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林网

东方快车谋杀案读后感摘抄

东方快车谋杀案读后感摘抄

《东方快车谋杀案》是一本由[英] 阿加莎·克里斯蒂著作,新星出版社出版的精装图书,本书定价:49.00,页数:304,特精心收集的读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东方快车谋杀案》读后感(一):郑桥 译版

一辆座无虚席的东方快车上,形形色色各不相同,来自不同的阶层和国家的,看似毫不相干却又有着紧密相关的关系网的乘客;是行刺十二刀的谋杀案,还是十二加一人的陪审团对罪犯的行刑;是发生在一节车厢内的恐怖谋杀案还是对正义的伸张?

每个人都有不在场证明,又每个人都是犯罪嫌疑人…不愧是波洛,推理小说还得是阿加莎·克里斯蒂呀!

《东方快车谋杀案》读后感(二):一出好戏

注意:评论中涉及剧透,警告警告⚠️

一天半时间陆续读完了阿加莎的这本《东方快车谋杀案》。读的时候是代入角色的,想着自己就是侦探波洛,能不能找出来凶手是谁?最怀疑的对象直到最后都是德贝纳姆小姐,毕竟给她的镜头最多,我看电影时是一贯的“预言家”,一般只要镜头给的最多,各种心理描写,那大概率这个就是凶手或者同伙,毕竟世界上没有免费的午餐,凭啥作者给你这么多笔墨。

但是真的没有想到,在最后的一节中竟然是群体作案,每个人都跟死者有着千丝万缕的关系,每个人都给了死者一刀作为审判。好吧,我承认这个安排时至今日还是相当吸引人眼球。

书中对于每个人物的外貌描写与心理刻画相当细致,读起来能感觉到人物活灵活现,但是翻译确实不够口语化,很机械。有机会想读读英文版原著。

刚刚查了一下2017年出了《东方快车谋杀案》同名电影,打算找来看看

《东方快车谋杀案》读后感(三):正义的审判

准确的说,这不是谋杀,而是一场正义的审判。

起初对于死者雷切特,我是充满同情的,很想知道到底是谁,用了什么样的手法杀了他。但是,当知道雷切特就是曾经制造阿姆斯特朗绑架案的主谋卡塞蒂时,这种同情消失的无影无踪。狡猾的卡塞蒂虽作恶多端,但却逃脱了法律的制裁,还凭借绑架得到的财富开始了全球旅行,这简直是对道德和法律的公然践踏。于是阿姆斯特朗上校家的亲属、曾经的家庭教师、司机、厨娘等等,十三个近距离目睹这场惨案的人,自发的组织起一个陪审团,而这列东方快车就是法庭,结果也毫无意外,陪审团全体通过了对卡塞蒂的死刑判罚,当然这也是他应得的下场。当波洛侦探最终还原了案发经过时,作为读者,我更关心的是这个合情合理但是不合法的案件到底该如何收场,是否应该有人为卡塞蒂的死负责?让人高兴的是,波洛侦探或者说作者,已经为这些伸张正义的人们想到了,用贯穿案件的那个不存在的杀人犯为这场案件负责,保证了故事最后圆满的结局。我想这个故事之所以成为经典,除了巧妙的作案手法设计之外,惩恶扬善的结局也很重要吧。

《东方快车谋杀案》读后感(四):阿加莎·克里斯蒂《东方快车谋杀案》

虽然1974年和2017年的两个电影版我都看过了,但原作小说我还是第一次读。果然名不虚传,即便早已知道了谜底,依然可以被它缜密的逻辑所折服,一口气就读完。小说的结构非常明朗,共分三个部分,分别是事实、证词和思考,也符合一本推理小说最基本的行文架构。从推理模式上看,暴风雪所困的火车,有限的空间和固定的人数,也是孤岛模式的代表性作品。

因为绝大多数人都知道这个故事,所以我也就不怕泄底了。套用波洛的话来概括这个案件的与众不同之处,就是别的案件都是“多个人中有一个人是有罪的”,而这个案件是“十三个人中只有一个是无辜的”。在当事人证词的部分,很多人的不在场证明是相互关联的;也因为都是嫌疑人,所以他们当中没有人说的全是真话,或者有所隐瞒。他们还为了迷惑侦探,故意留下假证据,让推断引到压根不存在的嫌疑人身上,更让真相扑朔迷离。

虽然书中涉及到的人物非常多,但是用了火车的平面图,标示出了每个人住的房间,同时每一个证人的证词都独立为一章,这样读起来是相互参照对应,也不会凌乱。只不过,在改编成电影之后,这些人物的戏份就晓得很少了,反倒是他们挨个捅刀的画面更具有仪式感。这个部分在书中没有详细描写,但在电影里却是最难忘的段落。波洛还在最后提出两个猜想,而那个非真相的猜想用以帮这些嫌疑人开脱,也颇有人道主义精神。★★★★★

《东方快车谋杀案》读后感(五):阅读之前,没有真相

整本书非常出彩,不过由于读的太晚,导致我在读之前就基本被剧透了,这无疑是读一本推理小说的硬伤。不过由于有了些剧透,在前文读的时候也的确发现了非常多的伏笔,暗示着这个结局。

整篇故事的节奏是以一个波洛的侦探的视角开展的。波罗是一个闻名的侦探,具有极高的智商以及非常敏锐的观察力。由于一些工作原因,意外的登上了这一辆列车,在前文的描述中,有非常多的细节写到,这列车本不该有这么多乘客,可在登车购票的时候,却发现车上座无虚席,这一点完完全全为后面的推理结论有了很强力的支撑。

上到这列车上之后,就完全演变成了一本剧本杀式的论述。首先是波洛在凶杀案发生之前的第一人称视角的描述,随后就是由于列车董事朋友的原因,开始进行侦察。每一个人物的角色的出场顺序也很有意思,基本上把凶杀案的过程理得差不多了。然后我尝试自己在每一个线索之中去进行推敲,想找到这个凶手,到后来才发现,一切线索都是假的,而正因为线索太多了,将我们引入了一个误区(读者的视角无疑和董事以及医生一样懵逼),试图通过这些线索去盘查,而实际上真正重要的是每一个人的回答时的状态以及人物背景才能找到最后的答案。由于本书看的是翻译版本,自然也无法体会到每一个人回答的 英美腔调等细节,所以中文读者实际上是无法体会到蕴藏在其中的一些巧妙的。

总体而言,是一部非常精彩的推理小说,由于每一个人都在提供线索,也导致节奏非常紧凑,一直在跟着总体的推理过程在走,并且结局给的结论也体会出了阿加莎的功力,如此巧妙又符合逻辑。但由于我之前就略微了解到了故事可能发生的走向,所以精彩不免大打折扣,并且由于翻译的问题,语言中的一些细节自然也无法去体会到。

还有,很喜欢前面的书引:阅读之前,没有真相。 让我想起了之前看的电视剧《我的天才女友》中 , 莉娜写的那本书, 尼诺评价 ”不要翻阅,请阅读它“。

努力去阅读,真是对每一个人和书,最大的尊重。

本文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或网友转载),绿林网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文章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未经作者许可,不可转载。
点击查看全文
相关推荐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