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林网

《德语课》经典影评有感

《德语课》经典影评有感

《德语课》是一部由克里斯蒂安·施沃霍夫执导,路易斯·霍夫曼 / 玛丽亚·德拉格斯 / 松佳·里奇特主演的一部剧情类型的电影,以下这些影评,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德语课》精选点评:

●在柏林看的首映,改编得有点用力过猛了。本片如果以父亲的视角拍也许会更好,不过那样就成了北德版《活着》

●和权力感有关。有时候越缺乏价值感的人越需要权力。

●海的颜色在父亲离开后变得明亮清澈,归来后恢复了原样。故事挺动人的,有些地方感觉太简化了,需要去读下小说。

●回来的路上看的。还好台词没有那么多,加上英语字幕基本也算是不影响观看了。无比压抑,前面几十分钟一度有点看不下去了。还好睡不着,过了某个点就越看越沉浸。畸形高压的社会网络下,一切关系,每个个体都会被扭曲。Die Freunden der Pflicht, 辨别规则后再谈义务。令人沮丧的是,昨天睡觉时留着准备今天看的文《潮流往后退·····》,下午点开就没了,好在还没被删干净,都没有下狠手写呢,这就不能让人看了嘛。

●ZFF15 | 没看过原著,只觉得压抑之处配乐有点夺主。海边燃烧的画架、废弃房屋的火光、海鸥肖像颇有冲击。几处故事线切换印象深刻。在画家告别妻子、妻子对Siggi的嘱托处感动。有些片段我自问,为什么?为什么Siggi想要那些画,为什么他继续写着作文,Jens坚持的是什么?也许该去原著找找线索。

●…7分吧,依然是很德国有关二战电影的感觉,冗长沉闷,冷色调,苦闷难过的感觉。(明明德国都下映了)

●原著还没看完,有些地方或许是省略了一些细节所以略显牵强,不过总体还不错。

●極權主義消滅了人性,在共和國的話語體系中,乃為黨性大於人性。延斯認為盡忠職守比什麼都重要,儘管他所做都是錯的,依然執行。西格擔心畫被毀,總是偷畫藏在無人居住的屋子中,後來他習慣了偷畫。他們都沈浸在這種「盡職的快樂」中。

《德语课》影评(一):德语课

由克里斯蒂安·施沃霍夫执导,改编自西格弗里德·伦茨的同名小说《Deutschstunde》。这部二战反思小说是德国文学史上的里程碑杰作,具有重要的意义。时长两小时影片,尽管无法完美呈现原著内容,但也剥离出来一条主线,很好描绘了人们的亲情友情在那个时代背景下所遭受的扭曲。他孑然一身,没有爱,在那个没有稳定价值的时代里。

《德语课》影评(二):德语课

由克里斯蒂安·施沃霍夫执导,改编自西格弗里德·伦茨的同名小说《Deutschstunde》。这部二战反思小说是德国文学史上的里程碑杰作,具有重要的意义。时长两小时影片,尽管无法完美呈现原著内容,但也剥离出来一条主线,很好描绘了人们的亲情友情在那个时代背景下所遭受的扭曲。我不知所措,难以分清对错。我的姐姐独立勇敢且叛逆。我还有一个教父,他教我绘画,他带我看落日海边的夕阳。你们让我的灵魂撕裂又愈合。

《德语课》影评(三):幸福,是一種能力,不是一種狀態/結果。

記一些觀影時想到的事。幸福,是一種能力,不是一種狀態/結果。也許是當你有自己獨特想追尋的問題,而找到答案的時候。自己向往的東西,而擁有的時候。失去了所有但內心依舊慈悲的時候。如果往外所求,永遠都不會幸福,因為你必須別人無限的認同。如果人心是一個複製機,看到別人的做事方式,就照做認為這就是幸福的道路,不但失去了立足點,在到手以後還是無限空虛。也許成功的人好像比較快樂,是因為他享受做每件事情,而因此也容易成功,而不是成功所以快樂。別人在愛情中快樂,是因為他享受了愛人的感覺,而不是因為他找到真愛然後比你更滿足。扯遠了。只是覺得,沒有自我意見,認為就只有一種做法才是幸福與正確的道路的,不是人,是電腦程序,是最可怕也最可悲的。電影用一個”盡職的快樂”去最大地諷刺沒有獨立思考的人,如何既荒謬又自以為理所當然地存在於人性以外。因為會快樂/滿足去做一件事並不可悲,可悲的是,覺得必須這樣做才會快樂/滿足,而無法不這樣做,而過程中雖然痛苦卻自我陶醉,以為自己走在通往幸福的道路上,卻在達到時還是沒有感覺到幸福,在這個怪圈不斷地輪迴,但回不了頭只能繼續一條路走到黑。

《德语课》影评(四):漫长的后遗症

西格弗里德·伦茨的经典小说《德语课》,继1971年Peter beauvais导演的版本之后,在2019年又被搬上大荧幕。 导演克里斯蒂安·施沃霍夫曾和本·卡隆一起执导大热的高分剧作《王冠》,执导的《坏账银行》剧集口碑也相当不错,此次电影中他的画面把控、氛围把控、故事推进也都可圈可点,但似乎少了几许更厚重的“经典”色彩。 电影改编自画家埃米尔·汉森的真实故事,保留了压抑又叫人细思极恐的主线,但相比于载誉颇多的经典小说版本,呈现似乎有些不尽人意。豆瓣评分7.3且一降再降,影片毫无疑问完成了内核的构建,但提炼密度的手法似乎略有捉襟见肘、力不从心之嫌。 一,剥离人性的工具化。 《德语课》是战后创伤反思的里程碑之作:是什么把人变成刽子手变成恶魔。 电影中,小男孩西吉的父亲是一名警察,不打折扣执行着纳粹的“禁画令”。 丝毫不分对错、不问善恶、执行纳粹指令的基层刽子手,与其说是人、不如说是人形工具。 画家是他发小、曾经救过他性命,但在他眼中禁画令面前一切私人情感都不值一提。 昔日好友可以恩断义绝,就连亲生儿子都可以置若罔闻。 军队中的大儿子朝自己胳膊上开了一枪、用尽最后一口气逃回了家,却只敢藏在屋子外、不敢进门。 滂沱大雨中的一步之遥,父子家国对错是非叫人唏嘘。 电影中父亲用装物品的小推车推着重伤的儿子之时,那张凶狠阴鸷的脸庞上终于写满了对命运的无奈和恐惧,终于能让人察觉到他不是机械的指令机器、而是一个具体的有情感有伤口的人。 然而,最终他依旧将儿子交了出去。 无尽的冰冷与怨恨,在那辆简陋的所谓医疗车车门关上的瞬间倾泻而出。 儿子、女儿、妻子对他的态度都疏离甚至怨恨,村子里所有人的画风都和他有次元壁,但他依旧坚决且凶悍地执行着所谓“职责”。 不加思考完成指令,不留余地去破坏,不问是非地信任,从执行指令的层面来说他是一个完美的按钮,但从理性反思角度来说,这不正是一个将人异化为工具的可怕过程吗? 电影中没有详细分说他为何如此。很难说清那是愚蠢而导致的愚忠,还是恶毒催化出的作威作福,抑或两者皆有之,自始至终他作为一个刽子手工具、没有展露出对自己毁灭行经一丝一毫的悔意。 这一家人狭小、阴郁、黑暗的住处和画家宅子明亮、通透、舒展的模样,形成鲜明的对比,郁郁不得志的寒酸或许是诱因、茫然无所适从的自我价值或许是导火索。 他近乎以人形鬼怪的面貌出现,毒打妻儿,背叛亲朋,割舍幼子,只为“尽职”。 把温暖的血肉变成空洞锋利的刀,这很可怕。 二,父权阴影后遗症。 因为父亲有冷血甚至是残暴之嫌,幼小的孩童逐渐对这位血缘上的父亲产生抵触之情,而和画家越走越近。 前者是生物意义上的父权,后者是社会意义上的长辈。 一个延续着绝对控制的阴鸷,另一个执行着复杂但大体温暖的教化。 在因为禁画令不能画画的日子里,画家带西吉去一所废弃的大宅子外、偷偷教他画画。那所人去楼空的宅子主人遭遇了什么样的变故电影没拍,园庐但蒿藜、但对狐与狸的唏嘘故事大多有着同样的悲剧内核。 这所空宅,后来成了西吉的秘密花园、精神堡垒。 哥哥重伤归来无处可去,被他带来此处。荒废的楼阁里,破碎的玻璃前,一地野兽骨头飞禽尸体,荒凉腐败之气和少年的不幸童年的无助之感,共同构成了一副叫人毛骨悚然的画面。 从画家处“偷”来的画,也被他藏在此处。孤独成长的岁月里,不能倾诉不能沟通不能释怀的心结,都深深埋藏在荒凉的角落里。 与其说这处荒宅仅仅是物理存在,不如说这也是西吉心灵世界疮痍满目的具象呈现。 在残暴父亲冷血权威之下长大的孩子,外表一切正常、内心始终流离失所。 比暴行本身更可怕的,是漫长的创伤后遗症。 电影开局处,西吉父亲要拿走画家的画,西吉帮他隐藏。 电影结局处,禁画令已经被废除,画家已经回到了人来人往熙熙攘攘的煊赫画展之上,可是那少年依旧不可抑制地想偷走他的画。 就像他父亲依旧带着惯性焚烧画一样,这对父子都有着某种程度上的病态后遗症。 数年之后,少年时代的西吉和归来的父亲之间,关系变得更加微妙。 年幼之时他对父亲心怀恐惧但无力反抗,少年之际他选择用伤害自己的方式来毁灭亲密关系里的纠葛。 两场戏里的生疏质感,都很微妙。 一次是老父亲让西吉帮忙搓背,他表现如同陌生人般疏离、甚至带着恐惧。 一次是他终于表露温情、为父亲披上衣服,口中话语却是你那一套已经过时了不灵了。 这位父亲也曾对孩子有远大前程的期望,但一个被剥离人性的“工具人”,如何能维持正常的家庭亲密关系? 比悲剧更可怕的,是悲剧复刻悲剧的自我繁衍能力。 三,单线条的摘录式呈现。 小说以一个少年的口吻来行文,电影保留了男主在少管所中回忆往事写作文的叙事线索,但没有完全展现诸多第一人称的所见所思所想。 四百多页的长篇小说,改编成两个小时的电影,内容体量的取舍很困难。 从某种程度上说,原小说越饱满,内容密度越高、改编就越困难,因为没有闲笔可以随意舍弃。 电影呈现了小说中的核心矛盾和故事主脉络,也如出一辙拍出了压抑甚至是死寂的氛围,叩问了叫人细思极恐的“尽职的乐趣”这一主题。 海滩之上画作熊熊燃烧的画面,冬日孤存里压抑、死气沉沉的氛围,都让人印象深刻。 但相比之下观感有些单薄、跳跃,诸多转场都毫无关联、生硬切换。 以重要结点替代小说绵密叙述面相的拍法,有些前不着村后不着店的突兀。 每个人物每条角色关系线都很复杂,很难用简单粗暴的定性来概括,而他们在电影中能分到的体量可能只有寥寥数个镜头。 画面构图非常惊艳,但某些镜头里叙述手法的成熟程度,似乎也都未必达到预期。 西吉的姐姐为画家做裸替模特,画作登报以后父亲母亲都勃然大怒,女儿摸着母亲的下巴说“别把你的不幸推给我”,母亲掐着女儿的脖子撕扯。 这不像是母亲教育女儿的方式,反而更像是情感争执纠葛,缺乏前情铺垫和后续余味,显得有些怪异。 无论如何,虽然未必完美呈现了原著,但电影版依旧拍出了压抑可怕的反思:人沦落为工具的可悲一生。 舒心结语 电影中小男孩的父亲,毫无疑问是恶势力的爪牙、帮凶、鹰犬。 盲目尽职,细思极恐。 更为可怕的其实是:成为一个罪恶鹰犬、人形工具的孩子,是什么样的体验?在窒息的父权之下长大又是什么体验? 海滩上烈火燃烧,被焚烧的画作没有答案;荒宅里动物尸体堆积,重伤逃亡的哥哥不敢说答案;少管所牢房里不见天日、臭气熏人,终于开始讲自己故事的少年,戳中了最痛的良心。 小说里那孩子写:“大海对什么都守口如瓶,大海很快抹去了炸弹的痕迹”。 那看不见的疮痍,就真的不存在了吗?

《德语课》影评(五):德语课|尽职的快乐

故事里头基本没出现战争的场面,但战争的气氛一直阴森恐怖。

这头怪兽一直隐蔽在墙角窥视,谁也不知道什么时候就会出来肆虐一番。

当年的德国,全民皆兵。

要保证上下一心,还是用了很多的手段。

禁画,大概只是其中一种。

一幅画,有这么大的威力吗,就能动摇整个统治基础?

或者只是害怕吧,一切有可能动摇权力的,都应该扼杀在摇篮中。

因为这一纸文件,两位好朋友从此分道扬镳。

一个是制度的捍卫者,一个是自由的捍卫者,矛盾不可调和。

但是,秀才遇到兵,有理说不清。到底谁有理,有时候得看“拳头”。

你认为有理的,哪怕是真有理,但在特定情况下,也只能给我憋屈着。

不过,哪里有压迫,哪里就有反抗,这位画家也不是省油的灯,为了报复朋友,画家倒也是做了些不那么光彩的事儿。

这也导致了和小男孩的决裂。

故事中的“画”,基本是无处不在。

这或许就代表着来自底层无言而苍白的抗争。

故事中的老爸,是个不折不扣的“制度执行者”,哪怕是自己的儿子“冒犯”了制度,那也得铁面无私。

这“可贵”的精神难道一点也不香吗?至少当权者很喜欢这样的。

人类学会思考,上帝都要哭泣。

人民学会思考,上帝不知道应不应该哭泣。

这位父亲,并没有那种明知不对但无法反抗的纠结。

是个彻头彻尾的“走狗”,哪怕“禁画”已经废止,他还在愚昧的坚守。

满清遗老,德国也曾有过。

或许,这才是真正的可怕。

可是,洗脑这回事儿,是“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

当权者倒台了,另一个又上台了。

思想统治这回事儿还得继续。

故事里头的男孩,在接受再教育的同时,还得写一篇作文。

《尽职的快乐》,你写了没?

没写?那赶紧啊,专家组在等着呢。

本文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或网友转载),绿林网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文章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未经作者许可,不可转载。
点击查看全文
相关推荐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