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林网

《万物有价》观后感100字

《万物有价》观后感100字

《万物有价》是一部由纳撒尼尔·康执导,杰夫·昆斯 / George Condo / 格哈德·里希特主演的一部纪录片类型的电影,以下这些观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万物有价》精选点评:

●字幕操作员请原地道歉!!还有lv合作那只包真的丑绝了。

●#19 SIFF 第七部# 看完感触最深的一part是, 艺术家最大的敌人是嫉妒,只有当你非常非常非常非常相当艺术家的时候再去当。

●拉里的画真让人感动。杰夫昆斯是最成功的商人艺术家,明特的绘画有很多摄影师正在模仿她

●看似说了很多,其实什么都没说

●2018.11.24@ICA. 有头有脸的关键人物都问了,如同一篇视频报道,可大致看看,但不够深入犀利。

●艺术

●team poons!

●larry poons骑摩托车绝了

●经常让不同立场甚至相互矛盾的言论挑战彼此的剪辑很有趣(想听Jeff Koons和Larry Poons讨论颜色lol),将拍卖倒计时作为Structuring Device,讨论在绕了一个令人心灰意冷的大圈之后回到了多少接近艺术本源的落脚点,很欣慰。Njideka Akunyili Crosby说到希望自己的作品能在博物馆找到归宿的时候眼睛都亮起来了:“也许过几年就会因为不再受到追捧而在库存中度过五十年,七十年,一百五十年的时间,但总有一天会重见天日。”是呀…

●受访者找得巧,观点鲜明还有丰富的视觉信息,拼剪也很淘气,不少生动讽刺的瞬间,比如骚色鄙大姨听到“艺术品应该属于博物馆”时一脸“你们疯了”的荒唐神情,还有Poons看威登橱窗里的Koons小兔。当代艺术是新时代水仙男眼前的水沟,滋润折射所有诚挚肤浅激情贪婪,突然想到从没有和在纽约做画廊的好友谈过工作……

《万物有价》观后感(一):有的艺术家是在做luxury brand

这部电影探讨的是艺术和艺术市场的关系。

艺术家原本应该是在art market之外的人。

但现在有一类艺术家竟然生活在art market当中。这样的艺术家其实就是在做luxury brand。有两类艺术家,一类完全不care art market的欲望,另一类对art market的欲望非常在行。两种艺术家都可能在art market中取得巨大成功。然而两种艺术家成功的都是少数。艺术的逻辑和艺术市场是两套逻辑。艺术的逻辑弄对了,就是好的艺术家,不过可能过世以后作品才被art market捞起来。懂艺术市场逻辑,艺术造诣不那么高的,似乎能赚不少钱。太懂艺术市场逻辑的艺术家给人一种特殊的感觉,因为他放太多心思在市场上,没有那些不care市场的艺术家的纯粹性。

《万物有价》观后感(二):比起“price”,我更愿意看到片名是The Value of Everything

本片就艺术与资本之间的联系采访了多位相关人士,其中,两位着重采访的艺术家有着截然不同的想法,一位追求艺术家刻板印象中的自由纯粹,一位加入资本游戏并商业化其艺术作品。

友邻Αiώv在他的长评中提到,他希望艺术与资本能早日拥有各自的一片乐土。我赞同他的想法,但同时我也确信艺术与资本有完美共存的可能性。能感动人的才能称之为艺术,只有创作技术和文化背景等的,只会是design。艺术是能连结人的,就比如音乐中约翰·凯奇的4’33’’,它的呈现需要观众的参与。我知道美术也肯定是这样,艺术与资本之间总可能会互相造成负面影响,但如片中介绍藏品时落泪的女士,艺术是能塑造资本的,资本其自身和它身上的故事也一定可以创造艺术。

整个纪录片看下来的感受是,带着“price”的片名、单一画家的海报以及非黑即白的论点,给我一种一知半解者写作业的感觉;好像一个希望以片中冲突制造噱头以获得肯定与赞赏的学生,在我这个曾经也做过类似的事被老师大骂一顿的人这儿,总的来说是单薄无力的。但即便是抛开我上述说的一切,仅“price”方面的数据本片也远远够不上丰富或是深刻。我给它四星,只是因为片中采访记录的珍贵罢了。

《万物有价》观后感(三):万物有价-艺术人类学week6

“人们知道东西的价格,却不知道它的价值。”一位艺术评论家这么说。 这便引发了一个疑问:艺术家们眼中的艺术品,与收藏家、买家眼中的艺术品是一样的吗?当人们欣赏一件艺术品时,当他们说一件艺术品“好”时,他们称赞的是什么?是这件艺术品非常符合某种审美、传递了某种价值?还是这件艺术品其中的某一要素非常有可能获得有钱人的欣赏和青睐,使它可以卖个好价钱?随着艺术市场的兴旺,或许这个问题已经得不到明确的答案。某种意义上,两种审美已经杂糅在一起了。或许当一位艺术家的作品无法被卖家喜爱,它便不会出现在艺术品市场中,不会被人们欣赏。艺术已经成为一种风潮,当它被卖出高价,便会有一大群人从众地觉得它值得欣赏。 Jeff的艺术,不能说没有审美价值,但其商业价值却更加突出。某种意义上,他的艺术就是“煽动性”的。他深谙商业化的套路,他建立工作室,雇人帮他“生产艺术”。当艺术不再是艺术家对自己最直接的表达,那它是否还能被称作艺术? 而Poons是完全的另一面。他与Jeff之间隔着的是一整个艺术品市场,他改变风格、消失于大众的眼中,为了创作出更加与众不同的作品。而最后在纽约的展览中,有看展人对他说“你从未变过”,我想他是赞同的,他从未变过的是对纯粹的艺术的坚持。 而听到影片中说在拍卖前展览上看到那些艺术品就像与它们说再见一样,可能那些艺术品会于此消失于大众的视野中时,我不禁扼腕。当艺术变为奢侈品,当当代艺术变为某些有钱人的私人物品、藏品,这是否违背了艺术的初衷?这是商业的逻辑,还是艺术的逻辑?这两者或许早已混为一谈。万物有价,艺术也在劫难逃。

《万物有价》观后感(四):万物有价-艺术人类学week6

“人们知道东西的价格,却不知道它的价值。”一位艺术评论家这么说。 这便引发了一个疑问:艺术家们眼中的艺术品,与收藏家、买家眼中的艺术品是一样的吗?当人们欣赏一件艺术品时,当他们说一件艺术品“好”时,他们称赞的是什么?是这件艺术品非常符合某种审美、传递了某种价值?还是这件艺术品其中的某一要素非常有可能获得有钱人的欣赏和青睐,使它可以卖个好价钱?随着艺术市场的兴旺,或许这个问题已经得不到明确的答案。某种意义上,两种审美已经杂糅在一起了。或许当一位艺术家的作品无法被卖家喜爱,它便不会出现在艺术品市场中,不会被人们欣赏。艺术已经成为一种风潮,当它被卖出高价,便会有一大群人从众地觉得它值得欣赏。 Jeff的艺术,不能说没有审美价值,但其商业价值却更加突出。某种意义上,他的艺术就是“煽动性”的。他深谙商业化的套路,他建立工作室,雇人帮他“生产艺术”。当艺术不再是艺术家对自己最直接的表达,那它是否还能被称作艺术? 而Poons是完全的另一面。他与Jeff之间隔着的是一整个艺术品市场,他改变风格、消失于大众的眼中,为了创作出更加与众不同的作品。而最后在纽约的展览中,有看展人对他说“你从未变过”,我想他是赞同的,他从未变过的是对纯粹的艺术的坚持。 而听到影片中说在拍卖前展览上看到那些艺术品就像与它们说再见一样,可能那些艺术品会于此消失于大众的视野中时,我不禁扼腕。当艺术变为奢侈品,当当代艺术变为某些有钱人的私人物品、藏品,这是否违背了艺术的初衷?这是商业的逻辑,还是艺术的逻辑?这两者或许早已混为一谈。万物有价,艺术也在劫难逃。

《万物有价》观后感(五):从凝视球里,看见了什么

对艺术了解很少,我露怯。

拓宽视野边界,我很享受。

观看的过程中,我似乎做到了不去思考,而是去观察,不用匮乏的语言去限制所看到的一切信息。我能做到也许是因为在我还未消化信息时,它已经闪过,只是在我脑海里浮现了一瞬,轻轻略过,我不知道这是一种什么感受,语言确实是限制的、局限的,但不通过语言,我们能明确一切吗?至少我功力尚未达到。

这种纪录片是我第一次出神且入神地看完,感觉不到时间的流逝。它是有剧情走向的,有主人公意向的,有立场碰撞的。艺术家、艺术经销商、艺术评论家、艺术品艺术收藏家、博物馆,这些个体、这个群体,也许他们有相互排斥,鲜明的观点被拉近,在镜头里,碰撞,在片末,导演似乎有意让他们走向和解、相融,甚至达到密不可分——艺术品被艺术家创作,被经销商买下然后被拍卖,流转到收藏家处,收藏家最终捐赠给博物馆。艺术品不被展出或是拍卖,它要如何实现自己的价值?如何让世人欣赏到?被埋在博物馆这样的“坟墓里”,商人认为不能实现它的价值;而艺术家认为博物馆恰恰是文化的传承者,是个能存放长久的透明容器。

艺术家似乎是不愿用金钱评判自己的作品,“金钱的肮脏的”。看到自己的作品被竞拍的视频片段,艺术家似乎并不在意,艺术品与拍卖品是处于平行位置的,不理解、不在乎、不接触。商人说“我喜欢你以前的作品”,艺术爱好者说“你从来没变”,艺术家对这两种态度的喜恶不言而喻。

收藏家了解艺术品的价格,却不清楚它的价值。也无法回答如果艺术品被完美地复制,它的价值还存在吗。片子是嘲讽,收藏家也在自嘲。

当然主题即是嘲讽,这一切创造出的金钱不过是泡沫。如果作品是作品本身,艺术家创作的到底是什么,收藏家、竞拍者、经销商追求的又是什么呢?如商人所愿,泡沫越来越大,只要不去戳破就可以吗。

泡沫即是凝视球,映射的是另一个怪诞歪曲又真实存在的世界。

抽象的语言,抽象的记录,抱歉没有意义。

本文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或网友转载),绿林网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文章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未经作者许可,不可转载。
点击查看全文
相关推荐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