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林网

《给无价的孩子定价》读后感1000字

《给无价的孩子定价》读后感1000字

《给无价的孩子定价》是一本由维维安娜·泽利泽(Viviana A. Zelizer)著作,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出版的平装图书,本书定价:55,页数:2018-1,特精心收集的读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给无价的孩子定价》读后感(一):对儿童的“爱”是怎么增加的

在儿童已成为社会结构的重要组成部分的今天,我们很难理解蒙田提及他早逝的孩子时说:“我有两三个孩子在婴儿时期就死了,不无遗憾,但没有过分的悲痛。”也不能想象菲利普.阿里耶斯所述:“劳动即玩耍……中世纪没有儿童。”

本书演绎了儿童生命神圣化的过程;解析了衡量儿童生命的经济和情感价值的三大制度:儿童保险、儿童意外死亡的赔偿、儿童的领养和买卖;从而使读者“看到”儿童在经济上无用、情感上无价的社会建构过程,这个过程让我们意识到,社会经济理性化和商品化的过程,并不像经典思想家预测的那样,有着横扫一切的同质化和不可避免的腐蚀性后果,人类意义系统和可变的社会关系也在持续地塑造世界。借助这一洞察,蒙田和阿里耶斯与现代世界的沟壑或许会减小;对于跻身在经济世界的儿童,如童模或童星,我们也会多一些解读角度。

《给无价的孩子定价》读后感(二):无价之宝

记得有人比较中美文化差异时提到,中国人的家庭义务在于抚养上一代人,美国人的家庭义务在于抚育下一代人。这样的观察固然片面,但现在的美国父母确实会不计成本地对孩子进行投资,这样的现象并不能简单用经济因素来分析,作者从文化层面给我们提供了一个有趣的视角,并指出美国历史上儿童价值的剧烈改变。 经过了漫长的社会争论与各种规则的确立,在二十世纪孩子的角色从收入贡献者变成了情感贡献者,对其价值的衡量指标从经济变为情感。在前三章中,作者讨论了在这种变动影响下,儿童生命神圣化与童工的消逝。其中儿童演员的出现看似违背了儿童经济上变得“无用”、情感变得“无价”的趋势,却又反应出人们对于儿童情感价值的重视。人们预设了儿童的天真无邪与纯洁,希望他们表现出强烈而天然的情感,甚至还是被施爱的对象。如 秀 兰 • 邓 波 儿一类的童星在舞台上的表现符合人们的期待,就会受到热捧;而如果穿着或表现过于成熟,则相对会收到更多严厉的批评。 作者在分析儿童价值的历史变迁时引入了文化的新观察变量,我们不妨进一步追问:影响重视儿童情感的文化的因素又是什么?似乎又与工作技术化和复杂化、等变化因素相联系。这就启示我们社会分析的复杂性,种种因素都在相互交缠、相互作用,构成社会的多元面相。

《给无价的孩子定价》读后感(三):儿童权利被过度强调的后果是让渡了儿童义务

这本书作者用的深描手法,鲜少给出价值判断,因此读来会让读者自己更清醒独立的思考。现在即使在中国,小孩子也被称为吞金兽,各方各面都要花钱是不假的,但我个人认为将之看成是奢侈品和命中至宝是过于偏激的,曾经我们对于婴儿的生命那么的无所谓,养不起夭折的比比皆是,大家视若罔闻,但是现在即使温饱小富,也要提倡,给儿童最好的,是不是矫枉过正?

文中238页讲到,理查德法森在《生来就有的权利》一书中说:“正如废止童工的运动一定程度上是由有关儿童问题的新思维导致的,同样地,现在也是我们该重新思考儿童是什么,应该做什么的时候了。”社会学家萨郎·布科克建议,我们再也不能这样对待儿童——将他们看做是“昂贵的消费品”,也不应该让儿童远离社区的生产性生活。布科克表示,儿童权利被过于强调了,这是以儿童的义务为代价的。解决方案是:发展一套创新模式,充分调动儿童能力的所有方面。而且心理学家也有证据来支持这一点:经济上的依赖可能会导致儿童的心理障碍。

简单来说,我们在以儿童为天、儿童至上的道德社会中生活太久了,我们甚至都忘了18-19世纪很多儿童和婴儿不受重视或者被交换的悲惨命运,社会变化很大,但是我们依然需要冷静的想一想,该如何生活,该如何教育,该如何保持自我。

《给无价的孩子定价》读后感(四):家庭与儿童之间的价值争论

现代家庭的核心价值跟妇女解放的潜在价值观念是对立的。妇女运动的立场是平等,而家庭历史性地否认或批判平等……层级制在父亲、母亲和孩子的关系中是非常盛行的。而随着价值观念的转变,家庭角色中建立起来的层级制也将崩溃,丈夫、妻子和孩子之间的协作将成为新的主导观念。——《给无价的孩子定价》维维安娜·泽利泽 在《生育制度》时,费老提及了在早期中国社会存在过的人口管理方式——通过遗弃或故意疏忽致死婴幼儿的方式控制家庭成员数,这在今日看来是绝对不可接受的做法,在当时却十分普遍。其实,在日本过去,将不想要的婴孩遗弃山野也是十分常见的,“魄鬾魔”就是对这些“冤死”小孩的统称。相信欧洲的穷苦家庭也有类似的做法,否则也不会有《汉塞尔和格雷泰》的故事了。 这种历史反映了在人类社会发展过程中,儿童被赋予人格,甚至是神圣价值的文化是比较晚近的,而我很想知道是什么促使了这一文化理解的转变。于是,就入了泽利泽的《给无价的孩子定价》一书。 可惜的是,相较于她在《道德与市场》中对人寿保险的文化接受进行的深刻分析,这本《给无价的孩子定价》就只能说是对现象的梳理,这样的局限主要是因为泽利泽没有将儿童价值理解的文化转变放到更大的社会背景中去分析,只单单描绘了作为社会文化转变结果的儿童价值如何影响了他们在家庭中的地位改变:由原先的“工具人”变成了“小祖宗”。 不过泽利泽也观察到,“小祖宗”这种对儿童价值的过分高估在更新的时代中已经显现出了机能不全的一面,养育因孩子价值的提升随之也变成了奢侈品消费,父母被要求给予孩子最好的但不能要求回报,哪怕是家务事的分担也不能是因为父母的需要,而应该只是出于最低限度的教育需要,那么孩子到底是也有一定责任和义务的家庭成员之一,还是被请来的“神”? 与其说这是一个关于儿童价值的问题,不如说这是一个值得思考的家庭教育问题,而这个教育的范围显然也包括了父母对自身责任和义务以及合理要求的理解和传递。

《给无价的孩子定价》读后感(五):一段历史:曲折变化的儿童价值

某天和卢仨拾同志聊起两性关系,说到社会思想观念改变时,卢同志眼睛一亮,强行把话题拐了个弯:“你知道在19世纪的美国,如果一名儿童因意外丧生,事故过错方需要向其父母赔偿多少钱吗?”不等我回答,答案就率先出来了。“将死者生前可能提供的劳务价值减去其维持生活的所花费的费用,之后剩下的就是赔偿金。”

之前从没想过这方面的事,托无良媒体的福,在看到诸如死者家属向事故过错方索赔此类情况时,我总是无法避免地在心里将双方都画上叉,过错方须承担责任自是不用多说,但当我看到死者家属也将死者标上价格时,总有种不舒服的感觉,仿佛真挚的感情染上了铜臭味,诚然家属索要赔偿无可厚非。类似的事不只发生在中国,儿童早夭是每个家庭的不幸,但儿童对一个家庭,在他们的父母的心中究竟有多重要呢?相比于我没有任何帮助的肆意吐槽,社会学家选择写了一本书来作答。在此鸣谢优秀的卢仨拾同志,托他的福我才得以借阅这本《给无价的孩子定价》。

书中从童工市场、儿童保险、儿童市场等大致三个方面随历史进度剖析儿童在社会中的价值变动过程。说起童工,我第一反应是夏衍的《包身工》,之后就是契诃夫的《凡卡》,狄更斯的《大卫科波菲尔》。作为中国人,对与长工、短工性质相同的童工在非常熟悉的,除了各类文艺作品的渲染,媒体对童工悲惨遭遇的报道也功不可没,文艺作品和媒体报道让童工变成了个别悲惨的例子,似乎所有不公的苦都塞给了这个运气不好的孩子,但在19世纪的每个国家里,童工是再正常不过的现象。相比于今天的家长基于道德训练的目的而给儿童分配工作,19世纪的儿童是真正出于贴补家庭才去工作的,于是当一个劳工阶级的家庭丧失孩子,确实是失去了一个收入来源,19世纪的丧子父母在情感上的克制程度是今天的人们难以置信的。

出于在那个时代儿童的高夭折率,父母情感上的淡漠也不难理解:“在法国的一些地方,如果孩子死的太早,很可能就被直接埋在后院里,正如今天人们埋葬猫和狗一样。”人们对早夭的孩子的悼念是冷静而克制的,即使刚开始是热情的也会因为数次失去而渐渐冷淡。之后随着儿童生命变得神圣化,儿童的价值从经济上的劳务价值转变为情感上的无价,而这一特性也在婴儿贸易中发挥着作用。童工被渐渐禁止,儿童都被送进了学校,入学率上升,妇女们代替儿童加入了职场,面对年幼儿童的经济破产,为了满足失去经济来源的儿童的消费欲望,“零花钱”的概念才渐渐被公众熟知并接受。(多么曲折的发展,青少年的零花钱来之不易啊!)

在今天,孩子是一个家庭未来的希望,孩子的一点动静都会勾起父辈祖辈的心弦,如果孩子被拐卖,一个家庭就被毁了,而在19世纪的美国,有些婴儿就被当作生意的货物存在着,他们的价格就是他们的价值。儿童福利工作者的措施变成了婴儿贸易,并且这个市场愈演愈烈,从19世纪持续到了20世纪的第二个十年,可能这是儿童福利机构在社会福利保障不健全时的一条必经之路。

罗马不是一天建成的,一个概念也不可能凭空就能在社会上得到拥护者,我们今天的许多概念都是在一条条弯路中碰巧形成的。而如今经济模式变得愈来愈复杂,许多儿童通过互联网挣到了比他们父辈更多的钱,可能在不远的将来儿童的价值还会经历一次剧变。

感谢作者维维安娜泽利泽,在司空见惯的事情中抽丝剥茧,还原了社会的观念变迁历程。感谢卢仨拾同志,在暑假前夕将这本书塞给我解闷,还不忘给我一份读后感帮我导读。

本文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或网友转载),绿林网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文章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未经作者许可,不可转载。
点击查看全文
相关推荐
热门推荐