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林网

雅典谋杀案读后感锦集

雅典谋杀案读后感锦集

《雅典谋杀案》是一本由[西班牙] 何塞·卡洛斯·索莫萨著作,译林出版社出版的平装图书,本书定价:78.00元,页数:417,特精心收集的读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雅典谋杀案》读后感(一):这个世界不太行

古希腊,雅典,一宗连环凶杀案,三个来自柏拉图学院的优秀学生相继死去,死相一个比一个难看。他们的老师“哲学家”,为了保住学园的声誉,雇佣了“解谜人”,试图找到凶手并了解事件的真相。在另一个时空中,“翻译家”得到了这份名为《洞穴》的手稿,在翻译的过程中,他似乎发现了手稿的作者利用“藏秘法”在文中隐藏了天大的秘密,之后,他不断的为所发现的秘密所困扰和吸引,直到有一天,“绑架者”出现了,“翻译家”发现,现实生活和手稿中的世界逐渐的开始重合。

>你知道的是你以为你看到的东西,我们只能够认识我们所能够认识的真相。 附的日记是蛮尴尬的,感觉努力升华又激情跑偏。正文的形式真的蛮有意思的,可惜剧情其实归根结底没有推荐语说的那么出人意料。篇幅太长了,看的过程中有几次注意力偏移。实验性文本结构很有趣,主题说的太好了:这个世界可能确实不太行,我已经是末日狂歌派成员,珍惜当下纵情享乐,谁知道地球什么时候会爆炸?

《雅典谋杀案》读后感(二):你看到的永远是你自己理解的一部分

这是一本神奇的书,当你翻开这本书的时候,你就会意识到这一点,因为这本书不仅仅是一些印刷体,还有侧边注释的手写体。这个类型和之前阅读的另一部书有些相似,印刷体的正文是文章的本身,却只是书籍的一部分。而书籍侧边的注释则在很大程度上可能会改变整个故事的走向。于是我随着页边翻译者的指示,开始阅读这本曾经的无名氏所写的小说,并且在这个过程中逐渐发现了不一样的故事。

其实可以将这本书看三遍,第一遍仅仅只阅读原文,看一看在你的理解之下,这个故事究竟在讲些什么。然后跟随着注释在阅读一遍,我们就会发现,在翻译者的眼中这个故事远不如表面看起来那么简单,他认为原作者采用了“藏秘法“。说到这个就不得不说到书中提到的最重要的内容,就是即便是同一件事情每一个人也会有不同的理解,即便书书写出来的文字,每个人也会给予自己的经历对其拥有自己的理解。

每一位读者都拥有属于自己的想象力,他们有些时候会不断探索文字背后的隐藏含义。于是,简单的文字背后,被不同的人赋予上了不同含义,可是读者却很少思考是否是自己多想了。这不仅让我想到了关于焚书坑儒之类的事件,以及每次招待更替之后的文字忌讳,人的联想力足够丰富到让别人害怕。

而阅读本书的第三遍,就是配合着随书附赠的关于“我“的小册子,进行一个类似于角色代入的再次阅读。我们可以假设,这个小册子属于上一名读者,她拥有这本书,并且最终这本书辗转到了你的手上。你所看到得三种不同字体的文字来源于三个不同的时代,不同人的书写在你面前交织融汇,你并不知道自己为这本书所做的笔记是否会称为第四种对于本书的解读,但是从你翻开这本书的时候,新的理解已经开始了。

在故事中,最开始渗透的就是关于神话之中所讲述的故事,如果没有足够的故事底蕴,就很难理解其背后的含义。好在我有注释还有钱一个读者帮我写就的笔记,让我可以省去很多的查询工作。当故事中的故事开始逐渐与现实世界融合,我突然又明白了为何书中会提及“无知是一件好事”,因为无知所以才不会因为担心后果而拒绝开始一件事情,而在这个过程中,说不定我们会看到不一样的结局。

《雅典谋杀案》读后感(三):《雅典谋杀案》——一本越写越“乱”的小说

世界上大部分的小说往往会在开头产生些许混乱,而在结尾柳暗花明、拨云见日。大部分的作者也以清晰准确地向读者传达信息为己任。而本书《雅典谋杀案》却另辟蹊径,使用了让人惊叹的设计。

这是一本相当混乱的小说,而且还是一部越写越“乱”的小说。混乱如同滋生于文字之上的病毒,且随着小说情节的展开不断地蔓延。甚至到了小说结尾都无法得到一个清晰的解释。

本书的混乱因何而生?作者为何要刻意制造混乱?混乱背后又隐藏着怎样的主旨,且听我细细道来。

先来看看结构上的混沌性。本书在结构上采用了双线,四层嵌套的复杂结构。“作中作”+meta元素本身是推理小说和元小说常见的元素。但利用虚构的译者角色拉开维度,制造一个悬于读者和故事之间的缓冲层仍然是大胆新颖的设计。译者的手写体文字和原稿的印刷体文字平行出现、交替干涉,使得信息量暴增。如同光线在无数面镜子之间来回映射,而这正是混沌的成因。这种形式是迷人而危险的。

而在写作手法上作者也力求变幻多端。本书可谓充分发挥了书本载体的优势。隐喻的运用,写作的风格,译者的注释乃至于原稿的状态,一切元素都被最大程度的运用。例如原稿中多次出现文字的缺失,这其实是一种启发读者去想象的技法。缺失的文字靠读者的想象力去补足,给观念提供作用的空间。越少的文字越能尽可能减少对读者的约束。这也是为什么书本是比电影游戏等更好的载体,人的想象力能赋予无穷的可能性。而信息密度越高,种类越多,思考的空间就越少。另一个例子是译稿中译者做的一些划线和强调。这些文字既试图强调观念,也在误导读者。

本书的混乱化处理有意打碎了读者长期建立的共识。本书的结尾是半开放式的,大量的谜团仍然隐于雾中。小说,尤其是推理小说都有一个共性。如果作者无法在结尾提供一个令人信服的解释,读者必然会暴跳如雷。这是源于读者对于小说有一个基本的预设:小说是理性的,讲逻辑的。这个道理还能做进一步阐释:小说是现实世界的延伸,而我们身处的客观世界是人类用理性勾勒的。

本书从出发点就和一般的小说不同。作者有意要传达一种非理性的混沌。理性乍看之下塑造、支配了这个世界。但实际上混乱才是世界的主宰者。正如宇宙的95%是暗物质一般,世界的95%是混沌和不可知的。

小说中数次提到了柏拉图学园。在古希腊,大哲学家柏拉图一直是完美和理性的卫道者。他想要创造一个绝对理性,由哲学家支配的城邦国家。认为只有追逐真理和规则才是人的必由之路。而书中的柏拉图学园就是这份执念的产物。

在小说中,柏拉图学园的学生并不像柏拉图认为的那样高贵理性。他们最终堕落为邪教的爪牙,这正象征着理性的崩塌。书中数次出现了各种非理性的场面,其中邪教的一些活动粗俗而真实。象征着肉体冲动和兽性的解放。邪教的统领克兰托厌恶着一切规整的秩序,而破坏秩序,歌颂混乱就是该邪教的夙愿。

理解了小说的主旨之后,再回头去看主角的遭遇和困扰着他们的“观念”就会容易许多。本书的两位主角分别是解谜人赫拉克勒斯和无名的小说翻译者。若是放在推理小说中解谜人无疑扮演的就是侦探的角色。但容易忽略的是,译者同样也是侦探,他在尝试破译小说中的隐藏线索。

而作者的多处提示也给这两个角色彻底划上了等号。这两个角色明明隔着书本的次元,却多次重合或产生互动。侦探有两个特点,首先他们往往是小说最终的胜利者,其次他们只以理性去看待问题。但既然我们前面已经提到了本书对于理性的嘲弄,那侦探的角色在本书中有何下场也不难想象。

在本书的世界观中,解谜人不是凌驾于众人之上的智者。恰恰相反,他们是最大的愚者。赫拉克勒斯一直被邪教玩弄于手掌之中,先是相信了误导,后又遭到色诱。可见,理性容易被蒙蔽、诱导,而情绪和本能也会随时粉碎理性。赫拉克勒斯在古希腊神话中为人类盗取火种。主角以此为名自然象征着理性的火种。然而,这火种却无法驱散混沌愚昧的黑雾。解谜人总是徒劳的去寻找意义,脑补各种联系。却未曾想世界上可能存在着非理性的事物,寻找意义本身就是危险而愚蠢的。

其实本书不仅对于译者角色有藏谜法,对于我们读者也有。文中多次隐藏了一些非理性的观念。观念某种意义上而言也是秩序的化身,是混乱的反面。尤其是柏拉图学园的石像,众人苦思其意义。然而,最愚蠢或者说最聪明的人认为这两尊石像根本毫无意义。这是对读者的嘲弄:我这本书也没有任何的理性可言,去浪费时间寻找意义本就是庸人自扰之。

本文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或网友转载),绿林网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文章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未经作者许可,不可转载。
点击查看全文
相关推荐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