《岳阳风土记》提到了这种渔具:“江上渔人取巨鱼,以两舟夹江,以一人持纶,钩共一纶,系其两端,度江所宜用,余皆轴之,中至十钩,有大如秤钩,皆相连,毎钩相去一二尺,钩尽处各置黒铅一斤”,这类渔具的使用,使渔获量大为提高,有别于前代,渔具至此又有了一次飞跃。

在工具之外,古人也开始驯养善于捕鱼的动物,利用动物的捕鱼习性,有着事半功倍的奇效。唐人段成式在《酉阳杂俎》中写到了均州郧乡县的百姓驯养水獭:“闭于深沟斗门内,令饥,然后放之,无网罟之劳,而获利甚厚,令人扺掌呼之,群獭皆至,缘襟籍膝,驯若守狗。” 可见唐代驯养水獭的技术已经相当成熟,水獭与人的亲昵也令人称奇。

沈括《梦溪笔谈》中记四川人养鸬鹚捕鱼:“蜀人临水居者皆养鸬鹚,绳系其颈,使之捕鱼,得鱼则倒提出之,至今如此,予在蜀中见人家养鸬鹚使捕鱼,信然。”鸬鹚经人驯养后,养在家中,俨然家禽一般,四川人又称鸬鹚为“乌鬼”,有“家家养乌鬼”之说。

到明代,渔具的样式日渐繁多,明代的《渔书》中专列了一章渔具,其中列举的渔网名目有千秋网、枦网、桁网、牵风网、散劫网、泊网等,杂具有钓、罩、笱、锸等,可见明代渔具的种类之多。

及至清末,状元张謇有心兴办实业,奏请设立渔业公司,并购买渔轮“福海号”,进行拖网捕捞,这标志着中国渔业的近代化。沈同芳参与其事,作《中国渔业历史》,在总结清代渔具时,渔网和船舶都有了具体尺寸,体现了一种专业上的自觉,值得注意的是,该书也提到新式的渔轮“网大船快,电灯佐之,断非粗笨浅隘旧有之捕鱼船所可较量”,蒸汽动力的渔轮福海号的效率颇为可观,“日夜换班,约每日三网,每网八小时,每二十小时多可得鱼七八千斤”。至此,渔具的古典时代已经悄然落幕。

渔具是人们在长期的渔业劳动中建立的工具体系,时至今日,在江河湖海中仍可看到《诗经》里的渔具,足见这种传统的强大。又因国土辽阔,渔具的地区差异也极为明显。今挑选历史图像中所出现的渔具图,汇为一编。这些图像来自古籍插图、文人绘画、民间艺术等各类图像系统,皆为主观描摹,或可窥见历史中的渔具奥秘,体察渔具的审美意蕴,同时也可作为一份人类学及民俗学的图像志。

《渔具图谱》读后感(三):渔具图谱之案发现场

我家住在东山岛,因为喜欢书,想着今后是不是开一家岛上书店,后来,看到学习强国里面有分享一个视频,里面有一个船上的书屋,就在想,今后如果有一家海上书屋,那该是多么美好的事情,到时候是不是就想要去到海上的哪里读书就去哪里读书呢?或者在海上泛不系之舟,带着这行走的图书馆,感觉整个人特别踏实,特别完整。既然要搞一个海上书屋,那么就该采购一些跟海有关的书,像这本《渔具图谱》就是不错的选择:

渔具图谱

这是从故宫博物院官网搜到的王希孟的《千里江山图》的可放大很多倍的高清图,震撼,放大之后,从头拉到尾,拉了一分钟才能拉完这幅画。好长,好大幅,好美,好精细。真正的惊为天人,这真的是一位年仅18岁的宋朝人创作的么?

https://en.dpm.org.cn/dyx.html?path=/tilegenerator/dest/files/image/8831/2009/2121/img0065.xml

宋 王希孟 千里江山图的双船(故宫博物院)

就是图上左侧的这条双船,船上架设了罾,有两人在拉动杠杆起罾,船头有人用抄网从罾中捞鱼。

如果大家还是看不清第一案发现场的图,就移步到第二案发现场看看什么是罾和抄网:

明 倪端《捕鱼图》(台北故宫)

图的中部就能看到罾和抄网,大家从倪端的画中看出了什么端倪了么?

罾:古代一种用木棍或竹竿做支架的方形鱼网。

抄网:由一张网和一个铁环以及手柄组成。当鱼在水面表层的时候,它被用来舀鱼。在钓鱼时,尤其是手竿钓到大鱼,钓鱼者开始会溜鱼,等鱼儿精疲力尽之后,肚皮翻白,可以将抄网沉入水中(这样做是为了防止惊鱼),把鱼竿往上方举,把鱼儿拖到岸边,而后抄网舀鱼。如果不用抄网,手竿钓到大鱼,一般很难弄上岸。

在很久很久以前,渔网大都用麻纤维织成,易破碎,易腐烂,因而有“三天打鱼,两天晒网”之说。

清 嘉庆刊本《尔雅音图》 罺谓之汕

《尔雅音图》里面有一幅图:罺谓之汕,让我想起了潮汕。

南有嘉鱼,烝然汕汕。--《诗·小雅·南有嘉鱼》

汕既带有提线的抄网,与罾相似,但是比罾小,灵活性更佳。

汕头这地名,也是源自于汕这种渔具。

清 彩绘本《黔苗图说》中的抄网

《黔苗图说》里面的这件抄网,让我思考,为什么这根把柄要横穿网口呢?这样不是会导致大鱼跑不进去么?后来想明白了,试想一下,如果这根把柄不横穿的话,那么这个开口是三角形的抄网该是多么的不稳固,把柄直抵另一根木头,左右两根木头有能依靠把柄的这根木头,这样才最牢固,另外,为什么要制作成正三角形呢?首先三角形最稳固,不会像其他形状那么容易变形,再者,同样的周长,面积最大的三角形,就是正三角形,所以正三角形已经在稳固的基础上最大限度的扩大了有效捕捉面积了。另外这个抄网的底是直线,这样刚好可以让最底部的面积最大,便于捕捉最底部的鱼类和贝类,另外,就算水域的底部不平坦,也可以用这个抄网的两个角去捕捞呢!

福建一带的“讨海”即向大海求取生存资源。

大家还可以复习一下闽南语经典歌曲《爱拼才会赢》的歌词:

人生可比是海上的~波浪

有时起~有时落,好运 歹命

总吗要照起工来~行

三分天注定,七分靠打拼

爱拼~啊才会~赢~

明 陆治《寒江钓艇图》(台北故宫)

这幅《寒江钓艇图》首先抓住我眼球的是这位老翁龟缩的头和胸前那块蓝色的布,其实那是双手缩在袖中,再扶住鱼竿的状态。然后想起了以前读过的那首诗:

《江雪》

作者:柳宗元(唐)

千山鸟飞绝,万径人踪灭。 孤舟蓑笠翁,独钓寒江雪。

以前一直觉得这首诗的画面很美,看了这幅画之后,我开始想象那位蓑笠翁估计也是龟缩在自己的保暖衣物里面,应该不会轻易露出手的,不然手估计会被冻僵,从而体会到蓑笠翁的孤冷。

南宋 夏圭《捕鱼图》(美国大都会艺术博物馆)

夏圭的《捕鱼图》中有一个人立于船头,手中拿着两根杆子,不知道在干啥。书中介绍道:扠网由两条交叉的长竿来支撑,两杆的交叉点有绳索捆绑,双手各持一竿,可以像剪刀一样开合,在竹竿下端有网兜,当鱼入网时,合并双竿,网兜的大门就会绞合,从而获鱼。

书中说道:古时声誉素著的垂钓者当中,除了姜尚之外,当属严子陵。所不同的是,姜尚的钓是为了仕,而严子陵的钓却是为了隐。严子陵小时候和光武帝是同学,皇帝即位后,他却归隐了,皇帝请人去聘他,他都谢绝了。

晚唐诗人陆龟蒙也是一个有名的渔隐,我想,渔隐应该就是以捕鱼的方式来隐居的人。

分享一个字弔,这个字可以说是吊,也可以说是钓,我看古代好多时候,钓鱼也写作弔鱼,其实我觉得弔鱼比钓鱼形象多了,你看弔这个字,多么像是一根钓竿缠着一条钓线呢?

水犵(gē)狫,即后来的仡(gē)佬族

罩,捕鱼器也。从网卓声。--《说文》

《苗蛮图说》里面的水犵(gē)狫,用罩捕鱼挺有意思的,刚开始以为这条鱼跳出来了,后来才知道这是仡佬族的渔民把先抓到的鱼叼在嘴上,以便腾出两只手在罩里继续摸索。

《海错图谱》用竹管捕获跳鱼

《海错图谱》用竹管捕捉跳鱼的方法直教人拍案叫绝。渔人预先把竹管插入在海涂上弹鱼洞的旁边,再在原弹洞上放上用海泥制成的堤堰遮住原洞口,同时也以此作为捕捉时的标记。等弹涂鱼出洞在滩涂上觅食和活动时,渔人持竿驱赶,跳鱼慌张逃窜,误入假洞,成了瓮中之鳖。竹管质地硬,跳鱼钻进去后,便被卡在竹筒里,难以转身,渔夫从泥滩里抽出竹管,将其中的弹涂鱼倒进鱼篓里,然后用竹管再次操作。

自此《渔具图谱》的十案宣布告破,然而这本书里还有很多有意思的疑点,值得办案人员琢磨。比如:仇英画的桃花源记,里面的渔夫上岸后为什么要带船桨上岸?上海的简称沪是怎么来的?这本书也就是120幅图,120小段文字,真正做到了简约干货好读。真心推荐给大家,恭喜我又读完一本书!

本文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或网友转载),绿林网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文章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未经作者许可,不可转载。
点击查看全文
相关推荐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